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瑜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想起張珙,不過對自己的侍女小紅卻是念念不忘;她歎了一口氣道:“我早就看出來小紅對表哥一往情深,沒有想到她卻癡情到這個地步。這一下表哥被抓,可是苦了她。”


    程知節歎了一口氣道:“要不我給二公子說一聲,讓他放了張珙;這點麵子我還是有的?”


    崔瑜臉一寒道:“放?為什麽要放他?讓他出來接著害你嗎?就不要管他了。”程知節搖了搖頭心中有了主意,然後擁住崔瑜鑽入錦被中。


    在他們返迴後,在遼東的徐世績和秦瓊也結束了這一次征程陸續開始返迴。史大奈在山東留了幾天之後,也要啟程去遼東繼續帶領風字師。


    阿史那燕跟著哥哥改名為史燕,這幾天她和白玉樺天天往街上跑,在濟南讓她們感受到了不同其他地方的繁華,每天出去都是大包小包一堆東西買迴來。


    濟南城的公共馬車,各種的大型集市,琳琅滿目的中外商品,還有豐富的美食;修建精美的花園,以及任人瀏覽觀看的各種神奇動武,都讓她們流連忘返。


    這讓陪著她們閑逛的東方玉梅優越感猛增,心中狠狠的鄙視了一下這兩個沒見過世麵的鄉下姑娘;渾然忘記她第一見到這些的時候比人家還瘋狂。


    史燕被人家看扁了,就想在武功上找迴來,結果兩個姑娘一個雙刀,一個雙槍,一個兵刃占優,一個馬術高強,愣是打了三天三夜,大小十餘次戰鬥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一下二人惺惺相惜,東方玉梅陪著她找到了綦毋興鋼,愣是給史燕特殊打造了兩把上好的彎刀;史燕也把自己的騎術傾囊相授,讓東方玉梅的實力有提升了一塊。


    聽說史大奈要走,史燕就有些不樂意,結果被史大奈狠狠訓了一頓;最後史大奈、羅渙、史燕和白玉樺和大家灑淚相別;帶著風字師的300勇士和大家告別去了迴了遼東。


    這次離開的隊伍中還多了一個臉上帶著鐵皮麵具的家夥,此人騎著一匹神駿的戰馬;不過即便如此他的坐騎也被一對龍頭錘壓得有些吃力。


    這讓史燕幾人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看怪物一樣;程知節不得已又找來兩匹戰馬為他馱著大錘。


    他們迴去時間不長,秦瓊和李靖就迴到了山東。李靖一邊安排祝國和羅鬆配合對草原異族保持高壓政策,一邊讓齊禹派出使者和商業隊伍進入草原進行貿易,並通過雇傭等方式把人員都給哄騙了過來,然後一轉手就送到了高句麗。


    秦瓊安排馬文舉駐守周留,在百濟心腹釘了一個大釘子,來整在熊津監控高句麗。他們現在派出小股軍隊輪番出擊,破壞敵人的生產,讓他們的春耕不能進行,土地荒蕪。


    高句麗和百濟派大軍來征繳,他們扭頭就跑,等大軍一撤這些人又蜂擁而出繼續破壞,讓高句麗和百濟焦頭爛額。


    他們也想拔掉這兩座釘子,可是大魔國的軍隊兵強馬壯,武器先進差點沒有反攻出來,讓他們全軍覆沒。也有人想用傾國之兵長期圍困,可是這兩個城市背靠大海,大魔國強大的海軍能夠把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反倒是他們的大軍先耗不住了。


    張士貴在側翼和新羅國配合威脅漢陽,並且負責維持高句麗占領地區的穩定。這位大將強行命令高句麗的兒童必須進入學堂學習漢文化,所以的高句麗官員必須會說漢語,會寫漢字。


    那些順從的開始學習的,無論什麽出身,紛紛得到重用,那些反抗的則直接罷免官職,或者扔到了遼東。


    有人為此對張士貴道:“那些立馬就學習漢語的大都是阿諛奉承的勢利小人,將軍不怕平壤大好的形勢毀於一旦。”


    張士貴笑道:“政令皆出我手,這些勢利小人給我推行,總比忠貞之士給我反抗的好!我就是要用這些人為榜樣,讓高句麗人盡快同化。我的任務和盛大人不一樣,他是為了維持穩定,我來是同化,征服的!”


    前來同化和征服的張大將軍屠刀高高舉起,那些膽敢反抗的地方豪強鮮血染紅了大同江。這些豪強的家產土地,張士貴分文不取,也沒有運到國內,甚至都沒有獎勵將士,全部分給了高句麗配合同化的勞苦大眾身上。


    這些人一下了有了錢財,有了土地,而且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全部大力支持張士貴的命令。也有一些人造謠誹謗,想從中漁利,張士貴本著寧可錯殺,也不放過的原則,也都一一捉拿。


    不過張大將軍也用一些人到處采風,一經查實造謠誹謗的都被千刀萬剮,家產也被沒收充軍。


    經過他這麽一折騰高句麗迅速的換了顏色,連新羅大將金庾信都被這位盟友的動作嚇了一跳;他親自來到平壤求見張士貴,邀請他到新羅訪問。


    張士貴也沒有拒絕,讓孫立留守平壤,他隻帶領著300精兵,隨著金庾信去了新羅。


    新羅國王真平王金白淨帶著文武大臣來到徐羅伐城外迎接。張士貴有意要顯示威風,他的帶的人員雖然不多,但是每一個都騎著高頭大馬,背著弓箭,掛著弩機;他們手中的鋼鐵長槍聳立如林就想要刺破蒼穹一樣。


    “轟轟轟!”沉重的馬蹄聲震顫著大地,也踏碎了新羅國真平王的驕傲。讓這位王爺不得不低下了高貴的頭顱。


    張士貴直接騎馬到了他的麵前才飛身下馬一抱拳道:“中原大魔國五虎大將軍張士貴拜見真平王。”


    金白淨嘿嘿一笑道:“不愧是天朝上國,大軍就是雄壯。張將軍咱們進城說話吧!”


    張士貴答應一聲,然後帶領300大軍和他直接進了徐羅伐城。這新羅已經建國六百多年,論曆史不次於高句麗。這六百多年他們一直定居在徐羅伐城,經過二十七位國君的不斷修繕,徐羅伐城已經相當繁華,也一直是新羅人的驕傲。


    真平王金白淨洋洋得意得張世貴道:“張將軍看我徐羅伐城如何?這些年本王誠心禮佛,城內修了大量的寺院,每日有數萬人為本王祈禱,祈求神靈保佑。我們新羅外有城池之險,內有神靈保佑,還怕不能國祚綿長,千秋萬代?貴國可有如此雄壯的城牆,可有如此旺盛的香火?”


    他的話音剛落周圍就是一片阿諛奉承之聲。張士貴微微笑道:“我們從來不相信城牆的防護,也從來不祈求神靈保佑。因為再高大的城牆也擋不住人心;我們也從來沒有向神靈祈求,我們的國家不問鬼神問蒼生。百姓需要的就是我們要做的!”


    真平王臉一紅,沒有說話,而是很快地將他們引到王宮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然後就將他們安排到了館驛休息。


    張士貴迴到館驛,天已經擦黑,他沐浴更衣之後剛要準備休息,就又士兵前來報告,說新羅大將軍金庾信前來拜訪。


    張士貴不知道他來幹什麽,就命人把他請了進來;不過進屋的並不是一個人,在他的身後還跟著一位妙齡少女。


    這位少女也就十六七歲的年紀,一身侍女的打扮,不過她容顏嬌媚,肌白勝雪,發黑如墨;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透著那麽精明。


    張士貴心中冷笑道:“金將軍這是什麽意思?她是誰?”金庾信一聽他口氣不善,就知道他領會錯了意思連忙道:“張將軍誤會了。此乃我們新羅國的公主,名叫金德曼。”


    張士貴就更愣住了道:“金將軍把我搞糊塗了?既然是貴國的公主,怎們後深夜到此?還請金將軍為我解惑?”


    金庾信歎了口氣道:“說出來這也是新羅的醜事。真平王雖然是新羅國君,但是政務一直由後宮美室把守。這美室心狠手辣,一直想大權獨攬,恰好真平王和摩耶夫人生下了雙胞胎女兒;這對於王室來說,生下雙胞胎是大不吉,有著“聖骨男盡”之兆。


    真平王無奈之下隻好派人將次女德曼送走,但美室卻派人暗中追殺,德曼生死關頭被花郎傳奇人物——文努用計策救出,交給真平王的侍女昭火撫養。


    這美室還不甘心不僅處處為難留下的天明公主,還在暗中搜查的德曼的下落。


    功夫不負有心人,因為有人告密德曼的下落被他們找到;美室就安排殺手刺殺德曼。我本來受天明公主之托保護德曼,可是身為大將身不由己,美室打算讓我領兵去進攻百濟,所以德曼就無人能夠照顧。


    這一次我請將軍來,也是因為德曼在新羅待不下去了,想請將軍將他帶到中原,等到風平浪靜在迴新羅。庾信來的魯莽,請將軍看在我們是盟友共同對付百濟的情分上幫幫德曼。金庾信就是死了也定感大恩。”


    張士貴腦子裏心思電轉笑道:“我當是什麽事情,這件事容易!就讓德曼公主在驛館住下;我料也無人敢傷她的性命。等我走的時候讓她偽裝成士兵隨我迴平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魔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千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千秋並收藏隋唐大魔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