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慌亂不堪的馬蹄聲中,數之不清的“牛羊”正在向北奔逃。若是此時站在高空俯視並且粗略的詁算一下這些“牛羊”的數量,大概得有個兩、三萬的樣子吧。
其實在冷兵器作戰的時代,真正會死在戰場上的人往往比例並不大。而大規模的死亡,一般都會是戰後的屠殺,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長平之戰,真正在決戰之中才死了多少人?而那四十萬的趙兵是在決戰結束之後被白起給坑殺了;近一些的如官渡之戰,據說老曹殺了七、八萬人,其實也是官渡決戰打完之後的殺俘。
不扯太遠,反正錦州城下的決戰,呂玲綺和陳宮在戰場上所擊殺的敵軍數字其實也相對有限,所以準確一點的說,錦州城下的三族聯軍是出現了大潰逃的局麵。
作為騎兵,逃跑自然是比較方便的,而且對於遊牧騎兵來說,見勢頭不妙馬上開溜幾乎可以說是他們的“職業專長”。另一方麵,呂玲綺和陳宮的兵力本來就不占優勢,所以錦州城下的三族聯軍真要想跑,單憑呂玲綺和陳宮也拿他們沒辦法……這也是為什麽陳宮會把主要的殲敵目標放在菊花港那邊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三萬左右的三族聯軍愴惶的逃離了錦州城。對此時的他們來說,趕緊的逃迴北方漠原之中才是正理。但奔逃到半路的時候,突然發現在他們的東麵出現了一支數千人的部隊。
三萬對數千,按說是有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此時的三族聯軍處於潰逃的狀態,也知道錦州城的追兵就在身後,又還有誰會去想著接戰?所以他們是對這支數千人的部隊不管不問,稍稍的調整了一下方向之後繼續向北奔逃。
這支數千人的部隊其實是從西塞山那邊開出來的部隊,將領正是老黃忠。而黃忠出現在這裏的目的並不是對潰軍進行攔截,而是要將潰軍往甘寧設伏的那個方向趕。當然了,條件允許的話黃忠也不介意撈著點仗打,小小的賺點軍功意思意思,不然就這麽蹲在遼東,對黃忠來說還真有點無聊。
於是乎,三萬潰軍被呂玲綺的追兵和黃忠的部隊趕向了甘寧與田疇的伏兵所在之處。原本對於這些潰軍來說,隻要衝過了這片地區就可以進入北方的漠原地區,但是當他們的前隊跑到了某個地點的時候,頓時就一臉的懵圈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片片的鹿角和拒馬樁。
甘寧和田疇抵達這個地區其實已經有些天了,這一類的東西自然不會少準備。而這還隻是明麵上能看得到的東西,事實上在鹿角和拒馬樁的前麵,還有著一大片甘寧和田疇在夜間挖出來的陷馬坑。甚至於甘寧和田疇的士卒們迎敵的方式都不是“結陣以待”,而是挖出了一條條的戰壕,眾多的士卒都是躲在戰壕裏迎敵。
總之一句話,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又有田疇這麽個相當了解北方異族的人物在,他們作出的接戰準備工作全都是針對著遊牧騎兵的戰術特點來的。陷馬坑、鹿角拒馬樁、戰壕,這可都是能讓遊牧騎兵跨下的戰馬使不上勁的東西。
另一方麵,甘寧會使用戰壕戰術,也是因為他和田疇所率領的部隊都有著中遠程攻擊方麵的優勢……甘寧的兵就不用多說了,陸仁分給甘寧的三千火槍兵,甘寧這迴可是全都帶了出來,其餘的人人手一弩那是標配;田疇長期與陸仁合作,火槍雖然由於某些原因沒能分到,但弩這玩意兒卻絕對少不了。
隨著一排排潰兵掉進前方的陷馬坑,甘寧與田疇這裏的阻擊戰也就正式打響了。陷馬坑與鹿角所形成的障礙區厚度大概有三十米左右,比較有效的阻擋住了聯軍騎兵們的前衝勢頭,而三千火槍兵的水平射擊與數之不清的弩箭拋射,更是每分每秒都在收割著聯軍騎兵們的性命。
調頭轉向?來不及了!因為呂玲綺的上萬追襲部隊與黃忠的合圍部隊先後跟了上來,因此這時對聯軍潰兵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三方合圍的勢態。
相比起黃忠部隊的以兩千火槍兵與弓弩為主的步兵軍團,呂玲綺率領的追擊軍團上萬人可全是騎兵。而在抵達戰場之後,呂玲綺並沒有急於投入戰鬥,而是指揮著她的部隊與隨後趕到的黃忠部隊完成了合圍。再看看情況也差不多了,呂玲綺就點出了她的三千精騎,向他們喝喊道:
“兒郎們,可願隨我衝殺進去玩幾圈?”
千萬別以為呂玲綺這是在托大。事實上甘寧和田疇的部隊兵力隻有八千左右,黃忠帶來的人馬也就五千多,再算上呂玲綺的萬把騎,總兵力也就兩萬四五千的樣子,對比三族潰兵的三萬左右仍然是稍處劣勢。
另外得搞清楚呂玲綺他們這是在打圍殲戰,在本身的兵力沒有明顯的優勢的情況下,完成合圍之後,包圍圈的各處都單薄了些。如果被聯軍潰兵緩過勁來,並且采取集中力量攻擊一點的戰術的話,呂玲綺他們布下的包圍圈很容易被聯軍潰兵給突破。所以呂玲綺現在準備帶人衝殺進去的目的不是殺敵立功,更加不是手癢去玩,而是要進一步的把聯軍潰兵給打亂、打散,讓他們無法集中力量進行突圍。
三千精騎絕大多數都是北方人,因此都有著北方漢子那熱血而率直的心性。此刻在聽過呂玲綺的喊話之後,大家彼此對望了一眼,隨即不約而同的迴應道:“我等願隨將軍破敵!”
呂玲綺點點頭,先是望望戰場中的聯軍潰兵,再側下些身看看跨下鼻中正噴著濃濃白氣的戰馬,忽然淡淡的一笑,輕輕的拍了拍戰馬的頸間道:“小白,你很累了是不是?再堅持一下,等打完了這一仗迴去,我每天給你多加十斤上好的大豆……”
戰馬甩了個響鼻,也不知道是不是聽懂了呂玲綺的話。但馬蹄在重重的踏擊著地麵,顯然是已經準備好了發力衝刺。
呂玲綺又輕撫了幾下戰馬後頸,再深吸了口氣,忽然把鞍上幾件現在已經多餘的東西給扔到了地上。接著雙腿一緊,策動戰馬向敵軍衝殺而去。三千夷州精騎也和呂玲綺一樣,多餘的東西全都扔到了地上,隨著呂玲綺向敵軍衝殺過去。
這時雙方的距離其實已經很近了,呂玲綺他們又都是在快馬衝刺,因此不過轉瞬之間呂玲綺就率眾突入了敵軍的陣中。也僅僅是這狠狠的一次衝擊,就真不知道有多少聯軍騎兵被呂玲綺他們給衝撞得墜下了馬背。
再看此刻的呂玲綺與三千精騎已經一個個的全都紅了眼,衝撞過後穿插進聯軍亂兵之中,手中的兵器幾乎是在亂揮亂舞,基本上隻要是見著人就砍,很多時候竟然全然不閃不避。
聯軍騎兵們被嚇了一跳,畢竟不久前他們才剛剛見識過呂玲綺所率領的精騎軍團的殺傷力,腦海中留下的映像絕對的深刻。而且要知道聯軍潰兵們現在本身就處在一個打了敗仗之後的潰逃狀態,受此影響之下再在他們看來,呂玲綺這幫子人一個個都氣勢洶洶、雙眼通紅的模樣,這尼瑪哪是來打仗的?分明就是來拚命的好不好?
由於被呂玲綺的這一衝,聯軍的潰兵們暫時不敢再向甘寧那邊的陣地衝擊。原因很簡單,甘寧那邊本來就不好衝,現在呂玲綺又殺了進來,他們又哪敢把後背留給呂玲綺去捅?所以他們必須得先把呂玲綺的這支騎兵給解決掉才行。
不過呂玲綺這頭雖然是占了上風,但呂玲綺也有著自己的麻煩之處。要知道錦州之戰從開打一直到現在,呂玲綺與她的三千精騎幾乎就是一直衝殺在最前線,體能方麵的消耗極大。中間在錦州分兵的時候雖然有過短暫的休息,而且三千精騎都換了馬,但就那麽點的休息時間,眾人的體力又能夠恢複過來多少?
別說什麽聯軍潰兵的體力也消耗得很兇的傻話,真正消耗得兇的差不多都已經死在了錦州城下,而這裏的三萬潰兵大多數都是在決戰打響的時候見勢頭不對就拔馬開溜的主,真正參予了錦州城下的戰鬥的力並不多。既然沒打什麽仗,那他們的體力又能消耗多少?
隻是即便如此,呂玲綺也深知這陣一定要去衝。如果不衝而放任對方不管的話,真被對方緩過勁來那就麻煩了。
但見呂玲綺手中的畫戟所過之處,總是會帶起一蓬又一蓬的血霧。再過得片刻,甚至沒有人敢擋在呂玲綺的前麵!
打著打著,呂玲綺也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氣力多少有些跟不上了。又廝殺了一會兒,呂玲綺猛然發覺聯軍潰兵之中的某麵旗幟就在自己的前方百餘步處。
“擒賊先擒王!!”
這個念頭在呂玲綺的心頭一閃而過,當下全力催動跨下戰馬,揮舞著畫戟向這個倒黴催的家夥衝殺過去。
這聯軍將領見狀當時就大驚失色。說起來,這家夥還算是個有點頭腦的人,早在聯軍在錦州城下出現潰敗勢頭的時候,這家夥就想到了很多很多……首先當然是逃命,這個不用多作解釋。而在逃命之餘,這家夥還想到這次逃迴北方的漠原之間的話,很多頭領死於了錦州的部族將會失去領頭之人,如果自己能夠在這次的潰逃之中靠著點什麽事情整出點名頭的話,那麽迴去之後就很有可能被許多部族推舉為首領。
簡單點說,他就是想趁亂撈點本錢,所以在潰軍之中打起了旗號,借此來收攏他人。而人嘛,都有一個“頭羊效應”,處在潰逃的慌亂之間,見有人亮出旗號,自然而然的就會靠攏過去。這用現代的辭匯來說就是“找到了組織”。所以一路奔逃之間,還真被那家夥聚起了不少的人。當然了,也隻是跟著領頭的他一起方便逃命而已,真要說一起作戰那還差了很多。
這人不笨,知道自己這頭目前的戰鬥力還不行,而且在之前的錦州之戰中,這家夥曾經親眼看見呂玲綺與三千精騎是如何的廝殺搏命。暗暗的捫心自問了一下,他也根本就沒有膽量去與呂玲綺接戰。此刻見呂玲綺發現了自己而且衝殺過來,這家夥大叫了一聲“不好”之後那是調過馬頭就跑。
“賊將休走!!”
呂玲綺喝罵了一聲,全力的向這員遼東主將追將了上去。而在怒叱聲中,呂玲綺的畫戟起處已有數名聯軍騎兵被呂玲綺掃下馬背,呂玲綺自己也在向那個家夥疾衝而去。那家夥見勢不妙,借著麾下騎兵對呂玲綺阻擋,急調過馬頭奔逃。老實說,這個家夥此刻根本就沒有膽量去與呂玲綺拚鬥。
呂玲綺見狀又哪裏會放過這個倒黴催的家夥?已方的兵力並不占優勢,而且仗已經打到了這個份上,那家夥算是這個時候眾多聯軍潰兵眼中的一根主心骨,隻要拿下了這個家夥,自然可以讓剛剛才有點凝集起來的意思的聯軍潰兵再次崩壞,那接下來的殲滅戰就好打得多。所以呂玲綺也不作多想,將目光鎖定了遼東主將,策動跨下戰馬緊追不舍。
再看那家夥也不敢怠慢,催動戰馬極力奔逃。隻是逃歸逃,這家夥顯然也不是那麽笨的人。他的奔逃並不是胡亂的奔逃,而是看見哪裏的亂兵多就往哪裏逃。他的用意很明確,就是借己方的軍兵來擋住呂玲綺。
奔逃與追趕了不一會兒,呂玲綺也不記得自己又將多少個聯軍騎兵給打下了馬去,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與那家夥的距離在漸漸的拉遠。再抽了個很短暫的空掃了一眼身後,猛然發覺自己的從騎跟上來的並不多,主要是那家夥選擇的奔逃路線太猥瑣了點,鬧得呂玲綺身後的精騎們隨時隨地的都會被聯軍亂兵給攔擋下來。再這情況,如果再不盡快解決掉那家夥,甚至連自己都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攔擋下來。
一時之間,呂玲綺心中大急,拚命的策動跨下戰馬想再加快些速度好追上去,但她跨下的戰馬小白卻真的是再也快不了了。這到不是呂玲綺的馬不行,也不是呂玲綺在分兵的時候沒有換馬,而是呂玲綺他們的精騎在裝備重量上有點高。說真的,如果沒有這些裝備方麵的優勢,呂玲綺的精騎在碰上遊牧騎兵的時候也不會占到那麽多的便宜。
呂玲綺在追逐之中稍稍側目望了一眼跨下戰馬,見戰馬小白的喘息無比的厚重,卻仍在極力的奔馳追趕,知道戰馬小白也已經快到了極限,心中不無歉意的歎了口氣,執韁的左手百忙之中抽了個空迴來輕撫了幾下戰馬小白的頸側:“對不起啊小白,我忘了你比我還累了……”
忽然之間,呂玲綺將左手的馬韁迴納口中再緊緊咬住,騰出來的左手卻是伸到了右護肩與右腰間的戰甲扣環之上。幾下拔開之後,呂玲綺身上的戰甲哢啦一聲前後分開,呂玲綺再順手一甩,上身的戰甲就此離開了呂玲綺的身體,順便的還將旁邊的一名聯軍騎兵給砸下了馬去。
呂玲綺的精騎製式戰甲有點偏近於中世紀歐州的騎士板甲,當然也有不少的改良之處。像呂玲綺身上的戰甲,穿著方式就不是漢時戰甲的披掛,而是像書本一樣的側開型。厚約兩厘米的甲殼,在戰場上能提供有十分有效的防禦力,而且同時使精騎偏近於重甲騎兵。而在必要的時候,這種側開型的戰甲隻要拔開右肩與右腰上的兩處卡簧,整具戰甲就可以從身體的左側直接卸掉,重騎兵就可以馬上成為輕騎兵。
一件厚約兩厘米的鋼鐵戰甲會有多重?以呂玲綺那一米七還有多的身高,她的騎兵戰甲就少說也得有三十多斤重。這還是陸仁和雪莉把許多冶煉工藝給整出來了的結果,不然按漢代正常的冶煉成果,呂玲綺那一身的戰甲詁計沒個五六十斤都說不過去。
此刻這三十多斤的重量突然一下離身,呂玲綺就感覺身上一輕,她跨下的戰馬小白也同樣的感覺背上突然輕了不少。這重負一去,戰馬小白陡然之間就是一聲嘶鳴,速度加快了不少,向遼東主將發力疾追了上去。
那家夥在奔逃的百忙之中迴頭望了一眼,正好望見了這一幕,立時之間冷汗就冒滿了脊背。愴惶不堪的用力打馬,同時喝令邊上的聯軍騎兵趕快去擋住呂玲綺。
呂玲綺身上的重負一去,畫戟之勢也狠了許多,幾下之間又挑翻了好幾個聯軍騎兵,此時距離那家夥也已不足二十步。那家夥看看周邊的情況,知道再這麽逃多半會逃不掉,牙一咬心一橫,趁呂玲綺正在揮戟格殺攔路的某個聯軍騎兵的一瞬,飛快的取出了馬鞍上的短弓與羽箭,弦也不及拉滿就向呂玲綺射將了過去。
弦未滿,箭勢勢必不足,所以這原本是想射向呂玲綺的一箭,準頭低了許多,但卻正好射在了呂玲綺跨下戰馬小白的前腿根處。
好在呂玲綺的戰馬身上也有相應的戰甲防護,因此這一箭並沒有傷到戰馬小白,但多少還是產生了一些衝擊力。要換在別的時候,這點衝擊力也沒什麽關係,最多就是會讓戰馬小白邁腿的動作稍稍的遲滯上一瞬而已。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小白的氣力將盡,這一滯一麻間,小白由於氣力不足,腿就有點沒能邁出去,因此帶來的結果就是馬失前蹄的向前栽倒,呂玲綺也啐不及防的向前摔將了出去……
其實在冷兵器作戰的時代,真正會死在戰場上的人往往比例並不大。而大規模的死亡,一般都會是戰後的屠殺,像春秋戰國時代的長平之戰,真正在決戰之中才死了多少人?而那四十萬的趙兵是在決戰結束之後被白起給坑殺了;近一些的如官渡之戰,據說老曹殺了七、八萬人,其實也是官渡決戰打完之後的殺俘。
不扯太遠,反正錦州城下的決戰,呂玲綺和陳宮在戰場上所擊殺的敵軍數字其實也相對有限,所以準確一點的說,錦州城下的三族聯軍是出現了大潰逃的局麵。
作為騎兵,逃跑自然是比較方便的,而且對於遊牧騎兵來說,見勢頭不妙馬上開溜幾乎可以說是他們的“職業專長”。另一方麵,呂玲綺和陳宮的兵力本來就不占優勢,所以錦州城下的三族聯軍真要想跑,單憑呂玲綺和陳宮也拿他們沒辦法……這也是為什麽陳宮會把主要的殲敵目標放在菊花港那邊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之,三萬左右的三族聯軍愴惶的逃離了錦州城。對此時的他們來說,趕緊的逃迴北方漠原之中才是正理。但奔逃到半路的時候,突然發現在他們的東麵出現了一支數千人的部隊。
三萬對數千,按說是有著兵力上的優勢,但此時的三族聯軍處於潰逃的狀態,也知道錦州城的追兵就在身後,又還有誰會去想著接戰?所以他們是對這支數千人的部隊不管不問,稍稍的調整了一下方向之後繼續向北奔逃。
這支數千人的部隊其實是從西塞山那邊開出來的部隊,將領正是老黃忠。而黃忠出現在這裏的目的並不是對潰軍進行攔截,而是要將潰軍往甘寧設伏的那個方向趕。當然了,條件允許的話黃忠也不介意撈著點仗打,小小的賺點軍功意思意思,不然就這麽蹲在遼東,對黃忠來說還真有點無聊。
於是乎,三萬潰軍被呂玲綺的追兵和黃忠的部隊趕向了甘寧與田疇的伏兵所在之處。原本對於這些潰軍來說,隻要衝過了這片地區就可以進入北方的漠原地區,但是當他們的前隊跑到了某個地點的時候,頓時就一臉的懵圈了,因為他們看到的是一片片的鹿角和拒馬樁。
甘寧和田疇抵達這個地區其實已經有些天了,這一類的東西自然不會少準備。而這還隻是明麵上能看得到的東西,事實上在鹿角和拒馬樁的前麵,還有著一大片甘寧和田疇在夜間挖出來的陷馬坑。甚至於甘寧和田疇的士卒們迎敵的方式都不是“結陣以待”,而是挖出了一條條的戰壕,眾多的士卒都是躲在戰壕裏迎敵。
總之一句話,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又有田疇這麽個相當了解北方異族的人物在,他們作出的接戰準備工作全都是針對著遊牧騎兵的戰術特點來的。陷馬坑、鹿角拒馬樁、戰壕,這可都是能讓遊牧騎兵跨下的戰馬使不上勁的東西。
另一方麵,甘寧會使用戰壕戰術,也是因為他和田疇所率領的部隊都有著中遠程攻擊方麵的優勢……甘寧的兵就不用多說了,陸仁分給甘寧的三千火槍兵,甘寧這迴可是全都帶了出來,其餘的人人手一弩那是標配;田疇長期與陸仁合作,火槍雖然由於某些原因沒能分到,但弩這玩意兒卻絕對少不了。
隨著一排排潰兵掉進前方的陷馬坑,甘寧與田疇這裏的阻擊戰也就正式打響了。陷馬坑與鹿角所形成的障礙區厚度大概有三十米左右,比較有效的阻擋住了聯軍騎兵們的前衝勢頭,而三千火槍兵的水平射擊與數之不清的弩箭拋射,更是每分每秒都在收割著聯軍騎兵們的性命。
調頭轉向?來不及了!因為呂玲綺的上萬追襲部隊與黃忠的合圍部隊先後跟了上來,因此這時對聯軍潰兵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三方合圍的勢態。
相比起黃忠部隊的以兩千火槍兵與弓弩為主的步兵軍團,呂玲綺率領的追擊軍團上萬人可全是騎兵。而在抵達戰場之後,呂玲綺並沒有急於投入戰鬥,而是指揮著她的部隊與隨後趕到的黃忠部隊完成了合圍。再看看情況也差不多了,呂玲綺就點出了她的三千精騎,向他們喝喊道:
“兒郎們,可願隨我衝殺進去玩幾圈?”
千萬別以為呂玲綺這是在托大。事實上甘寧和田疇的部隊兵力隻有八千左右,黃忠帶來的人馬也就五千多,再算上呂玲綺的萬把騎,總兵力也就兩萬四五千的樣子,對比三族潰兵的三萬左右仍然是稍處劣勢。
另外得搞清楚呂玲綺他們這是在打圍殲戰,在本身的兵力沒有明顯的優勢的情況下,完成合圍之後,包圍圈的各處都單薄了些。如果被聯軍潰兵緩過勁來,並且采取集中力量攻擊一點的戰術的話,呂玲綺他們布下的包圍圈很容易被聯軍潰兵給突破。所以呂玲綺現在準備帶人衝殺進去的目的不是殺敵立功,更加不是手癢去玩,而是要進一步的把聯軍潰兵給打亂、打散,讓他們無法集中力量進行突圍。
三千精騎絕大多數都是北方人,因此都有著北方漢子那熱血而率直的心性。此刻在聽過呂玲綺的喊話之後,大家彼此對望了一眼,隨即不約而同的迴應道:“我等願隨將軍破敵!”
呂玲綺點點頭,先是望望戰場中的聯軍潰兵,再側下些身看看跨下鼻中正噴著濃濃白氣的戰馬,忽然淡淡的一笑,輕輕的拍了拍戰馬的頸間道:“小白,你很累了是不是?再堅持一下,等打完了這一仗迴去,我每天給你多加十斤上好的大豆……”
戰馬甩了個響鼻,也不知道是不是聽懂了呂玲綺的話。但馬蹄在重重的踏擊著地麵,顯然是已經準備好了發力衝刺。
呂玲綺又輕撫了幾下戰馬後頸,再深吸了口氣,忽然把鞍上幾件現在已經多餘的東西給扔到了地上。接著雙腿一緊,策動戰馬向敵軍衝殺而去。三千夷州精騎也和呂玲綺一樣,多餘的東西全都扔到了地上,隨著呂玲綺向敵軍衝殺過去。
這時雙方的距離其實已經很近了,呂玲綺他們又都是在快馬衝刺,因此不過轉瞬之間呂玲綺就率眾突入了敵軍的陣中。也僅僅是這狠狠的一次衝擊,就真不知道有多少聯軍騎兵被呂玲綺他們給衝撞得墜下了馬背。
再看此刻的呂玲綺與三千精騎已經一個個的全都紅了眼,衝撞過後穿插進聯軍亂兵之中,手中的兵器幾乎是在亂揮亂舞,基本上隻要是見著人就砍,很多時候竟然全然不閃不避。
聯軍騎兵們被嚇了一跳,畢竟不久前他們才剛剛見識過呂玲綺所率領的精騎軍團的殺傷力,腦海中留下的映像絕對的深刻。而且要知道聯軍潰兵們現在本身就處在一個打了敗仗之後的潰逃狀態,受此影響之下再在他們看來,呂玲綺這幫子人一個個都氣勢洶洶、雙眼通紅的模樣,這尼瑪哪是來打仗的?分明就是來拚命的好不好?
由於被呂玲綺的這一衝,聯軍的潰兵們暫時不敢再向甘寧那邊的陣地衝擊。原因很簡單,甘寧那邊本來就不好衝,現在呂玲綺又殺了進來,他們又哪敢把後背留給呂玲綺去捅?所以他們必須得先把呂玲綺的這支騎兵給解決掉才行。
不過呂玲綺這頭雖然是占了上風,但呂玲綺也有著自己的麻煩之處。要知道錦州之戰從開打一直到現在,呂玲綺與她的三千精騎幾乎就是一直衝殺在最前線,體能方麵的消耗極大。中間在錦州分兵的時候雖然有過短暫的休息,而且三千精騎都換了馬,但就那麽點的休息時間,眾人的體力又能夠恢複過來多少?
別說什麽聯軍潰兵的體力也消耗得很兇的傻話,真正消耗得兇的差不多都已經死在了錦州城下,而這裏的三萬潰兵大多數都是在決戰打響的時候見勢頭不對就拔馬開溜的主,真正參予了錦州城下的戰鬥的力並不多。既然沒打什麽仗,那他們的體力又能消耗多少?
隻是即便如此,呂玲綺也深知這陣一定要去衝。如果不衝而放任對方不管的話,真被對方緩過勁來那就麻煩了。
但見呂玲綺手中的畫戟所過之處,總是會帶起一蓬又一蓬的血霧。再過得片刻,甚至沒有人敢擋在呂玲綺的前麵!
打著打著,呂玲綺也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氣力多少有些跟不上了。又廝殺了一會兒,呂玲綺猛然發覺聯軍潰兵之中的某麵旗幟就在自己的前方百餘步處。
“擒賊先擒王!!”
這個念頭在呂玲綺的心頭一閃而過,當下全力催動跨下戰馬,揮舞著畫戟向這個倒黴催的家夥衝殺過去。
這聯軍將領見狀當時就大驚失色。說起來,這家夥還算是個有點頭腦的人,早在聯軍在錦州城下出現潰敗勢頭的時候,這家夥就想到了很多很多……首先當然是逃命,這個不用多作解釋。而在逃命之餘,這家夥還想到這次逃迴北方的漠原之間的話,很多頭領死於了錦州的部族將會失去領頭之人,如果自己能夠在這次的潰逃之中靠著點什麽事情整出點名頭的話,那麽迴去之後就很有可能被許多部族推舉為首領。
簡單點說,他就是想趁亂撈點本錢,所以在潰軍之中打起了旗號,借此來收攏他人。而人嘛,都有一個“頭羊效應”,處在潰逃的慌亂之間,見有人亮出旗號,自然而然的就會靠攏過去。這用現代的辭匯來說就是“找到了組織”。所以一路奔逃之間,還真被那家夥聚起了不少的人。當然了,也隻是跟著領頭的他一起方便逃命而已,真要說一起作戰那還差了很多。
這人不笨,知道自己這頭目前的戰鬥力還不行,而且在之前的錦州之戰中,這家夥曾經親眼看見呂玲綺與三千精騎是如何的廝殺搏命。暗暗的捫心自問了一下,他也根本就沒有膽量去與呂玲綺接戰。此刻見呂玲綺發現了自己而且衝殺過來,這家夥大叫了一聲“不好”之後那是調過馬頭就跑。
“賊將休走!!”
呂玲綺喝罵了一聲,全力的向這員遼東主將追將了上去。而在怒叱聲中,呂玲綺的畫戟起處已有數名聯軍騎兵被呂玲綺掃下馬背,呂玲綺自己也在向那個家夥疾衝而去。那家夥見勢不妙,借著麾下騎兵對呂玲綺阻擋,急調過馬頭奔逃。老實說,這個家夥此刻根本就沒有膽量去與呂玲綺拚鬥。
呂玲綺見狀又哪裏會放過這個倒黴催的家夥?已方的兵力並不占優勢,而且仗已經打到了這個份上,那家夥算是這個時候眾多聯軍潰兵眼中的一根主心骨,隻要拿下了這個家夥,自然可以讓剛剛才有點凝集起來的意思的聯軍潰兵再次崩壞,那接下來的殲滅戰就好打得多。所以呂玲綺也不作多想,將目光鎖定了遼東主將,策動跨下戰馬緊追不舍。
再看那家夥也不敢怠慢,催動戰馬極力奔逃。隻是逃歸逃,這家夥顯然也不是那麽笨的人。他的奔逃並不是胡亂的奔逃,而是看見哪裏的亂兵多就往哪裏逃。他的用意很明確,就是借己方的軍兵來擋住呂玲綺。
奔逃與追趕了不一會兒,呂玲綺也不記得自己又將多少個聯軍騎兵給打下了馬去,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與那家夥的距離在漸漸的拉遠。再抽了個很短暫的空掃了一眼身後,猛然發覺自己的從騎跟上來的並不多,主要是那家夥選擇的奔逃路線太猥瑣了點,鬧得呂玲綺身後的精騎們隨時隨地的都會被聯軍亂兵給攔擋下來。再這情況,如果再不盡快解決掉那家夥,甚至連自己都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攔擋下來。
一時之間,呂玲綺心中大急,拚命的策動跨下戰馬想再加快些速度好追上去,但她跨下的戰馬小白卻真的是再也快不了了。這到不是呂玲綺的馬不行,也不是呂玲綺在分兵的時候沒有換馬,而是呂玲綺他們的精騎在裝備重量上有點高。說真的,如果沒有這些裝備方麵的優勢,呂玲綺的精騎在碰上遊牧騎兵的時候也不會占到那麽多的便宜。
呂玲綺在追逐之中稍稍側目望了一眼跨下戰馬,見戰馬小白的喘息無比的厚重,卻仍在極力的奔馳追趕,知道戰馬小白也已經快到了極限,心中不無歉意的歎了口氣,執韁的左手百忙之中抽了個空迴來輕撫了幾下戰馬小白的頸側:“對不起啊小白,我忘了你比我還累了……”
忽然之間,呂玲綺將左手的馬韁迴納口中再緊緊咬住,騰出來的左手卻是伸到了右護肩與右腰間的戰甲扣環之上。幾下拔開之後,呂玲綺身上的戰甲哢啦一聲前後分開,呂玲綺再順手一甩,上身的戰甲就此離開了呂玲綺的身體,順便的還將旁邊的一名聯軍騎兵給砸下了馬去。
呂玲綺的精騎製式戰甲有點偏近於中世紀歐州的騎士板甲,當然也有不少的改良之處。像呂玲綺身上的戰甲,穿著方式就不是漢時戰甲的披掛,而是像書本一樣的側開型。厚約兩厘米的甲殼,在戰場上能提供有十分有效的防禦力,而且同時使精騎偏近於重甲騎兵。而在必要的時候,這種側開型的戰甲隻要拔開右肩與右腰上的兩處卡簧,整具戰甲就可以從身體的左側直接卸掉,重騎兵就可以馬上成為輕騎兵。
一件厚約兩厘米的鋼鐵戰甲會有多重?以呂玲綺那一米七還有多的身高,她的騎兵戰甲就少說也得有三十多斤重。這還是陸仁和雪莉把許多冶煉工藝給整出來了的結果,不然按漢代正常的冶煉成果,呂玲綺那一身的戰甲詁計沒個五六十斤都說不過去。
此刻這三十多斤的重量突然一下離身,呂玲綺就感覺身上一輕,她跨下的戰馬小白也同樣的感覺背上突然輕了不少。這重負一去,戰馬小白陡然之間就是一聲嘶鳴,速度加快了不少,向遼東主將發力疾追了上去。
那家夥在奔逃的百忙之中迴頭望了一眼,正好望見了這一幕,立時之間冷汗就冒滿了脊背。愴惶不堪的用力打馬,同時喝令邊上的聯軍騎兵趕快去擋住呂玲綺。
呂玲綺身上的重負一去,畫戟之勢也狠了許多,幾下之間又挑翻了好幾個聯軍騎兵,此時距離那家夥也已不足二十步。那家夥看看周邊的情況,知道再這麽逃多半會逃不掉,牙一咬心一橫,趁呂玲綺正在揮戟格殺攔路的某個聯軍騎兵的一瞬,飛快的取出了馬鞍上的短弓與羽箭,弦也不及拉滿就向呂玲綺射將了過去。
弦未滿,箭勢勢必不足,所以這原本是想射向呂玲綺的一箭,準頭低了許多,但卻正好射在了呂玲綺跨下戰馬小白的前腿根處。
好在呂玲綺的戰馬身上也有相應的戰甲防護,因此這一箭並沒有傷到戰馬小白,但多少還是產生了一些衝擊力。要換在別的時候,這點衝擊力也沒什麽關係,最多就是會讓戰馬小白邁腿的動作稍稍的遲滯上一瞬而已。可現在的問題就在於小白的氣力將盡,這一滯一麻間,小白由於氣力不足,腿就有點沒能邁出去,因此帶來的結果就是馬失前蹄的向前栽倒,呂玲綺也啐不及防的向前摔將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