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當然聽出了言外之意,不稍的說道:“我們兩國處於戰爭狀態,兩國爭鬥不斬來使,你主動交涉,我很讚同。戰場上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們不願殺那些破壞兩國關係的害群之馬,那就讓我們來殺他們,上次他們逃脫了,下次,就逃不過了。”
耶律涅裏說道:“我們契丹的八個部落,有的與迴紇關係很好,有的與匈奴關係很好。你們大唐雖然強大,但如果逼急了,他們到迴紇、匈奴那裏去,與他們聯合起來對付你們,那樣更不好辦了。”話雖說得緩和,態度則十分強硬。
史思明火了,大聲說道:“你在威脅我,告訴你,迴紇、匈奴都得向皇上納貢。皇上決不會允許大唐境內的子民的生命和財產,仍由他人搶奪。我可以告訴你,對你們契丹人沒有任何商榷的餘地。除非將迪輦俎裏押送到朝廷,否則我們將永遠關閉貿易通道,讓你們得不到必需的生活品。”
耶律涅裏並沒有跟著發火,而是不緊不慢的說道:“要將可汗送給唐朝,契丹人不會答應。強大都是相對的,如果匈奴、迴紇、契丹聯合一起,隻攻擊將軍的平盧城,將軍的日子能好過嗎?如果將軍吃了敗仗,唐玄宗不會饒恕你的。我們對付不了大唐,要對付平盧還是綽綽有餘的。我們對史將軍並無惡意,但為了契丹的利益,不得不反抗,希望將軍能充分理解我們的處境。和則兩利,戰則兩敗俱傷,和為貴嘛。”
史思明也針鋒相對的說道:“中國有句名言‘一將成名萬骨枯’,將軍要成名,就隻有打仗。我們雖然不願看到那麽多的死人,但也不能容忍契丹人胡作非為。如果你們歸順大唐,將殺害樂靜公主的兇手正法,我們願意和好,如果做不到,就隻有打仗了。你們有什麽招數,盡量使出來,我們奉陪到底,我和田將軍正在想,如何可以成名呢?”
他迴過頭來問田乾真:“田將軍,我說的可對乎?我的態度明確得很,就是要壓製契丹人。”田乾真說道:“副帥說得對極了,我投軍就是要報效國家。不然的話,我遊蕩江湖多自在,怎麽會到這邊關來餐風宿露呢?”
耶律涅裏已經知道了平盧兵將的態度,目的達到了,再談下去都是多餘的了。站起來說道:“我這次來,一是想緩和邊疆的氣氛。二是訴說我這個老臣一直是向往唐朝的,但人老了就不管用了。本想進京麵見皇上,隻是路途遙遠,恐有不測。我說的話,二位將軍一定要放在心上,世上萬物都不是絕對的,請你們三思。能忍讓的,我們雙方都忍讓一下,和比戰好。”
送走耶律涅裏,史思明對田乾真說道:“這老頭是來放煙幕彈的,他當我是三歲小孩。契丹人要打大仗,你要做好準備,來者不善哪。”田乾真說道:“有仗打才興奮呢?史元帥指向哪裏,我們前營軍士就打向哪裏,毫不猶豫。”
史思明思索一會,鄭重的說道:“我現在授予你們前營一種特權。軍隊出發時,隻向我報告就行,不用等待我的批準書到達。你要盡可能的抓住戰機,讓那些好戰之人,口服心服。從現在開始,進入臨戰狀態,所有軍士不得懈怠。”
迪輦俎裏、耶律涅裏和耶律涅裏、耶律裏思、蕭遠山以及部落酋長們密謀了一整天,準備采用三路進兵,埋伏主力,然後合力消滅田乾真及所部人馬。
迪輦俎裏說道:“唐朝平盧的軍隊,田乾真是主力,消滅了他,就能打擊唐軍的囂張氣焰,達到震懾目的。因此對戰役的過程要進行精心的策劃,這次不能再敗了。因此要做到萬無一失,以泄上次被殲的恥辱。”
耶律裏思說道:“我和蕭遠山到實地去進行了考察,對可能發生的各個細節都進行了反複研究,這個計劃非常周到,沒有一絲的破綻。我可以保證,三天後將那匹雪龍駒奪過來送給可汗。”迪輦俎裏說道:“耶律將軍既然這樣有把握,立即集結三萬騎兵,布置好陷阱,引誘田乾真入甕。”
蕭遠山帶著一隊人馬,向大唐邊境進發,攻擊的地方仍然是劉家大灣。邊境的哨所發現契丹軍隊入侵,立即燃起火堆報警。
夜深了,田乾真正在入靜之中,這是他結婚前養成的習慣。到平盧之後,妻兒不在身邊,又重新撿起來了。突然傳來一陣緊急的敲門聲,接著傳令官林士勇大聲報告:“報告田將軍,有緊急軍情。”田乾真立即意識到是契丹人入侵,他立即停止練習內功,做了收功的動作之後下床開門。
林士勇進門報告:“啟稟元帥。劉家大灣方向來報,有一隊不到二千人的契丹兵入侵,情況十分緊急。”田乾真當即發出命令:“馬上擊鼓集中,隊伍連夜出發。”拿起兵器衝向馬廄牽馬。想起了前幾天耶律涅裏的那些軟說的硬話,心想這次進攻不同往常。敵人一定是經過精心準備了的,說不定是衝著他田乾真而來。自言自語的說道:“剛剛吃過一次大敗仗,而且還登門拜訪,進行了交涉,馬上就來進攻,這裏麵的文章可大著啊。可要小心一些,不要著了人家的道。”
“著了誰的道?”副將左天標跟在他的身後說道。田乾真說道:“當然是契丹人的道啊,這次不同尋常,我們要小心一些。”
戰鼓聲傳遍了軍營。前營的士兵從睡夢中驚醒,一個個緊張的穿衣戴帽,拿槍披甲。騎兵奔向馬廄,尋找自己的馬匹。雖是黑夜之中,仍然有條不紊。
田乾真卻在觀看烽火台,正在思索契丹人用意何在。突然烽火台上又燃起了一堆大火,變成了兩堆大火。
田乾真覺得事態嚴重,寫好報告,讓一傳令兵送到平盧帥府,他和左天標帶領本部人馬直奔劉家大灣,他要出其不意。
軍隊剛剛出營,烽火台上又燃起了一堆大火,田乾真命令隊伍停止前進。左天標建議道:“五千人以上的騎兵,我們的力量對比處於劣勢。是不是請示史元帥後,由史元帥指揮優勢兵力出戰?”
田乾真對左天標說道:“你到帥府向史元帥匯報,我估計契丹兵的數量在萬人以上,但我不怕他們。決定作為前鋒對他們衝擊,請史元帥帶領主力隨後接應。”
左天標說道:“這樣太危險,如果敵人真有那樣多,我們前營是抵敵不住的,將軍三思啊。”田乾真說道:“我知道這樣做是有風險的,但我願意承擔這個風險。我心意已決,你不必再說,趕快進帥府向史元帥報告。”左天標帶轉馬頭,奔向元帥府。
耶律涅裏說道:“我們契丹的八個部落,有的與迴紇關係很好,有的與匈奴關係很好。你們大唐雖然強大,但如果逼急了,他們到迴紇、匈奴那裏去,與他們聯合起來對付你們,那樣更不好辦了。”話雖說得緩和,態度則十分強硬。
史思明火了,大聲說道:“你在威脅我,告訴你,迴紇、匈奴都得向皇上納貢。皇上決不會允許大唐境內的子民的生命和財產,仍由他人搶奪。我可以告訴你,對你們契丹人沒有任何商榷的餘地。除非將迪輦俎裏押送到朝廷,否則我們將永遠關閉貿易通道,讓你們得不到必需的生活品。”
耶律涅裏並沒有跟著發火,而是不緊不慢的說道:“要將可汗送給唐朝,契丹人不會答應。強大都是相對的,如果匈奴、迴紇、契丹聯合一起,隻攻擊將軍的平盧城,將軍的日子能好過嗎?如果將軍吃了敗仗,唐玄宗不會饒恕你的。我們對付不了大唐,要對付平盧還是綽綽有餘的。我們對史將軍並無惡意,但為了契丹的利益,不得不反抗,希望將軍能充分理解我們的處境。和則兩利,戰則兩敗俱傷,和為貴嘛。”
史思明也針鋒相對的說道:“中國有句名言‘一將成名萬骨枯’,將軍要成名,就隻有打仗。我們雖然不願看到那麽多的死人,但也不能容忍契丹人胡作非為。如果你們歸順大唐,將殺害樂靜公主的兇手正法,我們願意和好,如果做不到,就隻有打仗了。你們有什麽招數,盡量使出來,我們奉陪到底,我和田將軍正在想,如何可以成名呢?”
他迴過頭來問田乾真:“田將軍,我說的可對乎?我的態度明確得很,就是要壓製契丹人。”田乾真說道:“副帥說得對極了,我投軍就是要報效國家。不然的話,我遊蕩江湖多自在,怎麽會到這邊關來餐風宿露呢?”
耶律涅裏已經知道了平盧兵將的態度,目的達到了,再談下去都是多餘的了。站起來說道:“我這次來,一是想緩和邊疆的氣氛。二是訴說我這個老臣一直是向往唐朝的,但人老了就不管用了。本想進京麵見皇上,隻是路途遙遠,恐有不測。我說的話,二位將軍一定要放在心上,世上萬物都不是絕對的,請你們三思。能忍讓的,我們雙方都忍讓一下,和比戰好。”
送走耶律涅裏,史思明對田乾真說道:“這老頭是來放煙幕彈的,他當我是三歲小孩。契丹人要打大仗,你要做好準備,來者不善哪。”田乾真說道:“有仗打才興奮呢?史元帥指向哪裏,我們前營軍士就打向哪裏,毫不猶豫。”
史思明思索一會,鄭重的說道:“我現在授予你們前營一種特權。軍隊出發時,隻向我報告就行,不用等待我的批準書到達。你要盡可能的抓住戰機,讓那些好戰之人,口服心服。從現在開始,進入臨戰狀態,所有軍士不得懈怠。”
迪輦俎裏、耶律涅裏和耶律涅裏、耶律裏思、蕭遠山以及部落酋長們密謀了一整天,準備采用三路進兵,埋伏主力,然後合力消滅田乾真及所部人馬。
迪輦俎裏說道:“唐朝平盧的軍隊,田乾真是主力,消滅了他,就能打擊唐軍的囂張氣焰,達到震懾目的。因此對戰役的過程要進行精心的策劃,這次不能再敗了。因此要做到萬無一失,以泄上次被殲的恥辱。”
耶律裏思說道:“我和蕭遠山到實地去進行了考察,對可能發生的各個細節都進行了反複研究,這個計劃非常周到,沒有一絲的破綻。我可以保證,三天後將那匹雪龍駒奪過來送給可汗。”迪輦俎裏說道:“耶律將軍既然這樣有把握,立即集結三萬騎兵,布置好陷阱,引誘田乾真入甕。”
蕭遠山帶著一隊人馬,向大唐邊境進發,攻擊的地方仍然是劉家大灣。邊境的哨所發現契丹軍隊入侵,立即燃起火堆報警。
夜深了,田乾真正在入靜之中,這是他結婚前養成的習慣。到平盧之後,妻兒不在身邊,又重新撿起來了。突然傳來一陣緊急的敲門聲,接著傳令官林士勇大聲報告:“報告田將軍,有緊急軍情。”田乾真立即意識到是契丹人入侵,他立即停止練習內功,做了收功的動作之後下床開門。
林士勇進門報告:“啟稟元帥。劉家大灣方向來報,有一隊不到二千人的契丹兵入侵,情況十分緊急。”田乾真當即發出命令:“馬上擊鼓集中,隊伍連夜出發。”拿起兵器衝向馬廄牽馬。想起了前幾天耶律涅裏的那些軟說的硬話,心想這次進攻不同往常。敵人一定是經過精心準備了的,說不定是衝著他田乾真而來。自言自語的說道:“剛剛吃過一次大敗仗,而且還登門拜訪,進行了交涉,馬上就來進攻,這裏麵的文章可大著啊。可要小心一些,不要著了人家的道。”
“著了誰的道?”副將左天標跟在他的身後說道。田乾真說道:“當然是契丹人的道啊,這次不同尋常,我們要小心一些。”
戰鼓聲傳遍了軍營。前營的士兵從睡夢中驚醒,一個個緊張的穿衣戴帽,拿槍披甲。騎兵奔向馬廄,尋找自己的馬匹。雖是黑夜之中,仍然有條不紊。
田乾真卻在觀看烽火台,正在思索契丹人用意何在。突然烽火台上又燃起了一堆大火,變成了兩堆大火。
田乾真覺得事態嚴重,寫好報告,讓一傳令兵送到平盧帥府,他和左天標帶領本部人馬直奔劉家大灣,他要出其不意。
軍隊剛剛出營,烽火台上又燃起了一堆大火,田乾真命令隊伍停止前進。左天標建議道:“五千人以上的騎兵,我們的力量對比處於劣勢。是不是請示史元帥後,由史元帥指揮優勢兵力出戰?”
田乾真對左天標說道:“你到帥府向史元帥匯報,我估計契丹兵的數量在萬人以上,但我不怕他們。決定作為前鋒對他們衝擊,請史元帥帶領主力隨後接應。”
左天標說道:“這樣太危險,如果敵人真有那樣多,我們前營是抵敵不住的,將軍三思啊。”田乾真說道:“我知道這樣做是有風險的,但我願意承擔這個風險。我心意已決,你不必再說,趕快進帥府向史元帥報告。”左天標帶轉馬頭,奔向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