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狗子的問話好像戳到了宋承秋的痛處,他的臉上閃過一陣尷尬之色,猶豫了半晌後才吞吞吐吐的向我們解釋。


    “諸位,我是當家的不假,可是我當家的那個‘尋’字門,在八麵司徒裏算是最雞肋的一門了。”宋承秋無奈的苦笑道,“以往江湖裏消息不暢,需要我們尋字門的人在外收集消息,加以甄別後,到涉及的地區先行探查,確認之後,才由‘定’字門的人來確定古墓具體的位置。這樣可以省去大隊人馬來迴奔波的麻煩。”


    宋承秋說到此處,歎了一聲:“現在交通工具發達,收集信息的渠道也多,全國各地去哪裏都方便,我們尋字門現在實際上是相當於擺設一樣,在八麵司徒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徹底失去了話語權。再加上現在八麵司徒都他娘的要散夥了,各家都有各家的難處,誰還會理會我們這個爹不親娘不疼的角兒?”


    我不禁暗自發笑,本以為他身為八麵司徒的當家人,是個多厲害的人,結果竟是個銀樣蠟槍頭,混到他們這樣慘的,也是不多見了。


    可是憐憫歸憐憫,正事歸正事,這點理智我還是有的,雖然他在王棗村的勢力對我們找尋曹操真正的陵墓,多少會有些幫助,可相較之下,他一個陌生人的加入所帶來的風險遠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


    當下我再次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宋承秋也沒有再勉強,而是話鋒一轉,說不管我們去洛陽是要做什麽,既然到了洛陽,那他就得盡盡地主之宜,到時吃喝玩樂隨我們選。


    之後,他就迴到了自己的坐位上去了。我們也不敢再談論任何關於聚魂珠的事,隨便閑聊起一些無關的話題。


    火車經過將近十個小時的顛簸,等我們在洛陽站下車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鍾了。


    可此時的洛陽城,卻依然的十分熱鬧,一如她曾經輝煌的曆史——明堂、白馬寺、龍門石窟等等,都如同曆史長河中璀璨的明珠,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綻放著奪目的光彩。


    更重要的是,洛陽城,對於老掏子們而言,是顆永遠也翻不空的金花生,是每個老掏子們都向往的聖地。


    因為,洛陽城悠久的曆史、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她得天獨厚的風水寶位,從周朝起,先後成為了十三個朝代的都城。


    朝代的更迭,讓洛陽城曆經數次浴火重生,四爺曾經說過,現在的洛陽下麵,還埋著許多個洛陽都城,每一層都是由無數的皇家珍寶堆砌而成。


    而洛陽城這種無可比擬的風水龍脈,也衍生出了北邙山這個聞名世界的巨大墓葬群。


    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於蘇杭,葬於北邙”,正是對此的真實寫照。曆史的潮流中,無數的達官貴人死後,都選擇了葬在北邙山上,放眼放去,整個北邙山都仿佛是一座巨大的陵墓,埋葬了中國大半的曆史。後世甚至將北邙直接當作了墓地或墳墓的代名詞。


    正是因為北邙山上的各種古墓陵寢實在是太多了,也導致該地區的盜墓行業曾經一度興盛,北邙地區的老掏子們甚至還發明了在中國盜墓史上占據非凡意義的盜墓工具——洛陽鏟。


    如今當我們真正的踏足於這片充滿了曆史氣息的聖土之上,迎接我們的又將會是怎麽一場奇遇?


    正當我們站在月台之上感慨之際,宋承秋找到了我們,主動提出說此時夜色已深,他已經替我們安排好了住處,不妨一同前往休息。


    我原本打算謝絕他的好意,但是轉念想到,我們還帶著秦掌櫃,這個點在一個陌生城市找酒店住,不是件容易事。


    反正隻是隨他暫住一晚,倒是不會出什麽事。


    於是我們再三感激後,便隨著他一同離開。剛了站口,就有幾位年輕人舉著牌子在等宋承秋,都是他的朋友們,接到我們後,幾個人都開著車,分別載著我們向市區駛去。


    夜晚的洛陽城,依然不失古都該有繁華,霓虹閃爍,車流不息。汽車載著我們在繁華熱鬧的城區幾經周轉後,進入了當地的老城區,徑直停在了一棟獨門別墅的前麵。


    宋承秋介紹道,這間別墅是他一位朋友的,已經說好了,今晚在此暫住,免得在外麵住酒店,委屈了我們。


    我們沒有過多謙讓,隨他進入別墅休息,一直到了第二天上午八點多鍾,大家才都懶洋洋的起床。


    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難辦了,宋承秋好意的問我們下一步行程如何,我們總不能直接告訴他是打算去王棗村的吧?這樣豈不是徹底就暴露目的了?


    正在為難之際,倒是明珠機靈,忙笑道:“都說洛陽城的牡丹好看,景也好看,不知現在可是賞花的時節嗎?我們想四處轉轉看。”


    宋承秋哈哈笑道:“唐姑娘,你要是想看牡丹,可得提前了,每年四月份才是賞牡丹的最佳時節。不過,你們既然想看,咱們不妨玩上一天,我給你們做導遊如何?你們今天就聽我的安排,保證讓你們看個夠、玩個夠!”


    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我們也沒有再推辭,當即由他的那些朋友們開著車,滿洛陽城的轉了起來。


    果然不愧是由曆史堆砌而出的古城,各種名勝古跡數不勝數,我們先去了明堂、白馬寺,之後一路駛出城區,到了伊河邊上的龍門石窟。


    靜靜流淌的伊河,在盧舍娜大佛的麵前,帶走了無數朝代的芳華。


    夏商的遠去,帶來了周漢的興盛,之後魏晉之風撲麵而至,迎來了隋唐盛世……訴不盡的繁華,道不完的曆史,在一河伊水中,滾滾東去。


    我們在宋承秋的安排下,一路走一路看,漸漸的天色也晚了下來,我們終於停在了一個位於伊河之濱的村莊前麵。


    宋承秋從前車上跑了下來,到我們車前拉開車門,客氣的笑道:“諸位,今晚咱們不迴市裏啦,就在我老家裏先湊合一晚吧。本人代表王棗村的全體村民,歡迎諸位大駕光臨!”


    我草,他竟然趁機將我們直接帶到了王棗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浪淘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家老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家老四並收藏盜浪淘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