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玨在村裏轉了一圈,搜尋到大量村中百姓的屍體。這些屍體男女老少大概有一百多具,其中不乏有斷手斷腳,開膛破肚的殘肢。


    對於如此慘劇,盡管是初見,可李玨並不覺得恐懼,因為憤怒已經充斥了他的胸膛。


    對於造成這一切的晉軍他有的隻是荒唐和仇恨


    那些晉軍,不是這個國家的守衛者麽?為什麽對自己治下的百姓如此的兇殘?難道是因為這裏的人都是所謂的季漢遺民?


    開玩笑季漢已經都滅亡幾十年了,就算有再大的冤仇,與這些百姓又有什麽關係呢。這些百姓居住在這裏,任勞任怨,為你晉朝繳納賦稅,已經算是你大晉的百姓了,你竟然……


    這樣的朝廷存在還有什麽意義?


    李玨心裏越發的痛恨起造成這一切的官軍,以及站在這些官軍身後的朝廷來。


    鐵頂山在小村的東麵,離小村大概有三十裏的路程。


    李玨背著一張鐵胎大弓,腰間別了一把兩尺來長的镔鐵短劍,揣著一封塗了火漆的書信邁步走在前往鐵頂山的路上。


    山路崎嶇,並不好走,但李玨的腳步依舊顯得從容。


    一年的山村生活使得他那因為缺乏運動而顯得臃腫的身軀變得精幹起來。


    或許是因為來到了這個世界的緣故,又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身體接受了農活的鍛煉,總之現在的李玨較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最初的時候一是成長了太多。他力氣見長,能輕易扛起兩三百斤重的東西走上數裏路而臉不紅氣不喘。


    雖說還達不到村裏成年男子的水平,但到底也能和那些十四五歲少年一較高下了。


    以他現在兩臂凝聚幾百斤力道的水準,他背上的鐵胎弓自然也能拉得開。隻是,他還不能開太多次罷了。


    不過作為在這個時代重要的遠程兵器,李玨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必要帶上它的。畢竟能把危險消滅在身外。對他來說總是好的,和別人近身格鬥,且不說他不會武功,隻看別人拿刀持劍朝自己衝來,他肯定自己的雙腿是會打顫的。


    一路行來,別無他事。


    隻是循著路看向山腰上那片隱約有些焦黑的建築,他的心又不由自主的咯噔了一下。


    那樣的焦黑是大火燒灼之後留下的痕跡,他方才在村落裏就已經看到過了,隻是竟然這裏也有,那豈不是說?


    李玨快步走上前去,邁步山上,最終看到了這夥山賊遺留下來的痕跡。


    山寨已經被毀了。寨子裏的建築早已被燒了一通,留下的殘垣斷壁,無言的訴說著這裏昔日的“輝煌”。


    李玨步入山寨的大門,首先看到的不是山寨的正廳,而是堆在山寨正廳門前那層層疊疊堆壘起來的人頭小山。


    這是京觀,是古時候軍隊用以宣示威名,震懾來者的產物。


    李玨看著這些猙獰可怖,完全扭曲了模樣的腦袋,心裏隱約有些惡心,卻終究還是在吞了吞口水之後,還是定住了心神。


    關鐵匠讓他來這裏找三當家羅霄。李玨不知道羅霄長什麽樣,也不曉得這些京觀的人頭裏究竟有沒有了羅霄的存在,隻就從眼下的情況來看,無論羅霄究竟有沒有活下來,他都不可能繼續呆在這個山寨裏了。


    “人都沒找到,我這豈不是有負重托?”李玨撇了撇嘴,心中估摸解決掉這個山寨的人和屠戮小村的應該是屬於同一支。


    “殺良冒功!”他心裏猛地浮起這四個字,心中對這路人馬更有了怨恨。


    責任加上怨恨,再加上他那一點並未磨滅的優越感,使他在一瞬間冒出了一股衝動:“關大叔所求的不過找到關玲,將她解救出來罷了。他讓我去找羅霄,是相信羅霄的能力。可是現在,羅霄生死不知。我隻有自己擔起這幅擔子了。”


    想到這裏,李玨不由得小聲的給自己鼓勁:“加油,李玨!不過是一群古人而已,你能行的。”


    鬥智不鬥力!


    李玨承認這個世界人力量很強大,或許還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能力,但是他們是古人,無論他們再怎麽厲害,他們的知識水平,他們的眼界注定了他們比不上自己。


    一千多年的眼界,來自信息時代的熏陶,讓李玨知道許多這個年代的人並不知道的“秘密”,而這些就是李玨能夠解決問題的底氣。


    不過底氣歸底氣,具體該怎麽做,李玨自己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走一步算一步是必須的。


    他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這支殘暴的軍隊究竟是哪裏來的,他們又將去向哪裏。


    這並不是多難打聽的事情,因為這樣一支軍隊的行動絕對是需要附近縣城支持的,眼下朝廷還在,他們不可能無聲無息的出現,又無聲無息的消失。所以,李玨隻要耐心打探,多跑幾個縣城,就肯定能得到相關訊息。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李玨不過跑了三個縣城,便打探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情報。


    這一支襲擊了小村的乃是右將軍、馮翊太守張方的麾下,其領軍據說是張方的一個遠房侄子張鉞。


    張方是河間王司馬顒的麾下。


    司馬顒是司馬懿弟弟司馬孚的孫子,幾代下來和皇室的血緣並不親近。因為少年時有一些名聲,喜歡收攬人才,不怎麽看重錢財,所以被晉武帝司馬炎看重,被稱為藩王表率。


    可因為諸王的紛爭,司馬顒的野心也開始膨脹起來。


    “都是姓司馬的,怎麽別人可以,我就不行?”司馬顒想著,心中渴望登上那張雕龍的寶座。


    經過一連串的謀劃,司馬顒和司馬穎結盟,發兵三十萬攻伐洛陽,並最終控製了洛陽城。


    控製了洛陽,司馬顒通過張方大權在。然而這樣的舉動也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東海王司馬越,東瀛公司馬騰等人對司馬顒都十分不滿,他相約起兵反對司馬顒。


    司馬顒對此很是驚懼,恰巧雍州刺史劉沈也起兵反叛,使得司馬顒陷入兩麵作戰的窘境。


    為了擺脫這種局麵,也為了更好的控製皇帝,司馬顒決定讓張方帶兵返迴長安。


    這是必須的,司馬顒已然聽說張方的軍中軍心不穩。


    張方能夠獨霸洛陽,依靠的是他手中來自關中的精銳大軍。


    然而這支大軍在出征於外數年,在洛陽待久了,軍士們思鄉之情日重。


    雖然張方不斷放寬對他們軍紀的約束,讓他們劫掠洛陽周邊以緩解他們的壓力和情緒,但軍心依舊一日糟過一日。


    司馬顒接到張方的密報,明白情況的危急,便讓張方帶隊西歸。


    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張方在洛陽及其周邊大肆劫掠之後,挾持帝後宗室,起兵經弘農而前往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幻天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易飄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易飄零並收藏夢幻天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