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帶領他的手下日夜兼程,終於趕到了泉州府,然而大事已定,救援不及,整個鄭鴻逵的部隊由於施福的策動,由於隆武明軍和永曆明軍的搗亂,使得鄭鴻逵搖擺不定,最終被施福策動,然後被魏無忌的大軍剿滅。


    施福被炮彈砸成肉泥,除了勉強辨認出是他的屍體以外,鄭鴻逵也隻留下一顆腦袋保存完整。


    這一變故,使得鄭成功非常遺憾。


    而麵對周粥率領的水軍的圍攻,鄭鴻逵的大部分船隻和戰艦全部被砸沉到海裏,逃亡和投降的海盜十不存其一,鄭鴻逵的幾萬大軍,互相殘殺幾乎損失殆盡,被俘的不過三千人,逃走的也不過兩千多人,其餘失蹤的人員有八千多人,可以說鄭芝龍的十八芝到現在完全覆滅。


    鄭成功的水師屬於新創,是鄭成功一點一滴,在他老子走以後從他老子的舊部署裏麵收攏,以及在附近沿海招募重新組建而來的,屬於鄭芝龍等人的時代過去了。


    為了安慰鄭成功,張強把鄭鴻逵剩餘的被俘人馬和船隻都交給了他帶走,還有鄭鴻逵的頭顱。


    而泉州府也被金華義軍占領了。


    這一戰直接死亡的百姓多達一萬人,受傷或者失蹤的百姓多達三萬人,戰亂逃走的百姓多大五萬人,商業停滯,府城內甚至於鄉村的房屋損壞嚴重,流離失所的難民多達五十萬人,在城門口被害的百姓多達一千多人,救下的百姓多達三千人。


    而魏無忌也落下了一個屠夫將軍的罵名,但魏無忌毫不在意,反而因為這樣的罵名而高興,這是榮譽稱號啊。


    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隨著商業重新恢複,隨著人口流動,他的殘暴之名流傳到了大明各地,魏無忌的聲望一下蓋過了金華義軍在大明的聲望,所有人都知道金華義軍有一個屠夫將軍,有一些清軍聽到就瑟瑟抖。


    就在隆武命令張亮帶著他那幫太監和幕僚啟程往金華府而去,準備商量泉州府和潮州府的交接事宜的時候,蕭飛帶領的兩個旅的金華義軍在潮州府同渡江而來的馬德功部清軍激戰,連綿不斷的火力,排槍槍斃,大炮猛轟,步兵突擊,弓箭兵和弩箭兵掩護突襲,騎兵營追擊,打的清軍飲恨江邊,馬德功部帶領的一萬清軍漢軍旗和兩萬收編的永曆朝明軍降兵,以及潮州府和廣州府附近的地主豪紳們的家丁五千人馬落花流水,隻有不到一千人逃遁迴廣州府西岸。


    堪稱大捷,蕭飛被命令駐防潮州府,策應西岸的廣州府府城中的胡奎和鋒無羽部。


    潮州府光複,漳州府光複,泉州府被收複,汀州府又是隆武行在所在,贛州府被三麵包圍,耿精忠雖然有退入贛州府的科爾沁蒙古人和喀爾喀蒙古人,還有退入贛州府的漢軍旗清軍,多達八萬部隊,卻也不可奈何,因為蘇觀生和錢秉鐙不時上前線,指揮隆武明軍對其圍剿。


    有了張強的金華義軍支援,隆武朝的前線總指揮黃友斌,張天祿等大將雖然一時無法拿下贛州府,但卻逼得清軍不斷派部隊來增援贛州府,牽製了清軍在東南的很多部隊。


    泉州府內,魏無忌派遣阮進去漳州府駐防,帶領本部人馬以及野戰7旅。


    然後開始恢複商業,修葺城牆,安置難民,打掃街道。


    魏無忌既能管理民政,又能管理軍隊,因此周粥被調迴金華府。


    張強宣布他為浙江巡撫,全麵接管浙江民政。


    米林被從前線調迴,繼續擔任軍需長,管理金華義軍全部軍需物資以及糧食,金融。


    朱大典則卸任所有職務,然後又被委派為總督府參讚,負責總督府財政收支和同外朝的外交。


    相當於金華義軍的大管家。


    相比朱大有這個朱大典的家丁,朱大典更善於理財和管理,對於他的軍事才能,張強隻能說冷兵器和外交情況下,他還可以一戰,但麵對張強全麵越這個時代一個世紀的火器部隊,朱大典的才能完全不足以去指揮任何一支部隊,甚至連一支冷兵器部隊都不可能勝任。


    因此張強讓朱大典當這個管家是綽綽有餘,人家本來就是封建王朝為了培養高層官員,而培養出來的人才,在交際,聲望,文采方麵獨有特色,但在實際執行中,他還是不夠看。


    也就是我黨所說的務虛,所有的高層官員是需要務虛方麵勝任的,而底層官員需要執行和創造力。


    調整好以後,張強就在總督府迎來了張亮等人。


    和張亮張強是很熟悉了。


    沒有太監的那種傲慢和自負,有的是一如既往的奸詐和善於交際,善於談判和妥協,這樣的人去當個相或者外交官很是不錯。


    “張公公此次前來有何見教啊?”張強笑眯眯的問道。


    “給總督大人見禮了,受皇上委托,來和總督大人商談一下關於泉州府和漳州府,以及潮州府的事宜,你看雖然大人派軍隊收迴了這些地方,但地方政權管理,皇上覺得不應該讓總督大人再專美,畢竟你是臣子,為皇上效力是應該的。”張亮昂起頭,望著張強的眼睛道。


    “嗬嗬,這沒有什麽,我馬上安排人去交接,隻是不知道這我軍一走,三府的安全誰來管?”張強問道。


    “這個皇上也有交代,三府的安全由金華義軍管轄,也就說金華義軍可以駐軍在三府,軍費由朝廷安排。”張亮道。


    “這個差不多,既然這樣,我就把大部分軍隊都撤迴來,三府你可自認官員,然後管理之,不過——”張強低頭沉吟。


    “皇上也知道這有點不合理,但做臣子的要體諒皇上的難處,如今百廢待興,國未全複,因此大人如果需要補償的話,皇上說了,隻能是在名義上補償你了。”說完,他從袖子中拿出一張聖旨。


    “浙江總督,忠勇伯張強接旨——”


    張強站起來,拱手道:“臣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隆武九年,浙江總督,忠勇伯張強,派遣大軍與清軍以及叛軍,施福,鄭鴻逵部激戰泉州府,收迴了泉州府,漳州府,且一路大軍收複了潮州府,策應了廣州府守軍,因此累功戳升浙江總督張強為浙閩總督,下轄領地官員由朝廷派遣,安全防衛任務由浙閩總督張強派部隊駐防,同時晉升忠勇伯張強為金華侯爵,賞賜玉帶,玉佩,寶劍……”


    洋洋灑灑念了一大堆,把張強和屬下官員大封一番,人人有功,人人有官職。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