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是漫長的。
頭一迴李玨感到時間是如此的難熬。口中的美食是這樣沒有一點味道,如同嚼蠟。
宛如惡魔的喃呢一般,桓溫的建議一直在李玨的腦海中盤旋。
“究竟要不要這樣?”李玨捫心叩問。
他被這個問題折磨著,以至於連陳鈞宴會什麽時候結束,他都沒有一點印象了。
當他最終從渾渾噩噩的思緒中,恢複一點精神的時候,他已經端坐在自己的榻上,對著熠熠生輝的油燈發呆。
直到這時,他的腦中依舊一團亂麻,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他之所以,能夠暫時恢複清醒,乃是因為他在恍惚中聽到了有人輕扣自己臥室的房門——緱氏的軍營屬於那種永備的軍營,營中除了軍用帳篷之外,自然還少不了像模像樣的磚瓦房。這些房間原本或許還有別的用處,但在眼下,他們都被李玨軍的軍官們征集了,用來做自己的臥室。住在房間裏比住在帳篷裏安穩,這是個人都曉得。
有人來了?會是誰呢?
李玨不解。他拉開房門,看到了謝安那從容沉靜的臉。
“是安石啊!”李玨微微有些詫異。謝安到現在為止都還沒叫自己主公,他與自己關係並不怎麽親密。在現在這個點上,他突然來找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不過人家既然找來了,那總得把人家請進屋子,坐下問好才是。
李玨便這麽做了。
油燈之下,沸騰的茶湯骨碌骨碌的滾了起來,李玨和謝安相對而坐。
李玨盡可能的表現出自己的從容不迫,但臉上煩惱依舊無法掩飾。
“大人有煩惱?”謝安一開口,直接就點明了李玨狀態有異。
“這個……”李玨自己悶在心裏的話,眼下不知道該怎麽和謝安訴說。
“元子和我說過了。”謝安淡淡的一笑笑,一副我都知道的模樣:“我來此正是為了開解大人。”
“開解我?”李玨微微的楞了一下,旋即笑了起來:“安石有心了。不知對於我心中的煩悶,安石究竟有何見教?”
“大人認為如何才能算的上是仁義?”謝安問道。
“仁義?這話題太過空泛。”李玨輕輕的搖了搖頭,他沉思了一下,開口說道:“在我看來仁義應該體現在對百姓的愛上。仁者愛人,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臉上都有笑容,這是我眼中仁,而義,差不多就是對承諾的遵守。就像這支護民軍,我說過要讓它們保護百姓的,所以在幽燕十八騎南下的時候,我來到了這裏。”
“可是大人依舊沒有能夠救下盧家堡的人,也沒有能夠救下安遠村的人……天下這麽大,大人沒有救下的人太多了。”謝玄的話語冰冷,說出了東西也宛如利刃一般直戳李玨的心肝。
“那是我力所不殆!”李玨高聲起來。對於謝玄這樣的指責,他可不認。
安遠、盧家堡都在緱氏,他幽燕十八騎來的時候,他還在梁縣,他不可能讓自己隊伍瞬間跨越數百裏,直接出現在那些強盜的麵前。
力所不殆,他根本就沒有控製整個緱氏的能力,自然也不可能將緱氏上下都防護起來。事實上以他那一點兵力,保護梁縣都很勉強。若非用了一些這個時代的人難以理解的手段他真的沒有辦法如此輕鬆的擊潰汲桑。
騎兵對步兵,那可是就戰力而言一比五差距。
“是的,你力所不殆……”謝安認可了李玨的解釋所以,他直接順著李玨的辯解說下去:“你根本就沒有必要為了你顧及不到的事情而心煩。
無論,你是否願意,石勒都有可能會那麽做。而按照我們當初的布置,我們主要防守的就是那些對我們友好的塢堡。至於對我們不理不睬的人,我們也正是力所不殆。
我們的兵力就那麽多,即使算上王聿後麵招募的也不到一萬,這些人用來防守幾個要點就已經很吃力了,那你還能防守全麵呢。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你說的我都知道。隻是……隻是想起這些人的性命都因為我們的一個決定而逝去,我心裏就堵的慌。”李玨苦惱的說到。
謝安說的那些他不是沒有想過,隻是想了之後,他依舊覺得這樣的解釋過不去。嗯,他的理智告訴他,自己應該放棄,可他的心卻無法接受這種決定,這才是他一直覺得為難的地方。
“心裏問題?”謝安聽說,揚了揚眉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隻能說大人你還是盡快洗洗睡吧,不要人家爭霸天下了。”謝安說著,輕輕的搖搖頭,一副我很不看好你的模樣。
“安石,你怎麽……”李玨對謝安如此快的變量感到不適。
“這個天下已經亂了。誰也不知道這樣的亂什麽時候能夠終結。”謝安歎息著開了口:“生活在亂世裏,這是我們不幸,也是我們的幸運。在亂世每個人都必須為了生存而努力。
因為亂世是一個沒有法紀時代,所以,我們可以改變許多我們原本無法改變的東西。
豪門很強嗎?世家很強嗎?可在這個亂世裏,就連石勒、汲桑這樣的人物都能夠輕易踐踏豪門的尊嚴,世家的高傲。春秋無義戰,亂世也無義戰。
大人,如果你真的想帶著大家走下去的話,那你就必須硬起心腸,一切以我們自身的利益為主。能拿到多少利益,就拿到多少利益,至於別的,該放下的還是得放下。
仁義是一個好說法,但亂世信奉的是拳頭,是力量。
大人,你得醒一醒了。世道變了,大人的力量又不夠強,亂世有亂世的生存法則。大人還是不要太天真的好。”
謝安絮絮叨叨的說了一番話。他的話聽在李玨耳中令李玨倏然而驚。
“不要被仁義束縛住手腳麽?”李玨輕輕點頭,琢磨著這樣的話語。亂世有多麽瘋狂,亂世有多麽可怕,本來來自於後世的他應該真切明白這一點的。但明白歸明白,在不曾真正見識到這一切瘋狂的時候,他還是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況。
從書裏說到的和從眼睛裏見到的完全是兩碼事。前者終究是隔了一層,而後者則在自己這些日子重新建設秩序的過程中,被淡忘了一些。
這是很不應該的淡忘,可李玨依舊這樣不應該的做了。
他被仁義束縛住了,被自己輕易擊潰汲桑的戰績給迷糊眼睛。
他以為自己很能,可真實卻非如此。
直到謝安與他這麽說一席話之後,他才明白,他錯了許多。
頭一迴李玨感到時間是如此的難熬。口中的美食是這樣沒有一點味道,如同嚼蠟。
宛如惡魔的喃呢一般,桓溫的建議一直在李玨的腦海中盤旋。
“究竟要不要這樣?”李玨捫心叩問。
他被這個問題折磨著,以至於連陳鈞宴會什麽時候結束,他都沒有一點印象了。
當他最終從渾渾噩噩的思緒中,恢複一點精神的時候,他已經端坐在自己的榻上,對著熠熠生輝的油燈發呆。
直到這時,他的腦中依舊一團亂麻,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他之所以,能夠暫時恢複清醒,乃是因為他在恍惚中聽到了有人輕扣自己臥室的房門——緱氏的軍營屬於那種永備的軍營,營中除了軍用帳篷之外,自然還少不了像模像樣的磚瓦房。這些房間原本或許還有別的用處,但在眼下,他們都被李玨軍的軍官們征集了,用來做自己的臥室。住在房間裏比住在帳篷裏安穩,這是個人都曉得。
有人來了?會是誰呢?
李玨不解。他拉開房門,看到了謝安那從容沉靜的臉。
“是安石啊!”李玨微微有些詫異。謝安到現在為止都還沒叫自己主公,他與自己關係並不怎麽親密。在現在這個點上,他突然來找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不過人家既然找來了,那總得把人家請進屋子,坐下問好才是。
李玨便這麽做了。
油燈之下,沸騰的茶湯骨碌骨碌的滾了起來,李玨和謝安相對而坐。
李玨盡可能的表現出自己的從容不迫,但臉上煩惱依舊無法掩飾。
“大人有煩惱?”謝安一開口,直接就點明了李玨狀態有異。
“這個……”李玨自己悶在心裏的話,眼下不知道該怎麽和謝安訴說。
“元子和我說過了。”謝安淡淡的一笑笑,一副我都知道的模樣:“我來此正是為了開解大人。”
“開解我?”李玨微微的楞了一下,旋即笑了起來:“安石有心了。不知對於我心中的煩悶,安石究竟有何見教?”
“大人認為如何才能算的上是仁義?”謝安問道。
“仁義?這話題太過空泛。”李玨輕輕的搖了搖頭,他沉思了一下,開口說道:“在我看來仁義應該體現在對百姓的愛上。仁者愛人,讓百姓吃得飽,穿得暖,臉上都有笑容,這是我眼中仁,而義,差不多就是對承諾的遵守。就像這支護民軍,我說過要讓它們保護百姓的,所以在幽燕十八騎南下的時候,我來到了這裏。”
“可是大人依舊沒有能夠救下盧家堡的人,也沒有能夠救下安遠村的人……天下這麽大,大人沒有救下的人太多了。”謝玄的話語冰冷,說出了東西也宛如利刃一般直戳李玨的心肝。
“那是我力所不殆!”李玨高聲起來。對於謝玄這樣的指責,他可不認。
安遠、盧家堡都在緱氏,他幽燕十八騎來的時候,他還在梁縣,他不可能讓自己隊伍瞬間跨越數百裏,直接出現在那些強盜的麵前。
力所不殆,他根本就沒有控製整個緱氏的能力,自然也不可能將緱氏上下都防護起來。事實上以他那一點兵力,保護梁縣都很勉強。若非用了一些這個時代的人難以理解的手段他真的沒有辦法如此輕鬆的擊潰汲桑。
騎兵對步兵,那可是就戰力而言一比五差距。
“是的,你力所不殆……”謝安認可了李玨的解釋所以,他直接順著李玨的辯解說下去:“你根本就沒有必要為了你顧及不到的事情而心煩。
無論,你是否願意,石勒都有可能會那麽做。而按照我們當初的布置,我們主要防守的就是那些對我們友好的塢堡。至於對我們不理不睬的人,我們也正是力所不殆。
我們的兵力就那麽多,即使算上王聿後麵招募的也不到一萬,這些人用來防守幾個要點就已經很吃力了,那你還能防守全麵呢。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你說的我都知道。隻是……隻是想起這些人的性命都因為我們的一個決定而逝去,我心裏就堵的慌。”李玨苦惱的說到。
謝安說的那些他不是沒有想過,隻是想了之後,他依舊覺得這樣的解釋過不去。嗯,他的理智告訴他,自己應該放棄,可他的心卻無法接受這種決定,這才是他一直覺得為難的地方。
“心裏問題?”謝安聽說,揚了揚眉頭。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隻能說大人你還是盡快洗洗睡吧,不要人家爭霸天下了。”謝安說著,輕輕的搖搖頭,一副我很不看好你的模樣。
“安石,你怎麽……”李玨對謝安如此快的變量感到不適。
“這個天下已經亂了。誰也不知道這樣的亂什麽時候能夠終結。”謝安歎息著開了口:“生活在亂世裏,這是我們不幸,也是我們的幸運。在亂世每個人都必須為了生存而努力。
因為亂世是一個沒有法紀時代,所以,我們可以改變許多我們原本無法改變的東西。
豪門很強嗎?世家很強嗎?可在這個亂世裏,就連石勒、汲桑這樣的人物都能夠輕易踐踏豪門的尊嚴,世家的高傲。春秋無義戰,亂世也無義戰。
大人,如果你真的想帶著大家走下去的話,那你就必須硬起心腸,一切以我們自身的利益為主。能拿到多少利益,就拿到多少利益,至於別的,該放下的還是得放下。
仁義是一個好說法,但亂世信奉的是拳頭,是力量。
大人,你得醒一醒了。世道變了,大人的力量又不夠強,亂世有亂世的生存法則。大人還是不要太天真的好。”
謝安絮絮叨叨的說了一番話。他的話聽在李玨耳中令李玨倏然而驚。
“不要被仁義束縛住手腳麽?”李玨輕輕點頭,琢磨著這樣的話語。亂世有多麽瘋狂,亂世有多麽可怕,本來來自於後世的他應該真切明白這一點的。但明白歸明白,在不曾真正見識到這一切瘋狂的時候,他還是很難想象這樣的情況。
從書裏說到的和從眼睛裏見到的完全是兩碼事。前者終究是隔了一層,而後者則在自己這些日子重新建設秩序的過程中,被淡忘了一些。
這是很不應該的淡忘,可李玨依舊這樣不應該的做了。
他被仁義束縛住了,被自己輕易擊潰汲桑的戰績給迷糊眼睛。
他以為自己很能,可真實卻非如此。
直到謝安與他這麽說一席話之後,他才明白,他錯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