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鄭氏難道還想勾結韃子,出賣祖宗不成?”周粥氣憤的問道。


    鄭芝龍的祖宗,張強笑了,不就是一群海盜而已,海盜那管你祖宗什麽的,能活下來就不錯了,討論這個毫無意義,張強也沒有理會周粥的話,他想的是即便清軍已經屢次敗在自己的手裏,損兵折將不小,當隻要前麵還有個金華府城在,他這個小小的武義縣就不會被清軍放在眼裏,所以,這金華府城自己是一定得救得。


    至於隆武皇帝,反正他手下不缺人才,隻要他的那杆大旗不倒,走到哪裏都有想要從龍的大明忠臣護衛,暫時倒不會怎麽樣,哪怕隆武死了,還有永曆皇帝,這拉仇恨的事情自然會有人做。


    有隆武帝吸引著李成棟部,自己要是手腳利落一些,就能救出朱大典他們,好賴也有八千以軍兵丁,還都是經曆過血戰的好兵,他們都認識自己,自己在他們中的威望還不小,那樣的話,自己這三千多的病曆,至少能擴張到一萬兵力,一萬兵力,可以和清軍堂堂正正的打了。


    清軍沒有個三五萬別想碰自己。


    以目前來看,在永曆,隆武,大順,大西,鄭氏,還有其他義軍起義軍的牽製下,自己會獲得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的日子,就能安心發展一段時間了。


    想到這裏,他對幾個人道:“我想去救金華府。”


    周粥嚇了一跳,“大人,不可,我軍區區兩千人的兵力,此次擴軍雖增加一千多人的兵力,卻也是尚未形成戰鬥力,敵軍雖說屢次受挫,可敵軍兵力依然雄厚,光阮大铖部就尚有兵力三萬八千多人,且金華府有婺江,敵人從杭州泛舟而下,增援阮大铖,況且我們身後,福省,可是有敵人十萬大軍,一旦得知阮大铖部遭到我們圍攻,很快就能趕迴來救援,這怎麽是好?”


    張強也知道他說的有道理,可再有道理,也不行,強敵環伺,又不是一天,也不是現在就有的,鄭氏倒戈,使得原先和南明連成一體的對抗強清的局麵,變成了武義縣和金華府陷入了包圍圈中,如果自己不主動出擊,打擊敵人,那麽等敵人反應過來,仔細注視自己,想要拔除自己這顆種在對方勢力中心的毒瘤的時候,四麵來攻,那可不是十萬大軍,有可能是二十萬大軍。


    甚至加上已經被迫從敵,轉變立場的大明百姓,即便有武義縣的山區可以騰龍轉移,可想想後世抗聯的結局吧。


    必須打出一片天地,打出自己的威風,擴大自己的實力,擴大自己的地盤,給地盤上老百姓心裏麵一點希望,給那些依然想著抵抗滿清的大明熱血青年一點念想。


    想到這裏,張強霍的站起來,斬釘截鐵的說道:“別說了,我決定了,周粥你率領本部人馬二百留守武義縣城,魏無忌留四百裏本部人馬給周粥,你接過周粥的四百人馬,我再給你留二百火銃手,米林哪裏你再調四百人馬,但那四百人馬還得分兩處看守那些俘虜,所以他們不能幫你守城,但受你指揮。你把城中清軍留下的一千青壯民夫組織起來訓練一下,幫助你守城。”


    “嗯,這樣的話,再來三四天時間,我的這批火銃手訓練完畢以後,我的兵力就又恢複了六百兵力了。到時候,軒轅龍飛,魏無忌,米淳,米林,胡奎的騎兵,加上我的本部人馬,兩千七百八十兵力,加上賀錦部六百兵力,藺養成部二百兵力,總共三千五百八十的兵力,嗯,如果加上米淳部部留在白鷺溪山裏的一百二十的火炮兵力,就是三千七百兵力了。可以一戰了。”


    又過了四天,當朱大典的求救書信第三次來臨的時候,張強帶著三千七百兵力趁著夜色開拔。


    由於沒有輜重兵,也沒有百姓,全是每人各自攜帶三天的糧食,那些小型的虎蹲炮,弗朗機炮則用胡奎的戰馬馱著,或者拖著,米淳部士兵每人背著一顆炮彈,米林部則背著火藥桶,趁夜行軍,一晚上,就突進三十餘裏,第二天白天前進二十餘裏,黃昏的時候,到達了金華府外圍。


    “全軍停止前進,找個隱蔽的山穀紮營,讓田斌來見我。”張強手握馬鞭,對身邊的親衛騎兵道。


    一會兒,田斌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大人,”。


    “你帶人去探查一下清軍的兵力部署還有進城去看看眼下的府城的形勢,馬上迴來稟報。”張強用馬鞭指著他道。


    “是大人。”田斌滿心歡喜,受了這麽長時間的罪,滿身不自在,終於有機會擺脫了。


    這些明軍雖然屢次擊敗清軍韃子,可大勢擺在哪裏,如果能向阮大铖稟報,那麽剿滅這股明軍的功勞不就是自己的了?自己也能弄個參將,守備的什麽當當,賀錦和藺養成太窩囊了,自己終於有出頭之日了。


    他暗暗發笑,“哼,是你愚蠢,別怪我不講情麵了。在榮華富貴和整天提心吊膽的怕清軍來剿滅這兩者之間,還是榮華富貴來的更加實在一些。”


    生怕張強改主意,田斌立刻急匆匆的跑了。


    遠處,賀錦滿心不願意,在生死之間,他還是選擇了投降,可他的心裏還是想要逃脫這裏。


    以前當流寇的時候多麽自由,現在這支明軍隊伍裏麵快把他憋悶死了,什麽都要受到管製,而且是屈居人下,如果是屈就朱大典那樣的高官,文官下麵還行,可投降一個義軍頭領,哪怕這人是朱大典封的明軍守備,他也不願意。


    一個無名小卒而已,想他革左五營,再陝西和山西,河南那會兒,是多麽的威風,堂堂的左金王,最風光的時候領兵十萬,浩浩蕩蕩,何等威風。


    他斜眼看了一眼遠處等待的藺養成,藺養成麵色如水,完全沒有因為隻率領區區的兩百餘人,完全沒有因為往日風光無限的爭世王的身份屈就與一個小小的明軍守備而像他一眼滿腹牢騷。


    傳令兵從遠處飛奔而來。


    “大人有令,入山紮營,全軍隱蔽行事,不得喧嘩,不得無令出營,非傳召將領不得私自走動。”


    大軍在傳令兵的唿和下,緩緩轉身,紮進了山裏,又走了五裏多地,在一個蔭蔽的山穀裏麵紮營休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