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優秀的殺手都是一位心理大師。
從十皇子李桔進入房間的一刻起,李栩就在觀察他舉手投足間的每一個細節。
首先是眼神,這位十皇子的眼神中流露著濃鬱的喜悅之情,很明顯,很直接,很自然,看不出有抑製或者偽裝的跡象。
然後是腳步,他的步頻很快,步幅很大,步履有些飄,步距並不均勻,通常來說,這是一個人處於精神興奮狀態時最正常的腳步狀態。
接下來是麵部表情,這位十皇子從一進來臉上就帶著笑容,笑得很開很大,但並不誇張,同時笑容的幅度一直在微小地變化著,看起來沒有僵硬的感覺。
最後是協調性,從最初喊聲的迫不及待,到之後眼神的喜悅之情,到後來腳步的大步流星,到最後笑容的自然開合,這一係列的舉動都很連貫、很自然,李栩並沒看出什麽破綻。
如果這個人不是真的喜悅,那他就是一個心機極為深沉的人。
這是李栩通過對細節觀察得出的判斷,相比之下,他更傾向於前者。
一是因為這位十皇子是玲兒口中與他關係最好的人,二是這位母妃為當今皇後、且與太子同母的十皇子竟然跟他一樣,在如今這皇子大量掌權的政治環境下沒有職務。
正是這兩點客觀的事實,再結合他剛才的主觀判斷,李栩才認為這位十皇子此時是真的喜悅,而非假裝。
當然這隻是判斷,李栩並不能確定。
“九哥!”十皇子邊喊著走過來在床邊坐下,興奮道:“九哥,早便聽說你傷勢日漸康複,隻恨一直沒時間前來探望,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我亦深深為九哥感到喜悅。”說著,這位興奮的十皇子還拍了下李栩的肩膀,幸虧力道不太大,否則以李栩如今的身體直接就被拍暈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你是,咳咳……”李栩借著咳嗽的時機,瞄了一眼旁邊的玲兒。
這丫頭也還算機靈,接著他的話道:“侯爺,這便是十侯爺,侯爺以前與十侯爺感情十分親近呢。”
李栩恍然道:“哦,原來是十弟,玲兒這些日子時常與我說起十弟。”
“九哥果真什麽都不記得了。”十皇子麵露悲傷之色。
他早就聽說了九哥失憶的事,據說連其母妃陳貴妃都不認識了,不過他對此本還心存一絲僥幸的,如今看來卻是他天真了,悲傷之餘,不禁正色道:“九哥請放心,無論何時,我與九哥之兄弟情義皆似那海川一般深厚!”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也正色道:“十弟所言令我倍感動容,如今雖失了記憶,但這些時日自玲兒口中我亦深知與十弟喜好之相投、情義之相近,我亦堅信,與十弟之兄弟情義絕非災禍所能抹除。”
一番情義表白,瞬間將二人因“失憶”產生的間隙拉近了不少。
對於十皇子來說這很好理解,他和九哥之前的關係擺在那,他的這些話、九哥的那些話都是情到深處的自然表述而已,對他來說很正常。
但對李栩來說其實很別扭,非常別扭,十皇子對他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沒有哪怕是一絲一毫感情的成分在,他會說這番話,也隻是在應對十皇子的情感表述而已。
不管怎麽說,基調已經定了,聊起來也就順暢了很多。
至於話題,基本都是十皇子發起,內容都是圍繞著之前他們之間的情義如何如何,過程中這位十皇子還不斷地問李栩這個有沒有印象,那個還記不記得,李栩對這種問題自然隻能搖頭苦笑。
“十弟,可否與我說說,此次我們隨太子南巡歸來途中被刺殺之事?”這是李栩現在最想弄清楚的事,等了半天十皇子也不提這個事,他隻能自己主動問了,同時他也想看看十皇子的反應。
聽到這話,十皇子頓了一下,隨後朝他使了個眼色。
李栩也明白什麽意思,轉頭對玲兒笑道:“玲兒你先出去吧。”
小丫頭應聲出去了,李栩轉過頭看向十皇子。
十皇子看了看他道:“九哥當真對刺殺之事毫無記憶?”
李栩點頭:“前些日子我也曾問過母妃,不過母妃也隻是大略知曉我們在北山崖附近遇到刺殺隨後我便墜落山崖,其中詳細並不知曉。”
十皇子歎了口氣:“此事若是九哥不問,我便也不打算與九哥說了,既然九哥問起,那我便告於九哥吧,其實在那北山崖之前,九哥還曾遇到一次刺殺。”
李栩有點意外,也沒搭話,等著十皇子往下說。
十皇子繼續道:“那是在北山崖刺殺五日前的晚上,當時隊伍行至申州,因宿地不足,我和九哥便與太子宿夜於同一府邸。時至深夜,我仍毫無睡意便出來走走,隨即在明月之下,我見兩道鬼祟人影潛入了九哥所寢的別院,不明所以之下我緊隨而去,結果一進別院便聽到叫喊與破碎之聲,當我衝進九哥房間之時,九哥的兩名貼身丫鬟已經倒在血泊之中,而兩名黑衣蒙麵之人正欲對九哥刺殺,我當即大喊一聲便衝了上前去,而那兩名黑衣人知曉刺殺失敗,隨即便破窗而逃了。”
李栩皺了皺眉,問道:“那兩名黑衣人可曾被抓到?”
十皇子搖頭道:“對方身手十分了得,否則也無法潛入防衛嚴密的府邸,太子當時雖嚴命搜查,可並未有任何發現。”
李栩想了想,問道:“十弟可知何人欲行刺於我?”
十皇子點頭道:“對方為何人雖不能斷定,但我與太子亦有所猜測。”
李栩沒說話,等著十皇子往下說。
十皇子道:“九哥亦可想象,行刺皇子一事絕非一般刁民所敢為之也絕計無法做到,進而行刺之事隻可為前朝餘孽或朝中奸臣所為。”
李栩點了點頭,這些日子通過各種書籍以及陳貴妃所言,他也了解了如今這個唐朝雖江山穩固,但畢竟統一天下時間不算太久,除了邊疆戰事,各地也有一些小規模的叛亂,所打的旗號都是前朝皇室,太子南巡遇到這些人行刺並非沒有可能,至於十皇子所說的朝中奸臣……
李栩想了想道:“前朝餘孽這些時日我亦有所了解,可這些時日我自母妃和玲兒口中得知,我與十弟一樣在朝中並無職務,亦從未曾參與任何朝中爭鬥,何來行刺一說?”
十皇子解釋道:“九哥所言屬實,可我與太子之所以會有如此猜測,隻因在九哥遭遇行刺前幾日,太子曾收到密函說朝中有人欲在太子南巡歸來途中對其進行刺殺,因並無確鑿依據,太子當時便未曾說與我和九哥,而九哥那夜所以會遇到行刺,很可能刺客混淆了別院,其本意本是刺殺太子。”
“原來如此。”李栩點了點頭:“依十弟所言,這次行刺實乃朝中奸臣所為?”
十皇子點頭道:“沒錯。”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既然認定是朝中奸臣所為,十弟與太子是否已稟告父皇?”
十皇子很是無奈地搖了搖頭:“九哥失了記憶,已忘記如今朝中局勢,許多事情,並不是稟告了父皇便可解決的。”
李栩心說跟他猜的一樣,現在的朝局果然複雜非常,不過這跟現在的他也沒太直接的關係,轉移話題道:“那北山崖附近遭遇的刺殺又是如何,我又怎墜落了山崖?”
十皇子慢慢道:“自九哥在申州遭遇行刺之後,無論夜宿亦或行進,太子均增派了與之隨行的王侯大臣們的防衛,本以為這樣便再無意外,未曾想當隊伍行至長安百裏外的北山崖附近時竟然再次遭遇了行刺,並且行刺人數極其眾多,超過數百之眾。
當時我、九哥、太子以及眾多隨行大臣均遭到了大批刺客圍攻,因地勢險峻非常且叢林密布,再加之對方個個不顧生死且身手非凡,當時場麵極其混亂危險,經過了數個時辰的血戰,才將那數百名刺客徹底剿滅。
於此同時,我們一邊亦傷亡慘重,不但死傷了數百名軍衛將士,還有五位隨行大臣在此次刺殺中遇難,而且九哥也在過程中墜落山崖。
之後太子便立刻命人尋找九哥,不過因山崖陡峭至極根本無法下入,無奈之下,太子隻能命大批人手四散開來繞崖去尋找九哥。
太子焦急於九哥安危,本欲就地紮營等待的消息,不過一眾隨行大臣擔憂太子安危強勸其盡快趕迴長安,太子迫於無奈隻好率我們先行迴來了。
一迴到長安,我便與太子一同向父皇稟告了遇刺之事,父皇亦無比震怒,命太子徹查此事,同時亦極力尋找九哥。然後就在我為九哥安危擔精力竭之時,第二日晚,重傷昏迷的九哥便被神秘之人送到了京兆府。
那些時日我亦為九哥擔憂不已,幸得九哥受上蒼之眷顧最終醒來,如今雖失了記憶,但相比九哥之平安康複,失憶一事倒也有所釋懷了……”
慢慢聽著十皇子的講述,李栩也終於知道了他被刺殺一事的具體經過,雖然十皇子所言中沒什麽明顯的漏洞,但也有著不少的矛盾之處,例如,那四個去楊濟老頭兒家殺他的人是怎麽迴事?
仍有不少疑惑,想不通李栩也沒糾結,問道:“有關刺殺之事,這些時日可追查出了什麽?”
十皇子氣憤道:“線索並未發現,不過一想便知是何人指使。”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試探道:“何人?”
十皇子迴答的比李栩預想要果斷,直接道:“兩次刺殺,定都是靖北王指使!”
從十皇子李桔進入房間的一刻起,李栩就在觀察他舉手投足間的每一個細節。
首先是眼神,這位十皇子的眼神中流露著濃鬱的喜悅之情,很明顯,很直接,很自然,看不出有抑製或者偽裝的跡象。
然後是腳步,他的步頻很快,步幅很大,步履有些飄,步距並不均勻,通常來說,這是一個人處於精神興奮狀態時最正常的腳步狀態。
接下來是麵部表情,這位十皇子從一進來臉上就帶著笑容,笑得很開很大,但並不誇張,同時笑容的幅度一直在微小地變化著,看起來沒有僵硬的感覺。
最後是協調性,從最初喊聲的迫不及待,到之後眼神的喜悅之情,到後來腳步的大步流星,到最後笑容的自然開合,這一係列的舉動都很連貫、很自然,李栩並沒看出什麽破綻。
如果這個人不是真的喜悅,那他就是一個心機極為深沉的人。
這是李栩通過對細節觀察得出的判斷,相比之下,他更傾向於前者。
一是因為這位十皇子是玲兒口中與他關係最好的人,二是這位母妃為當今皇後、且與太子同母的十皇子竟然跟他一樣,在如今這皇子大量掌權的政治環境下沒有職務。
正是這兩點客觀的事實,再結合他剛才的主觀判斷,李栩才認為這位十皇子此時是真的喜悅,而非假裝。
當然這隻是判斷,李栩並不能確定。
“九哥!”十皇子邊喊著走過來在床邊坐下,興奮道:“九哥,早便聽說你傷勢日漸康複,隻恨一直沒時間前來探望,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我亦深深為九哥感到喜悅。”說著,這位興奮的十皇子還拍了下李栩的肩膀,幸虧力道不太大,否則以李栩如今的身體直接就被拍暈了,不過還是忍不住咳嗽了兩聲。
“你是,咳咳……”李栩借著咳嗽的時機,瞄了一眼旁邊的玲兒。
這丫頭也還算機靈,接著他的話道:“侯爺,這便是十侯爺,侯爺以前與十侯爺感情十分親近呢。”
李栩恍然道:“哦,原來是十弟,玲兒這些日子時常與我說起十弟。”
“九哥果真什麽都不記得了。”十皇子麵露悲傷之色。
他早就聽說了九哥失憶的事,據說連其母妃陳貴妃都不認識了,不過他對此本還心存一絲僥幸的,如今看來卻是他天真了,悲傷之餘,不禁正色道:“九哥請放心,無論何時,我與九哥之兄弟情義皆似那海川一般深厚!”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也正色道:“十弟所言令我倍感動容,如今雖失了記憶,但這些時日自玲兒口中我亦深知與十弟喜好之相投、情義之相近,我亦堅信,與十弟之兄弟情義絕非災禍所能抹除。”
一番情義表白,瞬間將二人因“失憶”產生的間隙拉近了不少。
對於十皇子來說這很好理解,他和九哥之前的關係擺在那,他的這些話、九哥的那些話都是情到深處的自然表述而已,對他來說很正常。
但對李栩來說其實很別扭,非常別扭,十皇子對他來說就是一個陌生人,沒有哪怕是一絲一毫感情的成分在,他會說這番話,也隻是在應對十皇子的情感表述而已。
不管怎麽說,基調已經定了,聊起來也就順暢了很多。
至於話題,基本都是十皇子發起,內容都是圍繞著之前他們之間的情義如何如何,過程中這位十皇子還不斷地問李栩這個有沒有印象,那個還記不記得,李栩對這種問題自然隻能搖頭苦笑。
“十弟,可否與我說說,此次我們隨太子南巡歸來途中被刺殺之事?”這是李栩現在最想弄清楚的事,等了半天十皇子也不提這個事,他隻能自己主動問了,同時他也想看看十皇子的反應。
聽到這話,十皇子頓了一下,隨後朝他使了個眼色。
李栩也明白什麽意思,轉頭對玲兒笑道:“玲兒你先出去吧。”
小丫頭應聲出去了,李栩轉過頭看向十皇子。
十皇子看了看他道:“九哥當真對刺殺之事毫無記憶?”
李栩點頭:“前些日子我也曾問過母妃,不過母妃也隻是大略知曉我們在北山崖附近遇到刺殺隨後我便墜落山崖,其中詳細並不知曉。”
十皇子歎了口氣:“此事若是九哥不問,我便也不打算與九哥說了,既然九哥問起,那我便告於九哥吧,其實在那北山崖之前,九哥還曾遇到一次刺殺。”
李栩有點意外,也沒搭話,等著十皇子往下說。
十皇子繼續道:“那是在北山崖刺殺五日前的晚上,當時隊伍行至申州,因宿地不足,我和九哥便與太子宿夜於同一府邸。時至深夜,我仍毫無睡意便出來走走,隨即在明月之下,我見兩道鬼祟人影潛入了九哥所寢的別院,不明所以之下我緊隨而去,結果一進別院便聽到叫喊與破碎之聲,當我衝進九哥房間之時,九哥的兩名貼身丫鬟已經倒在血泊之中,而兩名黑衣蒙麵之人正欲對九哥刺殺,我當即大喊一聲便衝了上前去,而那兩名黑衣人知曉刺殺失敗,隨即便破窗而逃了。”
李栩皺了皺眉,問道:“那兩名黑衣人可曾被抓到?”
十皇子搖頭道:“對方身手十分了得,否則也無法潛入防衛嚴密的府邸,太子當時雖嚴命搜查,可並未有任何發現。”
李栩想了想,問道:“十弟可知何人欲行刺於我?”
十皇子點頭道:“對方為何人雖不能斷定,但我與太子亦有所猜測。”
李栩沒說話,等著十皇子往下說。
十皇子道:“九哥亦可想象,行刺皇子一事絕非一般刁民所敢為之也絕計無法做到,進而行刺之事隻可為前朝餘孽或朝中奸臣所為。”
李栩點了點頭,這些日子通過各種書籍以及陳貴妃所言,他也了解了如今這個唐朝雖江山穩固,但畢竟統一天下時間不算太久,除了邊疆戰事,各地也有一些小規模的叛亂,所打的旗號都是前朝皇室,太子南巡遇到這些人行刺並非沒有可能,至於十皇子所說的朝中奸臣……
李栩想了想道:“前朝餘孽這些時日我亦有所了解,可這些時日我自母妃和玲兒口中得知,我與十弟一樣在朝中並無職務,亦從未曾參與任何朝中爭鬥,何來行刺一說?”
十皇子解釋道:“九哥所言屬實,可我與太子之所以會有如此猜測,隻因在九哥遭遇行刺前幾日,太子曾收到密函說朝中有人欲在太子南巡歸來途中對其進行刺殺,因並無確鑿依據,太子當時便未曾說與我和九哥,而九哥那夜所以會遇到行刺,很可能刺客混淆了別院,其本意本是刺殺太子。”
“原來如此。”李栩點了點頭:“依十弟所言,這次行刺實乃朝中奸臣所為?”
十皇子點頭道:“沒錯。”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既然認定是朝中奸臣所為,十弟與太子是否已稟告父皇?”
十皇子很是無奈地搖了搖頭:“九哥失了記憶,已忘記如今朝中局勢,許多事情,並不是稟告了父皇便可解決的。”
李栩心說跟他猜的一樣,現在的朝局果然複雜非常,不過這跟現在的他也沒太直接的關係,轉移話題道:“那北山崖附近遭遇的刺殺又是如何,我又怎墜落了山崖?”
十皇子慢慢道:“自九哥在申州遭遇行刺之後,無論夜宿亦或行進,太子均增派了與之隨行的王侯大臣們的防衛,本以為這樣便再無意外,未曾想當隊伍行至長安百裏外的北山崖附近時竟然再次遭遇了行刺,並且行刺人數極其眾多,超過數百之眾。
當時我、九哥、太子以及眾多隨行大臣均遭到了大批刺客圍攻,因地勢險峻非常且叢林密布,再加之對方個個不顧生死且身手非凡,當時場麵極其混亂危險,經過了數個時辰的血戰,才將那數百名刺客徹底剿滅。
於此同時,我們一邊亦傷亡慘重,不但死傷了數百名軍衛將士,還有五位隨行大臣在此次刺殺中遇難,而且九哥也在過程中墜落山崖。
之後太子便立刻命人尋找九哥,不過因山崖陡峭至極根本無法下入,無奈之下,太子隻能命大批人手四散開來繞崖去尋找九哥。
太子焦急於九哥安危,本欲就地紮營等待的消息,不過一眾隨行大臣擔憂太子安危強勸其盡快趕迴長安,太子迫於無奈隻好率我們先行迴來了。
一迴到長安,我便與太子一同向父皇稟告了遇刺之事,父皇亦無比震怒,命太子徹查此事,同時亦極力尋找九哥。然後就在我為九哥安危擔精力竭之時,第二日晚,重傷昏迷的九哥便被神秘之人送到了京兆府。
那些時日我亦為九哥擔憂不已,幸得九哥受上蒼之眷顧最終醒來,如今雖失了記憶,但相比九哥之平安康複,失憶一事倒也有所釋懷了……”
慢慢聽著十皇子的講述,李栩也終於知道了他被刺殺一事的具體經過,雖然十皇子所言中沒什麽明顯的漏洞,但也有著不少的矛盾之處,例如,那四個去楊濟老頭兒家殺他的人是怎麽迴事?
仍有不少疑惑,想不通李栩也沒糾結,問道:“有關刺殺之事,這些時日可追查出了什麽?”
十皇子氣憤道:“線索並未發現,不過一想便知是何人指使。”
李栩看了看十皇子,試探道:“何人?”
十皇子迴答的比李栩預想要果斷,直接道:“兩次刺殺,定都是靖北王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