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立明也不願讓方寶成去打仗,在旁邊說道:“榮榮說的在理,他們年輕人的事,我們老一輩的最好不要插手,我們已經為他們搭好橋,其他的事就讓他們自個兒處理好了。”
方寶成說道:“我隻是惦記方嵐,七八年了,他現在不能迴來,我就應該去南陽。幫中的事務已經交待好了,近期的事都安排好了,不會有問題,我快去快迴,耽誤不了事。”
陸立明說道:“思子心切,人之常情,榮榮就和方伯伯一起去南陽,他闖蕩江湖多年,經驗豐富,對你們有幫助。”送他們三人離開徐家碼頭,方寶成想快,沒有乘舒適的船,而是騎馬走陸路去南陽。
迴頭再說武令珣的軍隊,將南陽圍得水泄不通,畢思琛說道:“皇上的聖旨,元帥要重視,不能再拖了。”武令珣說道:“是啊,從四月底到現在,已經半年了,當時在濁水河邊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殺敵四萬多,但我們的損失也不小。唐軍先鋒的衝擊力很強,摧毀了我的第一道防線,如果不是河流阻隔,加上遠程打擊武器殺傷力大,能不能取得勝利,還真難說。打了大勝仗,首先要做的就是獎賞有功之人,對作戰勇敢,奮力殺敵者重賞。接續要做的事是安撫死者,治療傷員,補充糧草、弓箭武器。軍隊休整了一個多月,直到六月初接到安祿山進攻南陽的命令,才緩緩向南陽城攻來。”
他停止一會,接著又說道:“不想這樣緩慢了一下,就讓魯炅緩過勁來,他們已經修好了南陽城的防禦工事,唐軍也從失敗的陰影中掙脫,軍士們又重新樹立起了信心。麵對滾滾而來的輪番攻擊,他們毫無懼色,嚴陣以待。”
畢思琛說道:“現在又圍困了他們三個多月,已經沒有了銳氣,我建議立即強攻。武令珣當即命令,發起猛攻,燕軍擂鼓呐喊,在車駑和強駑的掩護下,四麵攻城。但魯炅準備充分,頑強抵抗。燕朝的軍士們抬著雲梯,一批批的向城樓衝鋒。前赴後繼,猛烈得很。但南陽城內的唐軍,守得十分頑強,他們冒著敵人的箭雨,用各種駑箭對衝鋒的敵人猛射。
燕軍雖然士氣高昂,但因為城防工事堅固,唐軍頑強抵抗,始終接近不了城牆,無法渡過護城河。畢思琛說道:“沒想到魯炅這樣能打,這樣強攻,軍隊的傷亡很大,得不償失。軍隊的傷亡過大,會影響士氣。我建議暫緩攻擊。”
武令珣也想保存實力,他說道:“暫停攻擊,軍隊休整一段時間,先困住唐軍”不想安祿山的命令又到,要他加大攻擊力度,向荊州進軍。
軍令如山,武令珣又開始猛烈的攻擊,燕軍前赴後繼,勇猛衝擊。但是除了增加了千餘名受傷者外,一無所獲,燕軍根本就接近不了城池。
畢思琛說道:“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軍隊受傷的太多,應該放緩進攻,采用四麵圍困的辦法。”武令珣說道:“傳令下去,在南陽城的四周紮下營寨,不讓南陽城內軍民出入。我們要長期封鎖城池,困住他們。城中長期得不到補給,軍心必亂,要不了多久時間,就會出城投降。”
畢思琛說道:“南陽城防堅固,唐軍士氣正旺,這時進攻時機不到,增大傷亡不說,而且很難攻下城池。我建議一邊采用原來的戰術,先圍困他們,一邊想辦法把哥舒翰信送到魯炅的手上。即使他不投降,也能挫傷唐軍的銳氣之後,再抓住時機一舉攻下。”
哥舒達說道:“南陽城已經成有近兩個月與外麵失去了聯係,城內的糧草不多了,再有一段時間,軍隊和老百姓都要餓肚子。堅持不了太久,隻要元帥靜下心來等待,既可以減少軍士的傷亡,又能拿下城池,比強攻好多了。”
武令珣說道:“我們的糧草還能保證多長時間?”畢思琛說道:“三個月沒問題。”武令珣說道:“朝廷的糧草也不多,現在小麥已經收割完畢,老百姓家中有糧。哥舒達帶領三千軍隊到南陽郡的幾個縣,征收軍糧,要保證一年的糧草。”
武令珣拿出哥舒翰招降魯炅的書信說道:“魯炅鐵了心,不讓我軍接近城門,這信雖然送到了南陽,但到不了魯炅的手中。我看他這樣頑固,就是到了他的手中,也未必有效果。”畢思琛說道:“不管有沒有效果,總要試一試吧,我們可先試探一下,然後再傳書信。”
武令珣立即寫了一封信,但是找不到送信的方法。正在這時朝廷的信使又來了。武令珣立即在帥帳接待了信使。信使說道:“皇上對唐朝的南陽守將十分看重,要求我將哥舒司空的信送到魯炅的手中。請元帥為我掩護,我親自送到魯炅的手中。”
武令珣說道:“這事我都想幾天了,但沒有辦法接近城池。既然皇上有安排,我派哥舒達將軍護送你,一定不會誤事,做到萬無一失。”哥舒達和信使試圖進城,但唐軍守得嚴密,離城牆尚有一百多步,城樓上的箭矢密集的射向他們。哥舒達撥打箭頭,保護信使,他後麵的軍士抵擋不住,隻得退迴,燕朝的人根本接近不了城牆。
武令珣隻好將原來寫的那封信拿出來,將書信綁在車駑主箭上射到城樓。那支主箭帶著書信,插在城樓的木柱子上。守城士兵看到箭杆上捆著一堆紙,搬來樓梯,將巨箭取下,拿到書信交給正在值勤的方嵐。方嵐看著上麵寫著魯炅親啟,他不便折開,馬上交給了魯炅。
魯炅也沒有問書信是那裏來的,拆開一看,臉色大變,半天說不出話來。方嵐知道魯炅遇上了麻煩事,以為是私事,轉身離開。魯炅這才緩過神來,對方嵐說道:“方將軍留步,潼關失守了,朝廷的二十萬主力全部被殲,天下兵馬副元帥哥舒翰被擒。長安失守,皇上帶領文武大臣逃到劍南去了,而且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朝廷躲到蜀地,大唐大勢已去。”
劉橫說道:“想不到盛世大唐竟如此脆弱,安祿山隻用了七個月時間便攻下了兩京,殲滅了朝廷的大部分主力,我們這座城池還能守多久啊?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竟然被殲滅,不可思議。是不是敵人的迷魂藥,有意造謠。”
魯炅說道:“不會是假的,這信上說,燕朝攻破了潼關,唐朝的二十萬主力全部被殲,哥舒元帥投降了燕朝。皇上帶著唐朝的大臣,都跑到蜀地去了。還有哥舒元帥給我的書信,要傳給我。”
方寶成說道:“我隻是惦記方嵐,七八年了,他現在不能迴來,我就應該去南陽。幫中的事務已經交待好了,近期的事都安排好了,不會有問題,我快去快迴,耽誤不了事。”
陸立明說道:“思子心切,人之常情,榮榮就和方伯伯一起去南陽,他闖蕩江湖多年,經驗豐富,對你們有幫助。”送他們三人離開徐家碼頭,方寶成想快,沒有乘舒適的船,而是騎馬走陸路去南陽。
迴頭再說武令珣的軍隊,將南陽圍得水泄不通,畢思琛說道:“皇上的聖旨,元帥要重視,不能再拖了。”武令珣說道:“是啊,從四月底到現在,已經半年了,當時在濁水河邊打了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殺敵四萬多,但我們的損失也不小。唐軍先鋒的衝擊力很強,摧毀了我的第一道防線,如果不是河流阻隔,加上遠程打擊武器殺傷力大,能不能取得勝利,還真難說。打了大勝仗,首先要做的就是獎賞有功之人,對作戰勇敢,奮力殺敵者重賞。接續要做的事是安撫死者,治療傷員,補充糧草、弓箭武器。軍隊休整了一個多月,直到六月初接到安祿山進攻南陽的命令,才緩緩向南陽城攻來。”
他停止一會,接著又說道:“不想這樣緩慢了一下,就讓魯炅緩過勁來,他們已經修好了南陽城的防禦工事,唐軍也從失敗的陰影中掙脫,軍士們又重新樹立起了信心。麵對滾滾而來的輪番攻擊,他們毫無懼色,嚴陣以待。”
畢思琛說道:“現在又圍困了他們三個多月,已經沒有了銳氣,我建議立即強攻。武令珣當即命令,發起猛攻,燕軍擂鼓呐喊,在車駑和強駑的掩護下,四麵攻城。但魯炅準備充分,頑強抵抗。燕朝的軍士們抬著雲梯,一批批的向城樓衝鋒。前赴後繼,猛烈得很。但南陽城內的唐軍,守得十分頑強,他們冒著敵人的箭雨,用各種駑箭對衝鋒的敵人猛射。
燕軍雖然士氣高昂,但因為城防工事堅固,唐軍頑強抵抗,始終接近不了城牆,無法渡過護城河。畢思琛說道:“沒想到魯炅這樣能打,這樣強攻,軍隊的傷亡很大,得不償失。軍隊的傷亡過大,會影響士氣。我建議暫緩攻擊。”
武令珣也想保存實力,他說道:“暫停攻擊,軍隊休整一段時間,先困住唐軍”不想安祿山的命令又到,要他加大攻擊力度,向荊州進軍。
軍令如山,武令珣又開始猛烈的攻擊,燕軍前赴後繼,勇猛衝擊。但是除了增加了千餘名受傷者外,一無所獲,燕軍根本就接近不了城池。
畢思琛說道:“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軍隊受傷的太多,應該放緩進攻,采用四麵圍困的辦法。”武令珣說道:“傳令下去,在南陽城的四周紮下營寨,不讓南陽城內軍民出入。我們要長期封鎖城池,困住他們。城中長期得不到補給,軍心必亂,要不了多久時間,就會出城投降。”
畢思琛說道:“南陽城防堅固,唐軍士氣正旺,這時進攻時機不到,增大傷亡不說,而且很難攻下城池。我建議一邊采用原來的戰術,先圍困他們,一邊想辦法把哥舒翰信送到魯炅的手上。即使他不投降,也能挫傷唐軍的銳氣之後,再抓住時機一舉攻下。”
哥舒達說道:“南陽城已經成有近兩個月與外麵失去了聯係,城內的糧草不多了,再有一段時間,軍隊和老百姓都要餓肚子。堅持不了太久,隻要元帥靜下心來等待,既可以減少軍士的傷亡,又能拿下城池,比強攻好多了。”
武令珣說道:“我們的糧草還能保證多長時間?”畢思琛說道:“三個月沒問題。”武令珣說道:“朝廷的糧草也不多,現在小麥已經收割完畢,老百姓家中有糧。哥舒達帶領三千軍隊到南陽郡的幾個縣,征收軍糧,要保證一年的糧草。”
武令珣拿出哥舒翰招降魯炅的書信說道:“魯炅鐵了心,不讓我軍接近城門,這信雖然送到了南陽,但到不了魯炅的手中。我看他這樣頑固,就是到了他的手中,也未必有效果。”畢思琛說道:“不管有沒有效果,總要試一試吧,我們可先試探一下,然後再傳書信。”
武令珣立即寫了一封信,但是找不到送信的方法。正在這時朝廷的信使又來了。武令珣立即在帥帳接待了信使。信使說道:“皇上對唐朝的南陽守將十分看重,要求我將哥舒司空的信送到魯炅的手中。請元帥為我掩護,我親自送到魯炅的手中。”
武令珣說道:“這事我都想幾天了,但沒有辦法接近城池。既然皇上有安排,我派哥舒達將軍護送你,一定不會誤事,做到萬無一失。”哥舒達和信使試圖進城,但唐軍守得嚴密,離城牆尚有一百多步,城樓上的箭矢密集的射向他們。哥舒達撥打箭頭,保護信使,他後麵的軍士抵擋不住,隻得退迴,燕朝的人根本接近不了城牆。
武令珣隻好將原來寫的那封信拿出來,將書信綁在車駑主箭上射到城樓。那支主箭帶著書信,插在城樓的木柱子上。守城士兵看到箭杆上捆著一堆紙,搬來樓梯,將巨箭取下,拿到書信交給正在值勤的方嵐。方嵐看著上麵寫著魯炅親啟,他不便折開,馬上交給了魯炅。
魯炅也沒有問書信是那裏來的,拆開一看,臉色大變,半天說不出話來。方嵐知道魯炅遇上了麻煩事,以為是私事,轉身離開。魯炅這才緩過神來,對方嵐說道:“方將軍留步,潼關失守了,朝廷的二十萬主力全部被殲,天下兵馬副元帥哥舒翰被擒。長安失守,皇上帶領文武大臣逃到劍南去了,而且是三個月之前的事。朝廷躲到蜀地,大唐大勢已去。”
劉橫說道:“想不到盛世大唐竟如此脆弱,安祿山隻用了七個月時間便攻下了兩京,殲滅了朝廷的大部分主力,我們這座城池還能守多久啊?哥舒翰的二十萬大軍竟然被殲滅,不可思議。是不是敵人的迷魂藥,有意造謠。”
魯炅說道:“不會是假的,這信上說,燕朝攻破了潼關,唐朝的二十萬主力全部被殲,哥舒元帥投降了燕朝。皇上帶著唐朝的大臣,都跑到蜀地去了。還有哥舒元帥給我的書信,要傳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