“譚泰,舒穆祿·譚泰(1593—1651)清初大臣,滿洲正黃旗人,一等大臣揚古利從弟。世居琿春,屬於東海女真庫爾喀部。初授牛錄額真。崇德六年,鬆錦之戰爆,譚泰率4oo人自小淩河直抵海邊,斷絕明兵歸路,此役洪承疇被俘。順治五年,授征南大將軍,同何洛會討伐金聲桓、王得仁、李成棟等。七年,出任滿族吏部尚書。八年八月,世祖下詔責罰譚泰專橫,因其黨附睿親王多爾袞,下獄論死。”


    這是曆史,但如今曆史已經因為張強的到來變得麵目全非,如今的譚泰協同河洛會等人擊敗了隆武南明的李成棟,金聲桓,王得仁,李有德部,將兵進江西贛州府。


    配合他們的是廣西大勝永曆南明軍隊的馬得功,孔友德,尚可喜,以及被困贛州府的耿精忠,喀爾喀蒙古,科爾沁蒙古人。


    這一麵,以範紹祖和馬寶為前鋒,河洛會,阿濟格等清軍為中軍,洪承疇堅守金陵府,牽掣魯建國明軍。


    得到這個情報以後,張強趕緊召集魏無忌他們開會研究應對的辦法。


    清軍兵力不少,根據田斌從洪承疇帶來的消息,清軍分為四路兵馬,卻不知道他們具體那一路進攻華夏軍,那一路從哪個方向進攻。


    隻知道主攻是河洛會這一路,前鋒是範紹祖和馬寶,洪承疇這一路是牽製鄭成功和魯建國明軍的。


    這樣下來,可以確定的隻是這兩路兵馬一定會進攻華夏軍領地,但不知道他們從哪裏進攻。


    而且也不得不防譚泰部轉而從側麵進攻建寧府,衢州府。


    同時張強也對洪承疇這一路兵馬不放心,因為魯建國明軍的實力也被削弱了。


    少了張名振這一路兵馬,魯建國這裏的張煌言部隻能堅守杭州府,保護朱以海,魯監國,前麵就剩下了路振飛的兵馬了。


    雖然他們的隊伍裏麵的士兵都是百戰精銳,加上一些新招募的士兵,兵力也算不少,可明軍的內鬥的習性不會因為部隊精銳了,就不鬥了,說不定哪一天,這些軍隊就眼看著清軍從兩側進攻華夏軍領地,他們旁觀。


    這是很可能是事情。


    所以華夏軍得留下足夠的兵力布防,防止清軍利用機動能力突襲華夏軍領地。


    華夏軍核心領地已經很久沒有經曆過戰爭了,建設的那是人見人愛,世外桃源,和明朝最安定的時候相比還要繁榮昌盛。


    如果被清軍突襲了,那損失慘重的肯定是華夏軍。


    14,15,16,17野戰旅是在紹興府這一條線上防守的,這不用說了,不能動。


    11,12,13,調去了寶島,歸唐殿風指揮,防守寶島,也調不會來。


    8,9,1o歸賀錦指揮,防守處州府也不能動,那是定海神針,是防備隆武南明突然倒戈相向的。


    近衛2旅防守仙居縣,仙居縣是核心地區的中心,是工業核心地區,有兵工廠,炮兵廠,還有諸多工廠,那也不能動,由朱大有指揮。


    軒轅龍飛接手第5野戰旅,第5野戰旅剛調到後方休整,在溫州府駐守,也不能調,阮進第4野戰旅駐守福州府,也不能動,至多是能配合賀錦防備清軍或者隆武明軍,也不能動。


    劉良佐帶著第7野戰旅駐守前線衢州府,那是前線和清軍接壤,也不能輕易出擊,馬三立的第6野戰旅也得調到衢州府當麵,一個是監視劉良佐,一個是輔助劉良佐防守衢州府,同時配合金華府的部隊防守金華府。


    這就剩下了胡奎接任第1野戰旅,鋒無羽接手第2野戰旅,蕭飛接手第3野戰旅三個野戰旅,蕭飛剛經曆不少次戰鬥,商量了一番,讓他接手金華府的防禦,帶著第3野戰旅防守金華府,聽從魏無忌的指揮。


    然後張強現,自己隻能帶著近衛旅團1旅和胡奎的第1野戰旅,鋒無羽的第2野戰旅迎戰敵人。


    一番調整之後,抽調趙泗陽迴來,急忙組建了炮兵1旅,炮兵1旅兵力5ooo人,擁有馬拉大車18磅炮12門,編製一團,馬拉大車12磅野戰炮36門,編製一團,馬拉大車9磅野戰炮48門,編製一團;騎兵營一營,火槍兵營一營,輜重營一營,工程兵營一營。


    經過半個月調整以後,張強親自帶著部隊出擊,魏無忌坐鎮金華府指揮,策應。


    杜歌帶著經過整編剩餘的原先金華義軍的精銳冷兵器部隊三千人,在後方保護抽調的一萬民兵部隊運送輜重和糧草。


    總兵力四萬五千人,號稱五萬兵馬,剛開春,張強就直接帶著主力部隊搶先進攻清軍盤踞的饒州府。


    前鋒是胡奎帶領的第一野戰旅和工程兵團,由第一野戰旅和第二野戰旅旅直轄的工程兵營合並而來,目的是跟著胡奎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為後麵的近衛1旅和趙泗陽的炮兵旅鋪路。


    華夏軍剛出幾天,進入饒州府,清軍的斥候就頻繁的出現在部隊前麵,左右,打探消息,雙方的斥候騎兵互相試探,截擊,埋伏,抓俘虜,打的是相當的慘烈,華夏軍的斥候部隊也都是老部隊了,但說到騎兵偵查,和清軍的探子們還是有一些差距的,雖然斥候騎兵都裝備了短火銃這樣的利器,可他們麵對清軍的斥候突襲,在馬上的騎術不如人家的情況下,吃了不少虧,雖然擋住了清軍的斥候的進攻,但也泄露了部隊的整體情況。


    而這些情報很快擺在了阿濟格為主將的清軍將領的桌子上。


    剛在攻城戰中損失慘重的阿濟格清軍部隊目前正在等待後方的軍隊聚集和補給,麵對華夏軍如此直接,直衝他們而來,氣勢洶洶的樣子,坐在大堂上商議戰事的眾將領也是很頭疼的。


    現在他們的部隊,阿濟格帶領五千女真部隊,一千騎兵,三千步兵,一千旗丁,要說精銳,也是相當的精銳,如果一般的明軍隊伍看到他們就望風而遁了。


    但實力強大的大軍,看到他們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河洛會帶領的兩千清兵,隻有一千披甲,一千旗丁。


    其他的隻有一萬漢軍旗士兵,兩萬綠營士兵,這些綠營士兵是打敗了李成棟和金聲桓,王得仁以後擴編的,底子是以前這裏的清軍綠營士兵,其他的都是新歸附的明軍俘虜。


    五萬大軍,實打實,用以前範紹祖和馬寶同金華義軍的戰鬥戰例來看,他們的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華夏軍。


    那就隻能讓譚泰半路上轉迴來,讓金陵派兵來支援了,後方的兵馬得一些日子才能到達。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