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不屑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管李玨對司馬顒的感覺如何,司馬顒都掌握了皇帝,掌握的朝廷,天下的正統在他那一邊。
作為一個算是挺有本事的王爺,司馬顒在得到形勢發生變化之後迅速的做出了相關的應對。可以說他的應對,大體還算是不錯的。
很快張方作為東征大將的消息傳到了劉喬耳中。在許昌的太守府裏,年過半百的劉喬端坐在大堂的主位之上,對這個消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張方要來了?這個家夥最多也就為我安定後路吧。”
劉喬說著點了點,又斟酌了一杯黃酒,用手托起了自己的下巴:“嗯,西邊的防禦大概可以放鬆一些。有張方坐鎮洛陽,那個叫什麽李玨的小毛賊應該能稍停一會了。”
李玨以數千兵馬連下兩城的消息,劉喬是知道的。
一開始,劉喬還真是被嚇了一大跳。在自己的背後突然出現一支如此生猛的力量,劉喬怎麽也有些放心不下。
腹背受敵,這可是兵家大忌。
如果不是他那時他正在和司馬越糾纏,一時間脫不開身,隻怕他早就迴軍將膽敢在自己身後鬧騰的李玨剿滅幹淨了——反正司馬越已經被自己嚇壞了,自己隻要讓劉祐鎮守靈璧應該能拖延司馬越一些時間。
“到時自己反身一擊,絕對能剿滅李玨那夥盜賊……哼,區區一個縣尉就想著割據地方,這也太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了。”這是劉喬最初的想法,他也打算這麽做。
然而李玨見機得早及時引兵退去,收縮了相應的防線,並在陽翟布置了守兵,這使得劉喬的計劃功虧一簣。
“那個小賊麾下有能人啊。”劉喬歎息著,旋即撰文上書朝廷,備言自己需要援兵之事。
在給朝廷的表文裏,劉喬說得情真意切,極力渲染司馬越一夥的強大——此時的司馬越雖然戰敗可依舊保有徐州、青州、冀州、幽州等地的大量兵馬,劉喬隻有區區一個豫州,想要硬抗,顯然是有些不現實的。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援軍。畢竟,會叫的娃兒有奶吃,劉喬可不想自己的力量遭受大損失,在他看來隻有一個光會叫喚不會打仗的張方為自己的後援是不夠的,他想得到真正能幫助自己打仗的兵和將。
“隻要等我大兵聚集起來,那就是司馬越等人受命之時……哼,以為頂了一個盟主的位置就認為可以對我欲與予求?想得美!”老而彌堅的劉喬對此也是發了狠的。
其實,他也是一個挺愛麵子,愛名聲的人。
眼下司馬越當前,他自然將注意力都放在司馬越身上。
隻是……
他突然想到一點,端起自己麵前新買的來自梁縣的瓷碗仔細的端詳了一下。看著瓷碗那飽滿透亮的天青色釉碗,他嚴厲突然閃過一絲擔憂:“能夠創造出如此產業的人,應該不是一個自不量力之徒。現在兩麵受敵的人輪到他了,他會怎麽做呢?”
會怎麽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李玨已然打算和張方周旋一番了。雖然張方那麽一個大神,未必會把他這個小蝦米看在眼中,可他自己卻已視張方為敵。
為了對付張方的十餘萬人馬,李玨打算進一步擴軍。
隻是在擴軍之前,他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尤其是梁縣及其左近那些地方豪強的支持。
如何獲得他們的支持?眼巴巴的求上門去是不妥的。李玨最後想出的辦法就是舉辦一個成軍大典,把這些土包子震懾一番再提出與他們的合作,以此為契機將他們的力量同自己整合到一起來。
於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李玨成軍大典終於開始了。
這天早上,太陽高升,微風輕拂。李玨建立的大校場四周,可謂是人山人海,喧嘩驚天。
在校場的北麵,高大的觀禮台被紮接起來。這些由一根根鐵管鉚釘固定起來的架子上被鋪了一層打磨過的厚竹板,雖然有些打滑,簡單,卻是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裏建成,並容納一千之眾。
時間到了巳時三刻,隨著李玨帶著他麾下的一幹“頭目”露麵,布置在校場四周的三十六麵八尺打鼓重重的被敲打起來。
隆隆的鼓聲響起,如雷霆一般震撼天地,徹底的壓製觀禮台上的一切喧嘩。
成軍大典究竟是什麽樣的,李玨並不清楚,他詢問衛玠、王聿以及謝安、桓溫等人,也沒有人能說一個明白。
李玨找不到這個時代成軍大典的參考規範,隻能按照他後世的閱兵式的規矩進行修改調整,削減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在增加一些適合這個時代的玩意兒,以此拚湊起來這麽一個看上去很有威儀大典。
大典的彩排,李玨在山坳裏的大營中見過幾迴,他自我感覺良好,至於其他人究竟會不會買賬,那隻能看現在了。
壓到一切的鼓聲足足響了二十一聲,這才停息。
這是在李玨看來最高規格的禮儀,但在場的所有人,除了李玨沒有人明白這一點。
他們不知道李玨是用重鼓來代替還未成型的大炮,更不知道二十一響是獻給君王的。
這樣也好,若是他們知曉,指不定還會鬧出什麽風波來。要知道,太早顯露自己的野心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鼓聲停了好一會兒,餘音也漸漸的散去,在重新恢複平靜的校場之上,馬寧那雄壯的聲音響徹雲霄:“護民軍成軍大典開始!請諸位將士入場!”
護民軍,這就是李玨給自己軍隊起的名字。
本來對於軍隊叫什麽名字,羊獻容、清河、馬寧、張穎、葉雨、王聿、衛玠、謝安、謝玄、桓溫等人都興致勃勃的給了李玨很多建議。隻是李玨聽他們的建議,發現他們給出的名字實在是太過深奧了。
什麽麒麟、猛虎、戰狼……聽起來很有幾分雄軍的味道,寓意也挺美好,但卻不是李玨想要的。
“就叫護民軍好了!我的軍隊就是用來保護百姓不受劫掠的,叫這個名字,也能給我們帶來一份大義。”聽了許多,李玨最後一拍座子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這麽叫會不會太下裏巴人了一些?”衛玠輕輕的皺眉。
“我就是要這麽下裏巴人。我要讓我的軍隊被所有百姓都記得,我也希望我的軍隊能夠真正承擔起護衛百姓的職責。這是我一直想要做,而且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為什麽當初我要和張方作對?還不就是因為張方劫掠地方,苛待百姓,甚至吃人嗎?張方鄙夷百姓,不將他們放在眼中,我不會,我就是要保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安寧。”在商討軍民的會議上,李玨如此擲地有聲的說道。
李玨說得動情,眾人也心懷感動。他們都是年輕人,心中的熱血還未散去,自然被李玨說得心潮澎湃起來。
他們都被李玨說服了。
最終“護民軍”這個簡單而直接的名字被確定下來。成了李玨麾下所部的命名,並在此時昭告天下。
作為一個算是挺有本事的王爺,司馬顒在得到形勢發生變化之後迅速的做出了相關的應對。可以說他的應對,大體還算是不錯的。
很快張方作為東征大將的消息傳到了劉喬耳中。在許昌的太守府裏,年過半百的劉喬端坐在大堂的主位之上,對這個消息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張方要來了?這個家夥最多也就為我安定後路吧。”
劉喬說著點了點,又斟酌了一杯黃酒,用手托起了自己的下巴:“嗯,西邊的防禦大概可以放鬆一些。有張方坐鎮洛陽,那個叫什麽李玨的小毛賊應該能稍停一會了。”
李玨以數千兵馬連下兩城的消息,劉喬是知道的。
一開始,劉喬還真是被嚇了一大跳。在自己的背後突然出現一支如此生猛的力量,劉喬怎麽也有些放心不下。
腹背受敵,這可是兵家大忌。
如果不是他那時他正在和司馬越糾纏,一時間脫不開身,隻怕他早就迴軍將膽敢在自己身後鬧騰的李玨剿滅幹淨了——反正司馬越已經被自己嚇壞了,自己隻要讓劉祐鎮守靈璧應該能拖延司馬越一些時間。
“到時自己反身一擊,絕對能剿滅李玨那夥盜賊……哼,區區一個縣尉就想著割據地方,這也太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了。”這是劉喬最初的想法,他也打算這麽做。
然而李玨見機得早及時引兵退去,收縮了相應的防線,並在陽翟布置了守兵,這使得劉喬的計劃功虧一簣。
“那個小賊麾下有能人啊。”劉喬歎息著,旋即撰文上書朝廷,備言自己需要援兵之事。
在給朝廷的表文裏,劉喬說得情真意切,極力渲染司馬越一夥的強大——此時的司馬越雖然戰敗可依舊保有徐州、青州、冀州、幽州等地的大量兵馬,劉喬隻有區區一個豫州,想要硬抗,顯然是有些不現實的。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援軍。畢竟,會叫的娃兒有奶吃,劉喬可不想自己的力量遭受大損失,在他看來隻有一個光會叫喚不會打仗的張方為自己的後援是不夠的,他想得到真正能幫助自己打仗的兵和將。
“隻要等我大兵聚集起來,那就是司馬越等人受命之時……哼,以為頂了一個盟主的位置就認為可以對我欲與予求?想得美!”老而彌堅的劉喬對此也是發了狠的。
其實,他也是一個挺愛麵子,愛名聲的人。
眼下司馬越當前,他自然將注意力都放在司馬越身上。
隻是……
他突然想到一點,端起自己麵前新買的來自梁縣的瓷碗仔細的端詳了一下。看著瓷碗那飽滿透亮的天青色釉碗,他嚴厲突然閃過一絲擔憂:“能夠創造出如此產業的人,應該不是一個自不量力之徒。現在兩麵受敵的人輪到他了,他會怎麽做呢?”
會怎麽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李玨已然打算和張方周旋一番了。雖然張方那麽一個大神,未必會把他這個小蝦米看在眼中,可他自己卻已視張方為敵。
為了對付張方的十餘萬人馬,李玨打算進一步擴軍。
隻是在擴軍之前,他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尤其是梁縣及其左近那些地方豪強的支持。
如何獲得他們的支持?眼巴巴的求上門去是不妥的。李玨最後想出的辦法就是舉辦一個成軍大典,把這些土包子震懾一番再提出與他們的合作,以此為契機將他們的力量同自己整合到一起來。
於是,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之後,李玨成軍大典終於開始了。
這天早上,太陽高升,微風輕拂。李玨建立的大校場四周,可謂是人山人海,喧嘩驚天。
在校場的北麵,高大的觀禮台被紮接起來。這些由一根根鐵管鉚釘固定起來的架子上被鋪了一層打磨過的厚竹板,雖然有些打滑,簡單,卻是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裏建成,並容納一千之眾。
時間到了巳時三刻,隨著李玨帶著他麾下的一幹“頭目”露麵,布置在校場四周的三十六麵八尺打鼓重重的被敲打起來。
隆隆的鼓聲響起,如雷霆一般震撼天地,徹底的壓製觀禮台上的一切喧嘩。
成軍大典究竟是什麽樣的,李玨並不清楚,他詢問衛玠、王聿以及謝安、桓溫等人,也沒有人能說一個明白。
李玨找不到這個時代成軍大典的參考規範,隻能按照他後世的閱兵式的規矩進行修改調整,削減掉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在增加一些適合這個時代的玩意兒,以此拚湊起來這麽一個看上去很有威儀大典。
大典的彩排,李玨在山坳裏的大營中見過幾迴,他自我感覺良好,至於其他人究竟會不會買賬,那隻能看現在了。
壓到一切的鼓聲足足響了二十一聲,這才停息。
這是在李玨看來最高規格的禮儀,但在場的所有人,除了李玨沒有人明白這一點。
他們不知道李玨是用重鼓來代替還未成型的大炮,更不知道二十一響是獻給君王的。
這樣也好,若是他們知曉,指不定還會鬧出什麽風波來。要知道,太早顯露自己的野心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情。
鼓聲停了好一會兒,餘音也漸漸的散去,在重新恢複平靜的校場之上,馬寧那雄壯的聲音響徹雲霄:“護民軍成軍大典開始!請諸位將士入場!”
護民軍,這就是李玨給自己軍隊起的名字。
本來對於軍隊叫什麽名字,羊獻容、清河、馬寧、張穎、葉雨、王聿、衛玠、謝安、謝玄、桓溫等人都興致勃勃的給了李玨很多建議。隻是李玨聽他們的建議,發現他們給出的名字實在是太過深奧了。
什麽麒麟、猛虎、戰狼……聽起來很有幾分雄軍的味道,寓意也挺美好,但卻不是李玨想要的。
“就叫護民軍好了!我的軍隊就是用來保護百姓不受劫掠的,叫這個名字,也能給我們帶來一份大義。”聽了許多,李玨最後一拍座子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這麽叫會不會太下裏巴人了一些?”衛玠輕輕的皺眉。
“我就是要這麽下裏巴人。我要讓我的軍隊被所有百姓都記得,我也希望我的軍隊能夠真正承擔起護衛百姓的職責。這是我一直想要做,而且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為什麽當初我要和張方作對?還不就是因為張方劫掠地方,苛待百姓,甚至吃人嗎?張方鄙夷百姓,不將他們放在眼中,我不會,我就是要保護他們,讓他們得到安寧。”在商討軍民的會議上,李玨如此擲地有聲的說道。
李玨說得動情,眾人也心懷感動。他們都是年輕人,心中的熱血還未散去,自然被李玨說得心潮澎湃起來。
他們都被李玨說服了。
最終“護民軍”這個簡單而直接的名字被確定下來。成了李玨麾下所部的命名,並在此時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