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麵寒風吹的窗紙和門板唿唿作響,屋裏木桌上鏽跡斑駁的油燈一閃一閃地燃燒著。
他剛剛簡單問了下,這位老漢姓楊名濟,是一位農戶,其他的老漢沒多說他也沒多問,至於那個叫燕兒的小姑娘,看起來似乎是老漢的孫女,但他又覺得有點不對勁。
當然這跟他沒太大的關係,他也沒在意這個,然後小姑娘熬的藥他並沒有喝,以身體並無大礙拒絕了,真正原因是他不確定那藥是否有用,是否有副作用。
這可急壞了楊濟老頭兒,好一番苦口婆心地相勸,可他硬是不喝,老頭兒也沒什麽辦法,好在燕兒做的稀粥他喝了,而且喝完了,這才讓楊濟多少安下心來。
當然也不是說他喝了多少,畢竟身體太虛弱,主要是那粥碗實在太小,幾口下去就見底了,不過肚子裏總算有了點東西,他也稍稍精神了些。
“公子莫要見怪,家裏窮苦,平日裏隻能以稀粥度日,委屈公子了。”小姑娘拿走粥碗,楊濟一臉歉意道。
他客氣道:“楊老伯您是我的恩人,千萬別這樣客氣了,叫我如何擔當的起。”
楊濟謙恭道:“公子乃大貴之人,相救於公子那是我的榮幸,公子還請務必不要見外。”
他正色道:“若楊老伯再如此,那我便隻好離開了。”
他有點無奈,自從他醒來,這個老頭兒可以說對他是客氣至極,關切至極,甚至謙卑至極,仿佛他才是那個救人的人一樣,這讓他很不習慣,也很不舒服。
“公子莫怪,公子莫怪!”見他這樣說,楊濟一下子有點慌了,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說什麽,最後拿來被子披在他身上,關切道:“公子的傷確無大礙?”
“確無大礙。”他說。
不分輕重,受傷對於以前經曆過無數殘酷甚至殘忍訓練的他來說就像吃飯一樣平常,現在的傷他很清楚,拋去身上那些細小的劃傷,主要的傷應該是胸部淤血,胸骨也應該斷了兩到三根,不過並沒有壓迫到內髒。
這種傷不算重也不算輕,關鍵是需要好好休養以及自我的鍛煉恢複,從這點上來說,其實現代和古代差別不是很大,他也不是很在意這個,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他是怎麽受的傷,於是問道:“楊老伯,還請再詳細說一遍你發現我時的情形。”
“公子還是都不記得?”除了剛醒來那一會兒,之後這位公子的言行舉止都很正常,楊濟還以為他已經恢複記憶了。
對此雖有些失落,不過也還好,楊濟迴想了一會兒道:“我今日上午進山砍柴,經過北山崖時,發現公子倒在一片荒草之中,當時公子便是這樣全身劃傷昏迷不醒,如此天寒地凍,公子昏死在荒野,非丟了性命不可,我便將公子背了迴來。”
“北山崖是何地?”
“北山崖便是北邊山中崖淵,縱橫數十裏,高聳數十丈,出了村子,進山約二裏便可遇見。”
他點了點頭,隨後掀開衣袖和褲腿看了看身上的那些劃傷,想了想問道:“山崖上方楊老伯可曾知曉?”
楊濟點頭道:“知曉,老夫壯年時曾兩次去往長安,勢必要經過那一段路,山崖上方為密林,出了密林便是去往長安的官道。”
官道……密林……長安……
他嘴裏念叨著,表情若有所思,開口道:“楊老伯可知附近十裏八鄉,可否有我這般穿戴之人?”
楊濟搖頭道:“不曾見到,豈止十裏八鄉,公子衣著之華貴,老夫也僅是當年自長安城中有所遇見。”說完,楊濟看了看他,又道:“公子可否懷疑是從那山崖上方摔落至此?”
他點了點頭,其實在問楊濟之前,根據身上的傷他已經猜測很可能是從高處摔落所致,現在看來他極有可能是從那北山崖上摔下來的。
看他若有所思的表情,楊濟還以為他是在擔心,便道:“公子吉人天相,雖暫時失了記憶,但想必會很快康複,且一看便知公子身份貴重,想來如今府上已開始派人尋找,公子安心在這裏養傷便是,相信府上不久便會尋到公子。”
他看了看老頭兒,笑了笑沒說什麽。
其實他是誰,他是什麽身份對他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現在在意的是怎麽從山崖上摔下來的?為什麽會摔下來?
還有就是他現在受了傷,起碼半個月無法正常活動,吃喝都要別人照顧,雖然楊濟是這樣的態度,但他卻不能一直在這裏打擾,所以不管怎樣,最多五天,如果到時仍舊沒人來尋他,他便會離開。
當然受傷的他肯定會行動艱難,不過也還好,對於一個曾受過極度殘酷訓練的人來說,即使再艱難,生存,永遠都不是什麽解決不了問題。
至於這份恩情……
他正想著,穿著破布棉襖的小姑娘走進來,偷偷瞄了他一眼,然後小手跟老漢比劃了幾下,好像是要去睡覺的意思,楊濟跟她說了句“去吧”,小姑娘就快步迴西屋了。
“公子莫怪,燕兒就是這樣性子。有些害怕生人。”楊濟說道。
他笑道:“哪裏,我看燕兒很是乖巧,很討人喜歡,隻是為何不曾聽到燕兒講話?”
他本來也隻是隨口一說一問,不過轉頭發現楊濟老頭兒在那不知道發什麽愣,提醒道:“楊老伯?”
“啊?”楊濟終於迴過神來,趕忙道:“公子莫怪,剛失了神,公子不知,燕兒實則口不能言,無法講話。”
他也沒什麽意外,小姑娘果然是個啞巴。
可俗話說“十聾九啞”,小姑娘既然是啞巴,按理說應該聽不見才對,但小姑娘明顯是能聽到的,難道是後天造成的?如果是這樣,也並非沒有康複的可能,他隨口問道:“燕兒自小便是如此?”
楊濟老頭兒看了看他,渾濁的老眼閃了幾下:“迴公子,燕兒為何口不能言,其實我也不知。”說著,老頭歎了口氣,才道:“不瞞公子,其實我並非燕兒的爺爺。”
他點了點頭,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
楊濟並沒有留意的反應,滿臉悲痛道:“燕兒是個可憐的孩子啊,不敢隱瞞公子,老漢我救下公子與燕兒亦有所關係。”
“嗯?”這他倒是沒太明白。
楊濟看了看他:“其實燕兒的經曆與公子很是相似。”
他淡淡道:“從何說來?”
楊濟用他幹癟的手挑了兩下油燈,迴憶道:“那是五年前,也正是這樣的冬末時節,同是在進山砍柴的時候,我在北山崖下發現了燕兒,燕兒當時的情形與公子相近,均是不省人事且全身多處劃傷,我見其年幼可憐,便將其背了迴來。”
他看了看這個楊濟,沒說話。
“公子稍等。”老頭兒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懷疑,說完就直接起身去了西屋,不一會兒,拿著一個小包裹進來,慢慢打開道:“公子請看,這便是當年發現燕兒時,她身著的衣裝。”
油燈的光線昏暗,不過大體能分辨出眼前是一套粉色的童裝。
年久的關係,衣裝顯得很陳舊,顏色也褪了許多,不過還能看出做工很是細膩,衣裝前襟、袖口,褲腳、鞋子上也都繡著精致的花紋。
總體來說,這套衣裝雖然遠不如他身上的華貴,但也屬於上乘,絕不是一般人家孩子能穿得起的。
然後跟他身上的衣服一樣,這套漂亮的童裝上也有很多口子,似撕扯的,似劃破的,最後他發現在那衣服的腰間還係著一個粉色香囊,香囊上繡著一隻可愛的小燕子。
“燕兒的名字就是因此而來?”
他剛剛其實並不相信楊濟的話,準確地說是不完全相信,但看到這套衣裝,他基本能確定楊濟沒有撒謊,不過他還是沒太明白這老頭兒是什麽意思。
“正是。”楊濟慢慢將衣服疊起來,將包裹係好,歎了口氣道:“那時將燕兒背迴來後方知她的傷十分嚴重,我當時很是焦急,可不見其家人前來尋找,且為其請了多位大夫亦毫無辦法,就在老漢我不知如何是好之時,昏死足足七日的燕兒竟然奇跡般地醒來了。
之後倆月,燕兒的身體逐漸恢複,可我發現她無法言語,且總是自睡夢中驚醒,且每次都異常驚恐並大哭大叫,這樣過了一年有餘才有所好轉,不過之後每當問起其經曆與身世時,燕兒的反應亦會如此這般,甚至猶有甚之,而不能言語之事也始終如此,於是後來我便與那香囊之意唿她為燕兒。”
他點了點頭,其實在看到燕兒那套衣裝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所懷疑了。
身為富家之人,自荒山野嶺的山崖上摔落本就有些蹊蹺,如果說他一個成年男人如此還有些解釋的空間,那五年前最多隻有七八歲的燕兒為何也會如此?
現在看來,燕兒當年極有可能是遭遇了什麽不幸之事才自山崖墜落,若燕兒如此,那他呢?
他正若有所思,就聽“撲通”一聲,老頭兒跪在了他身前。
他本想趕快將其扶起來,不過身上的傷導致他動作艱難,再加上這老頭兒執意不肯起來,他最後隻能無奈道:“楊老伯,這是哪般,我如何受得起!”
楊濟卻不管這些,渾濁的老眼中淚光閃閃,懇求道:“公子乃大善人,老夫有一事懇求公子,還望公子成全。”說完,這老頭兒就“梆梆梆”地給他磕了三個頭。
他有點腦袋疼,開口道:“楊老伯你與我有救命之恩,什麽話起來說便是。”邊說著他邊去扶,可這老頭兒就是不起來。
楊濟淚眼婆娑道:“老頭子我孤獨大半生,本以為這輩子便這樣度過,卻不曾想在朽木之年遇見了燕兒,我與燕兒雖非親係,但這些年卻也早已將她視為親孫女一般,我這把老骨頭不知哪天便撒手咽氣,卻如何也放心不下孤苦的燕兒,我知曉公子身份高貴,不敢做多妄想,隻盼公子能念在我這把老骨頭的情分上,今後可照顧燕兒一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完,楊濟也不管他的反應,又是“梆梆梆”地一頓磕頭。
他歎了口氣,其實他早就看出了楊濟的心思。
這個老頭兒之所以救他,善心可能有,但更多的應該是看出了他乃富貴之人,想著能借對他的這份恩情得到什麽迴報。
所以如此窮苦的老頭兒才會第一時間去為他請大夫,才會在得知他吐血之後那麽焦急甚至無端地訓斥燕兒,才會對他那麽客氣謙卑,才會在得知他失憶的第一時間有所失落……
他之所以看出能看出這點,除了老頭兒的所作所為和時而狡猾的眼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燕兒。
他能看出楊濟對燕兒並不是很好。
例如小姑娘在熬藥和做飯時,楊濟除了不停地厲聲催促之外,就一直在屋裏謙卑地照顧他,一點忙都沒幫過。
例如小姑娘要去睡覺了,還要過來跟楊濟說一聲,他現在迴想當時小姑娘的手勢,似乎是在說“碗筷洗完了、地掃幹淨了、柴火收拾了,可以去睡覺了麽?”
當然這些並不能直接說明問題,而讓他真正確定的是燕兒的那雙小手。
一個最多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平時就算幹再多粗活,手也不至於粗糙的像個三四十歲的農婦的手吧。
更難以接受的,那雙小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凍裂的傷口,小小的手背就像幹裂的大地一樣,看得他都有些心瘮,可楊濟對此卻似乎視若無睹,這讓他根本無法相信這個老頭兒平時是疼愛小姑娘的。
如果他猜的不錯,當初楊濟之所以救下小姑娘,估計更多的也是想憑借這份恩情得到小姑娘家人的迴報,畢竟小姑娘的那套衣裝也絕對是富貴人家才穿的起的,隻是可惜了這些年小姑娘的家人都未曾來這裏尋找過。
至於此時楊濟又下跪又磕頭說的這個事,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將燕兒托付給他,所謂的疼愛小姑娘是假,真正的用意則是如果他答應了,那小姑娘以後就相當於是他的人了。這不僅能讓老頭兒的富貴夢更加穩妥,更重要的,楊濟身為救命且收養小姑娘的“爺爺”,今後從他這得到的好處或許就不隻是救命一恩這麽簡單了。
這應該就是眼前這個老頭兒打的算盤,而之所以突然如此的起因,應該就是他剛剛說小姑娘的那句:“我看燕兒很是乖巧,很討人喜歡。”,否則這老頭兒應該不至於這麽冒失。
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老頭兒看出了他這個人似乎比較好說話,而且不止一次地提及這份恩情,老頭兒可能是想趁著他“失憶”沒有任何安全感的時候,想盡可能地將其對他的相救之恩所能得到的好處最大化。
這是他的猜測,可能並不準確,但想來也不會差太多。
不得不說,這老頭兒還真是精明,雖說手段不是很高明,但若是一般人,被他這樣又下跪又磕頭、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著,還真可能著了他的道。
當然這跟他答不答應楊濟沒什麽關係。
楊濟是什麽樣的人、出於什麽目的救的他,他根本無所謂,因為最終的結果是楊濟把他從荒山野嶺背迴來了,給他吃、給他住、給他請大夫……
他記住是這份恩情,他也一定會有所報答。
但楊濟此時的要求與報恩是有本質區別的,而且如果他答應,那就相當於做出了承諾,可他現在連他是誰,他的身份是什麽,這個世界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他根本無法做出這樣的承諾。
他慢慢把楊濟扶起來,看了看他,正色道:“楊老伯,我如今失了記憶,將來的一切均尚未可知,無法做出任何承諾,不過我可以答應你,如若我能做到,我會盡可能讓你和燕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的迴答已經很直接很到位了,精明的楊濟反應也確實如此,隻見其立刻老淚縱橫,眼看又要跪下磕頭,他隻能忍著傷勢的劇痛強行將其扶住。
楊濟哽咽道:“多謝公子,公子恩德,老夫來世願做牛做馬為其報答。”
他笑了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之後楊濟又是好一番感激涕零,直到見他又要搖搖欲墜,激動的老頭兒才在一番關切並小心翼翼地為他鋪好被褥之後迴西屋了。
外麵寒風依舊在吹,熄了油燈的屋子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趟在炕被裏的他很倦卻久久無法入眠。
這個夜,很長很長……
他剛剛簡單問了下,這位老漢姓楊名濟,是一位農戶,其他的老漢沒多說他也沒多問,至於那個叫燕兒的小姑娘,看起來似乎是老漢的孫女,但他又覺得有點不對勁。
當然這跟他沒太大的關係,他也沒在意這個,然後小姑娘熬的藥他並沒有喝,以身體並無大礙拒絕了,真正原因是他不確定那藥是否有用,是否有副作用。
這可急壞了楊濟老頭兒,好一番苦口婆心地相勸,可他硬是不喝,老頭兒也沒什麽辦法,好在燕兒做的稀粥他喝了,而且喝完了,這才讓楊濟多少安下心來。
當然也不是說他喝了多少,畢竟身體太虛弱,主要是那粥碗實在太小,幾口下去就見底了,不過肚子裏總算有了點東西,他也稍稍精神了些。
“公子莫要見怪,家裏窮苦,平日裏隻能以稀粥度日,委屈公子了。”小姑娘拿走粥碗,楊濟一臉歉意道。
他客氣道:“楊老伯您是我的恩人,千萬別這樣客氣了,叫我如何擔當的起。”
楊濟謙恭道:“公子乃大貴之人,相救於公子那是我的榮幸,公子還請務必不要見外。”
他正色道:“若楊老伯再如此,那我便隻好離開了。”
他有點無奈,自從他醒來,這個老頭兒可以說對他是客氣至極,關切至極,甚至謙卑至極,仿佛他才是那個救人的人一樣,這讓他很不習慣,也很不舒服。
“公子莫怪,公子莫怪!”見他這樣說,楊濟一下子有點慌了,張了張嘴也不知道說什麽,最後拿來被子披在他身上,關切道:“公子的傷確無大礙?”
“確無大礙。”他說。
不分輕重,受傷對於以前經曆過無數殘酷甚至殘忍訓練的他來說就像吃飯一樣平常,現在的傷他很清楚,拋去身上那些細小的劃傷,主要的傷應該是胸部淤血,胸骨也應該斷了兩到三根,不過並沒有壓迫到內髒。
這種傷不算重也不算輕,關鍵是需要好好休養以及自我的鍛煉恢複,從這點上來說,其實現代和古代差別不是很大,他也不是很在意這個,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他是怎麽受的傷,於是問道:“楊老伯,還請再詳細說一遍你發現我時的情形。”
“公子還是都不記得?”除了剛醒來那一會兒,之後這位公子的言行舉止都很正常,楊濟還以為他已經恢複記憶了。
對此雖有些失落,不過也還好,楊濟迴想了一會兒道:“我今日上午進山砍柴,經過北山崖時,發現公子倒在一片荒草之中,當時公子便是這樣全身劃傷昏迷不醒,如此天寒地凍,公子昏死在荒野,非丟了性命不可,我便將公子背了迴來。”
“北山崖是何地?”
“北山崖便是北邊山中崖淵,縱橫數十裏,高聳數十丈,出了村子,進山約二裏便可遇見。”
他點了點頭,隨後掀開衣袖和褲腿看了看身上的那些劃傷,想了想問道:“山崖上方楊老伯可曾知曉?”
楊濟點頭道:“知曉,老夫壯年時曾兩次去往長安,勢必要經過那一段路,山崖上方為密林,出了密林便是去往長安的官道。”
官道……密林……長安……
他嘴裏念叨著,表情若有所思,開口道:“楊老伯可知附近十裏八鄉,可否有我這般穿戴之人?”
楊濟搖頭道:“不曾見到,豈止十裏八鄉,公子衣著之華貴,老夫也僅是當年自長安城中有所遇見。”說完,楊濟看了看他,又道:“公子可否懷疑是從那山崖上方摔落至此?”
他點了點頭,其實在問楊濟之前,根據身上的傷他已經猜測很可能是從高處摔落所致,現在看來他極有可能是從那北山崖上摔下來的。
看他若有所思的表情,楊濟還以為他是在擔心,便道:“公子吉人天相,雖暫時失了記憶,但想必會很快康複,且一看便知公子身份貴重,想來如今府上已開始派人尋找,公子安心在這裏養傷便是,相信府上不久便會尋到公子。”
他看了看老頭兒,笑了笑沒說什麽。
其實他是誰,他是什麽身份對他來說根本就無所謂,他現在在意的是怎麽從山崖上摔下來的?為什麽會摔下來?
還有就是他現在受了傷,起碼半個月無法正常活動,吃喝都要別人照顧,雖然楊濟是這樣的態度,但他卻不能一直在這裏打擾,所以不管怎樣,最多五天,如果到時仍舊沒人來尋他,他便會離開。
當然受傷的他肯定會行動艱難,不過也還好,對於一個曾受過極度殘酷訓練的人來說,即使再艱難,生存,永遠都不是什麽解決不了問題。
至於這份恩情……
他正想著,穿著破布棉襖的小姑娘走進來,偷偷瞄了他一眼,然後小手跟老漢比劃了幾下,好像是要去睡覺的意思,楊濟跟她說了句“去吧”,小姑娘就快步迴西屋了。
“公子莫怪,燕兒就是這樣性子。有些害怕生人。”楊濟說道。
他笑道:“哪裏,我看燕兒很是乖巧,很討人喜歡,隻是為何不曾聽到燕兒講話?”
他本來也隻是隨口一說一問,不過轉頭發現楊濟老頭兒在那不知道發什麽愣,提醒道:“楊老伯?”
“啊?”楊濟終於迴過神來,趕忙道:“公子莫怪,剛失了神,公子不知,燕兒實則口不能言,無法講話。”
他也沒什麽意外,小姑娘果然是個啞巴。
可俗話說“十聾九啞”,小姑娘既然是啞巴,按理說應該聽不見才對,但小姑娘明顯是能聽到的,難道是後天造成的?如果是這樣,也並非沒有康複的可能,他隨口問道:“燕兒自小便是如此?”
楊濟老頭兒看了看他,渾濁的老眼閃了幾下:“迴公子,燕兒為何口不能言,其實我也不知。”說著,老頭歎了口氣,才道:“不瞞公子,其實我並非燕兒的爺爺。”
他點了點頭,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
楊濟並沒有留意的反應,滿臉悲痛道:“燕兒是個可憐的孩子啊,不敢隱瞞公子,老漢我救下公子與燕兒亦有所關係。”
“嗯?”這他倒是沒太明白。
楊濟看了看他:“其實燕兒的經曆與公子很是相似。”
他淡淡道:“從何說來?”
楊濟用他幹癟的手挑了兩下油燈,迴憶道:“那是五年前,也正是這樣的冬末時節,同是在進山砍柴的時候,我在北山崖下發現了燕兒,燕兒當時的情形與公子相近,均是不省人事且全身多處劃傷,我見其年幼可憐,便將其背了迴來。”
他看了看這個楊濟,沒說話。
“公子稍等。”老頭兒似乎也看出了他的懷疑,說完就直接起身去了西屋,不一會兒,拿著一個小包裹進來,慢慢打開道:“公子請看,這便是當年發現燕兒時,她身著的衣裝。”
油燈的光線昏暗,不過大體能分辨出眼前是一套粉色的童裝。
年久的關係,衣裝顯得很陳舊,顏色也褪了許多,不過還能看出做工很是細膩,衣裝前襟、袖口,褲腳、鞋子上也都繡著精致的花紋。
總體來說,這套衣裝雖然遠不如他身上的華貴,但也屬於上乘,絕不是一般人家孩子能穿得起的。
然後跟他身上的衣服一樣,這套漂亮的童裝上也有很多口子,似撕扯的,似劃破的,最後他發現在那衣服的腰間還係著一個粉色香囊,香囊上繡著一隻可愛的小燕子。
“燕兒的名字就是因此而來?”
他剛剛其實並不相信楊濟的話,準確地說是不完全相信,但看到這套衣裝,他基本能確定楊濟沒有撒謊,不過他還是沒太明白這老頭兒是什麽意思。
“正是。”楊濟慢慢將衣服疊起來,將包裹係好,歎了口氣道:“那時將燕兒背迴來後方知她的傷十分嚴重,我當時很是焦急,可不見其家人前來尋找,且為其請了多位大夫亦毫無辦法,就在老漢我不知如何是好之時,昏死足足七日的燕兒竟然奇跡般地醒來了。
之後倆月,燕兒的身體逐漸恢複,可我發現她無法言語,且總是自睡夢中驚醒,且每次都異常驚恐並大哭大叫,這樣過了一年有餘才有所好轉,不過之後每當問起其經曆與身世時,燕兒的反應亦會如此這般,甚至猶有甚之,而不能言語之事也始終如此,於是後來我便與那香囊之意唿她為燕兒。”
他點了點頭,其實在看到燕兒那套衣裝的時候,他就已經有所懷疑了。
身為富家之人,自荒山野嶺的山崖上摔落本就有些蹊蹺,如果說他一個成年男人如此還有些解釋的空間,那五年前最多隻有七八歲的燕兒為何也會如此?
現在看來,燕兒當年極有可能是遭遇了什麽不幸之事才自山崖墜落,若燕兒如此,那他呢?
他正若有所思,就聽“撲通”一聲,老頭兒跪在了他身前。
他本想趕快將其扶起來,不過身上的傷導致他動作艱難,再加上這老頭兒執意不肯起來,他最後隻能無奈道:“楊老伯,這是哪般,我如何受得起!”
楊濟卻不管這些,渾濁的老眼中淚光閃閃,懇求道:“公子乃大善人,老夫有一事懇求公子,還望公子成全。”說完,這老頭兒就“梆梆梆”地給他磕了三個頭。
他有點腦袋疼,開口道:“楊老伯你與我有救命之恩,什麽話起來說便是。”邊說著他邊去扶,可這老頭兒就是不起來。
楊濟淚眼婆娑道:“老頭子我孤獨大半生,本以為這輩子便這樣度過,卻不曾想在朽木之年遇見了燕兒,我與燕兒雖非親係,但這些年卻也早已將她視為親孫女一般,我這把老骨頭不知哪天便撒手咽氣,卻如何也放心不下孤苦的燕兒,我知曉公子身份高貴,不敢做多妄想,隻盼公子能念在我這把老骨頭的情分上,今後可照顧燕兒一二。”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完,楊濟也不管他的反應,又是“梆梆梆”地一頓磕頭。
他歎了口氣,其實他早就看出了楊濟的心思。
這個老頭兒之所以救他,善心可能有,但更多的應該是看出了他乃富貴之人,想著能借對他的這份恩情得到什麽迴報。
所以如此窮苦的老頭兒才會第一時間去為他請大夫,才會在得知他吐血之後那麽焦急甚至無端地訓斥燕兒,才會對他那麽客氣謙卑,才會在得知他失憶的第一時間有所失落……
他之所以看出能看出這點,除了老頭兒的所作所為和時而狡猾的眼神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燕兒。
他能看出楊濟對燕兒並不是很好。
例如小姑娘在熬藥和做飯時,楊濟除了不停地厲聲催促之外,就一直在屋裏謙卑地照顧他,一點忙都沒幫過。
例如小姑娘要去睡覺了,還要過來跟楊濟說一聲,他現在迴想當時小姑娘的手勢,似乎是在說“碗筷洗完了、地掃幹淨了、柴火收拾了,可以去睡覺了麽?”
當然這些並不能直接說明問題,而讓他真正確定的是燕兒的那雙小手。
一個最多十二三歲的小女孩,平時就算幹再多粗活,手也不至於粗糙的像個三四十歲的農婦的手吧。
更難以接受的,那雙小手上布滿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凍裂的傷口,小小的手背就像幹裂的大地一樣,看得他都有些心瘮,可楊濟對此卻似乎視若無睹,這讓他根本無法相信這個老頭兒平時是疼愛小姑娘的。
如果他猜的不錯,當初楊濟之所以救下小姑娘,估計更多的也是想憑借這份恩情得到小姑娘家人的迴報,畢竟小姑娘的那套衣裝也絕對是富貴人家才穿的起的,隻是可惜了這些年小姑娘的家人都未曾來這裏尋找過。
至於此時楊濟又下跪又磕頭說的這個事,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將燕兒托付給他,所謂的疼愛小姑娘是假,真正的用意則是如果他答應了,那小姑娘以後就相當於是他的人了。這不僅能讓老頭兒的富貴夢更加穩妥,更重要的,楊濟身為救命且收養小姑娘的“爺爺”,今後從他這得到的好處或許就不隻是救命一恩這麽簡單了。
這應該就是眼前這個老頭兒打的算盤,而之所以突然如此的起因,應該就是他剛剛說小姑娘的那句:“我看燕兒很是乖巧,很討人喜歡。”,否則這老頭兒應該不至於這麽冒失。
還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老頭兒看出了他這個人似乎比較好說話,而且不止一次地提及這份恩情,老頭兒可能是想趁著他“失憶”沒有任何安全感的時候,想盡可能地將其對他的相救之恩所能得到的好處最大化。
這是他的猜測,可能並不準確,但想來也不會差太多。
不得不說,這老頭兒還真是精明,雖說手段不是很高明,但若是一般人,被他這樣又下跪又磕頭、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求著,還真可能著了他的道。
當然這跟他答不答應楊濟沒什麽關係。
楊濟是什麽樣的人、出於什麽目的救的他,他根本無所謂,因為最終的結果是楊濟把他從荒山野嶺背迴來了,給他吃、給他住、給他請大夫……
他記住是這份恩情,他也一定會有所報答。
但楊濟此時的要求與報恩是有本質區別的,而且如果他答應,那就相當於做出了承諾,可他現在連他是誰,他的身份是什麽,這個世界是什麽樣子都不知道,他根本無法做出這樣的承諾。
他慢慢把楊濟扶起來,看了看他,正色道:“楊老伯,我如今失了記憶,將來的一切均尚未可知,無法做出任何承諾,不過我可以答應你,如若我能做到,我會盡可能讓你和燕兒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的迴答已經很直接很到位了,精明的楊濟反應也確實如此,隻見其立刻老淚縱橫,眼看又要跪下磕頭,他隻能忍著傷勢的劇痛強行將其扶住。
楊濟哽咽道:“多謝公子,公子恩德,老夫來世願做牛做馬為其報答。”
他笑了笑,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之後楊濟又是好一番感激涕零,直到見他又要搖搖欲墜,激動的老頭兒才在一番關切並小心翼翼地為他鋪好被褥之後迴西屋了。
外麵寒風依舊在吹,熄了油燈的屋子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趟在炕被裏的他很倦卻久久無法入眠。
這個夜,很長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