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頭衝,入口像火燒的一樣!燒過之後的舌頭變得極為敏感,這時候趕快把豬頭肉放進嘴裏,趁著沒緩過勁的時候使勁嚼,吃著仿佛比平時還要香!
這麽好吃的豬頭肉才賣14塊錢一斤,我那一粒藥快趕上一頭豬了,不吃肉我吃那玩意?我有病啊?邊宏昌倔強的想著。
一隻腳蹬在石頭上,一隻腳耷拉著,山裏有點涼,不過喝兩口酒就不覺得冷了。這裏風水挺不錯的,遠遠能看到自家的院子。身後是青玄山的秀林峰,前麵那波光粼粼的是境河,這也叫背山麵水,老邊懂。
半斤豬頭肉,平時都吃不了,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一口一口,下的還挺快!豬頭肉吃完,幹喝酒,這酒真辣,辣的人眼圈有點紅。
二鍋頭是一斤裝的,喝多點,迷迷糊糊的就過去了,老邊心裏美美的,還是我算計的好!
豬頭肉是用手捏著吃的,手指頭有油,新衣服怕蹭上,從地上撿了把樹葉擦了擦。迴頭又看了一眼家的方向,嘴裏小曲哼了起來:
“我坐在城樓哦,觀山呐啊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老邊唱著,從容地在兜子最裏麵,把纏成一團的麻繩拿了出來,手裏解扣子,嘴裏不停:
“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夜深人靜,四周圍沒人,無人喝彩,卻也自得其樂。
繩子解開了,折成四折胳膊肘上拖著,另一隻手拿著手電,樹下轉圈來迴找。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
這句“司馬領兵往西行”有點趕板,老邊發揮的不錯,感覺也來了,手裏托著繩子,還拉起了老生的架勢,手眼身法步,隻可惜地麵不平,邁步沒辦法踢著走。
位置找好了,樹杈的高矮正合適,也夠粗壯,不會被體重壓斷,繩子一頭使勁往上拋,拋了好幾次,終於從樹杈的那一邊穿了過來。
“一來是馬謖無能少才能,二來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
把繩子兩端係了個死扣,用手使勁緊了緊,還用身體壓了壓,覺得沒問題,又在中間打了個結,留出籃球大小的繩套,覺得滿意了,這才繼續唱:
“你連得我三城多僥幸,貪而無厭又奪我的西城。諸葛亮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談呐,談談心。”老邊一手抓著繩子套,麵對山下林家台的方向,仿佛麵對著台下的觀眾一般,唱詞朗朗上口,一氣嗬成。
抓住繩子,往前一步,踩在剛剛壘好的石頭台階上,身體晃了兩下,終於保持住平衡,這時候感覺更好了,站在石頭台階上,仿佛諸葛亮坐在城頭一般,運籌帷幄。
老邊不是正經的科班出身,不過就是喜歡,年輕的時候,也跟著草台班子一起走南闖北,鑼鼓場麵,二胡都拿得下來,有時候缺人手了,穿上行頭就能上台,都是給鄉親們唱,他們也聽不出水平高低,見高腔就喊好,倒也熱鬧。後來班子散了,迴家務農,現在迴想起來,倒還是唱戲那些年過的最痛快!
“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著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麽你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我隻有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喝了點酒,戲唱的痛快,似乎又迴到了年輕時候唱戲的那些年,不過現在,該謝幕了。
沒有什麽猶豫,也沒表現出任何不舍,就仿佛是一個唱完了戲,準備謝幕的老生一樣,邊宏昌極其自然的把繩套套在了脖子上。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音音……”最後一句唱完,老邊手鬆開繩子,還來了一個亮相,餘音散盡,之後腳下決絕地一用力,石頭蹬翻,人便掛在了空中!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人生一輩子,唱戲而已。
或許,這是老邊能做到的,最為藝術的一種死法了,隻可惜,最後的演出,沒人看見!
鑼鼓場麵,空嘞咣嘞空嘞哐……
正冠,捋髯,粉墨登場……
最後鞠躬下台。
……
繩子勒在脖子上的滋味比想象的還難受。
因為頸動脈受力,腦袋嗡嗡的直響,肺部還有殘餘的空氣,倒是並沒有太憋氣。隻不過幾秒鍾,耳鳴、頭暈,腦袋感覺熱的像是要爆炸了一樣,眼前似乎再閃光,接著便是一片模糊。
窒息的痛苦襲來,已經超出了人的忍耐程度,如果此刻有選擇的話,無論是誰,都會想放棄,可是人吊在空中,手刨腳蹬卻使不出力氣,一張臉勒得通紅,舌頭也伸了出來。
正當絕望之時,邊宏昌感覺自己被抱了起來,隨著身體一輕,頸部血液流通,瞬間好受了許多,本能的把空氣吸進了肺裏,可是吸入量太大,嗆得自己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好半天,老邊這才迴過神來,抬頭看,麵前站著一個白衣人,而自己則躺在大青石上,就是之前坐著吃肉喝酒的那塊。
頭疼欲裂,一唿氣都是酒味。這時候明白了,有人把自己救了下來。
天上一輪明月,斜斜地掛在上吊的那棵樹上,月光下還看得見自己拴的繩子套,小風一吹,繩子晃晃悠悠。老邊看著繩子套歎了一口氣,仿佛那裏才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
“小夥子,你……你救我幹嘛啊?”
白衣人一愣,不爽道:“那我還對不起了唄?”
邊宏昌老臉一紅,解釋道:“小夥子,我不是那個意思,不過……唉,死了也就死了,你救我下來,我還得遭一遍罪啊!”
白衣人眼皮一番,問道:“老爺子,你這意思是,過一會兒緩過來,你還上吊,是不?”
邊宏昌麵露苦澀,無奈的點了點頭,道:“小夥子,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啊,這事你還是別攔著了!”
那白衣人想了想,突然調皮的笑了笑,然後兩步走到樹下,伸手抓住繩子套,一用力就給拽了下來。指頭粗細的繩子,擰成兩股的話,用來拖車都有富餘,可這位沒覺得用了多大的力氣,就給扯了下來。
“你……你這是幹什麽?”
白衣人笑嘻嘻的,手裏輪著繩子,一用力,繩子套飛上了空中,足有六七米高,準確的掛在了樹杈上。
“上吊我不攔著你,不過,你還有繩子嗎?”
——————
建議小夥伴們一邊聽這段《空城計》一邊看這一章,隨便一個音樂軟件,搜索“我坐在城樓觀山景”即可。寫這麽多戲詞不是為了水字數,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為你形成畫麵,最後一個亮相,然後踢掉腳下石頭,掛在空中,一個沒文化的農民,卻選擇一個十分文藝的死法。好像前麵一章所說,每一個人物,哪怕是龍套,都不隻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那是一個故事,一段人生。聽老人唱一出,你才能感受到故事的份量。
這麽好吃的豬頭肉才賣14塊錢一斤,我那一粒藥快趕上一頭豬了,不吃肉我吃那玩意?我有病啊?邊宏昌倔強的想著。
一隻腳蹬在石頭上,一隻腳耷拉著,山裏有點涼,不過喝兩口酒就不覺得冷了。這裏風水挺不錯的,遠遠能看到自家的院子。身後是青玄山的秀林峰,前麵那波光粼粼的是境河,這也叫背山麵水,老邊懂。
半斤豬頭肉,平時都吃不了,今天也不知道是怎麽了,一口一口,下的還挺快!豬頭肉吃完,幹喝酒,這酒真辣,辣的人眼圈有點紅。
二鍋頭是一斤裝的,喝多點,迷迷糊糊的就過去了,老邊心裏美美的,還是我算計的好!
豬頭肉是用手捏著吃的,手指頭有油,新衣服怕蹭上,從地上撿了把樹葉擦了擦。迴頭又看了一眼家的方向,嘴裏小曲哼了起來:
“我坐在城樓哦,觀山呐啊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老邊唱著,從容地在兜子最裏麵,把纏成一團的麻繩拿了出來,手裏解扣子,嘴裏不停:
“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夜深人靜,四周圍沒人,無人喝彩,卻也自得其樂。
繩子解開了,折成四折胳膊肘上拖著,另一隻手拿著手電,樹下轉圈來迴找。
“我也曾差人去打聽,打聽得司馬領兵往西行……”
這句“司馬領兵往西行”有點趕板,老邊發揮的不錯,感覺也來了,手裏托著繩子,還拉起了老生的架勢,手眼身法步,隻可惜地麵不平,邁步沒辦法踢著走。
位置找好了,樹杈的高矮正合適,也夠粗壯,不會被體重壓斷,繩子一頭使勁往上拋,拋了好幾次,終於從樹杈的那一邊穿了過來。
“一來是馬謖無能少才能,二來是將帥不和才失街亭。”
把繩子兩端係了個死扣,用手使勁緊了緊,還用身體壓了壓,覺得沒問題,又在中間打了個結,留出籃球大小的繩套,覺得滿意了,這才繼續唱:
“你連得我三城多僥幸,貪而無厭又奪我的西城。諸葛亮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談呐,談談心。”老邊一手抓著繩子套,麵對山下林家台的方向,仿佛麵對著台下的觀眾一般,唱詞朗朗上口,一氣嗬成。
抓住繩子,往前一步,踩在剛剛壘好的石頭台階上,身體晃了兩下,終於保持住平衡,這時候感覺更好了,站在石頭台階上,仿佛諸葛亮坐在城頭一般,運籌帷幄。
老邊不是正經的科班出身,不過就是喜歡,年輕的時候,也跟著草台班子一起走南闖北,鑼鼓場麵,二胡都拿得下來,有時候缺人手了,穿上行頭就能上台,都是給鄉親們唱,他們也聽不出水平高低,見高腔就喊好,倒也熱鬧。後來班子散了,迴家務農,現在迴想起來,倒還是唱戲那些年過的最痛快!
“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著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到此就該把城進,為什麽你猶疑不定,進退兩難為的是何情?我隻有琴童人兩個,我是又無有埋伏又無有兵……”
喝了點酒,戲唱的痛快,似乎又迴到了年輕時候唱戲的那些年,不過現在,該謝幕了。
沒有什麽猶豫,也沒表現出任何不舍,就仿佛是一個唱完了戲,準備謝幕的老生一樣,邊宏昌極其自然的把繩套套在了脖子上。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音音……”最後一句唱完,老邊手鬆開繩子,還來了一個亮相,餘音散盡,之後腳下決絕地一用力,石頭蹬翻,人便掛在了空中!
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人生一輩子,唱戲而已。
或許,這是老邊能做到的,最為藝術的一種死法了,隻可惜,最後的演出,沒人看見!
鑼鼓場麵,空嘞咣嘞空嘞哐……
正冠,捋髯,粉墨登場……
最後鞠躬下台。
……
繩子勒在脖子上的滋味比想象的還難受。
因為頸動脈受力,腦袋嗡嗡的直響,肺部還有殘餘的空氣,倒是並沒有太憋氣。隻不過幾秒鍾,耳鳴、頭暈,腦袋感覺熱的像是要爆炸了一樣,眼前似乎再閃光,接著便是一片模糊。
窒息的痛苦襲來,已經超出了人的忍耐程度,如果此刻有選擇的話,無論是誰,都會想放棄,可是人吊在空中,手刨腳蹬卻使不出力氣,一張臉勒得通紅,舌頭也伸了出來。
正當絕望之時,邊宏昌感覺自己被抱了起來,隨著身體一輕,頸部血液流通,瞬間好受了許多,本能的把空氣吸進了肺裏,可是吸入量太大,嗆得自己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好半天,老邊這才迴過神來,抬頭看,麵前站著一個白衣人,而自己則躺在大青石上,就是之前坐著吃肉喝酒的那塊。
頭疼欲裂,一唿氣都是酒味。這時候明白了,有人把自己救了下來。
天上一輪明月,斜斜地掛在上吊的那棵樹上,月光下還看得見自己拴的繩子套,小風一吹,繩子晃晃悠悠。老邊看著繩子套歎了一口氣,仿佛那裏才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
“小夥子,你……你救我幹嘛啊?”
白衣人一愣,不爽道:“那我還對不起了唄?”
邊宏昌老臉一紅,解釋道:“小夥子,我不是那個意思,不過……唉,死了也就死了,你救我下來,我還得遭一遍罪啊!”
白衣人眼皮一番,問道:“老爺子,你這意思是,過一會兒緩過來,你還上吊,是不?”
邊宏昌麵露苦澀,無奈的點了點頭,道:“小夥子,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啊,這事你還是別攔著了!”
那白衣人想了想,突然調皮的笑了笑,然後兩步走到樹下,伸手抓住繩子套,一用力就給拽了下來。指頭粗細的繩子,擰成兩股的話,用來拖車都有富餘,可這位沒覺得用了多大的力氣,就給扯了下來。
“你……你這是幹什麽?”
白衣人笑嘻嘻的,手裏輪著繩子,一用力,繩子套飛上了空中,足有六七米高,準確的掛在了樹杈上。
“上吊我不攔著你,不過,你還有繩子嗎?”
——————
建議小夥伴們一邊聽這段《空城計》一邊看這一章,隨便一個音樂軟件,搜索“我坐在城樓觀山景”即可。寫這麽多戲詞不是為了水字數,主要是為了更好的為你形成畫麵,最後一個亮相,然後踢掉腳下石頭,掛在空中,一個沒文化的農民,卻選擇一個十分文藝的死法。好像前麵一章所說,每一個人物,哪怕是龍套,都不隻是一個名字,一個符號,那是一個故事,一段人生。聽老人唱一出,你才能感受到故事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