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炊煙嫋嫋,鳥雀脆鳴,戰馬的蹄聲在廢村上空不斷迴響。


    偶爾可以聽到廢墟裏麵唉聲歎氣,抽泣的聲音,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響起,擔驚受怕了一晚上的百姓們從各自容身的廢村瓦礫之間走出來。


    抱著嬰兒,牽著小孩,身邊眼神呆滯的孩子們,默默跟隨,隨著已經準備好的家丁護衛們的腳步和車輛朝村外走去。


    村外,尤海波領著家丁們,推著手推車,趕著馬車,牽著牛馬,載著傷員當先朝武義縣而去。


    他們前麵哨探的騎兵往來奔跑,四散開來,後麵,張強領著四名手下,帶著一百多渾身帶傷的士兵列隊,看著眼前的百姓走過,然後跟在後麵,押著俘虜前行。


    俘虜有大約三百人,除了十幾個蒙古兵以外,就是二百多明軍降清的清軍新附軍士兵。


    張強騎在戰馬上,一邊看著剛剛打敗敵人,士氣卻不是很高的部隊順著官道朝武義縣而去,一邊心裏迴響著田維成的話。


    弘光帝沒有死,隻是暫時逃走,不知所蹤,這讓他對於這個世界已經發生了懷疑,難道因為他的到來,引起所謂的蝴蝶效應?


    這本來就是曆史上應該確切無疑的事情?怎麽到了他的耳朵裏麵,卻變成了另外一番模樣,看來以後這大明江山不會那麽安寧了。


    而大清所謂的統一,也不會那麽一帆風順了。


    也許是另外一番模樣。


    也許……他嘿嘿笑了起來,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方強勢勢力,至於這江山誰屬,還不一定呢!


    念頭在這裏轉了一圈以後,他開始擔心朱盼盼來了,朱盼盼到底去了哪裏?


    那麽亂的時間,那麽亂的場景,她不會真的逃了出去吧?但他又不敢朝其他地方想。


    那麽一個美麗的女人,在這個亂世……算了,先管自己吧,自己的實力還很弱小,等實力強大了以後再想其他的吧,再說還有朱大典這個高高在上的大官,也用不著自己操心,朱大典的能量比自己要大的多了。


    身邊四名手下也騎著戰馬,還有一些會騎馬的親軍士兵,大都是原先的步兵,步兵裏麵這些人也大都是曾經的明軍老兵,或者義軍兵丁裏麵接觸過馬匹的士兵。


    三十五名騎兵,加上張強他們五個,四十名騎兵。


    昨天張強他們繳獲了大約七十匹戰馬,其中二十匹戰馬被哨探的騎兵拿去更換他們的坐騎,他們原先的坐騎都是馱馬,馱馬被交給了尤海波他們,用來拉車,載物。


    還有十來匹戰馬交給了尤海波,尤海波的家丁騎乘這些戰馬前出去探路了。


    等老百姓和尤海波帶領的家丁們都過去以後,張強率領自己的士兵手下,跟在後麵趕路。


    金華城中,朱府。


    朱大典在自家後院大廳裏麵走來走去,明朝大學士的官服已經看起來略顯寬大,仔細看朱大典,雙眼周圍一圈黑色,眼中滿布血絲,身體也比以前顯得瘦弱了。


    “還沒有找打嗎?”他大聲怒吼。


    旁邊的家丁戰戰兢兢的迴答,“是的大人,城中義軍騎隊遍查金華方圓二十裏,除了抓捕到一些降兵散勇,殺掉一些為禍鄉裏的地痞流氓,一無所獲。”


    朱大典仰頭望天,泣聲道:“蒼天啊,我前輩子造的什麽孽,竟然讓小女替吾受如此折磨。”


    一名家丁跑進來,“老爺,武義縣守備張強,不顧阻攔,破城而去,騎隊沒有追上他們。”


    朱大典揮手道:“算了,一個小人罷了,等過後再找他算賬,竟敢用巫術挾製吾身,篡權奪位,擅自做主,調動城中將領,……不過他也不算太壞,至少,由於他的指揮,使得金華免遭韃子毒手,唉——是個人才,在此國難當頭之際,就放他離去好了。”


    一名婦人一步三搖,手裏拿著一件紅色鬥篷,走過來,將鬥篷披在朱大典肩膀上,“老爺保重身體,盼兒吉人天相,一定會沒事的。”


    朱大典錯手,拍拍婦人的手,傴僂著身子,“但願老天爺保佑她。”


    一名義軍將領,身穿明軍守備官服,挎著長劍,走了進來,抱拳躬身道:“知府大人,城中俘虜如何處置?還有那個阮大铖一個勁的叫喊,想要見老爺你,卑職不敢擅自主張,特來請示大人。”


    朱大典想了想,沉聲道:“俘虜甄別以後,普通士兵打散編入義軍,軍將挑一些罪大惡極的,押至菜市口斬首,其餘諸將,會同被俘的蒙古韃子,滿清韃子,一起押送福州,請示陛下裁奪。阮大铖嗎……”


    “這種不忠不孝,不忠不義之人,……算了,也押至福州讓陛下處置吧!”


    “是大人。”守備躬身退下。


    黃昏時分,朱大典正在手捧一卷明朝名將戚繼光傳承下來的《紀效新書》閱讀,隻聽門外人聲嘈雜,不由的皺眉頭,喝道:“何人喧嘩?”


    一名家丁滿臉欣喜,推門進來,“大人,快至門外接旨,隆武皇帝陛下派會公公和錦衣百戶和大人前來宣旨。”


    朱大典連忙在婢女的服侍下更衣,推門而出。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學士朱大典英勇無畏,率領全城軍民抵抗滿清叛逆,大勝,並擊傷其主將博洛貝勒,令其狼狽逃竄,此大功,特此令大學士朱大典接任金華府知府,加兵部右侍郎銜,下轄諸縣一應官員由其指派,報吏備案。


    欽此。”


    朱大典滿心歡喜,客客氣氣的接待了傳旨欽差。


    接受了隆武朝的官職,也就意味著他重新加入明朝這個大家庭,重新成為一地大明官員。


    對於權力和財富渴望的朱大典此時已經心花怒放了,先前的陰霾一掃而光。


    “會公公,你看這次來,可有帶來****物資,金華軍民被圍數月,生靈塗炭,缺衣少食,朝廷可有賑濟?”朱大典滿目喜氣。


    偷偷的接過朱大典遞過來的銀票,塞入袖子中,會公公為難的說道:“朱大人,我也不和你說葷話,朝廷此刻也是舉步維艱,各種物資全靠鄭家,兵丁全為鄭家把持,皇上能為你做的,也就是起複你,任用你為金華知府,其他的,皇上也是有心無力,朝堂上其他大臣為你說了很多,可鄭家人等態度曖昧,……唉,你也隻能自食其力,勉為其難,獨立支撐起眼下金華府的局麵了。”


    朱大典臉灰如鐵,渾身戰栗,這不是他想聽到的結果。


    “那可有派軍將領兵來援?”他不死心的問道。


    會公公搖頭,“清軍將領李成棟已經率領大軍突破仙霞關,覆滅杭州,不日即將轉到福建,攻略朝廷所轄地域,朝廷正在調兵遣將,無多餘兵力來救援金華。”


    會公公悄聲道:“聽說魯建國也派人來求援,清軍畢竟紹興,魯建國一日三使,朝廷也無可奈何。”


    夜深了,朱大典望著花園裏麵綻放的百合花,陷入了沉思。


    武義縣二十裏外,張強帶著部隊紮下營地。


    今日又走了二十裏路。他很想馬上進入武義縣自己的領地,可百姓太多,沿路一些逃竄的百姓,已經附近鄉村的百姓也跟隨他的部隊,整個部隊變得臃腫不堪,粗略統計有三千多人加入了張強這支明軍隊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領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倦鳥迷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倦鳥迷途並收藏大明領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