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敵人的敵人武器,資金,物資支持,並且從各方麵支持他們,給敵人找麻煩,這種現代世界裏麵各個國家針對自己的潛在對手玩的手段,被張強用在這裏,現在不知道效果,但從蘇尼特和察歹爾堅決的態度上看,這是應該辦的不錯。


    張強放了察歹爾迴去。


    察歹爾帶著五百精銳騎兵和一百部族牧民先走。


    五百精銳騎兵直接被察歹爾帶迴了草原,一百部族牧民則在張強派遣的朱大有安排的情報人員的帶領下,沿路和那些和金華義軍暗地裏做生意的比較可靠的小商人們先去探路,沿路安排他們的部族返迴草原的路線。


    而張強半夜裏麵將金華義軍撤了出去,將杭州府府城交給魯王的人馬。


    他們的人一半撤向周圍的山地,準備返迴紹興府駐紮。


    由魏無忌帶隊。


    另外一半跟著張強,由米林帶隊,監視著蘇尼特他們。


    第三天,蘇尼特他們假意投降的時候,暗藏在房子裏麵的一百精銳騎兵突襲了城中的守衛的魯王勢力的義軍部隊,義軍不敵,投降的綠營和蒙古人被放了出來,然後一路殺向城門口。


    城門口早就有安排好的人馬打開了城門,然後蘇尼特帶著一千多蒙古騎兵,六百多綠營士兵,衝出了杭州府,順道擊破了城外的魯王的幾個明軍營地,軍紀敗壞的浙東軍被殺死殺傷好幾千人,物資和戰馬被搶去不少,同時有上千明軍被俘。


    由於蘇尼特已經投降,交給了魯王明軍看管,張強的金華義軍遵守和張煌言的約定退出了成,並且有一半人去和紹興府的魯王朝廷交接紹興府。


    紹興府現在被魯王的明軍搞的烏煙瘴氣的,派去的金華義軍官員已經受夠了他們,很多應該執行的金華義軍的政策執行不下去,很是惱火,雙方為此打了好幾場,都是一些十幾個人,幾十人的官兵衝突,由於有約定,紹興府也不能把這些人怎麽樣,所以忍耐到現在,張強讓魏無忌帶人大軍前去,就是要徹底把他們趕出紹興府,正式把紹興府納入版圖。


    讓蘇尼特劫去魯王明軍的物資和戰馬,並且俘虜一些明軍,就是張強和蘇尼特的約定,對他的支持。


    先得讓清軍相信假降是為了脫身,好為蘇尼特洗清嫌疑,主要是為田斌洗清嫌疑,以後好去清軍隊伍裏麵潛伏。


    那些被俘的明軍是為了壯大田斌的實力。


    怎麽說他也是一個參將,清軍裏麵是因人設官,因官設營,看你的實力大小說話。


    區區幾百綠營,並不能讓田斌獲得重用,如果有蘇尼特的推薦,有上千明軍被俘虜,並且轉化為綠營兵,那麽田斌這個參將就當的實至名歸,不至於被扔到一個角落裏麵,當成炮灰和一般的守城民兵使用。


    這一場也讓張強獲得了一些好處,田斌留下的一些情報人員,主要是先前派去紹興府的海盜們,在迴來以後拜見了張強,張強安撫他們,並且主動招安他們以後,他們感覺到受到了重用,因此又返迴了魯王裏麵的明軍營地,混了進去,拉攏賄賂,將一些明軍策反了過來,很快幾個人就掌握了大約一萬人的魯王明軍,有浙東軍,有原先的明軍官員,也有地主豪紳的家丁,還有一些義軍。


    很快他們就不服從魯王勢力裏麵的那些將軍們了,然後整軍投降金華義軍,張強接受了他們以後,將他們拉迴後方整編。


    一下為魯王明軍瘦身成功,等魯王帶著他的後宮,文武官員來到杭州府以後,魯王明軍從五六萬人,下降到了隻有區區的四萬人,四萬人窩在一個杭州府,在金陵城的誘惑下,在張強的鼓動下,他們忘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張強馬上向他們提供了三百萬的銀兩和物資,然後讓他們整軍備戰,準備拿下金陵府。


    他們作為麵對清軍的前線人員,擋在了金華義軍和清軍前麵。


    張強再次為自己和清軍建立起了一道籬笆,隻能說籬笆,因為魯王明軍的實力太弱小了。


    就在張強想著把籬笆變成柵欄的時候,鄭成功找來了,聽說有可能打下金陵,他的心也動了。


    派遣了甘輝,周文斌,黃延,餘興三個人,領軍三萬人來到了杭州府,鄭成功去拜會張煌言,海上,則有馮鑫帶領的艦隊水師,同清軍崇明島水師對峙。


    但這一切和張強無關了。


    張強迴到了金華府,讓朱大有迴來,和他厘清了情報部分的人員安排,讓他分作兩個部分,一部分對內的交給周粥負責,對外的交給他,主要是對明軍的勢力滲透,另外還有一部分是對外的,明麵上的交給他的一個手下,黃韜負責。


    米林暫時駐紮在杭州府和金華府交界處。


    過了一段日子,黃韜跟著商隊去往河套草原,相當於大同城牆外麵的草原。


    經過兩個月的輾轉,將一批鎧甲和刀劍,弓箭,一百萬兩銀子送給了蘇尼特。


    此時蘇尼特已經迴到了草原上,由於他帶著三萬人幫助清軍作戰,最後迴來的不過三千人,整個部落幾乎家家帶孝,一時他的部落風聲鶴鳴,很多依靠他們的小部落都投奔其他部落了。


    他的實力又下降了很多,最後隻有七千兵力,五千控弦了。


    察歹爾迴來以後,經過一番解釋和奔走,清軍終於相信了他,察歹爾的部落被召集迴去。


    兩個人合起來的實力也不過是一萬六千兵馬,這在草原上隻相當於一個大部落,實力大減,女真人也就不怎麽注意他們了。


    金麟沒有跟去,而是帶著一百多金華騎兵和幾十察歹爾的蒙古勇士遁入草原的山裏,進行剿匪,草原上有很多小部落和馬匪,大半個月過去,他的實力迅增強,展到了三千多人,一千五六的騎兵。


    這時候,他將拆散的小部落不動神色的轉移到了察歹爾的部落當中,察歹爾的部落緩慢的展壯大,從不過兩千人,展到了六千人,三千蒙古騎兵,其中有一半小部落蒙古人還有一小部分原先的馬匪。


    實力減小以後,金麟繼續千裏奔襲,收攏消滅一些小部落,在蘇尼特的指引下,在察歹爾的暗中幫助下,甚至將一些土伯特的小部落驅趕到了察歹爾和蘇尼特的地界,然後被吞並。


    到黃韜到達,送上並且和鎧甲以後,他們的戰鬥力大增,黃韜聯係了晉商,和晉商一個經常和金華義軍合作的商人王和合作,將糧食,帳篷,茶葉,瓷器送到了蘇尼特帳下,蘇尼特的部族變得富有起來。


    於是那些逃走的小部落又迴來了。


    漸漸的,到五個月以後,察哈爾蒙古人擁有牧民五萬人,控弦三萬人,可戰之兵兩萬五千人。


    如果加上金麟的馬匪隊伍,加上商人王和的護衛隊,那就是三萬五千人。


    察歹爾聯合了金麟,以及商人王和對土伯特部落起進攻,成功兼並一些小部落和中等部落,並且將勢力入侵到了土伯特部落。


    在蘇尼特派兵七千人去到土伯特部落的時候,土伯特部落正要起對金麟等人的進攻。


    結果黃韜送來第三批物資,大炮和獵騎兵裝備的火繩槍和短火銃,加上更加強勁的金華義軍生產的弓箭,一具將土伯特部落又向遠東驅趕了萬裏,並且吞並了三個大部落,七八個小部落。


    這時候已經到了165o年年底,成功返迴察哈爾的金麟為蘇尼特和察歹爾帶來了十萬部眾,三萬蒙古騎兵。


    十來名經曆戰火考驗的騎兵指揮官。


    蘇尼特的察哈爾部落壯大了,此時已經擁有了六萬蒙古騎兵,九萬控弦牧民,十幾萬部落人口。


    草原上風向一時變得變幻莫測,難以捉摸。


    黃韜帶著展而來的蒙古情報人員,向喀爾喀蒙古滲透,甚至有些人已經滲透到了科爾沁蒙古,林丹汗蒙古,蘇尼特和察歹爾的影響力逐漸增大,整個草原上已經盛傳他們的巨大威名。


    黃韜的滲透使得喀爾喀蒙古變得動蕩了起來,金麟這時候轉向喀爾喀蒙古,開始進攻他們的一些部落。


    金麟此時已經指揮了一萬名蒙古騎兵,五千名馬匪,他的部族已經成為建立在察歹爾和蘇尼特後方,麵向土伯特,拉特蒙古人,林丹汗蒙古人攻擊察歹爾和蘇尼特察哈爾蒙古人的一道屏障,這幾個蒙古分支對他很是頭疼。


    此時他又招惹上了喀爾喀蒙古人。


    當然他做這些的時候,晉商王和正在將蒙古戰馬和從中原收購來的戰馬,分批小批量的送往金華義軍領地。


    金華義軍的騎兵已經建立起了兩個騎兵旅,一個騎兵旅駐紮在建寧府,一個駐紮在金華府。


    每個旅六千騎兵,八千戰馬,有南方的本地馬,也有草原蒙古馬,也有繳獲而來的清軍戰馬,還有鄭成功海貿來的印度戰馬,朝鮮戰馬。


    金華義軍再也不是隻擁有一兩千騎兵,還分散開來,被各個軍事主將分配到自己親衛隊裏麵擔任保護主將的將領衛隊騎兵了。


    察歹爾的部族雖然迴歸了草原,可他們原先在的地方,還是有一兩百牧民在為金華義軍養馬。


    察哈爾蒙古實力的壯大,並不是張強想要的結果,他想看到的是清軍為此顧此失彼,去關注草原上,將大部分女真騎兵調往草原上。


    從而減少對大明土地上明軍的壓力。


    剩下的漢人們,張強就好對付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