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手迴京心不暢,竊比才疏爭寵長。


    任用親信占職位,玩弄手段侵朝綱。


    皇帝無心操國事,首相竊位大權掌。


    舞弊程序弄技巧,三省分議走過場。


    張垍兄弟調迴京城的聖旨到了中書省,楊國忠傻眼了。這次唐玄宗沒有征求他的意見,由翰林院直接下旨,他的內心十分不安。張漸進了他的房間,看到桌上的聖旨對楊國忠說道:“高力士傳皇上口諭,讓翰林院下旨的時候,我就知道沒有經過中書省。想馬上來告知丞相這個消息,不想皇上的動作這樣快,聖旨已經送出去了。”


    楊國忠伸手指了一下座位,十分懊喪的說道:“坐吧,唉,想不到花了那麽大的力氣,將張氏兄弟走出京城,僅僅三個月他們就又迴京了。到底是皇上的女婿,下聖旨都不通過中書省。要我按程序辦事,皇上自己卻不按程序辦事。”


    張漸說道:“皇上不講規矩是好事,如果天天上朝,首席宰相就難當了。皇上是求一種平衡,如果都按照丞相的心思來,那就是傀儡皇帝了。現在丞相不能樹敵過多,要有主攻方向。”


    楊國忠說道:“你提醒了我,現在的重點是安祿山,將他整垮之後再來對付張氐兄弟。現在也沒辦法阻止他們進京,就先放他一馬。”張漸說道:“也不能讓張氏兄弟太得意,如果讓張均官複原職,一旦得到皇上的重視,朝廷中的事情也會十分麻煩。”


    楊國忠說道:“這事已經作了計劃,幸好我早做了準備,為了阻止張均再次擔任尚書,我早就皇上上了奏折,皇上要我按程序來,為了程序到堂,耽擱了時間。我到去吏部,催催他們。”


    楊國忠剛到吏部,宋昱和魏仲犀便風塵仆仆的迴來了。見到兩人,楊國忠喜出望外。宋昱將早已寫好的考核報告交到楊國忠的手上,他看過之後十分高興,也不詢問韋見素,拿著考核報告便去了中書省。宋昱顧不上旅途勞累,緊跟在他的身後。


    到了中書省,楊國忠將吏部起草好的任命蕭炅為刑部尚書的奏折上蓋上大印,遞給宋昱。宋昱說道:“不議論一下嗎?”楊國忠說道:“來不及了,張氏兄弟就要迴京了,越快越好一定要趕在他們的前麵。尚書省、中書省我已經在上麵批了意見,你送到門下省複議,等在那裏拿迴來給我。”


    宋昱拿著中書省和尚書省蓋了印的吏部奏折,到門下省陳希烈的房間。對他說道:“楊丞相說,去年年底,皇上要任命張垍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楊丞相力舉大人,將張垍兄弟貶出京城。現在張垍兄弟又迴來了,對大人是一大威脅。他希望丞相能支持他。兩人一起共同對付張氏兄弟。為了不讓張均再次擔任刑部尚書,吏部推薦河南尹蕭炅為刑部尚書。中書省和尚書省已經議定,就等門下省的大印了。”


    陳希烈拿過吏部的牒狀1,上麵有奏折和考核報告,材料齊全。他仔細觀看上麵有讚同吏部建議的批示。蕭炅的事他還是略知一二,這位十幾年前的伏獵侍郎2,當時在京城中引出的笑話,可說得上朝廷之中一時的笑柄。


    他找來黃門侍郎張倚、給事中鄭昂一起討論。張倚笑著說道:“伏獵侍郎要當尚書了,朝中真的無人了。”陳希烈說道:“吏部和禦史台的考核十分清楚,蕭炅在河南政績突出,口碑載道,建議任刑部尚書。現在的蕭炅不是十幾年前的那個蕭炅了。”張倚拿過牒狀認真看了一會,蕭炅的考核報告上吏部和禦史台的紅印十分顯目。他掂了掂說道:“政績雖然很好,當河南尹十分稱職,但是文才不行,當刑部尚書不一定合適,應該選擇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鄭昂說道:“剛才陳丞相說了,現在的蕭炅不是十幾年前的那個人了。這十幾年來,他不斷學習,彌補弱點。可以說得上是德才兼備了,吏部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中書省、尚書省已經蓋了印,我們門下省用不著和楊丞相過不去,蓋上印就行了。”


    張倚說道:“我在禦史台的時候,對蕭炅考核過,那時沒有這樣的能力,這些年的變化,不會有這樣大吧。”鄭昂說道:“很多年過去了,侍郎大人不能抱著老黃曆了。禦史台的人和吏部的人親自到河南考察,他們的意見十分明確。”


    “就因為天衣無縫,才使人感到不大真實。我對這考核成績有些質疑,從蕭炅的為人看,他的變化不可能這樣大,建議重新考察。”張倚不依不饒。


    陳希烈想起了宋昱送文牒時說的話,也想討好一下楊國忠,從張倚手中拿過牒狀說道:“選官的事由吏部負責,他們的程序到堂,考核的人選表現出色。張大人說的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人是在變的,就不能向好的方麵轉變嗎?這事就討論到這裏,我們讚成中書省的意見。”他拿出門下省的大印,規規矩矩蓋上了。


    楊國忠帶著宋昱起草的上疏3,進宮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吏部和禦史台到洛陽對蕭炅進行了考察,此人德才兼備,政績突出,口碑載道。中書省進行了審議,認為其可以勝任刑部尚書。門下省複議,認為蕭炅肯學習,進步很大,沒有反駁意見。現將中書省的上疏,呈送皇上,請皇上審視。”


    唐玄宗接過上疏,以及附上的吏部牒狀,認真看了一會,看到幾個部門的紅印。對楊國忠說道:“蕭炅處事的能力還是有的,隻是文才差一些,這些年能不斷進取,也很難得,你們按程序起草聖旨吧,”便在上麵簽了字。


    蕭炅擔任刑部尚書的聖旨下了,楊暄對楊國忠說道:“這禦史中丞,我已經做了快一年了,應該換一換位置了。”楊國忠說道:“你還是踏實一些,不要愛吃新鮮飯。禦史台是個好位置,有多少人盯著啊。”


    楊暄說道:“蕭炅的才能也不高,不是當了尚書了嗎?還有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早就是三品官了,你是首席宰相,兒子還隻是一個五品官。口口聲聲與安祿山鬥,鬥什麽啊?差他一截子呢。”


    提到安祿山,楊國忠心裏就有氣,他對楊暄說道:“我一定要勝過安祿山,你等著,我向皇上上奏,先擔任戶部侍郎,明年就超過安慶宗。”


    楊暄喜出望外,親自為楊國忠倒酒。楊昢在一旁說道:“父親也為我求一官位吧,不能讓哥哥一人得好處。”“你急什麽呀,開年就要大考了,到時你中了進士,又做駙馬,比你哥哥風光得多。”楊國忠將一杯酒倒入口中,立即起身,進宮去找楊貴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世風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當並收藏盛世風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