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雄站在高處,看得真切,喊了一句:“使煙槍的朋友,你的同伴已經受了重傷,趕快救治吧。”湯粟跳出圈子,問一聲“是誰打傷的?”
“是我”方嵐挺胸答。湯粟看了方嵐一眼,見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抱起蔡熊。大聲說道:“君山水寨的湯栗、蔡熊在徐家碼頭受教了,來日方長。”跳上那條小木筏向君山方向去了。
到了水寨碼頭,湯栗抱著蔡熊迅速向總堂奔去,碰上了剛從嶽陽碼頭迴來的副寨主張遷。他對湯栗說道:“蔡熊怎麽啦?”湯栗說道:“被人打傷了,我們到徐家碼頭去辦事,沒有辦好,把事情辦砸了。”
張遷問:“是誰打傷了蔡熊?徐家碼頭的那個徐長庚真有過人的本領?”因為上次龍舟大賽時,吳宏和徐長庚暗中較量過,吳宏敗了。這事吳宏曾經對張遷說過,他認為徐長庚的內功十分深厚,可列入高手。
湯栗迴答說:“徐長庚功夫一般,說出來你不會相信,蔡熊是被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孩打傷的。徐家碼頭的厲害人物是一個高大的長者,此人眼含精光,內功深厚,深藏不露。”
“放下來看看,傷勢如何?”湯栗放下蔡熊說道:“看樣子不輕。”張遷將手掌放在蔡熊的腹部,輕輕壓了兩下,蔡熊張口吐出幾塊淤血後,便醒了過來。
張遷問“感覺怎麽樣?”蔡熊迴答說:“不怎麽樣,他媽的,陰溝裏翻船,我看那個小子是個半大的小孩,老子一時大意,竟然被那小子打了一掌,再碰上,決不輕易放過他。”張遷說道:“好了,不要吹牛了,到總堂去與寨主說清楚吧。”
郭達俊對湯粟說道:“你們辦事怎麽這樣沒有章法?誰叫你們去鬧事的?事先也不把情況弄清楚,現在吃了大虧,丟了我們君山水寨的麵子不說,而且把我們君山水寨的名聲也弄壞了。他們會認為君山水寨是一幫地痞流氓,以後我們在場麵上怎麽混?”郭達俊雖有野心,但一向謹小慎微,怕惹事非。
“這事不能怪湯粟,禍是我惹的。”蔡熊搶過話頭說道:“當時我沒有想這麽多,隻是覺得任務沒有完成,沒有麵子迴來,就無事找事鬧上了,湯粟是被迫拉下水的,怎麽處罰?我一人擔當。要不我上徐家碼頭去賠理道歉,要殺要剮,隨他們處置。”蔡熊是個直漢子,不怕事,也是個惹事的主。
張遷說道:“事情已經做了,做錯了就做錯了,向別人低三下四大可不必,現在我們既要把麵子找迴來,又要不輸理。江湖上都是用實力說話,隻是徐家碼頭內是不是真的藏龍臥虎,如果他們中有真正的武林高手,我們就去接交,如果他們隻是一般的武林人物,我們就要評評理,做錯的事當麵認錯,被打的人也要討迴公道。君山水寨還要在這一帶混,太軟弱了,還能成事麽?現在的關健是要把徐家碼頭的內情搞清楚,然後采取相對的辦法找迴麵子。”
郭達俊站了起來,指著蔡熊說道:“看你們鬧的,長著腦袋,不想事,讓別人來跟你們擦屁股。就按副寨主說的,先到徐家碼頭去看看,試探一番,弄清楚情況後,然後再行動,一定要萬無一失。”
張遷帶著姚四來到徐家碼頭,在碼頭上轉悠。徐家碼頭非常熱鬧,過往的船隻很多,大路上有大隊的車馬出入。碼頭上人多,擁擠得很,各個門店的生意十分紅火。魚市、布市、米市、肉市的生意都井井有條,飯館、酒店人來人往。不管是買的人還是賣的人都是滿臉堆笑,和言悅色,心平氣和。雖然隻是一個集市,生意規模不比嶽陽城差。
張遷走到一個布店內,裏麵各種花色的布料,琳琅滿目。高檔絲綢,中檔花布,低檔的粗布掛滿了櫃台。他選中一段上等印花絲綢布料,店鋪夥計開價三貫,張遷還價二貫,最後二貫六百錢成交。
張遷向滿麵笑容的夥計問道:“這徐家碼頭的買賣不小呀,生意好做嗎?”夥計笑著說道:“你是新來購物的吧,我們這些鋪麵都是胡善人的。他做買賣十分公平,隻要你真心想買,就一定能買到你想要的物事,童叟無欺。”
張遷說:“這裏的買賣的確不錯,難道沒有地痞流氓來搗亂嗎?”夥計說道:“胡善人是遠近知名的大善人,經常接濟有難之人,對窮苦之人非常關心。很得民心,那裏會有人來鬧事?啊,前不久有兩個什麽君山水寨的人,來鬧過一場。一個大胖子,一個矮小個子,這兩個不長眼睛的東西,無事找事,被徐長庚父子和方嵐給打跑了。”
張遷說道:“這君山水寨的人怎麽這樣不講理呀,大老遠的跑到徐家碼頭來鬧事,那不是胡鬧嗎?那個徐長庚和方嵐很了不起呀,他們練得有武功吧。”
夥計看了張遷一眼,身子向後挪動一步,想轉身又站住了。對張遷說:“你這人的話真多,又喜歡想當然。他們那有什麽武功呀?一個是漁民,一個是讀書的學生,不過是會捕魚,書讀得好罷了。他們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拚命而矣。”
突然村子中央傳來了鑼鼓聲,鑼鼓聲又密又緊又有節奏,經久不絕。張遷問“敲鑼打鼓的是什麽地方?”鑼鼓聲又響了起來,這次是幾套鑼鼓齊上,敲打的時間比上次還長,中間還夾有喇叭聲。
店鋪老板側耳聽了一會說道:“可能是胡家學堂,學堂裏有喜事,一定是大喜事,說不定那個學生中舉了,胡家學堂出人物了。”張遷見店鋪老板說得煞有介事,半信半疑。向姚四使了一個眼色,便出了布店,走向鑼鼓聲處。
胡家學堂的大廳中站滿了人,幾套鑼鼓相互比拚,打出各種花哨。胡善人滿臉堆笑站在大廳中央抱拳向四方行禮。張遷走了進來,他向身邊的人問:“這個紳士模樣的矮小子中年人是誰,有什麽大喜事?”
那人瞅了張遷一眼,不經意的說道:“胡善人都不認識,他的公子胡大來考上了國子學,知道消息的人都來祝賀,這叫做善有善報。胡善人一生行善,感動了佛祖,觀音菩薩送給他一個大有出息的好兒子,讓他光宗耀祖,真讓人羨慕啊。”
張遷聽了以後很不相信的說道:“有這等事,國子學,那可是朝庭興辦的六學之首,隸屬於國子監之下,從全國選拔學生,總共也不過三四百個學子3。你這徐家學堂不過是民辦的私塾,怎能出這樣的人才?荊州府有十多個州學館和幾十個縣學館,那裏的學子是吃幹飯的,你這人真會吹牛。”
那人聽了以後非常惱火,大聲說道:“誰吹牛了,這是事實,朝庭的文帖都來了,你這人真是莫明其妙。”他們的聲音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吵鬧的大廳一下子安靜了許多,站在胡春風身邊的程仕信走了過來,盯著張遷說道:“這位朋友,麵生得緊,是那裏來的。”
張遷笑著迴答:“我是潭州4人,名叫張遷,到前麵的揚莊給外公拜壽,在徐家碼頭下船,聽到這裏的鑼鼓聲不絕,一時興起,來湊熱鬧,對不起打擾了。”
程仕信說道:“我告訴你,胡家學堂雖然是民辦的學館,但有很好的老師和很好的學生,不會比州縣學館差。特別是舉辦學館的胡善人,更是管理有方,考上國子學並不稀奇,將來還會出明經、出進士,出國家的棟梁,你信不信。”
張遷很想反駁幾句,想到此行的目的,不敢太張揚,便順風轉舵,連連點頭說:“相信,相信。”轉身就要離開大廳,陸立明走到張遷的麵前,堵住了他的去路,“張朋友來得這樣湊巧,使我想起了十天前到徐家碼頭來鬧事的兩個朋友,一個叫湯粟,一個叫蔡熊,十分無理,張朋友不會是他們一夥的吧。”
張遷非常鎮靜地說道:“我是潭州人,從小在衡山長大,剛才在碼頭上買布的時候,聽掌櫃的說過君山水寨的人來鬧過事。這位朋友怎麽把我和他們扯到一塊了?我是去揚莊給外公拜壽的,一時好奇來看熱鬧,不是來鬧事的。”
陸立明問道“不知你外公是揚莊的那位壽星,說出來聽聽”。張遷說:“你這人好沒道理,我為什麽要說給你聽。”他伸手去推陸立明,陸立明伸手接住了張遷的手掌,兩人的手掌剛剛挨上,同時大吃一驚,陸立明向後倒退了三步。原來兩人使用的同是離火氣功,所以二人同時收迴了內力,然而陸立明不及張遷的內功深厚,因此倒退了三步。
姚四突然站到張遷的身邊,大聲說道:“我們是君山水寨的,這位是我們的副寨主,但我們不是來鬧事的。不要看你們人多,君山水寨也不是好惹的。”
胡春風笑呤呤的說道:“這位朋友倒也直爽,你貴姓。”“姚四。”胡春風說道:“姚朋友是和張副寨主一同來找梁子的?我看這樣吧,以前的事暫放一邊,今天是犬子考上國子學的大喜之日,你們遠來是客,先喝酒,喝完酒後再論是非,行嗎?”張遷說道:“既然胡大善人如此好客,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不知這位朋友的離火氣功是從那裏學來的,麵生得很。”離火氣功是衡山派鎮派內功,現在有不認識的人學會了,這涉及到衡山派的利益,他當然要搞清楚。
對張遷的表現,胡春風還算滿意,他不懂離火神功,接過張遷的話茬說道:“張副寨主深明大義,十分難得,這位是陸立明老師,負責學堂的武學教育,中過秀才,很有學問的。”
徐長庚匆匆跑來,對胡春風說:“胡員外,酒宴已經好了,是否請大家入席。”胡春風對廳堂中的人說道:“今天來捧場的人,都看得起我胡春風,我邀請各位到寒舍熱鬧熱鬧,如果那個不去,就是看不起我胡春風;如果那個送禮,那是小瞧我胡春風,我不僅要將他送的禮物摔出門外,還要將送禮之人趕出去。長庚,你來清點人數,統統都去,張寨主,我們先去,有話到酒宴上說比較好。”
胡家大院的正房是一幢五重的連七,青磚到頂,雕梁畫棟十分氣派,五個廳堂之中擺滿了酒桌。徐長庚正在安排來人入座,張遷走過來,向他打招唿。徐長庚微笑著說道:“張寨主是貴客,請到裏屋去座,這堂屋中安排的都是本村之人。”
張遷笑著說道:“好,好,你叫徐長庚,是本村的漁民,那天君山水寨的人來鬧事,祥細情況你知道嗎?”徐長庚說:“那天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是一場誤會,被打傷的那個大胖子,沒有什麽問題吧。”
張遷說:“你說的是蔡熊,迴去就好了,聽說是被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孩打傷的,那個小孩的師父是誰,你能告訴我嗎?我好代表蔡熊當麵向他道歉,雖然蔡熊吃了虧,但大人打小孩首先就輸了理,賠理是應該的。”
徐長庚說:“賠理就不必了,他是徐家學堂的學生,他的老師叫王富高,一個老學者,懂些武藝,隱居在這裏。胡善人已經去請他了,等會你就可以見到他。陸老師也是他們的老師,陸老師與你對了一掌,他的功力遠不及你。”
這時陸立明正好向這邊走來,張遷轉身對陸立明說:“想不到陸先生也是衡山派的門人,我們同屬一個門派,不知你的師傅是哪一位。”
陸立明說道:“我是半路出家,跟隨白衣秀士李耀明學的,我們經常在一起,意氣相投,他便教了這門內功於我,說是能強身健體,很有好處,想不到竟是衡山派的正宗內功心法,受益非淺。”
張遷說道:“你雖然大我幾歲,也要叫我師叔,因為李耀明是我師兄。”陸立明說道:“我和李耀明並無師徒名分,我們是好友,他傳我武功,我教他寫字,乃是交換,他並沒有將我引入衡山派。我們之間最多也隻是朋友,不過張副寨主占據君山,要抬高你的輩份,也未嚐不可。”
張遷還想說上幾句,然而酒菜已經上桌了,徐長庚催促他們進入房內的雅座。室內的雅座上,坐著徐家學堂的幾位老師,徐長庚以及張遷和姚四。徐長庚說道:“王富高老師身體不適,不能來為胡大來中舉助興,請王大善人諒解。”
胡春風說:“王老師不來,十分遺憾。既然身體有病,就不勉強了,來,我們喝酒。”他端起酒杯,站起身來向程仕信、陸立明等幾位老師敬酒。然後又向張遷和姚四敬酒。
張遷站起來,端起酒杯說:“我來得莽撞,為祝賀胡員外的公子考上國子學,我敬各位一杯。”舉杯幹了杯中之酒。照了照酒杯,他又上了一杯酒,舉杯說道:“為十天前我君山水寨的湯粟和蔡熊在徐家碼頭的莽撞,表示歉意,再敬各位一杯。”他再次舉杯與其他的酒杯相碰,這次他用上了內力,隻見胡春風,程仕信、陸立明和徐長庚及其他老師酒杯中的酒水,跳了起來,直入各人的嘴裏,把眾人嚇了一跳,弄得胡春風、程仕信還有那些老師們滿臉都是酒水,隻有陸立明和徐長庚兩人順勢喝了進去,沒有灑脫出來。
陸立明說:“張寨主,好功夫,佩服。”張遷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得罪之處,見量。”
程仕信說道:“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徐家碼頭在江陵地段上,也有些名氣,就是江陵縣令對胡大善人也十分看重。張寨主雖然武藝高強,但也不能不遵守唐律。胡善人還兼有裏正之職,對朝廷負有責任,你們就不怕犯下“不道”、和“內亂”的惡行嗎?”
姚四猛然站起,就要發作,張遷伸手拍著他的肩膀輕聲說:“冷靜,”姚四氣唿唿的坐下,一臉的怒氣。張遷說道:“長期鬥,武不及文,現時鬥,文不能用,君山水寨經營水道生意並沒有脫出唐律的範圍,與徐家碼頭隔湖隔江,不必爭鬥。我今天來並非找事,而是要消除隔閡,兩家和好。”
陸立明說:“文鬥不用說,論武功張寨主隻能算江湖好手,登不上一流,而徐家碼頭則是藏龍臥虎啊,說不盡冒出個超一流高手來也未可知。”這話讓張遷聯想到湯栗所說的那個高大長者,如果那人真是隱居的武林高人,那可得罪不起,好在對方並沒有生事之意。便以息事寧人的態度說道:“我說了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兩家和好,既然徐家碼頭有這樣的人物,我很想見見。”
胡春風說“如此甚好,我代表徐家碼頭的數百戶居民敬君山水寨的兩位朋友,以示感謝。至於超一流高手嘛,陸老師是說可能有,也可能無,所以現在無從見到。來,我們幹一杯,以釋前嫌。”
方嵐坐在自家的門坎上,悶悶不樂,劉葉綠對他說,“嵐兒,心裏不痛快就哭吧,大聲的哭,別悶出病來了,你爸四年沒有迴來,你再有個好壞,為娘就無法活下去了。”她先哭了起來,方嵐說“媽,我沒有不痛快,你就別哭了。”
劉葉綠哭泣著說:“媽知道,是媽連累了你們,你雖然考試成績很好,和胡大來同時初選。但朝廷要三千貫才能正式錄取,並且還要到州、縣去打點到位。那些官老爺不好纏啊,他們隻認錢,而且味口大得很。王老先生和你徐叔叔他們也找過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數目太大,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就進不去,那不是為老百姓開辦的學府,是為達官貴人開辦的。那裏原本就不是你去的地方,想開些,啊。”
皇甫惟雄來了,他摸著方嵐的腦袋說道:“考上國子學的學子,朝廷是不收錢的,是下麵的官員要收錢。現在朝政腐敗,皇上要各個州縣衙門裏的人的奉祿就地解決,州縣就巧立各種名目向百姓要。皇上也喜歡人才,讓各州縣推薦,朝廷舉行考試,可當朝宰相李林甫,不取一名,還向皇上說‘應考的人,才能都很平常,可見野無遺賢’。李林甫是個不讀書的人,現在他把持朝政,政以賄成,官以錢得,這大唐盛世不久矣,這國子學不去也罷。程仕信老師滿腹經綸,連續三次科考都名落孫山,心灰意懶,不願到官府求職,到學堂來教書。學好武功也是一樣,將來保境安民,其作用說不定還要大些。這大唐盛世過去之後,剩下來的是百姓吃苦頭了,唉。”
方嵐說道:“師傅,你說現在的皇帝隻聽奸臣李林甫的,聽不進忠臣之言,將所有的軍國大事都交給李林甫處理,這李林甫認錢不認人,要錢不管法,把持朝政,其他大臣都不向皇上彈奏麽。”
皇甫惟雄說道:“皇上已經老了,貪圖享樂,整天陪著貴妃娘娘在後宮玩樂,不上朝,大臣們平時都見不著他,所有的事務都由李林甫向他上奏。開始也有些正直的大臣向皇上上奏,但是上奏之後,皇上轉到禦史台,那裏麵有的是李林甫的人,不但不認真調查,而且還向李林甫通報上奏之人。李林甫就反過來整上奏之人。現在朝廷官員都知道這個過程,所以都不敢上奏。就是奏報給皇上也無用,皇上還是要轉到李林甫的手上去,上奏之人馬上就會家破人亡,時間長了還有誰敢出頭呢?不論國事,你還是專心練武吧。來,看看你的流雲劍法,不要荒廢了。”
注1:唐朝地名,現在的湖南省嶽陽市。
注2:裋褐是漢服的一種款式,是對古代窮苦人穿的一種衣服的稱唿,又稱“豎褐”、“裋打”,以勞作方便為目的。
注3:史書記載,唐朝的國子監是朝庭開辦的最高學府,包括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中央六學,總學生名額是二千二百一十人。
注4:唐朝地名,現在的湖南長沙市。
“是我”方嵐挺胸答。湯粟看了方嵐一眼,見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抱起蔡熊。大聲說道:“君山水寨的湯栗、蔡熊在徐家碼頭受教了,來日方長。”跳上那條小木筏向君山方向去了。
到了水寨碼頭,湯栗抱著蔡熊迅速向總堂奔去,碰上了剛從嶽陽碼頭迴來的副寨主張遷。他對湯栗說道:“蔡熊怎麽啦?”湯栗說道:“被人打傷了,我們到徐家碼頭去辦事,沒有辦好,把事情辦砸了。”
張遷問:“是誰打傷了蔡熊?徐家碼頭的那個徐長庚真有過人的本領?”因為上次龍舟大賽時,吳宏和徐長庚暗中較量過,吳宏敗了。這事吳宏曾經對張遷說過,他認為徐長庚的內功十分深厚,可列入高手。
湯栗迴答說:“徐長庚功夫一般,說出來你不會相信,蔡熊是被一個十四五歲的半大小孩打傷的。徐家碼頭的厲害人物是一個高大的長者,此人眼含精光,內功深厚,深藏不露。”
“放下來看看,傷勢如何?”湯栗放下蔡熊說道:“看樣子不輕。”張遷將手掌放在蔡熊的腹部,輕輕壓了兩下,蔡熊張口吐出幾塊淤血後,便醒了過來。
張遷問“感覺怎麽樣?”蔡熊迴答說:“不怎麽樣,他媽的,陰溝裏翻船,我看那個小子是個半大的小孩,老子一時大意,竟然被那小子打了一掌,再碰上,決不輕易放過他。”張遷說道:“好了,不要吹牛了,到總堂去與寨主說清楚吧。”
郭達俊對湯粟說道:“你們辦事怎麽這樣沒有章法?誰叫你們去鬧事的?事先也不把情況弄清楚,現在吃了大虧,丟了我們君山水寨的麵子不說,而且把我們君山水寨的名聲也弄壞了。他們會認為君山水寨是一幫地痞流氓,以後我們在場麵上怎麽混?”郭達俊雖有野心,但一向謹小慎微,怕惹事非。
“這事不能怪湯粟,禍是我惹的。”蔡熊搶過話頭說道:“當時我沒有想這麽多,隻是覺得任務沒有完成,沒有麵子迴來,就無事找事鬧上了,湯粟是被迫拉下水的,怎麽處罰?我一人擔當。要不我上徐家碼頭去賠理道歉,要殺要剮,隨他們處置。”蔡熊是個直漢子,不怕事,也是個惹事的主。
張遷說道:“事情已經做了,做錯了就做錯了,向別人低三下四大可不必,現在我們既要把麵子找迴來,又要不輸理。江湖上都是用實力說話,隻是徐家碼頭內是不是真的藏龍臥虎,如果他們中有真正的武林高手,我們就去接交,如果他們隻是一般的武林人物,我們就要評評理,做錯的事當麵認錯,被打的人也要討迴公道。君山水寨還要在這一帶混,太軟弱了,還能成事麽?現在的關健是要把徐家碼頭的內情搞清楚,然後采取相對的辦法找迴麵子。”
郭達俊站了起來,指著蔡熊說道:“看你們鬧的,長著腦袋,不想事,讓別人來跟你們擦屁股。就按副寨主說的,先到徐家碼頭去看看,試探一番,弄清楚情況後,然後再行動,一定要萬無一失。”
張遷帶著姚四來到徐家碼頭,在碼頭上轉悠。徐家碼頭非常熱鬧,過往的船隻很多,大路上有大隊的車馬出入。碼頭上人多,擁擠得很,各個門店的生意十分紅火。魚市、布市、米市、肉市的生意都井井有條,飯館、酒店人來人往。不管是買的人還是賣的人都是滿臉堆笑,和言悅色,心平氣和。雖然隻是一個集市,生意規模不比嶽陽城差。
張遷走到一個布店內,裏麵各種花色的布料,琳琅滿目。高檔絲綢,中檔花布,低檔的粗布掛滿了櫃台。他選中一段上等印花絲綢布料,店鋪夥計開價三貫,張遷還價二貫,最後二貫六百錢成交。
張遷向滿麵笑容的夥計問道:“這徐家碼頭的買賣不小呀,生意好做嗎?”夥計笑著說道:“你是新來購物的吧,我們這些鋪麵都是胡善人的。他做買賣十分公平,隻要你真心想買,就一定能買到你想要的物事,童叟無欺。”
張遷說:“這裏的買賣的確不錯,難道沒有地痞流氓來搗亂嗎?”夥計說道:“胡善人是遠近知名的大善人,經常接濟有難之人,對窮苦之人非常關心。很得民心,那裏會有人來鬧事?啊,前不久有兩個什麽君山水寨的人,來鬧過一場。一個大胖子,一個矮小個子,這兩個不長眼睛的東西,無事找事,被徐長庚父子和方嵐給打跑了。”
張遷說道:“這君山水寨的人怎麽這樣不講理呀,大老遠的跑到徐家碼頭來鬧事,那不是胡鬧嗎?那個徐長庚和方嵐很了不起呀,他們練得有武功吧。”
夥計看了張遷一眼,身子向後挪動一步,想轉身又站住了。對張遷說:“你這人的話真多,又喜歡想當然。他們那有什麽武功呀?一個是漁民,一個是讀書的學生,不過是會捕魚,書讀得好罷了。他們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拚命而矣。”
突然村子中央傳來了鑼鼓聲,鑼鼓聲又密又緊又有節奏,經久不絕。張遷問“敲鑼打鼓的是什麽地方?”鑼鼓聲又響了起來,這次是幾套鑼鼓齊上,敲打的時間比上次還長,中間還夾有喇叭聲。
店鋪老板側耳聽了一會說道:“可能是胡家學堂,學堂裏有喜事,一定是大喜事,說不定那個學生中舉了,胡家學堂出人物了。”張遷見店鋪老板說得煞有介事,半信半疑。向姚四使了一個眼色,便出了布店,走向鑼鼓聲處。
胡家學堂的大廳中站滿了人,幾套鑼鼓相互比拚,打出各種花哨。胡善人滿臉堆笑站在大廳中央抱拳向四方行禮。張遷走了進來,他向身邊的人問:“這個紳士模樣的矮小子中年人是誰,有什麽大喜事?”
那人瞅了張遷一眼,不經意的說道:“胡善人都不認識,他的公子胡大來考上了國子學,知道消息的人都來祝賀,這叫做善有善報。胡善人一生行善,感動了佛祖,觀音菩薩送給他一個大有出息的好兒子,讓他光宗耀祖,真讓人羨慕啊。”
張遷聽了以後很不相信的說道:“有這等事,國子學,那可是朝庭興辦的六學之首,隸屬於國子監之下,從全國選拔學生,總共也不過三四百個學子3。你這徐家學堂不過是民辦的私塾,怎能出這樣的人才?荊州府有十多個州學館和幾十個縣學館,那裏的學子是吃幹飯的,你這人真會吹牛。”
那人聽了以後非常惱火,大聲說道:“誰吹牛了,這是事實,朝庭的文帖都來了,你這人真是莫明其妙。”他們的聲音引起了旁人的注意,吵鬧的大廳一下子安靜了許多,站在胡春風身邊的程仕信走了過來,盯著張遷說道:“這位朋友,麵生得緊,是那裏來的。”
張遷笑著迴答:“我是潭州4人,名叫張遷,到前麵的揚莊給外公拜壽,在徐家碼頭下船,聽到這裏的鑼鼓聲不絕,一時興起,來湊熱鬧,對不起打擾了。”
程仕信說道:“我告訴你,胡家學堂雖然是民辦的學館,但有很好的老師和很好的學生,不會比州縣學館差。特別是舉辦學館的胡善人,更是管理有方,考上國子學並不稀奇,將來還會出明經、出進士,出國家的棟梁,你信不信。”
張遷很想反駁幾句,想到此行的目的,不敢太張揚,便順風轉舵,連連點頭說:“相信,相信。”轉身就要離開大廳,陸立明走到張遷的麵前,堵住了他的去路,“張朋友來得這樣湊巧,使我想起了十天前到徐家碼頭來鬧事的兩個朋友,一個叫湯粟,一個叫蔡熊,十分無理,張朋友不會是他們一夥的吧。”
張遷非常鎮靜地說道:“我是潭州人,從小在衡山長大,剛才在碼頭上買布的時候,聽掌櫃的說過君山水寨的人來鬧過事。這位朋友怎麽把我和他們扯到一塊了?我是去揚莊給外公拜壽的,一時好奇來看熱鬧,不是來鬧事的。”
陸立明問道“不知你外公是揚莊的那位壽星,說出來聽聽”。張遷說:“你這人好沒道理,我為什麽要說給你聽。”他伸手去推陸立明,陸立明伸手接住了張遷的手掌,兩人的手掌剛剛挨上,同時大吃一驚,陸立明向後倒退了三步。原來兩人使用的同是離火氣功,所以二人同時收迴了內力,然而陸立明不及張遷的內功深厚,因此倒退了三步。
姚四突然站到張遷的身邊,大聲說道:“我們是君山水寨的,這位是我們的副寨主,但我們不是來鬧事的。不要看你們人多,君山水寨也不是好惹的。”
胡春風笑呤呤的說道:“這位朋友倒也直爽,你貴姓。”“姚四。”胡春風說道:“姚朋友是和張副寨主一同來找梁子的?我看這樣吧,以前的事暫放一邊,今天是犬子考上國子學的大喜之日,你們遠來是客,先喝酒,喝完酒後再論是非,行嗎?”張遷說道:“既然胡大善人如此好客,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不知這位朋友的離火氣功是從那裏學來的,麵生得很。”離火氣功是衡山派鎮派內功,現在有不認識的人學會了,這涉及到衡山派的利益,他當然要搞清楚。
對張遷的表現,胡春風還算滿意,他不懂離火神功,接過張遷的話茬說道:“張副寨主深明大義,十分難得,這位是陸立明老師,負責學堂的武學教育,中過秀才,很有學問的。”
徐長庚匆匆跑來,對胡春風說:“胡員外,酒宴已經好了,是否請大家入席。”胡春風對廳堂中的人說道:“今天來捧場的人,都看得起我胡春風,我邀請各位到寒舍熱鬧熱鬧,如果那個不去,就是看不起我胡春風;如果那個送禮,那是小瞧我胡春風,我不僅要將他送的禮物摔出門外,還要將送禮之人趕出去。長庚,你來清點人數,統統都去,張寨主,我們先去,有話到酒宴上說比較好。”
胡家大院的正房是一幢五重的連七,青磚到頂,雕梁畫棟十分氣派,五個廳堂之中擺滿了酒桌。徐長庚正在安排來人入座,張遷走過來,向他打招唿。徐長庚微笑著說道:“張寨主是貴客,請到裏屋去座,這堂屋中安排的都是本村之人。”
張遷笑著說道:“好,好,你叫徐長庚,是本村的漁民,那天君山水寨的人來鬧事,祥細情況你知道嗎?”徐長庚說:“那天的事就不要再提了,是一場誤會,被打傷的那個大胖子,沒有什麽問題吧。”
張遷說:“你說的是蔡熊,迴去就好了,聽說是被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孩打傷的,那個小孩的師父是誰,你能告訴我嗎?我好代表蔡熊當麵向他道歉,雖然蔡熊吃了虧,但大人打小孩首先就輸了理,賠理是應該的。”
徐長庚說:“賠理就不必了,他是徐家學堂的學生,他的老師叫王富高,一個老學者,懂些武藝,隱居在這裏。胡善人已經去請他了,等會你就可以見到他。陸老師也是他們的老師,陸老師與你對了一掌,他的功力遠不及你。”
這時陸立明正好向這邊走來,張遷轉身對陸立明說:“想不到陸先生也是衡山派的門人,我們同屬一個門派,不知你的師傅是哪一位。”
陸立明說道:“我是半路出家,跟隨白衣秀士李耀明學的,我們經常在一起,意氣相投,他便教了這門內功於我,說是能強身健體,很有好處,想不到竟是衡山派的正宗內功心法,受益非淺。”
張遷說道:“你雖然大我幾歲,也要叫我師叔,因為李耀明是我師兄。”陸立明說道:“我和李耀明並無師徒名分,我們是好友,他傳我武功,我教他寫字,乃是交換,他並沒有將我引入衡山派。我們之間最多也隻是朋友,不過張副寨主占據君山,要抬高你的輩份,也未嚐不可。”
張遷還想說上幾句,然而酒菜已經上桌了,徐長庚催促他們進入房內的雅座。室內的雅座上,坐著徐家學堂的幾位老師,徐長庚以及張遷和姚四。徐長庚說道:“王富高老師身體不適,不能來為胡大來中舉助興,請王大善人諒解。”
胡春風說:“王老師不來,十分遺憾。既然身體有病,就不勉強了,來,我們喝酒。”他端起酒杯,站起身來向程仕信、陸立明等幾位老師敬酒。然後又向張遷和姚四敬酒。
張遷站起來,端起酒杯說:“我來得莽撞,為祝賀胡員外的公子考上國子學,我敬各位一杯。”舉杯幹了杯中之酒。照了照酒杯,他又上了一杯酒,舉杯說道:“為十天前我君山水寨的湯粟和蔡熊在徐家碼頭的莽撞,表示歉意,再敬各位一杯。”他再次舉杯與其他的酒杯相碰,這次他用上了內力,隻見胡春風,程仕信、陸立明和徐長庚及其他老師酒杯中的酒水,跳了起來,直入各人的嘴裏,把眾人嚇了一跳,弄得胡春風、程仕信還有那些老師們滿臉都是酒水,隻有陸立明和徐長庚兩人順勢喝了進去,沒有灑脫出來。
陸立明說:“張寨主,好功夫,佩服。”張遷說:“雕蟲小技,不足掛齒,得罪之處,見量。”
程仕信說道:“天下之地,莫非王土,徐家碼頭在江陵地段上,也有些名氣,就是江陵縣令對胡大善人也十分看重。張寨主雖然武藝高強,但也不能不遵守唐律。胡善人還兼有裏正之職,對朝廷負有責任,你們就不怕犯下“不道”、和“內亂”的惡行嗎?”
姚四猛然站起,就要發作,張遷伸手拍著他的肩膀輕聲說:“冷靜,”姚四氣唿唿的坐下,一臉的怒氣。張遷說道:“長期鬥,武不及文,現時鬥,文不能用,君山水寨經營水道生意並沒有脫出唐律的範圍,與徐家碼頭隔湖隔江,不必爭鬥。我今天來並非找事,而是要消除隔閡,兩家和好。”
陸立明說:“文鬥不用說,論武功張寨主隻能算江湖好手,登不上一流,而徐家碼頭則是藏龍臥虎啊,說不盡冒出個超一流高手來也未可知。”這話讓張遷聯想到湯栗所說的那個高大長者,如果那人真是隱居的武林高人,那可得罪不起,好在對方並沒有生事之意。便以息事寧人的態度說道:“我說了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兩家和好,既然徐家碼頭有這樣的人物,我很想見見。”
胡春風說“如此甚好,我代表徐家碼頭的數百戶居民敬君山水寨的兩位朋友,以示感謝。至於超一流高手嘛,陸老師是說可能有,也可能無,所以現在無從見到。來,我們幹一杯,以釋前嫌。”
方嵐坐在自家的門坎上,悶悶不樂,劉葉綠對他說,“嵐兒,心裏不痛快就哭吧,大聲的哭,別悶出病來了,你爸四年沒有迴來,你再有個好壞,為娘就無法活下去了。”她先哭了起來,方嵐說“媽,我沒有不痛快,你就別哭了。”
劉葉綠哭泣著說:“媽知道,是媽連累了你們,你雖然考試成績很好,和胡大來同時初選。但朝廷要三千貫才能正式錄取,並且還要到州、縣去打點到位。那些官老爺不好纏啊,他們隻認錢,而且味口大得很。王老先生和你徐叔叔他們也找過人,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數目太大,我們這些尋常百姓,根本就進不去,那不是為老百姓開辦的學府,是為達官貴人開辦的。那裏原本就不是你去的地方,想開些,啊。”
皇甫惟雄來了,他摸著方嵐的腦袋說道:“考上國子學的學子,朝廷是不收錢的,是下麵的官員要收錢。現在朝政腐敗,皇上要各個州縣衙門裏的人的奉祿就地解決,州縣就巧立各種名目向百姓要。皇上也喜歡人才,讓各州縣推薦,朝廷舉行考試,可當朝宰相李林甫,不取一名,還向皇上說‘應考的人,才能都很平常,可見野無遺賢’。李林甫是個不讀書的人,現在他把持朝政,政以賄成,官以錢得,這大唐盛世不久矣,這國子學不去也罷。程仕信老師滿腹經綸,連續三次科考都名落孫山,心灰意懶,不願到官府求職,到學堂來教書。學好武功也是一樣,將來保境安民,其作用說不定還要大些。這大唐盛世過去之後,剩下來的是百姓吃苦頭了,唉。”
方嵐說道:“師傅,你說現在的皇帝隻聽奸臣李林甫的,聽不進忠臣之言,將所有的軍國大事都交給李林甫處理,這李林甫認錢不認人,要錢不管法,把持朝政,其他大臣都不向皇上彈奏麽。”
皇甫惟雄說道:“皇上已經老了,貪圖享樂,整天陪著貴妃娘娘在後宮玩樂,不上朝,大臣們平時都見不著他,所有的事務都由李林甫向他上奏。開始也有些正直的大臣向皇上上奏,但是上奏之後,皇上轉到禦史台,那裏麵有的是李林甫的人,不但不認真調查,而且還向李林甫通報上奏之人。李林甫就反過來整上奏之人。現在朝廷官員都知道這個過程,所以都不敢上奏。就是奏報給皇上也無用,皇上還是要轉到李林甫的手上去,上奏之人馬上就會家破人亡,時間長了還有誰敢出頭呢?不論國事,你還是專心練武吧。來,看看你的流雲劍法,不要荒廢了。”
注1:唐朝地名,現在的湖南省嶽陽市。
注2:裋褐是漢服的一種款式,是對古代窮苦人穿的一種衣服的稱唿,又稱“豎褐”、“裋打”,以勞作方便為目的。
注3:史書記載,唐朝的國子監是朝庭開辦的最高學府,包括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等中央六學,總學生名額是二千二百一十人。
注4:唐朝地名,現在的湖南長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