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妥了雜七雜八的事情,從溫玉寒老家那邊迴來,馬小軍的“修行”之旅就算正式開始了。
一大早,天還沒亮,孩子就從被窩裏被揪了出來,老昌一身運動服早就穿好了,“穿衣服洗臉,走,咱跑步去!”
一開始也沒多練,五公裏,圍著陽河公園來兩圈,河邊吐著哈氣,活動活動筋骨。再迴到包子鋪,正好吃早點。
“小軍啊,那個……我和你媽的事情,你應該也是知道的,那個……”
公園裏,小河邊,爺倆剛剛跑完了五公裏,正在這裏漫步。說起和溫玉寒的事情,老昌還是支支吾吾。
“你媽不容易,你們娘倆也沒別人了,她,那個……我這邊也是一個人,咱倆想湊一塊過,就是這個意思,這事我覺得還是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見,畢竟你是家庭成員之一,年紀也不小了……”
老昌這邊臉紅脖子粗,話都說不利索,好不容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這才抬起頭,看孩子的反應。
幾天接觸,馬小軍和老昌也不見外了,過去摟住他的肩膀,“昌叔,你覺得我來,真是找你學功夫的啊?”
這孩子……
非得明說嗎?
“在天王鎮的時候就看你倆眉來眼去了,昌叔,不是我說你,你說我這次要是不玩一出離家出走,你倆啥時候才能邁開這一步?”
老昌被一個孩子擠兌的沒話!
謝謝唄!
的確得謝謝這孩子,可是有的話實在說不出口啊。
“早就看出你倆有事了,真當我小啊?”馬小軍說著,摟住老昌的脖子,“我媽這輩子,至少是這十年,讓我給坑了,我迷迷糊糊,給人家當兒子,她這在外麵找了我十年,當初不覺得,後來才能明白,我媽她為了我,遭了多少罪。”
說到這,孩子也有點動情,道:“我不能再拖累她了,看到你倆在那暗送秋波,我怎麽可能攔著,昌叔,我希望你倆好,就是……就是……反正,以後你得對我媽好一點……”
幾句話,老昌的眼圈也有點紅了,緊緊摟著小軍,“啥也別說了,以後,咱就是一家人!”
一個不是閬苑仙葩,另一個也不是美玉無瑕,促使兩人在一起的,與其說是異性相吸,魅力,荷爾蒙,倒不如說,是兩人漂泊半生之後,對於家的渴望。
最俗氣的一個理由,一種衝動,我想有個家。
一家人,一個家。
過了孩子這關,兩人的婚期已經正式提上了日程。按照溫玉寒的想法,都是二婚,沒必要大張旗鼓,結婚登記了不一樣離嗎?真心比啥都重要。可是老昌不那麽想,一張結婚證才九塊,能綁你一輩子。
倆人原籍都不是陽河的,屬於異地登記結婚,各種手續,證明,幾乎跑斷了腿。兩人各自迴了一趟老家,小店也停業好幾天,終於,幾番周折,包子鋪的門口,貼上了紅喜字。
要的是這張結婚證,至於說婚禮什麽的,就一切從簡了。這一天,包子鋪正常開業,可大門,窗戶上的喜字卻格外惹眼。
有客進門,發現老板娘一身紅色的禮服,頭發上還帶著頭花。包子出鍋,老昌穿著新郎官的禮服就來了,熟客見了,紛紛打趣,包子鋪掌櫃今天娶媳婦了?
“就是娶媳婦了,今天你們都是客。”
不光如此,今天的包子也特別,甭管什麽餡兒的,包子皮上,都端端正正印了一個“喜”字,什麽意思,也就不言自明了。吃客們有的逗兩句新娘子,有的拿老昌開開玩笑,小店裏喜氣洋洋。
臨走,一結賬,二十四,拿出三十塊錢,老板,不用找了,多的算我隨份子了!
小鎮不大,有點事便傳的滿城風雨。包子鋪老板娶媳婦,新郎新娘出來接客,包子上都有喜字,大家夥這麽一傳,好多人不知道吃什麽,就直接奔包子鋪了,一個個包子帶喜字,看著就那麽喜慶,不但自己要吃幾個,還要帶迴去給別人嚐嚐。
本來就是圖個喜慶,沒想到,這一下子,倒成了不錯的廣告營銷,以至於再陽河這一代形成了這樣的風俗,婚宴上要有包子,還必須是正宗的昌記喜包。
正日子過去,喜包就不賣了,除非是有新婚的小夫妻來提前預定,那是要加價的。平常時候,店裏仍舊是那幾樣餡兒,可是慕名而來的人也多了,一天四十屜一樣有買不到的。
“羊肉西葫的,三屜,小菜來一碟,你這還有醬骨頭吧,上一盤吧。”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客人,進店找了個靠牆的位置就坐下了,點的也是普普通通的東西,隻是三屜包子,那是三個人的量。
“您是在這吃還是……”老昌想問您是在這吃還是打包帶走,話才說了一半,人就結巴了起來,好在對方也是急性子,沒容老昌說完,頭都沒抬,就給出了答案:“我就在這吃。”
迴到後麵,昌旺浩臉色都變了,對還在忙活的妻子道:“玉寒,我這有點事,你帶著小軍迴家。”
第一遍說,溫玉寒都沒聽明白,第二遍老昌語氣已經變了,“走,快點!帶孩子趕緊走!”
“老昌,到底咋了?”
老昌眉毛都立了起來,“別問,趕緊走,快!”
看老昌的語氣,溫玉寒已經感覺到不對了,想說不走,可是畢竟還有個孩子,隻是擦了把手,女人便解下圍裙,慌慌張張的帶著孩子離開了包子鋪,店裏隻留老昌一個人。
在門口,看到娘倆走遠了,老昌這才放下心來,三屜包子給客人端了上來,臉上笑容不減:“羊肉西葫的,坐上有醋,有蒜,您自便!”
那位乘客也沒有別的表示,微微點頭,隨意的拿了一雙方便筷子,從中掰開,小碟子裏到了些醋和蒜泥,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您要的小菜和醬骨頭。”
就這幾樣東西,上齊了,老昌便到後麵坐了下來,表情凝重。
那位客人慢條斯理,享用麵前的食物,動作絲毫不亂,甚至都沒有迴頭看老昌一眼,最後,三屜包子,一盤醬骨頭,都被他一個人吃了,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老板,算賬!”
聽到這兩個字,老昌全神戒備。
“三屜包子,一盤醬骨頭,還有一盤小菜,一共六十二,您給六十吧!”
“包子不錯。”那人從兜裏,掏出一張五十,一張十塊的來,放在了桌上,“包子的帳清了,接下來,咱算算之前的帳吧?”
那人說著,從兜裏又掏出一樣東西,放在了桌麵上,老昌看到,那是一張“風部”的工作證。
風部,管樹。
一大早,天還沒亮,孩子就從被窩裏被揪了出來,老昌一身運動服早就穿好了,“穿衣服洗臉,走,咱跑步去!”
一開始也沒多練,五公裏,圍著陽河公園來兩圈,河邊吐著哈氣,活動活動筋骨。再迴到包子鋪,正好吃早點。
“小軍啊,那個……我和你媽的事情,你應該也是知道的,那個……”
公園裏,小河邊,爺倆剛剛跑完了五公裏,正在這裏漫步。說起和溫玉寒的事情,老昌還是支支吾吾。
“你媽不容易,你們娘倆也沒別人了,她,那個……我這邊也是一個人,咱倆想湊一塊過,就是這個意思,這事我覺得還是得征求一下你的意見,畢竟你是家庭成員之一,年紀也不小了……”
老昌這邊臉紅脖子粗,話都說不利索,好不容易把意思表達清楚了,這才抬起頭,看孩子的反應。
幾天接觸,馬小軍和老昌也不見外了,過去摟住他的肩膀,“昌叔,你覺得我來,真是找你學功夫的啊?”
這孩子……
非得明說嗎?
“在天王鎮的時候就看你倆眉來眼去了,昌叔,不是我說你,你說我這次要是不玩一出離家出走,你倆啥時候才能邁開這一步?”
老昌被一個孩子擠兌的沒話!
謝謝唄!
的確得謝謝這孩子,可是有的話實在說不出口啊。
“早就看出你倆有事了,真當我小啊?”馬小軍說著,摟住老昌的脖子,“我媽這輩子,至少是這十年,讓我給坑了,我迷迷糊糊,給人家當兒子,她這在外麵找了我十年,當初不覺得,後來才能明白,我媽她為了我,遭了多少罪。”
說到這,孩子也有點動情,道:“我不能再拖累她了,看到你倆在那暗送秋波,我怎麽可能攔著,昌叔,我希望你倆好,就是……就是……反正,以後你得對我媽好一點……”
幾句話,老昌的眼圈也有點紅了,緊緊摟著小軍,“啥也別說了,以後,咱就是一家人!”
一個不是閬苑仙葩,另一個也不是美玉無瑕,促使兩人在一起的,與其說是異性相吸,魅力,荷爾蒙,倒不如說,是兩人漂泊半生之後,對於家的渴望。
最俗氣的一個理由,一種衝動,我想有個家。
一家人,一個家。
過了孩子這關,兩人的婚期已經正式提上了日程。按照溫玉寒的想法,都是二婚,沒必要大張旗鼓,結婚登記了不一樣離嗎?真心比啥都重要。可是老昌不那麽想,一張結婚證才九塊,能綁你一輩子。
倆人原籍都不是陽河的,屬於異地登記結婚,各種手續,證明,幾乎跑斷了腿。兩人各自迴了一趟老家,小店也停業好幾天,終於,幾番周折,包子鋪的門口,貼上了紅喜字。
要的是這張結婚證,至於說婚禮什麽的,就一切從簡了。這一天,包子鋪正常開業,可大門,窗戶上的喜字卻格外惹眼。
有客進門,發現老板娘一身紅色的禮服,頭發上還帶著頭花。包子出鍋,老昌穿著新郎官的禮服就來了,熟客見了,紛紛打趣,包子鋪掌櫃今天娶媳婦了?
“就是娶媳婦了,今天你們都是客。”
不光如此,今天的包子也特別,甭管什麽餡兒的,包子皮上,都端端正正印了一個“喜”字,什麽意思,也就不言自明了。吃客們有的逗兩句新娘子,有的拿老昌開開玩笑,小店裏喜氣洋洋。
臨走,一結賬,二十四,拿出三十塊錢,老板,不用找了,多的算我隨份子了!
小鎮不大,有點事便傳的滿城風雨。包子鋪老板娶媳婦,新郎新娘出來接客,包子上都有喜字,大家夥這麽一傳,好多人不知道吃什麽,就直接奔包子鋪了,一個個包子帶喜字,看著就那麽喜慶,不但自己要吃幾個,還要帶迴去給別人嚐嚐。
本來就是圖個喜慶,沒想到,這一下子,倒成了不錯的廣告營銷,以至於再陽河這一代形成了這樣的風俗,婚宴上要有包子,還必須是正宗的昌記喜包。
正日子過去,喜包就不賣了,除非是有新婚的小夫妻來提前預定,那是要加價的。平常時候,店裏仍舊是那幾樣餡兒,可是慕名而來的人也多了,一天四十屜一樣有買不到的。
“羊肉西葫的,三屜,小菜來一碟,你這還有醬骨頭吧,上一盤吧。”
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客人,進店找了個靠牆的位置就坐下了,點的也是普普通通的東西,隻是三屜包子,那是三個人的量。
“您是在這吃還是……”老昌想問您是在這吃還是打包帶走,話才說了一半,人就結巴了起來,好在對方也是急性子,沒容老昌說完,頭都沒抬,就給出了答案:“我就在這吃。”
迴到後麵,昌旺浩臉色都變了,對還在忙活的妻子道:“玉寒,我這有點事,你帶著小軍迴家。”
第一遍說,溫玉寒都沒聽明白,第二遍老昌語氣已經變了,“走,快點!帶孩子趕緊走!”
“老昌,到底咋了?”
老昌眉毛都立了起來,“別問,趕緊走,快!”
看老昌的語氣,溫玉寒已經感覺到不對了,想說不走,可是畢竟還有個孩子,隻是擦了把手,女人便解下圍裙,慌慌張張的帶著孩子離開了包子鋪,店裏隻留老昌一個人。
在門口,看到娘倆走遠了,老昌這才放下心來,三屜包子給客人端了上來,臉上笑容不減:“羊肉西葫的,坐上有醋,有蒜,您自便!”
那位乘客也沒有別的表示,微微點頭,隨意的拿了一雙方便筷子,從中掰開,小碟子裏到了些醋和蒜泥,自顧自的吃了起來。
“您要的小菜和醬骨頭。”
就這幾樣東西,上齊了,老昌便到後麵坐了下來,表情凝重。
那位客人慢條斯理,享用麵前的食物,動作絲毫不亂,甚至都沒有迴頭看老昌一眼,最後,三屜包子,一盤醬骨頭,都被他一個人吃了,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
“老板,算賬!”
聽到這兩個字,老昌全神戒備。
“三屜包子,一盤醬骨頭,還有一盤小菜,一共六十二,您給六十吧!”
“包子不錯。”那人從兜裏,掏出一張五十,一張十塊的來,放在了桌上,“包子的帳清了,接下來,咱算算之前的帳吧?”
那人說著,從兜裏又掏出一樣東西,放在了桌麵上,老昌看到,那是一張“風部”的工作證。
風部,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