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二人已經失去了追殺的興趣,就和崔信一起去見郡守崔義;這些世家子弟心中並沒有太重的國家觀念;在他們心中第一位的永遠是家族。


    崔義才不管誰來做山東之主,隻要他不觸碰崔家的利益就好,而且堂哥還在他的手下做事,聽說崔瑜還跟他傳出過曖昧;有了這一層關係在那一切就都不是問題了。


    程咬金對於這些世家子弟的想法了如指掌,現在幾乎讀書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自己還要借重他們的力量;也還沒有實力跟他們對抗;就讓牛通采取招撫的策略。


    兩方麵一拍即合,崔家推薦了很多人都到了縣令的位置上,而清河和順理成章的歸到了梁山的治下。


    張士貴率領著林子旅出了濟南直取渤海郡,隻要占領了渤海就能進軍北海郡,接著和北麵的的闞棱連成一片。


    不過渤海郡守董恆和郡丞孫立都非同小可,他們聯合北海郡的裴操之匯聚了五萬大軍迎了上來。兩支隊伍在白雲山小清河不期而遇。


    張士貴命令隊伍拋下輜重,大聲喝道:“諸軍聽了,敵人五萬大軍就在前麵,而我們隻有一萬人!我意破敵報答大總管知遇之恩!今日不成功便成仁!除了武器外,一切輜重盡要拋棄,贏了我們自然能取迴來,如果輸了要他們又有何用?眾位可願意隨我破敵!”


    “殺敵!殺敵!殺敵!”李軍帶領著三軍大聲應和;張士貴點了點頭對著傳令兵道:“你們給我看好了,我往那麵衝,就給我擊鼓下令往那麵衝,一定要保證大家步調一致!”


    “是!將軍放心!”傳令兵大聲喊了一聲。


    看到孫立已經帶兵殺了過來,梁山士兵還是老三樣,連弩,射手,伸臂弓一起發威。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了梁山箭陣的厲害,不過見過和聽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幾輪箭雨對隋朝軍隊造成的打擊,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致命的。


    即便是孫立這樣的名將帶出來的士兵,在衝鋒時也是提心吊膽,有些躊躇。張士貴窺的機會大吼一聲,一馬當先帶領著隊伍就衝了上去。


    好像熱刀子切進了牛油之中一樣,張士貴手中的大戟舞動如飛,將隋軍殺的潰不成軍,身後的林字旅挺著長槍衝了上來。


    “殺!”梁山精銳大吼一聲,手中的長槍猛地刺出,陣地上就飆出一片鮮血。


    “殺!”孫立也會過神來,搖動著手中的鐵槍指揮軍隊殺了上來。兩支軍隊很快的穿插在一起。林字旅的士兵手中都是一丈多長的長槍,近身戰鬥就有些專攻不靈活。


    隋軍心中大喜,剛要撲上去將這些家夥剁成肉泥,結果林字旅的士兵很沒有風度的扔下了手中的長槍;然後一道利閃,他們抽出了一把把寒光閃閃的橫刀。


    梁山的盔甲都很結實,有時候被砍上幾刀也沒有損傷,不過隋軍的盔甲在橫刀的作用下就像紙糊的一樣,一刀連人都砍為兩段。


    裝備、士氣迅速補充了人員不足的劣勢,後麵的戰鬥就看誰的指揮更有效了。


    史書上對張士貴的評價:“英謀雅算,喻伏波之轉規;決勝推鋒,體常山之結陣。”說他指揮戰鬥可比漢朝的伏波將軍馬援,決勝衝鋒可以媲美常山趙子龍。


    這個評價已經相當高了,無愧於太宗的軍功第一之說;孫立雖然也有大將之才,可是比起張士貴就要差上不止一籌。他的五萬大軍被張士貴左衝右突,殺的支離破碎;不得減緩進攻稍稍後撤重新組陣。


    張世貴安能讓他如願,每每避實就虛,擊在他的重要位置;梁山士兵雖少,不過跟著戰鼓的指揮,緊隨著張世貴衝殺,往往能夠形成局部的優勢,反而以人多對人少,殺死了不少的敵人。


    就這樣,一直戰鬥了一個上午,隋軍就露出了敗像,隻能不住地後撤。張世貴現在跟一個血人一樣,帶著士兵緊緊追殺,一天之內連續衝擊敵人八次;終於將隋軍打的支撐不住潰逃而走。


    張世貴一麵大漢:“敵人敗了!”一麵緊追不放,那些隋軍被他這麽一喊士氣更是低落,離得遠了轉身就跑,離得近的就扔了武器跪地投降。


    張世貴讓李軍在後麵抓俘虜,他自己則帶人緊追孫立;孫立看到追兵越來越近,知道今天討不掉了,哀歎一聲,帶著手下的士兵反身衝鋒,要和敵人決一死戰。


    這一下兵對兵將對將,精銳對上了精銳;兩隻隊伍就殺在了一起;孫立的武功雖然不錯,可也就是不錯和齊國遠他們相差不多,跟張士貴還是差了不少。


    二人戰鬥到了二十多個迴合,孫立一看不會是人家的對手,趁著二馬一錯鐙,猛然間槍交到左手,右手就抽出了一把十八節水磨鋼鞭,唿的衝著張士貴就打了過去。


    張士貴早就注意到了他的鋼鞭,心中就加著防備,看他的一掏鋼鞭將大戟豎了起來。


    “當”的一聲巨響,鋼鞭正打在戟杆上,孫立當時就知道不好,可是再想變招已經來不及了。張士貴反身一戟正拍在他的後背上,這一下力量很重,打的孫立差點沒有吐血,身子一晃跌落馬下。


    “別動!”張士貴的大戟點在了孫立的咽喉,然後衝著戰鬥中的士兵大吼道:“你們的將軍已經被我抓住了,放下武器饒你們不死。”


    這些士兵偷眼一看,發現將軍果然被人家打翻在地,一個個士氣降到了冰點,扔了武器,跪地投降。


    張士貴飛身下馬,將大戟往地上一插,上前扶起了孫立一躬到地道:“孫將軍,兩軍陣前各為其主,請將軍勿怪。”孫立呆立半晌,長歎了一口氣道:“敗軍之將,焉敢受將軍大禮。”


    張士貴笑道:“張某常聽秦總管提到將軍,也素來仰慕將軍的為人;今日陣上多有得罪,還請萬望贖罪。”孫立眼睛一亮道:“秦總管也知道渤海孫立也?”


    “將軍大名四海皆知,某願意將主將職位拱手相讓,隻為將軍能不吝賜教,受我兵法,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孫立長歎道:“非是孫某不忠,實在是張將軍義薄雲天,然孫某敬佩!”說著他單膝跪倒道:“敗將孫立願意歸降將軍,為將軍牽馬墜蹬在所不惜!”


    張士貴笑道:“將軍太客氣了!走,咱們先去收攏潰兵!”說著二人又放迴了戰場,將逃散的士兵和被俘虜的都收攏了起來。這些人看到連將軍都投降了,而且梁山的待遇也不錯就都選擇了投降。


    孫立道:“張將軍,末將初加入梁山,寸功為例,那渤海郡守董恆乃是我的舅子,末將願意入城說服他來投降梁山。”


    張士貴意見大喜,連忙讓人打戰馬兵器和士卒還給了孫立,讓他去勸說董恆。李軍看著敵人遠去的方向道:“旅長,著這麽放他走了?他要是背叛了咱們怎麽辦?”


    張士貴笑道:“李軍,咱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孫立並不是奸佞之輩;就放他去試一試吧!如果他要是反叛,我能抓他一次,就能抓他第二次。”


    董恆聽跑迴來的潰兵說,白雲山一戰隋軍大敗,連統兵大將自己的妹夫孫立都被俘了;嚇得六神無主,蹲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時間不長他的妹妹董玉珠也得到了消息,帶著三歲的兒子孫新哭哭啼啼的跑了過來,請自己想辦法就孩子的父親;他就更是煩躁了。


    正在這時有人進來稟報,說孫立帶著人迴來了。董恆大喜,連忙迎了出去,董玉珠也止住了哭聲,帶著兒子跟了出來。


    “末將無能,敗陣喪師,請大人處罰!”孫立一見到董恆噗通跪倒。“妹夫不要這麽說,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迴來就好!咱們渤海郡以後還要仰仗你呢?來,快起來,咱們裏麵說話。”


    一家人進了裏屋,孫立讓下人都退了出去,董恆道:“妹夫,我聽說你被敵人抓了,這是怎麽跑了出來?”


    孫立道:“大哥,我先問你一件事,你覺著梁山怎麽樣?”董恆一愣,歎了一口氣道:“妹夫,說實話梁山比起咱們朝廷強了不是一點半點,你是不知道,這些年咱們郡中好多百姓都活不下去,跑到了梁山。據說他們生活的還很不錯,又引得其他人紛紛效仿,咱們郡現在已經少了三分之一的人;說起了我這個郡守也真是無能;愧對父老。”


    孫立一愣,他是一個武夫,對於這些還真是不清楚,現在聽姐夫這麽一說就更不再猶豫道:“實話對姐夫說,我已經投降了梁山,這次迴來是權姐夫跟我一起投降的,不知姐夫意下如何?”


    董玉珠一聽說丈夫投降了山賊,就是一愣;這好好的郡丞不做,怎麽做賊了?這得趕緊把他勸迴來。哪知他還沒有開口,董恆一拍桌子道:“罷罷罷!這個窩囊郡守我已經做夠了,就隨你一起歸順梁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唐大魔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千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千秋並收藏隋唐大魔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