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凡想要的是一本棋譜,這本棋譜是他師父段天命有生之年最為推崇的,也是窮極一生想要尋找的。


    可惜,直到老人臨死前,都沒能夠找到那一本棋譜。


    要說那一本棋譜雖然不凡,卻也沒有達到價值連城的地步。不過在棋界,它可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因為他是北宋時期理學大家邵雍編寫的。


    這本棋譜上記錄了各種精妙絕倫的棋局,學棋的人得到它,棋力就會一日千裏,所以在棋界,它的地位是無可撼動的。


    而最為重要的,還是因為這本棋譜是孤本,傳承至今隻有一本,而且絕無仿造的次品。因為見過他的人屈指可數,而能夠擁有它的人,更是將它奉為珍寶,自然不舍得將它褻瀆,製造它的贗品,是對它最大的侮辱。


    這本棋譜的名字叫《縱橫譜》,世人隻知道邵雍是理學大家,卻不知道他師出鬼穀子一門,研習最深的乃是縱橫之術。


    他的《皇極經世書》一經問世,便立刻被瘋傳,一時間洛陽紙貴,人人爭相傳抄。人們看到他這本著作,莫不驚為天人,想不到這世間還有如此驚采絕豔之輩。


    而他的《縱橫譜》卻束之高閣,所知者寥寥無幾,因為這本棋譜,不僅僅是棋譜,更是武學秘籍,聰明絕頂之輩,可以從中領悟無上的兵法。若是對方心懷坦蕩,自然是社稷之福,若是那人心懷叵測,那麽便會給天下帶來無窮的戰亂,民不聊生,狼煙遍地。


    相傳,邵雍患病垂危期間,當時的名家大儒司馬光、張載、程顥、程頤這些知名人士早晚在他跟前守候照料,為的也就是一睹《縱橫譜》的內容。


    與王安石鬥了一輩子的司馬光憑直覺問道:“先生可是將棋譜交給了介甫?”


    介甫是王安石的字,此時的王安石已經第二次被罷相,已經遠離了中央的權力中心。政治鬥爭中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讓他心灰意冷,又因為愛子王雱病逝,更是讓他心力交瘁。所以他再也無心政治。哪怕保守黨中司馬君實一再上書廢除新政,他也聽之任之,沒有了年少時期的鋒芒。


    聽到司馬光的詢問,重病的邵雍微微一笑,道:“介甫雖然讀懂了棋譜。卻隻學到了形似,而沒有學到神似,是以才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


    所有人都明白了,原來《縱橫譜》早已經到了王安石的手中,隻是在他執政的時候,這些人都不敢去動他,因為他是宰相,權傾朝野,連皇帝都是他的盟友。


    即便是王安石已經遠離了朝廷,權力已經失去。這些人同樣無法逼迫他交出那本棋譜,要知道他“拗相公”的綽號可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要是逼急了他,那本棋譜很有可能就會被他付之一炬。


    所以,當今最為關鍵的人還是邵雍,雖然他已經重病在身,但是頭腦依舊清醒,大家都希望他在臨死前將自己畢生的才學說出來,因此這些人自然更加迫切的想要知道棋譜的內容。


    但是邵雍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在他將死去時。他召喚他兒子邵伯溫到跟前交代說:“諸君欲葬我近城的地方,應當從於先祖的墳地,一切從簡。”


    這一句話徹底斷了所有人的念想,他們再也無法從他的死上麵做文章。邵雍將自己的身後事都安排到滴水不漏,他們即便是想要在他下葬時檢查,也已經無濟於事,以他的聰慧與謹慎,自然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所以,在邵雍死後的幾百年裏。《縱橫譜》也隨之絕跡於江湖,司馬光等人雖然覬覦王安石手中的孤本,卻不敢在他麵前提起一個字。他們費盡心思,想要從王安石那裏得到棋譜,卻都是無功而返。


    在王安石臨死之前,曾將《縱橫譜》中的一頁臨摹下來,寄給了司馬光,司馬光看後,狂喜了三天,世人還以為這位權傾朝野的相國大人發了瘋。


    一代豪傑王安石死後,司馬光卻關在房間裏黯然神傷了好幾日。這一對政敵,卻惺惺相惜。真是應驗了那句話:肝膽相照的仇敵比推心置腹的知己更難能可貴。


    在王安石死後,各方的誹謗隨之而來,司馬光當即向皇帝上書,評價王安石:“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但性不曉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遠,讒佞輻輳。”此奏疏字字珠璣,一語中的,此後再無宵小之徒在背後攻訐已死的王安石。


    司馬光時不時的看著那一張殘片,然後便會感歎: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沒過多久,這位文臣中執牛耳者也溘然長逝,當家人發現的時候隻看到他已將那一頁奉為掌上明珠的紙燒成了灰燼,而臉上卻帶著釋懷的笑容。


    再之後的歲月,便是動亂,靖康之恥,再到崖山之戰,中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在當時士大夫眼中,崖山的慘烈與悲壯,是亙古未有的,中原文化幾乎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是以才有崖山之後,再無中國的這個說法。


    同樣,與朝堂緊密結合的江湖也沒能夠幸免,雖然江湖與朝堂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卻有著共同的文化根基,有著共同的血液。在蒙古的鐵蹄下,眾多的武林門派被夷為平地,無數的江湖豪傑被碾壓成泥。


    這場浩劫一直持續了百年,直到太祖皇帝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大元的統治,才讓漢人重新坐擁了江山,可惜那些璀璨的文化早已經蕩然無存。而作為開國之君,太祖皇帝的氣度實在不深,格局也實在不大,至少他在擁有了江山之後,已經容不下其他有威脅的人。


    所以,看到過《縱橫譜》的他,不容許這樣能夠逆天改命的絕學存在於世,在他看來,朱家的子孫要想千秋萬世作用江山,就不能夠有太多通曉天意的人存在。


    所以當年他的屠刀之下,因為宰相胡惟庸案殺了三萬多人,之後又因為大將藍玉案殺了一萬五千多人,這些人中有很多術士相士,但是這事做得極為隱秘,對外宣稱是亂黨。


    這場浩劫中,通曉風水的奇人幾乎死絕,太祖皇帝以為這樣就能夠讓朱家的江山千秋萬世。但是他小看了陽謀天下的劉伯溫,更不知道在劉伯溫死後,那本被他藏起來的《縱橫譜》會落到道衍和尚的手中。


    時也,運也,命也,一切皆有定數,天道輪迴,生生不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行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阿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阿沃並收藏大明行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