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天一天的暖和起來。屬於冬天的白色,漸漸淡去,充滿生命氣息的翠綠從無到有一點一點的妝點著這個世間的一切。
鬱鬱春色,希望無限。
不知何時起,一條消息在梁縣左右的地界流傳:“去梁縣吧!那裏有飯吃。”
這是對流民說的,也是對其他縣裏那些活不下去的窮苦人說的。雖說故土難離,可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隻怕也沒有人會抱著這句話,死扛硬撐下去。
樹挪死,人挪活,這個道理,天下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一隊隊的流民攜家帶口,往梁縣而去。他們所在的地方就在梁縣的左近,離梁縣也就兩三百裏的路,走過去不過幾天的時間,算是方便異常。
打自幾個大膽的家夥親身體驗了傳言的真實性之後,前往梁縣的路就變得熱鬧起來。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裏,不單單是流民在這條路上行走,就連商隊也三三兩兩的行走於其上。他們也得到了一些傳言:關家坳有上好的刀具,農具,鐵鍋……有燒的透亮的陶瓷。
總之,關家坳的好東西不少,他們對糧食和鹽巴,以及布匹的需求也挺大。
有需求,就需要商賈。
於是,他們蜂擁而至,滿載而歸,都在關家坳拿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也算得上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了。
不斷加入的人口,走上正軌貿易,所有的一切都讓關家坳看起來越發的欣欣向榮了。
比起對比起來越發平淡無奇的春耕,李玨著手建立的那些新產業倒是讓關家坳一個小山村,變得比梁縣縣城更顯幾分繁華來。
根本不需要李玨動員,那些南來北往的商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在這裏駐紮,一個接一個的在這裏開辦的貨棧、倉庫。人多了,相關配套的服務業也多了起來,青樓酒肆也有了,更多的人不必種田也有了足以養活自己的行當。
一切的變化猶如雨後拔地而起的春筍一般,幾乎幾天就是一個變化。
作為遊走於關家坳和梁縣承擔了自家叔父和李玨溝通交流之責任的何霖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在欣喜不已的同時,也越發的有了一些奇怪:“也沒看他出什麽政策啊。怎麽建了幾個產業,開了幾家鋪子,就能將這裏發展的這麽好呢?”
李玨的手段和他想象中的不同。
在他看來李玨治理關家坳似乎什麽都沒做。可實際上,李玨做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他將後世的一些規矩都搬到這裏。通過一個個產業以及手中的軍隊立下一條條法令。這些法令大都是對內,而非對外,且李玨的規矩很多都是在這個時代規矩之下的細化。
所以弄得一直在兩地奔走並沒有真正融合到李玨所在的幕僚團體之中的何霖對此並不清楚的。
他隻知道李玨發展的不錯——這就足夠了。
現在已是永興二年(公元305年)的四月,東邊司馬越的聲勢越來越大,他不斷派遣軍隊逼近洛陽,其前鋒已經到了許昌。
司馬越讓他自己的弟弟司馬虓鎮守許昌,在許昌一帶與諸侯會盟。很多有名望有實力的人都加入了司馬越的同盟之中。這裏有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司馬略、司馬模,還有範陽王司馬虓和幽州刺史王浚,其兵力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百萬之眾。
“會盟已成,司馬越聲勢浩大,連東邊的數個州已經都歸於他的掌握之中……叔父想來他很快就會逼近洛陽,所以讓我來請教主公,我們該如何應對。”接到這個消息的何霖再一次前來拜訪李玨,他在李玨新建立起來的那座灰撲撲的沒有一點美感的四方小樓的大廳裏向李玨匯報這個消息。
“東邊的數個州都歸了司馬越?”李玨輕輕的揚了揚眉頭,嗅了嗅這空氣還沒退去的淡淡粉塵味,開口問了何霖一個問題:“豫州刺史劉喬也去了嗎?”
豫州刺史劉喬可是一個猛人,在李玨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會打仗的人:他曾帶兵抵抗司馬越,打得司馬越不要不要的,最終無法全力西進。
如果不是後來司馬虓從河東郡南下,以鮮卑兵攻入洛陽,開虎牢關迎接司馬略等人西進,逼迫司馬顒殺了張方,那情況可能又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嗯?劉喬應該是站在司馬顒這邊的才對,這麽會?”李玨對此不解:“這難道是我產生的蝴蝶效應?可我這蝴蝶翅膀應該還不能刮到那邊吧。”想著李玨扭捏了一下身子。
他跪坐的不是很舒服,水泥鋪成的地麵平整是平整了,但硬度也很是驚人,而且隻是經過粗略磨砂的地麵,還是有些顆粒咯人的。即使隔了一些草席布墊,李玨依舊能感受到其下的堅硬。
“嗯,劉喬大人也去了。畢竟,司馬越用的理由很是正當。司馬顒讓張方挾持皇帝到長安,這怎麽看都和昔年董卓的行為如出一轍。董卓是奸臣,司馬顒也不例外,劉喬大人向來忠於朝廷,自然看不慣司馬顒的行徑。”何霖認真的迴答道。
“是嗎?既然劉喬都在司馬越那兒,司馬顒有難了。”李玨做出這樣的判斷。
“我叔父也是這麽認為的。他認為司馬越討伐司馬顒很有可能成功。所以,他讓我問問主公,要不要現在就去和司馬越聯係。”何霖詢問李玨道。
“現在去?”李玨微微有些詫異。
“投靠要趁早啊!”何霖笑著迴答,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建議:“我聽說陽城和陽翟兩地都還是由司馬顒的部將鎮守,主公可以引兵突襲之,順勢拿下兩地,也好擴張我們的實力,打響我們的名聲。主公沉寂已久,是該露出一些爪牙來了。”
“唔,這麽說也有點道理。”李玨聞言輕輕的頷首點頭。他轉頭看向左邊,開口詢問坐在那兒王聿:“茂宣,你看如何?”
衛玠走了,還沒迴來,眼下李玨麾下能夠和他商量天下大略的隻有王聿和葛洪。
葛洪要實現李玨提出的那些暢想,平時並不在李玨的身邊,因此一般時候能夠給李玨以諮詢的也隻有王聿了。
對於李玨的詢問,王聿仔細的想了想最終輕輕的點頭:“可!反正就兩座小城而已。”
鬱鬱春色,希望無限。
不知何時起,一條消息在梁縣左右的地界流傳:“去梁縣吧!那裏有飯吃。”
這是對流民說的,也是對其他縣裏那些活不下去的窮苦人說的。雖說故土難離,可真的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隻怕也沒有人會抱著這句話,死扛硬撐下去。
樹挪死,人挪活,這個道理,天下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一隊隊的流民攜家帶口,往梁縣而去。他們所在的地方就在梁縣的左近,離梁縣也就兩三百裏的路,走過去不過幾天的時間,算是方便異常。
打自幾個大膽的家夥親身體驗了傳言的真實性之後,前往梁縣的路就變得熱鬧起來。
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裏,不單單是流民在這條路上行走,就連商隊也三三兩兩的行走於其上。他們也得到了一些傳言:關家坳有上好的刀具,農具,鐵鍋……有燒的透亮的陶瓷。
總之,關家坳的好東西不少,他們對糧食和鹽巴,以及布匹的需求也挺大。
有需求,就需要商賈。
於是,他們蜂擁而至,滿載而歸,都在關家坳拿到了自己需要的東西。這也算得上是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了。
不斷加入的人口,走上正軌貿易,所有的一切都讓關家坳看起來越發的欣欣向榮了。
比起對比起來越發平淡無奇的春耕,李玨著手建立的那些新產業倒是讓關家坳一個小山村,變得比梁縣縣城更顯幾分繁華來。
根本不需要李玨動員,那些南來北往的商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在這裏駐紮,一個接一個的在這裏開辦的貨棧、倉庫。人多了,相關配套的服務業也多了起來,青樓酒肆也有了,更多的人不必種田也有了足以養活自己的行當。
一切的變化猶如雨後拔地而起的春筍一般,幾乎幾天就是一個變化。
作為遊走於關家坳和梁縣承擔了自家叔父和李玨溝通交流之責任的何霖將這一切都看在眼中,心中在欣喜不已的同時,也越發的有了一些奇怪:“也沒看他出什麽政策啊。怎麽建了幾個產業,開了幾家鋪子,就能將這裏發展的這麽好呢?”
李玨的手段和他想象中的不同。
在他看來李玨治理關家坳似乎什麽都沒做。可實際上,李玨做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他將後世的一些規矩都搬到這裏。通過一個個產業以及手中的軍隊立下一條條法令。這些法令大都是對內,而非對外,且李玨的規矩很多都是在這個時代規矩之下的細化。
所以弄得一直在兩地奔走並沒有真正融合到李玨所在的幕僚團體之中的何霖對此並不清楚的。
他隻知道李玨發展的不錯——這就足夠了。
現在已是永興二年(公元305年)的四月,東邊司馬越的聲勢越來越大,他不斷派遣軍隊逼近洛陽,其前鋒已經到了許昌。
司馬越讓他自己的弟弟司馬虓鎮守許昌,在許昌一帶與諸侯會盟。很多有名望有實力的人都加入了司馬越的同盟之中。這裏有司馬越的弟弟司馬騰,司馬略、司馬模,還有範陽王司馬虓和幽州刺史王浚,其兵力達到了駭人聽聞的百萬之眾。
“會盟已成,司馬越聲勢浩大,連東邊的數個州已經都歸於他的掌握之中……叔父想來他很快就會逼近洛陽,所以讓我來請教主公,我們該如何應對。”接到這個消息的何霖再一次前來拜訪李玨,他在李玨新建立起來的那座灰撲撲的沒有一點美感的四方小樓的大廳裏向李玨匯報這個消息。
“東邊的數個州都歸了司馬越?”李玨輕輕的揚了揚眉頭,嗅了嗅這空氣還沒退去的淡淡粉塵味,開口問了何霖一個問題:“豫州刺史劉喬也去了嗎?”
豫州刺史劉喬可是一個猛人,在李玨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很會打仗的人:他曾帶兵抵抗司馬越,打得司馬越不要不要的,最終無法全力西進。
如果不是後來司馬虓從河東郡南下,以鮮卑兵攻入洛陽,開虎牢關迎接司馬略等人西進,逼迫司馬顒殺了張方,那情況可能又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嗯?劉喬應該是站在司馬顒這邊的才對,這麽會?”李玨對此不解:“這難道是我產生的蝴蝶效應?可我這蝴蝶翅膀應該還不能刮到那邊吧。”想著李玨扭捏了一下身子。
他跪坐的不是很舒服,水泥鋪成的地麵平整是平整了,但硬度也很是驚人,而且隻是經過粗略磨砂的地麵,還是有些顆粒咯人的。即使隔了一些草席布墊,李玨依舊能感受到其下的堅硬。
“嗯,劉喬大人也去了。畢竟,司馬越用的理由很是正當。司馬顒讓張方挾持皇帝到長安,這怎麽看都和昔年董卓的行為如出一轍。董卓是奸臣,司馬顒也不例外,劉喬大人向來忠於朝廷,自然看不慣司馬顒的行徑。”何霖認真的迴答道。
“是嗎?既然劉喬都在司馬越那兒,司馬顒有難了。”李玨做出這樣的判斷。
“我叔父也是這麽認為的。他認為司馬越討伐司馬顒很有可能成功。所以,他讓我問問主公,要不要現在就去和司馬越聯係。”何霖詢問李玨道。
“現在去?”李玨微微有些詫異。
“投靠要趁早啊!”何霖笑著迴答,同時他也提出了自己建議:“我聽說陽城和陽翟兩地都還是由司馬顒的部將鎮守,主公可以引兵突襲之,順勢拿下兩地,也好擴張我們的實力,打響我們的名聲。主公沉寂已久,是該露出一些爪牙來了。”
“唔,這麽說也有點道理。”李玨聞言輕輕的頷首點頭。他轉頭看向左邊,開口詢問坐在那兒王聿:“茂宣,你看如何?”
衛玠走了,還沒迴來,眼下李玨麾下能夠和他商量天下大略的隻有王聿和葛洪。
葛洪要實現李玨提出的那些暢想,平時並不在李玨的身邊,因此一般時候能夠給李玨以諮詢的也隻有王聿了。
對於李玨的詢問,王聿仔細的想了想最終輕輕的點頭:“可!反正就兩座小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