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命令讓群臣目瞪口呆,給這個家夥再多的將軍頭銜也都沒有人反對,但是這個軍校祭酒還全麵負責籌建大唐軍校的事宜,就讓大家有些摸不到頭腦了。
這些人都在等著前麵的大人物出來反對,結果到程知節都出班磕頭謝恩了,前麵的那些尚書、仆射、禦史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一言不發。
禦史柳範看到眾人不說話,站出來道:“陛下,臣認為程將軍在武功方麵天下少有,但是卻稍遜文采;讓他擔任軍校祭酒是不合適的。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嗯”了一聲,道:“柳愛卿所說有一定道理,賞錦緞一匹。如果沒有什麽說的了,你且退下。”
有禦史王文秀領會錯了意思也出來道:“陛下,臣彈劾大魔郡王程知節,李靖、李世績、杜如晦、魏征、秦瓊等山東將領惡相濟而結成朋黨,他們爭奪權利、排斥異己;至國家社稷於不顧,其心當誅!”
這句話一出,太極殿中人人變色,李世民的臉色已將鐵青一片;王文秀以為自己的話正中皇帝的心裏,得意的一仰頭還好再說。
“啪!”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道:“大膽王文秀,無憑無據竟然敢妄議朝廷大臣;攪亂國家秩序,其心當誅!來人,將他的官帽拿下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王文秀唰的一下子,臉色變得蒼白可怕。魏征上前一步道:“陛下息怒!禦史的職責為監察,就是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的失職和不法行為,怎麽能夠因言獲罪?
王禦史即使言語不當,但是職責所在,也不應該因此獲罪。請陛下明察!”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怎麽?他這麽胡說八,難道還有功了?他們這些世家人,在國家需要推行法令的時候,百般阻撓;卻又喜歡攻擊真正做事的人以彰顯自己的存在。實在是百無一用。”
魏征不為所動道:“陛下,他的職責是監察,而不是執行。王禦史或許在其他方麵有缺,但是作為禦史,這就是他的職責。
臣等皆出自山東,又都在高位,難免聯係更多,或有失偏駁。這樣不利於朝廷的平衡,有王禦史為臣等鞭策,提醒,能讓臣等更好的擺正臣的位置。
曾子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王禦史為我等差缺,反省,我等應當好好反省一下。”
李世民眼光爍爍的看著魏征,見他說的大義凜然,不由歎了一口氣道:“大魔郡王嚐對我說,魏征魏玄成光明磊落,一身正氣,乃是國之良相。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來人,將王文秀放迴來。”
王文秀迴來之後,趴在地上不停的謝恩,李世民冷哼一聲,讓他向魏征致謝,然後迴到自己的位置。
程知節可不是魏征,他上前一步道:“啟稟陛下,王禦史在監察方麵做得很到位,不過他在禦史的崗位上有些時間長了,不利於自己的成長。臣認為應該讓王禦史主政一方,迴到山西絳州任刺史,不僅能讓他補足自己的短板,還能造福桑梓。”
眾人一愣,心中一陣惡寒;這是要逼著王文秀和王家對著幹啊!李世民一拍桌子道:“程愛卿所言甚是!王文秀,朕就任命你為絳州刺史,明年派人考核你的各項功績,到時候再決定怎麽處置。記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你可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王文秀身子一軟差點沒有癱倒在地上,沒有辦法隻好趴在地上磕頭謝恩。
這一次程知節的任命再也沒有人反對,李世民讓人訓讀詔書,賜下印璽。下朝之後,老程二話沒說就帶著人出了東門,在哪裏劃出來一個足有5000畝的空地。
李靖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道:“知節,這個校園是不是太大了?咱們可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就是建造也建造不完哪?”
程知節笑道:“三哥,咱們的眼光可要放長遠一點,這次隻有1000人,以後這裏就是軍事人才培養基地,還要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裏學習。就這5000畝我還嫌小了。如果能夠在擴大一倍,我才滿意。
至於說建設那就更好辦了,咱們先規劃好,然後分出一個輕重緩急來,著急不許建的先建,不著急的放一放,咱們一邊訓練一邊建設。”
李靖聽了點點頭算是同意了他的方案。接著程知節讓人拿出聖旨,然後派人拿著到各個州城府縣去宣讀,並且向大家宣傳要招收15歲以上的男子進入軍校。
軍校學習5年,畢業後可以入軍隊為基層軍官,學習優異者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晉升。
這個公告迅速的在大唐境內傳播,有些人就躍躍欲試想要去報考軍校。也有下人不知道這個軍校是什麽東西,想要看一看形勢。
俗話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全國各地覺著自己有兩下的的人開始向長安集結;一時間長安城裏人滿為患。
這件事很快也傳到了山西,在絳州龍門縣有一戶人家,此家姓薛;原是河東薛氏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家族,祖上曾經是北魏大將。
其後家道中落,到了現在隻有一子名叫薛禮,父親早亡,隻有一位寡母帶著薛禮勉強度日。這薛禮從小和本縣大戶柳家姑娘定親,現在柳家看他們家貧已經有了悔婚之意。
“母親,我想去長安考軍校。”薛禮在縣裏幫人家做工,迴來興衝衝的對著母親道。
薛氏問明白了兒子軍校是什麽東西,歎了一口氣道:“禮兒,你的年級還小,根本就不夠15歲,他們不會要你。”
薛禮道:“母親,機會難得,錯過了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我雖然年紀小,可是力有千斤,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要我的。”
薛氏覺著兒子講的也有道理,就拿出家中所有積蓄,有將兒子的衣服縫補,漿洗一遍,然後讓他前去長安應試。
這樣的情況在和對地方都在發生,在山東渤海郡有一位高侃也辭別家人,騎著高頭大馬飛奔長安。
還有百濟的地界有一個小村落,有一位獵戶之子名叫黑齒常之,這位黑齒常之雖然人比較瘦弱,但十分強悍,兼之力大無窮,雖然才15歲但是很多成年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黑齒常之從漢人的教書先生那裏聽到了消息,飛快的跑迴家中;將這個喜訊告訴了父親,他的父親大喜,將家中分到了一頭健騾給了兒子,讓他騎著前往長安。
城外的人向長安匯聚,長安的人們當然也不能落後,特別是程知節的幾個徒弟伍登、王玄策、尚山,加上秦懷玉都是憋著一把勁兒想要加入軍校。
這一段時間程知節幾乎將長安的工匠所有都請了來,加上調集的軍隊幫忙,很快就將這五千畝地圈了起來,然後裏麵日夜忙碌修建房屋,平整夯實土地建造校場和練武場。
羅鬆和曾龍,李軍,鄭坡、竇猛也都到了,幾人再次迴到程知節的手下都十分興奮,發誓要好好的訓練一下這些小兔崽子們。
隨著軍校的建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這個新東西,就連李世民都一天詢問數次。
那些各大家族的人也十分關注,這個人軍校選拔,就相當於普及科考的預演,如果讓他成功,那麽皇帝陛下肯定按照這個模式執行,世家的根基就會被一點點侵蝕。所以他們也派出大量的家族精英前去報考軍校,想要找出他的破綻,一舉搞臭它。讓世人對這種選材方式失去希望。
眼瞅著盛夏過去,天氣開始轉涼,軍校的報名工作也開始。在軍校的門前設有10個報名點,每個報名點都有數個士兵負責登記並且分發考試令牌。
“各位!這個考試令牌你們可要那好了,沒有這個,到時候就不能參加考試。”
報名點的士兵不厭其煩的其煩的的對每一個報名人員解釋著這個報名牌的作用。
“對不起,你的年齡不達標,不能報考軍校,請明年再來吧!”
薛禮一聽頭上向被打了一記悶棍,他連忙擼起袖子道:“軍爺,你看我多健壯,我可以舉起很重的東西,在我們家中很連成年人都沒有我的力氣大;求你讓我報名吧!”
“給他報名吧!”人群中有人大吼了一聲,有的人正準備找這次招生的漏洞,如果他們給這個年齡不到的孩子報名,這也是一項罪名。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能給你報名。你還是明年再來吧!”無論薛禮怎麽說,報名的人就是不同意。
薛禮身後的人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他們大聲起哄,報名軍官道:“這位兄弟,請你讓一讓,不要妨礙了別人報名。”
薛禮失魂落魄的離開報名處迴到了長安;他雖然省吃儉用,每天隻吃三成飽,可是盤纏也用光了。
迴到長安他也沒有地方可住,隻好找一個牆角蹲著暗暗思索,怎麽才能報名成功呢?自己這樣實在是沒有臉麵迴家見自己的母親。
這些人都在等著前麵的大人物出來反對,結果到程知節都出班磕頭謝恩了,前麵的那些尚書、仆射、禦史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問心,一言不發。
禦史柳範看到眾人不說話,站出來道:“陛下,臣認為程將軍在武功方麵天下少有,但是卻稍遜文采;讓他擔任軍校祭酒是不合適的。還請陛下三思。”
李世民“嗯”了一聲,道:“柳愛卿所說有一定道理,賞錦緞一匹。如果沒有什麽說的了,你且退下。”
有禦史王文秀領會錯了意思也出來道:“陛下,臣彈劾大魔郡王程知節,李靖、李世績、杜如晦、魏征、秦瓊等山東將領惡相濟而結成朋黨,他們爭奪權利、排斥異己;至國家社稷於不顧,其心當誅!”
這句話一出,太極殿中人人變色,李世民的臉色已將鐵青一片;王文秀以為自己的話正中皇帝的心裏,得意的一仰頭還好再說。
“啪!”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道:“大膽王文秀,無憑無據竟然敢妄議朝廷大臣;攪亂國家秩序,其心當誅!來人,將他的官帽拿下貶為庶民,永不錄用!”
王文秀唰的一下子,臉色變得蒼白可怕。魏征上前一步道:“陛下息怒!禦史的職責為監察,就是負責監察朝廷、諸侯官吏的失職和不法行為,怎麽能夠因言獲罪?
王禦史即使言語不當,但是職責所在,也不應該因此獲罪。請陛下明察!”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怎麽?他這麽胡說八,難道還有功了?他們這些世家人,在國家需要推行法令的時候,百般阻撓;卻又喜歡攻擊真正做事的人以彰顯自己的存在。實在是百無一用。”
魏征不為所動道:“陛下,他的職責是監察,而不是執行。王禦史或許在其他方麵有缺,但是作為禦史,這就是他的職責。
臣等皆出自山東,又都在高位,難免聯係更多,或有失偏駁。這樣不利於朝廷的平衡,有王禦史為臣等鞭策,提醒,能讓臣等更好的擺正臣的位置。
曾子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王禦史為我等差缺,反省,我等應當好好反省一下。”
李世民眼光爍爍的看著魏征,見他說的大義凜然,不由歎了一口氣道:“大魔郡王嚐對我說,魏征魏玄成光明磊落,一身正氣,乃是國之良相。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來人,將王文秀放迴來。”
王文秀迴來之後,趴在地上不停的謝恩,李世民冷哼一聲,讓他向魏征致謝,然後迴到自己的位置。
程知節可不是魏征,他上前一步道:“啟稟陛下,王禦史在監察方麵做得很到位,不過他在禦史的崗位上有些時間長了,不利於自己的成長。臣認為應該讓王禦史主政一方,迴到山西絳州任刺史,不僅能讓他補足自己的短板,還能造福桑梓。”
眾人一愣,心中一陣惡寒;這是要逼著王文秀和王家對著幹啊!李世民一拍桌子道:“程愛卿所言甚是!王文秀,朕就任命你為絳州刺史,明年派人考核你的各項功績,到時候再決定怎麽處置。記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你可千萬不要讓朕失望!”
王文秀身子一軟差點沒有癱倒在地上,沒有辦法隻好趴在地上磕頭謝恩。
這一次程知節的任命再也沒有人反對,李世民讓人訓讀詔書,賜下印璽。下朝之後,老程二話沒說就帶著人出了東門,在哪裏劃出來一個足有5000畝的空地。
李靖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道:“知節,這個校園是不是太大了?咱們可隻有兩個月的時間,就是建造也建造不完哪?”
程知節笑道:“三哥,咱們的眼光可要放長遠一點,這次隻有1000人,以後這裏就是軍事人才培養基地,還要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裏學習。就這5000畝我還嫌小了。如果能夠在擴大一倍,我才滿意。
至於說建設那就更好辦了,咱們先規劃好,然後分出一個輕重緩急來,著急不許建的先建,不著急的放一放,咱們一邊訓練一邊建設。”
李靖聽了點點頭算是同意了他的方案。接著程知節讓人拿出聖旨,然後派人拿著到各個州城府縣去宣讀,並且向大家宣傳要招收15歲以上的男子進入軍校。
軍校學習5年,畢業後可以入軍隊為基層軍官,學習優異者還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晉升。
這個公告迅速的在大唐境內傳播,有些人就躍躍欲試想要去報考軍校。也有下人不知道這個軍校是什麽東西,想要看一看形勢。
俗話說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全國各地覺著自己有兩下的的人開始向長安集結;一時間長安城裏人滿為患。
這件事很快也傳到了山西,在絳州龍門縣有一戶人家,此家姓薛;原是河東薛氏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家族,祖上曾經是北魏大將。
其後家道中落,到了現在隻有一子名叫薛禮,父親早亡,隻有一位寡母帶著薛禮勉強度日。這薛禮從小和本縣大戶柳家姑娘定親,現在柳家看他們家貧已經有了悔婚之意。
“母親,我想去長安考軍校。”薛禮在縣裏幫人家做工,迴來興衝衝的對著母親道。
薛氏問明白了兒子軍校是什麽東西,歎了一口氣道:“禮兒,你的年級還小,根本就不夠15歲,他們不會要你。”
薛禮道:“母親,機會難得,錯過了以後不知道還有沒有。我雖然年紀小,可是力有千斤,我相信他們一定會要我的。”
薛氏覺著兒子講的也有道理,就拿出家中所有積蓄,有將兒子的衣服縫補,漿洗一遍,然後讓他前去長安應試。
這樣的情況在和對地方都在發生,在山東渤海郡有一位高侃也辭別家人,騎著高頭大馬飛奔長安。
還有百濟的地界有一個小村落,有一位獵戶之子名叫黑齒常之,這位黑齒常之雖然人比較瘦弱,但十分強悍,兼之力大無窮,雖然才15歲但是很多成年人都不是他的對手。
黑齒常之從漢人的教書先生那裏聽到了消息,飛快的跑迴家中;將這個喜訊告訴了父親,他的父親大喜,將家中分到了一頭健騾給了兒子,讓他騎著前往長安。
城外的人向長安匯聚,長安的人們當然也不能落後,特別是程知節的幾個徒弟伍登、王玄策、尚山,加上秦懷玉都是憋著一把勁兒想要加入軍校。
這一段時間程知節幾乎將長安的工匠所有都請了來,加上調集的軍隊幫忙,很快就將這五千畝地圈了起來,然後裏麵日夜忙碌修建房屋,平整夯實土地建造校場和練武場。
羅鬆和曾龍,李軍,鄭坡、竇猛也都到了,幾人再次迴到程知節的手下都十分興奮,發誓要好好的訓練一下這些小兔崽子們。
隨著軍校的建設,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注這個新東西,就連李世民都一天詢問數次。
那些各大家族的人也十分關注,這個人軍校選拔,就相當於普及科考的預演,如果讓他成功,那麽皇帝陛下肯定按照這個模式執行,世家的根基就會被一點點侵蝕。所以他們也派出大量的家族精英前去報考軍校,想要找出他的破綻,一舉搞臭它。讓世人對這種選材方式失去希望。
眼瞅著盛夏過去,天氣開始轉涼,軍校的報名工作也開始。在軍校的門前設有10個報名點,每個報名點都有數個士兵負責登記並且分發考試令牌。
“各位!這個考試令牌你們可要那好了,沒有這個,到時候就不能參加考試。”
報名點的士兵不厭其煩的其煩的的對每一個報名人員解釋著這個報名牌的作用。
“對不起,你的年齡不達標,不能報考軍校,請明年再來吧!”
薛禮一聽頭上向被打了一記悶棍,他連忙擼起袖子道:“軍爺,你看我多健壯,我可以舉起很重的東西,在我們家中很連成年人都沒有我的力氣大;求你讓我報名吧!”
“給他報名吧!”人群中有人大吼了一聲,有的人正準備找這次招生的漏洞,如果他們給這個年齡不到的孩子報名,這也是一項罪名。
“對不起,我們真的不能給你報名。你還是明年再來吧!”無論薛禮怎麽說,報名的人就是不同意。
薛禮身後的人早就等的不耐煩了,他們大聲起哄,報名軍官道:“這位兄弟,請你讓一讓,不要妨礙了別人報名。”
薛禮失魂落魄的離開報名處迴到了長安;他雖然省吃儉用,每天隻吃三成飽,可是盤纏也用光了。
迴到長安他也沒有地方可住,隻好找一個牆角蹲著暗暗思索,怎麽才能報名成功呢?自己這樣實在是沒有臉麵迴家見自己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