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義軍無力進攻,而台州府城的清軍也不出擊,隔著一條靈江,誰進攻都得先征服靈江,要不然,誰先進攻對方隻需要站在靈江岸邊放箭,開炮,就能讓你死傷慘重。


    於是戰局進入了僵持階段。


    這裏要說,明朝的台州府城不在台州,而在臨海縣城,台州府是以臨海縣城為府治中心的。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


    這一年,氣溫比較低,就在張強駐軍三天不到的時間裏,下了一場雪,雪飄飄蕩蕩的,沒有一個規律的軌跡和路線,被風一吹,時而卷揚而起,時而漂浮百米,時而加速落下,倒灌在人的口鼻裏麵,讓人感到冰涼和恐慌,就像此刻大明的百姓一樣,被戰亂折磨的奄奄一息,四處飄臨。


    營地在迅速的擴展,擴大,四周挖掘壕溝,壕溝前麵挖的坑坑窪窪的,同時擺著各種據馬,鹿岩,巨石,防止敵人戰馬衝擊營地。


    營地的範圍非常廣闊,南北長五裏,東西寬三裏,四處高地,山坡頂部修築嘹望的箭樓,以巨木造墩廓,培土為牆,牆高五米,寬兩米,牆頂部裏麵用木板加寬到三米七八左右,城牆上有垛口,火器射擊孔,有一些地方有馬麵垛台,可以從側麵用弓箭攻擊攀登城牆的敵人,留有四座城門,城門離靈江兩炮的距離,兩裏多長。


    當然張強不可能在這裏和敵人玩長期對峙的遊戲,軒轅龍飛帶著本部人馬,開始掃蕩西南,西麵,西北麵的敵人地盤,不斷的有俘虜和不服的地主豪紳被抓過來,投入俘虜營,征調的民夫投入民夫營,兩個營地的人數不斷的增加,再增加,到最後,已經有三萬人了。


    遠遠大於張強本部的兵力九倍有餘。


    這段日子,清軍不是沒有動靜,二十天以後,清軍去攻永豐鎮,炮兵營地,趙泗陽帶著炮兵,擊潰敵人三千人的進攻部隊,在永豐鎮修築軍營,長期堅守。


    一個月,已經進入了1647年一月份了,清軍發起了九次對張強部的進攻,利用水師戰船運兵,白天,黑夜,從多個方麵進攻,甚至有一次調兵五千,用水師去攻擊杜歌防守的仙居縣,在那裏打了一個星期的戰鬥,但最後被擊潰,逃了迴去。


    來自處州府和溫州府的清軍也好幾次襲擊張強軒轅龍飛的進攻隊伍,雙方各有損傷。


    到了月中,清軍出動大批兵馬,一萬多人,渡過靈江,搶占了西岸凸出靈江的一塊衝擊灘地,並且逐漸往張強的營地發展,陸續修築營寨十一座,兵力從一萬人增加到三萬人,但張強依然不為所動。


    張強也不是沒有收獲,他的名望越來越高,至少在台州府和處州府,金華府的名望越來越高了。


    金華府義軍,這支部隊已經傳遍了南方,在三個周圍州府影響力巨大。


    多支明朝南方義軍來投。


    張強不想和這些義軍混在一起,在南麵江邊,又給他們建造了一座營地。


    義軍的兵力已經從開始的幾百人,發展到了一萬多人,不過這些義軍大都在曆史上沒有什麽名頭,張強連聽也沒有聽說過,也不指望他們能有多大作用,但是幫助還是要幫助他們的,糧食少給一些,繳獲的劣質兵器,鎧甲,不要錢,統統給他們,目的就是要他們和自己在這塊地盤上紮下根,給自己站台。


    這時候已經逐漸知道清軍的主將和一些將領的名字了,大致了解清軍的成分和部隊人數了。


    清軍終於從紹興府,寧波府的義軍泥沼裏麵掙脫出來,基本上平定了地方上,佟養甲卻調走了,去湖廣一帶征討永曆南明和大順軍了,新來的清軍主將叫陳錦,是個漢軍旗出身,坐鎮杭州,主要攻打對象還是魯監國的南明朝廷軍隊,張強對麵的主將叫範紹祖,是個明朝總兵,降清後,被任命為清兵副將,署總兵銜,他主要的任務也是對付寧波府的魯王朝廷,還有福建的魯王餘部。


    不過現在魯監國的實力已經被極大削弱了,而張強的南明義軍卻冒出來,半年時間已經擁有了強大實力,將整個金華府守的和鐵桶一樣,並且向台州府擴張,這不是他能允許的,在接到求援書信以後,帶著三萬大軍前來,駐兵南麵的山穀,和張強的大軍麵對麵紮營。


    逼得軒轅龍飛不得不從西南麵撤軍迴來,和張強合兵一處。


    形式對張強不是很好。


    仙居縣有處州府清軍兩千牽製杜歌。


    永豐鎮,有清軍三千從紹興府而來,牽製趙泗陽,張強的營地東麵是臨海縣城,台州府府城,駐軍一萬兵力。


    東南麵灘地上,有一萬清軍牽製義軍營地,義軍不敢出營迎戰,甚至有人半夜帶兵逃走,或者投奔清軍。


    南麵靠西,有範紹祖的三萬大軍對峙軒轅龍飛的營地。


    西麵又有溫州府清軍新附軍一部一千來人壓迫過來。


    張強發現,自己捅了個馬蜂窩。


    找個出海口這麽難,居然讓四麵的清軍來圍攻他。


    而這事情要是能容易一些,比如這個台州府城好打一些,他早就下海了,沒想到自己想要先鞏固占領地盤,一點一點蠶食敵軍的計劃,最後走到了這一步。


    他手裏不過九千兵力,卻被六萬大軍前後包圍牽製,形勢對他越來越不利。


    即便加上八千仍然在的義軍,他這裏也不過是一萬七千兵力。


    張強的中軍大營裏麵,張強和軒轅龍飛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好半天,軒轅龍飛才道:“大人,不如,咱們撤軍吧,撤到開闊地,再和敵人打,比如仙居縣。”


    張強沒有說話,他感覺他就是孤軍作戰,要按說,清軍已經被自己吸引到這裏,大部分圍困自己,但顯然無論是舟山的魯監國部還是溫州的各部義軍,鄭氏部都沒有動靜,他們依然被清軍壓著打,幾乎無力反抗。


    這不能不讓他失望。


    越過幾道田陌,幾個丘陵,一片農田,幾道小溪,一兩個村莊,一山紮營的範紹祖率領的清軍大營裏麵,範紹祖也在和部將們討論戰事。


    範紹祖已經初步了解了這裏的情況,並且紮下營地,大軍已經準備妥當,他準備對張強的大軍發動一次大的進攻,徹底消滅這支突然從金華府冒出來的大軍。


    範紹祖這個人眼識還是很高的,他沒有像其他將領那樣一上來就進攻張強的部隊。


    他幾次三番的掂量,權衡雙方,並且派人打探關於張強率領的金華義軍的消息。


    他發現這支義軍戰鬥力很強,要不然也不會打敗阮大铖的幾萬清軍,並且在清軍四麵包圍下,存活了半年有餘。


    李成棟給他帶來的書信上寫著,“我朝之大患,汝勿輕視之,吾為隆武所絆,不能助汝,若我一軍攻之,勝負難料,此賊最善各個擊破,萬不可分兵中賊之計,此賊善用火銃,吾不及也。”


    而佟養甲在撤離之前曾經召見剛剛剿滅臨海義軍陳含輝,並且班師迴溫州的範紹祖時候說過:“此人就是曾經令博洛貝勒吐血退軍的金華義軍副統領,張強,不可輕視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