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很好。實際想要達到什麽效果,那就看彼此之間的計劃誰更高上一籌,而且雙方對各自計劃的執行能力了。
不過相較於已經開始行動的李玨軍而言,張光那邊無疑就要慢上許多。
因為張方得到了李玨襲擊了酂縣和陰縣的消息之時,已是兩天之後了。李玨在快速拿下兩地之後又對北方進行了戰場屏蔽,所有想向北邊通風報信的人,都被李玨攔下了。
張光得到的消息,還是新野方麵派人繞了一大圈送給他的。
從新野向西,到朝陽,然後繼續往西,到築陽,緊接著北上,如此繞路,張光才明白自家南邊的兩座城池被襲擊的消息。
“他究竟想做什麽?”張光在琢磨這個問題。
整條防線原本向鎖鏈一樣把李玨拿下的南陽郡緊緊的封鎖在那兒。如今李玨突襲了酂縣和陰縣,在這條鎖鏈上打開了一個口子。鎖鏈斷裂了,但也隻斷裂了一部分,現在擺在李玨麵前的也就三條路:打順陽,拿下南鄉郡,切斷荊州與北麵的聯係;襲擊新野,那些義陽國,步步為營;還有就是直接南下攻略襄陽,徹底解決這次戰鬥。
“這三條路,李玨究竟會做怎樣的選擇呢?”張光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但他始終沒有想通。
等到手下人再跑來匯報說,有大軍往武當而去,張光這才明白李玨選擇了第一條道路。
雖然沒有直接攻擊順陽,可李玨既然還在南鄉郡的地麵上晃蕩,那就說明他還是想拿下自己的。
這是要把自己當軟柿子吃麽?想的好美啊!
張方冷笑不已。
他迅速下達命令:“派人快馬加鞭通知武當那邊,讓他們做好防禦準備,務必死守城池,不得出城迎擊。”
“諾!”一名親兵抱拳,領命而下。
他旋即發布第二道命令:“全軍,準備隨我出城救援武當。”
武當是他的糧草物資囤積之所在,他是斷不容許武當有失的。
“大人,要不要通知刺史大人那邊?”在張光如此幹淨利落的下達了命令之後,他麾下的師爺頓時有些擔心的詢問道。
“明光,這些天,你也知道郡裏的那些流言了。我不否認這是有人推波助瀾的結果,但不得不說,劉弘有變的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我們若是讓劉弘的兵馬進入到這南鄉郡裏來,萬一出現什麽狀況,隻怕……”說著,張光無奈的搖了搖頭,這種情況,他也很怕的。所以,他不能冒險。
也許,這件事要是讓劉弘聽說了,劉弘也會大唿冤枉的。
但不管怎麽樣,對張光來說,這樣懷疑的種子都種下了,並且開始生根發芽。
張光出發了,帶著他能夠集合起來的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的直奔武當而去。他本來是有八千兵馬的,可是在酂縣和陰縣之戰後,他八千人就損失了差不多兩千,為了防止順陽再出現什麽問題,他留了一千人守城,手中的五千是他如今最強大的力量了。
五千人不是很多,但張光卻是信心十足。因為他知道自己手中的這五千人和別人是不同的。
且不說精銳與否的問題,隻說旁人的五千兵,大都是連帶著輔兵,民夫都算在一起的,有些更是由兩三千人而來的號稱之軍,但他張光的卻不一樣。五千兵便是真正的五千戰兵,兩千騎兵,三千步卒的搭配,令他即使麵對劉弘也有說話的餘地,這是他能夠荊州立足的關鍵。
從酂縣到武當和從順陽到武當的距離差不多,張光接到消息的時候,李玨的兵馬已經早走了幾天。
張光對此十分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關於酂縣和陰縣的消息也不斷流入他的耳中,在聽說李玨竟然用一個時辰就攻破酂縣城門的消息之後,張光更是不安起來。
“不要在我們追上對方之前就傳來武當被攻破的消息吧。”張光如此想道。
因為害怕這一點變成事實,所以張光一路很趕。如果不是沒有翅膀,他都恨不得就此飛到李玨麵前將他徹底攔下來。
“快,給我再快一點!”隊伍之中,張光大聲的催促道。
這已經是張光出發追擊李玨的第三天了。在這三天裏,在張方的催促下,他兵馬除了趕路還是趕路。連續不斷的高強度行軍,讓張光麾下的士兵很是勞累。
張光不是沒有看到這些,但心中焦急的他已經顧不得那麽許多了。
“追上去!大家再努力一下,等到了武當,我安排功勞簿伺候!”張光大聲吆喝道。
現在他隻能用這樣的利益來激勵大家。
隻是利益很好,但對於真的已經累得夠嗆的人來說,原來武當的功勞簿還真比不上好好的休息一下,睡一個好夢。
“大人,兄弟們真的撐不住了,休息一下吧。”哭喪著臉,一名疲憊不堪的校官向張光祈求道。
“休息?”張光停下戰馬的步伐,就馬上立起,用手遮住自己的前額,抬頭看向遠處。
眼下還是晴天,天上的太陽很大,眼前的事物卻是那樣的清晰明了。張光看著前方的道路。道路在荒原上延伸,左右的樹林和遠處的山頭都是那樣的鮮明。
這並不是一個休息的好地方。
張光皺了皺眉頭。丘陵和樹林都是一樣的,容易被人埋伏。
丘陵可以藏兵,樹林可以放火,若是自己在這裏休息,隻怕……
張光想了想,向全軍下令:“過了這個樹林,再往前十裏,我們就休息。”——他記得前麵不遠的地方,好像有一條小溪。
在溪水邊休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張光如此認為。
十裏?還要再走十裏就到了?
士兵們聽聞終於鼓起最後的力量。他們搖搖晃晃拖遝而走,完全是憑著自己的精神勉強支撐而已。
在這種勉力而為之下,別說是維持足夠整齊的陣型了,就連正常行軍所必要的偵查也被他們拋之腦後。
他們並不清楚,在前方不遠的樹林之中,李玨的目光正緊緊的盯著他們。他看著他們一點一點的接近。
不過相較於已經開始行動的李玨軍而言,張光那邊無疑就要慢上許多。
因為張方得到了李玨襲擊了酂縣和陰縣的消息之時,已是兩天之後了。李玨在快速拿下兩地之後又對北方進行了戰場屏蔽,所有想向北邊通風報信的人,都被李玨攔下了。
張光得到的消息,還是新野方麵派人繞了一大圈送給他的。
從新野向西,到朝陽,然後繼續往西,到築陽,緊接著北上,如此繞路,張光才明白自家南邊的兩座城池被襲擊的消息。
“他究竟想做什麽?”張光在琢磨這個問題。
整條防線原本向鎖鏈一樣把李玨拿下的南陽郡緊緊的封鎖在那兒。如今李玨突襲了酂縣和陰縣,在這條鎖鏈上打開了一個口子。鎖鏈斷裂了,但也隻斷裂了一部分,現在擺在李玨麵前的也就三條路:打順陽,拿下南鄉郡,切斷荊州與北麵的聯係;襲擊新野,那些義陽國,步步為營;還有就是直接南下攻略襄陽,徹底解決這次戰鬥。
“這三條路,李玨究竟會做怎樣的選擇呢?”張光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但他始終沒有想通。
等到手下人再跑來匯報說,有大軍往武當而去,張光這才明白李玨選擇了第一條道路。
雖然沒有直接攻擊順陽,可李玨既然還在南鄉郡的地麵上晃蕩,那就說明他還是想拿下自己的。
這是要把自己當軟柿子吃麽?想的好美啊!
張方冷笑不已。
他迅速下達命令:“派人快馬加鞭通知武當那邊,讓他們做好防禦準備,務必死守城池,不得出城迎擊。”
“諾!”一名親兵抱拳,領命而下。
他旋即發布第二道命令:“全軍,準備隨我出城救援武當。”
武當是他的糧草物資囤積之所在,他是斷不容許武當有失的。
“大人,要不要通知刺史大人那邊?”在張光如此幹淨利落的下達了命令之後,他麾下的師爺頓時有些擔心的詢問道。
“明光,這些天,你也知道郡裏的那些流言了。我不否認這是有人推波助瀾的結果,但不得不說,劉弘有變的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我們若是讓劉弘的兵馬進入到這南鄉郡裏來,萬一出現什麽狀況,隻怕……”說著,張光無奈的搖了搖頭,這種情況,他也很怕的。所以,他不能冒險。
也許,這件事要是讓劉弘聽說了,劉弘也會大唿冤枉的。
但不管怎麽樣,對張光來說,這樣懷疑的種子都種下了,並且開始生根發芽。
張光出發了,帶著他能夠集合起來的五千大軍浩浩蕩蕩的直奔武當而去。他本來是有八千兵馬的,可是在酂縣和陰縣之戰後,他八千人就損失了差不多兩千,為了防止順陽再出現什麽問題,他留了一千人守城,手中的五千是他如今最強大的力量了。
五千人不是很多,但張光卻是信心十足。因為他知道自己手中的這五千人和別人是不同的。
且不說精銳與否的問題,隻說旁人的五千兵,大都是連帶著輔兵,民夫都算在一起的,有些更是由兩三千人而來的號稱之軍,但他張光的卻不一樣。五千兵便是真正的五千戰兵,兩千騎兵,三千步卒的搭配,令他即使麵對劉弘也有說話的餘地,這是他能夠荊州立足的關鍵。
從酂縣到武當和從順陽到武當的距離差不多,張光接到消息的時候,李玨的兵馬已經早走了幾天。
張光對此十分擔心。隨著時間的流逝更多關於酂縣和陰縣的消息也不斷流入他的耳中,在聽說李玨竟然用一個時辰就攻破酂縣城門的消息之後,張光更是不安起來。
“不要在我們追上對方之前就傳來武當被攻破的消息吧。”張光如此想道。
因為害怕這一點變成事實,所以張光一路很趕。如果不是沒有翅膀,他都恨不得就此飛到李玨麵前將他徹底攔下來。
“快,給我再快一點!”隊伍之中,張光大聲的催促道。
這已經是張光出發追擊李玨的第三天了。在這三天裏,在張方的催促下,他兵馬除了趕路還是趕路。連續不斷的高強度行軍,讓張光麾下的士兵很是勞累。
張光不是沒有看到這些,但心中焦急的他已經顧不得那麽許多了。
“追上去!大家再努力一下,等到了武當,我安排功勞簿伺候!”張光大聲吆喝道。
現在他隻能用這樣的利益來激勵大家。
隻是利益很好,但對於真的已經累得夠嗆的人來說,原來武當的功勞簿還真比不上好好的休息一下,睡一個好夢。
“大人,兄弟們真的撐不住了,休息一下吧。”哭喪著臉,一名疲憊不堪的校官向張光祈求道。
“休息?”張光停下戰馬的步伐,就馬上立起,用手遮住自己的前額,抬頭看向遠處。
眼下還是晴天,天上的太陽很大,眼前的事物卻是那樣的清晰明了。張光看著前方的道路。道路在荒原上延伸,左右的樹林和遠處的山頭都是那樣的鮮明。
這並不是一個休息的好地方。
張光皺了皺眉頭。丘陵和樹林都是一樣的,容易被人埋伏。
丘陵可以藏兵,樹林可以放火,若是自己在這裏休息,隻怕……
張光想了想,向全軍下令:“過了這個樹林,再往前十裏,我們就休息。”——他記得前麵不遠的地方,好像有一條小溪。
在溪水邊休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張光如此認為。
十裏?還要再走十裏就到了?
士兵們聽聞終於鼓起最後的力量。他們搖搖晃晃拖遝而走,完全是憑著自己的精神勉強支撐而已。
在這種勉力而為之下,別說是維持足夠整齊的陣型了,就連正常行軍所必要的偵查也被他們拋之腦後。
他們並不清楚,在前方不遠的樹林之中,李玨的目光正緊緊的盯著他們。他看著他們一點一點的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