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梁縣,迴到關家坳,李玨軍的歸來讓整個關家坳上下終於安心的興奮起來。尤其在他們聽說了李玨再一次讓張方折戟沉沙之後,臉上的雀躍和口中的歡唿,讓整個關家坳上下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曆,你很難想象他們會對擊敗一個人顯得如此的開心。不過,隻要你明白他們究竟遭受了什麽之後,你也會理解他們對張方的痛恨。他們原本也是良善之民,原本也有自己一個小家,可張方的到來將一切都毀了。
暴兵衝入家園,搶走了一切,連他們自己也都……
之後的種種悲切的虐待就不說了,張方對他們的害有多深,那他們對張方的恨就有多深。
以前,他們拿張方還沒有辦法,但是現在,他們也是擁有力量的。
“就像主公說得那樣,現在我們力量還小,隻能敲敲邊鼓,作為配角。但總有一天我們強了,我們將成為主角。”對於這一點大家還是有信心的。
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他們相信將他們解救出來的李玨的能力。救命之恩如此之大,而李玨一向也表現出的英明使得眾人對他都十分信服。這種信服使得他們都認可李玨的教誨:“未來的一切都決定於你們的努力。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你們必須加油才行,無論是哪個方麵,你們都必須揮灑比別人多得多的汗水。”
用更多的氣力,流更多的汗水,即使不能直接上陣殺敵,但自己打造了每一把兵器,每一株糧食都是增強軍隊力量的重要組成。
整體,大家都是一個整體,士兵在前方作戰,工匠,農民在後方提供各種支持。
這是李玨傾力打造的勢力,其一點一滴都是他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更灌輸了李玨自身的精神和信念。
這一方勢力,可以說是李玨用後世的手段和規則在這一方天地灌輸成長起來的幼苗,雖然它很稚嫩,或許也有很多不合時宜的地方,但李玨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反正最壞,也不會壞到哪裏去了。”李玨如是想道。
離開關家坳出征在外已經好兩個多月了。李玨記得自己出征的時候,天還熱著,地裏的糧食還沒有收獲,可如今天已經涼了下來,地裏的麥子早已被人收了一茬,天地都做金黃色的一片,這鮮豔的黃,代表了天地最後的燦爛。
秋,這是草高馬肥的收獲季節,也是開往寒冬的之前的溫暖時日。
盡管出征了一迴,身體和精神都已經疲憊不堪,但李玨卻明白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如今的天候,已漸漸進入深秋,自己若是再不行動,隻怕等到寒冬來臨自己就更不能有所動作了。
畢竟,這時節天會下雪的,而雪中作戰,雪夜行軍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要出兵,李玨隻能趁早盡快。
時不待我!還好還有桓溫。
對於時間的緊迫性,桓溫也是十分明白的,所以先行一步從關中帶隊返迴關家坳之後,桓溫就已經開始為下一次的出征做準備了。
作為李玨所任命的軍師之一,桓溫有這樣的權利,而他本身也不是什麽謹小慎微之人。當仁不讓,於謝安的謙遜相比,桓溫的個性無疑是張揚的。
他的張揚某些人看不慣,但對於李玨而言,這樣的張揚卻是幫了李玨大忙。
“糧草?”
“已經備好兩萬大軍一年之所需?”
“兵馬?”
“新訓練五個團已經準備完畢,隨時都可以出發;另外原本的兩個女兵團也完成了休整,在加上最初訓練的三個團,我們這次能夠動員的兵馬當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那麽重裝備呢?”
“轟雷炮已經生產了100門,彈藥準備了四萬發;三千斤鐵炮生產了80門,彈藥配備兩萬發,五千斤鐵炮身上了50門,彈藥配備了一萬發,至於擲彈兵使用的雷火彈,我們準備了九千發,重型藥包準備了五千個,另外百虎奔雷車我們也準備了五百輛,相應的箭矢在二十萬左右……”
“這樣,應該能堅持一陣子了吧。”李玨聽說微微的眯起了眼睛,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更多的話語,但他對桓溫的準備和調度還是很滿意的。
工廠日夜開工,已經生產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止這麽多,但能夠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功績了。
對於桓溫的努力,李玨滿意非常。
“如此說來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李玨笑著詢問桓溫。
“是的!”桓溫點頭:“隻是這一次不知道主公想要帶多少人去?”
“兩萬人,甚至更多……除了必要的守備力量之外,我會帶更多的人過去。荊州可是劉弘在鎮守,其實力不容小看啊。”李玨悠悠說道。
“這倒是沒錯!”桓溫對此也表示認可。
荊州不好拿,但為了能夠更進一步,李玨無論如何都必須拿下荊州。畢竟,他現在才三個縣的地盤,人口也不過三十來萬,以這點人口來供養四萬大軍,這怎麽都算得上是窮兵黷武了。
李玨不想出問題,所以他就必須打出去,而打出去的方向隻有荊州。
“不過,劉弘在荊州名聲很好,想要打他無論如何也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行。”桓溫也提醒李玨。
“嗯!”李玨輕輕點頭表示十分認可。
事實上,這也是他一直糾結的問題。
直接攻伐荊州,然後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李玨才不想這樣呢。
借口,理由,用什麽呢?
李玨緊緊的皺起眉頭。
這時,馬寧很是緊張的從外麵衝了進攻:“主公,荊州有最新的消息了!”
“什麽消息?”李玨瞪大了眼睛不解的詢問。
“劉弘起兵北上,驅逐了在宛城的彭城王司馬釋。”馬寧簡單的向李玨通報了情況。
“什麽?”李玨的驚訝掛在了臉上:“宛城?”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就在李玨為這個消息感到吃驚的時候,桓溫卻是一臉欣喜的向李玨道賀。
“怎麽?”李玨還沒有想過來。
“借口啊!攻伐荊州的借口。彭城王司馬釋可是司馬越的盟友呢呢!”桓溫笑著解釋了一句。
“這……”李玨微微一愣,旋即也笑了起來,“這的確是一個好借口。”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曆,你很難想象他們會對擊敗一個人顯得如此的開心。不過,隻要你明白他們究竟遭受了什麽之後,你也會理解他們對張方的痛恨。他們原本也是良善之民,原本也有自己一個小家,可張方的到來將一切都毀了。
暴兵衝入家園,搶走了一切,連他們自己也都……
之後的種種悲切的虐待就不說了,張方對他們的害有多深,那他們對張方的恨就有多深。
以前,他們拿張方還沒有辦法,但是現在,他們也是擁有力量的。
“就像主公說得那樣,現在我們力量還小,隻能敲敲邊鼓,作為配角。但總有一天我們強了,我們將成為主角。”對於這一點大家還是有信心的。
未來是很有希望的,他們相信將他們解救出來的李玨的能力。救命之恩如此之大,而李玨一向也表現出的英明使得眾人對他都十分信服。這種信服使得他們都認可李玨的教誨:“未來的一切都決定於你們的努力。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你們必須加油才行,無論是哪個方麵,你們都必須揮灑比別人多得多的汗水。”
用更多的氣力,流更多的汗水,即使不能直接上陣殺敵,但自己打造了每一把兵器,每一株糧食都是增強軍隊力量的重要組成。
整體,大家都是一個整體,士兵在前方作戰,工匠,農民在後方提供各種支持。
這是李玨傾力打造的勢力,其一點一滴都是他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更灌輸了李玨自身的精神和信念。
這一方勢力,可以說是李玨用後世的手段和規則在這一方天地灌輸成長起來的幼苗,雖然它很稚嫩,或許也有很多不合時宜的地方,但李玨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反正最壞,也不會壞到哪裏去了。”李玨如是想道。
離開關家坳出征在外已經好兩個多月了。李玨記得自己出征的時候,天還熱著,地裏的糧食還沒有收獲,可如今天已經涼了下來,地裏的麥子早已被人收了一茬,天地都做金黃色的一片,這鮮豔的黃,代表了天地最後的燦爛。
秋,這是草高馬肥的收獲季節,也是開往寒冬的之前的溫暖時日。
盡管出征了一迴,身體和精神都已經疲憊不堪,但李玨卻明白現在還不是休息的時候。
如今的天候,已漸漸進入深秋,自己若是再不行動,隻怕等到寒冬來臨自己就更不能有所動作了。
畢竟,這時節天會下雪的,而雪中作戰,雪夜行軍對誰來說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所以要出兵,李玨隻能趁早盡快。
時不待我!還好還有桓溫。
對於時間的緊迫性,桓溫也是十分明白的,所以先行一步從關中帶隊返迴關家坳之後,桓溫就已經開始為下一次的出征做準備了。
作為李玨所任命的軍師之一,桓溫有這樣的權利,而他本身也不是什麽謹小慎微之人。當仁不讓,於謝安的謙遜相比,桓溫的個性無疑是張揚的。
他的張揚某些人看不慣,但對於李玨而言,這樣的張揚卻是幫了李玨大忙。
“糧草?”
“已經備好兩萬大軍一年之所需?”
“兵馬?”
“新訓練五個團已經準備完畢,隨時都可以出發;另外原本的兩個女兵團也完成了休整,在加上最初訓練的三個團,我們這次能夠動員的兵馬當在兩萬到三萬之間。”
“那麽重裝備呢?”
“轟雷炮已經生產了100門,彈藥準備了四萬發;三千斤鐵炮生產了80門,彈藥配備兩萬發,五千斤鐵炮身上了50門,彈藥配備了一萬發,至於擲彈兵使用的雷火彈,我們準備了九千發,重型藥包準備了五千個,另外百虎奔雷車我們也準備了五百輛,相應的箭矢在二十萬左右……”
“這樣,應該能堅持一陣子了吧。”李玨聽說微微的眯起了眼睛,輕輕的點了點頭。沒有更多的話語,但他對桓溫的準備和調度還是很滿意的。
工廠日夜開工,已經生產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止這麽多,但能夠將這些東西整理出來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不錯的功績了。
對於桓溫的努力,李玨滿意非常。
“如此說來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李玨笑著詢問桓溫。
“是的!”桓溫點頭:“隻是這一次不知道主公想要帶多少人去?”
“兩萬人,甚至更多……除了必要的守備力量之外,我會帶更多的人過去。荊州可是劉弘在鎮守,其實力不容小看啊。”李玨悠悠說道。
“這倒是沒錯!”桓溫對此也表示認可。
荊州不好拿,但為了能夠更進一步,李玨無論如何都必須拿下荊州。畢竟,他現在才三個縣的地盤,人口也不過三十來萬,以這點人口來供養四萬大軍,這怎麽都算得上是窮兵黷武了。
李玨不想出問題,所以他就必須打出去,而打出去的方向隻有荊州。
“不過,劉弘在荊州名聲很好,想要打他無論如何也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才行。”桓溫也提醒李玨。
“嗯!”李玨輕輕點頭表示十分認可。
事實上,這也是他一直糾結的問題。
直接攻伐荊州,然後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李玨才不想這樣呢。
借口,理由,用什麽呢?
李玨緊緊的皺起眉頭。
這時,馬寧很是緊張的從外麵衝了進攻:“主公,荊州有最新的消息了!”
“什麽消息?”李玨瞪大了眼睛不解的詢問。
“劉弘起兵北上,驅逐了在宛城的彭城王司馬釋。”馬寧簡單的向李玨通報了情況。
“什麽?”李玨的驚訝掛在了臉上:“宛城?”
“恭喜主公,賀喜主公!”就在李玨為這個消息感到吃驚的時候,桓溫卻是一臉欣喜的向李玨道賀。
“怎麽?”李玨還沒有想過來。
“借口啊!攻伐荊州的借口。彭城王司馬釋可是司馬越的盟友呢呢!”桓溫笑著解釋了一句。
“這……”李玨微微一愣,旋即也笑了起來,“這的確是一個好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