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基拍著胸脯保證,大魔國的水軍天下無雙,願意立下軍令狀,出去斬殺文士弘。


    李靖思索片刻,自己帶領大軍守營,讓周紹基率兵擊文士弘。兩軍在請江口一場大戰,文士弘仗著兵力充足;周紹基仗著兵精船利。兩軍絞殺在一起一直打了一天也沒有分出勝負。


    這是士兵的素質顯現了出來,文士弘的精銳已經有些混亂,力不從心;而大魔國的軍隊依然在有條不紊的戰鬥。


    李靖看到機會乘其混亂揮軍出擊,大破文士弘軍,獲舟船 400餘艘,斬殺及溺死者近萬人。


    周紹基緊追著文士弘不放,追至枝江以東的百裏洲,將文士弘的部隊團團圍住。


    在強弓硬弩和霹靂彈的幫助下,周紹基再敗文士弘軍;最終文士弘軍全軍覆沒,文士弘也被生擒活捉。


    周紹基壓著文士弘來見李靖,李靖親接其綁,勸說文士弘投降。文士弘感豈誠意,噗通跪倒在地道:“敗軍之將,得將軍厚愛,不敢不降。”


    李靖大喜,大魔國的陸軍將領人才輩出;但是水軍卻一直跟不上發展的需要;程知節長長為此長籲短歎;以至於連梁夢龍都不得以時常上陣。今日收複了文士弘,肯定能很大程度上緩解這一情況。


    李靖二話不說就將文士弘安排在了周紹基的賬下。周紹基對文士弘的加入表示熱烈歡迎。文士弘對周紹基道:“周將軍,這一次水戰是文某人敗了,不過我倒是很想領教一下周將軍的武藝,希望將軍不吝賜教。”


    周紹基哈哈笑道:“我也聽說過文將軍的英名,不過我周紹基的一身本事都在水上,特別是海戰比較擅長。我也希望在海上能夠領教文將軍的勇武。”


    二人說完一起哈哈大笑。


    李靖乘勝率大軍直逼江陵城下,將江陵包圍。此時江陵城隻有數千守衛,剩餘的都已經被遣散迴家。這些人根本守不住偌大的江陵城,蕭銑隻好把他們集中到內城守衛。把外廓完全讓給了李靖。大魔國順利的占領了水城,俘甲兵4000餘,繳獲大批舟船。


    李靖認為,蕭銑所占地域很廣,現深入其腹地,如攻城不下,敵援兵四集,就會進退兩難。因而下令將舟船散棄江中,任其飄流,以迷惑援兵。


    蕭銑躲在江陵城中,手下隻有數千士兵,這時候他才後悔自己不該貿然的解散手下士兵,致使手上沒有可用之兵。大梁的疆域廣闊比其他大魔國或者李唐有過之而無不及,要想一時半會兒就把各地的駐軍都調過來也是癡心妄想。


    和蕭銑有同一想法的交州總管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鬆前往李靖處投降。蕭銑聽聞之後認為自己大勢已去必敗無疑,對其屬下說:“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盡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亂兵禍害。各位何愁沒有君主呢?”


    他根本沒有再堅守就派人出城向李靖請降。接著便巡城下令,全軍放下武器,開城投降;守城士卒全都痛哭。


    蕭銑用太牢告祭於太廟,率領官屬身穿孝服前往軍門,對著李靖拜倒認罪說:“應死者僅蕭銑一人,百姓無罪,請不要殺掠他們!”


    李靖笑道:“我們魔王千歲愛民如子,從來都是聽說他解民倒懸,沒有聽說有害民之舉著。梁王請盡管放心。我在這裏和你做個約定,大梁之子民,既是我大魔國之子民;無人可以傷其分毫。


    大梁子民的財物為其所有,無人能夠剝奪,大梁官兵隻要放下武器投降,即為普通百姓,以往之事既往不咎;他們的生命和財產無人能夠侵犯。”


    “多謝大總管寬宏!”跟隨蕭銑出城的降臣,一個個心中大定,紛紛匍匐在地稱謝。


    李靖壓著他們進了將領,命人封存府庫,出榜安民;然後搜集整理大梁的戶籍稅收典籍,接著宣布廢除大梁的稅收製度,同意實行大魔國的製度。


    這一條條的政令頒布下去,大梁的百姓突然發現自己身上的擔子輕了很多,一個個欣欣然奔走相告;心甘情願的歸到了大魔國的統治之下。


    在李靖他們占領江陵沒有幾天,旅帥鄭文秀就帶領著10萬大軍前來救援江陵;可是他們走到巴陵,見空船順江而下,果狐疑不敢進;鄭文秀派人前去打探,知江陵已破,沒有辦法均投降了大魔國。


    李靖雖然不知道程知節為什麽那麽看重交趾那塊兒貧瘠的荒蠻之地,他還是命令高士廉留下駐守江陵,自己大領著所有軍隊以及十幾萬降軍進入了嶺南。


    嶺南眾將聽說蕭銑都投降了,而且李靖帶十幾萬大軍壓境,手中還有蕭銑的投降詔書,也都紛紛出城投降。


    李靖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招降了嶺南九十六城。接著他又在當地將領寧長真和在此威望甚高的鄭文秀幫助下,順利和山林間的蠻族建立聯係,創建貿易區。


    這些蠻人看到寧長真和鄭文秀出麵作保,也都試探著拿著山裏的特產出來和外來的漢人商人交易。結果他們發現這些漢人給的價格十分公道,不僅比以往的價格更加低廉,而且商品種類繁多,讓他們聞所未聞。


    就是兩方在貿易中發生了衝突;當地的官員也會邀請他們的首領共同審理案件,達到兩方都滿意的結果。


    接著漢人開始圍繞著貿易區修建房屋,貿易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繁華。有些蠻人漸漸習慣了這裏的繁華熱鬧,也搬出山林出來定居;慢慢融合在了一起。


    有些蠻人雖然舍不得自己的族地,一隻在山林中堅守,不過用慣了各種漢人的物品,他們已經再也離不開了,慢慢成了附庸者。


    李靖收複了嶺南之後,程知節在這裏設立廣州都督府,治所在番禹;管理嶺南所有事物;李靖為第一任廣州都督。


    接著大魔國的海軍元帥張鼎率軍南下,在番禹設立基地,和山東的東萊一南一北構成大魔國的兩大海軍基地。


    接著受到程知節的委托,商部大佬杜和親自道番禹會見李靖,想要從這裏開辟海上航線。大魔國的商人們向見了血的鯊魚一樣,蜂擁而至,一時間小小的番禹城車水馬龍,人滿為患。


    李靖眼睛一亮,立馬決定按照濟南和長安的規模擴建番禹城,並且和張鼎取得聯係,讓海軍幫忙保護著商船出海。


    張鼎也得到過程知節暗示,表示願意出動了2艘龍級戰艦,和10艘虎級戰艦和100艘熊級戰艦,200艘豹級進行一次遠行。


    張鼎向商人們透露了一個消息,這一次他們會出動一萬水軍,船上還有大量的空閑,可以借給商人裝填貨物,不過得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這一下全城都轟動了,正在為船隻發愁的商人們蜂擁而至,幾乎把海軍的駐地都包圍了。


    在番禹城一處偏僻的小客棧中,有一位麵目嬌媚的年輕女子顰著雙眉,愁容滿麵。此人名叫謝清,是雍州萬年縣人;父母都是生意人,以經營自家祖傳秘製的鎮沽酒為生。


    不過在她剛十幾歲的時候家族遭難,父母雙亡;她一個小姑娘便接手了家裏的生意。不過她的生意受到同行的覬覦,想要得到她的美酒配方。他們聯手打擊謝清,讓她實在經營不下去了。


    謝清聽說山東是商人的天堂,就變賣了房產,帶著兩個老仆人到了山東濟南。因為物美價廉,他們在濟南迅速的落地生根,並且重新置辦了房產基業,再次安了家。


    這一次聽說嶺南大開發,謝清敏銳的發現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就再次帶著隨著商人大軍來到了番禹。


    到了這裏她才知道,自己將一切想的太簡單了;自己總覺著小有家資,可是今天一見才知道相比於那些大商人,自己這點東西隻是九牛一毛。


    要想出海首先得有船,現在的海船都已經被各大商家瓜分了,根本就輪不到他們。


    謝清正在為次著急,就聽門外有人喊:“謝姑娘,謝姑娘!有好消息。”


    謝清一愣趕緊起身打開門問自己老仆人道:“東叔,怎麽樣?福源號同意咱們搭他們的船了嗎?”


    東叔歎了口氣道:“姑娘,別提福源號,那個少東家趙半城一直覬覦姑娘的美貌,巴不得咱們去求他們,好提出什麽無理要求,才不會這麽好心幫助咱們。


    我在聽說海軍同意幫助商人運送貨物,不過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現在大家都道海軍駐地去了。咱們何不去試一試,如果能夠成功,豈不比搭上福源號的商船強了百倍。”


    謝清一聽深以為然,趕緊催促著快走。東叔笑道:“姑娘不用著急,我已經讓小北在哪裏排隊了,這次迴來一是給姑娘報個信,而是海軍有規定禁止運送違禁物品,咱們需要帶一下樣品前去報備。”


    謝清一聽鬆了一口氣,趕忙讓人帶了兩瓶酒急匆匆的跑向了海軍駐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魔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千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千秋並收藏隋唐大魔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