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大少雖然破產了,他仍然很有錢,哪怕是在地下通道抱著吉他唱歌的那陣子,他依然比很多人有錢,粗略估計一下,那時候他的身家仍然在兩億以上。
的確,房子、車子,以及偌大一個諾則製藥,全都沒了,甚至為了能讓獄中的母親少判幾年,他連澳洲的房產都給賣了,真正孑然一身。
不過,他忘了,錢家在天陽還有七家養老院。
養老院是收費的,而且收費還不低,和賓館一樣,隻要達到一定的入住比例,養老院就能扭虧為盈。目前這七家養老院經營的都還不錯,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微利運營,哪怕不去唱歌,隻憑這七家養老院,錢誠也夠給自己養老。
養老院,正好和劉晉岩的養老計劃對接,兩人一拍即合。
具體操作的事情,老白就不過多介入了,因為手裏有劉晉岩的電腦硬盤,所以詩人但凡有新作,完全可以說是在硬盤裏恢複出來的。劉晉岩的作品版權全權交給朱翔宇代理,也由他來管理這個“失獨養老基金”,這哥們兒仗義,是可以信得過的。
為了能夠自圓其說,老白又幫著劉晉岩“偽造”了一份遺書,簡言之就是一個心願——願得廣廈千萬間,能讓那些失獨老人可以頤養天年,後麵還草草的列了一個方案,大概就是如果詩集能夠賣出去的話,可以用這筆錢成立基金,基金如何管理等等,就相當於一份綱領性文件。
朱翔宇很樂意做這件事,跑前跑後,甚至把工作都辭掉了。
有錢誠作為形象代言人,有朱翔宇負責做事務性工作,甚至連唐素衣也幫忙站台,這份失獨基金很快便成立了起來,劉晉岩親自為之命名:遠方。
那是每個人必將到達的遠方,隻是希望,遠方裏隻有生命如歌,沒有悲涼。
於是,《遠方》,成了錢誠的一首新的單曲。
唐素衣在第一時間用女聲演繹,翻唱了一遍,之後朱翔宇以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和錢誠聯合發表聲明:放棄這首《遠方》的版權,不管是誰,也不管是什麽場合,隻要給“遠方基金”捐款一元,便可以翻唱這首歌。
歌每被翻唱一次,就相當於給“遠方基金”做了一次廣告。
說是一元,不過唐素衣給開了個好頭,直接捐了50萬,算是給立下了個標杆,你要是自認哢位高,就別少於這個數!
唐女神直接給帶了一波節奏,娛樂圈還沒反應過來,直播界先一步聞到了商機。不少主播紛紛在直播間裏翻唱這首《遠方》,用以表明自己為慈善事業出了一份力,還在直播間裏公布自己的捐款數額,一時間各種攀比,似乎誰唱過遠方,誰就是慈善家一樣。
錢大少出手更狠,讓尤雅幫忙,第一時間給遠方基金製作了官網,甚至還設立了一個慈善排行榜展示在首頁上,任何人隻要輸入姓名就能夠查到捐款記錄,完全公開透明。
是有點道德綁架,不過針對這些一出場就上百萬的明星,化化妝,唱唱歌年收入就上千萬的網紅,老白早就想綁他們了。
這樣一來,明星還沒有動作,粉絲們先坐不住了。很多粉絲希望自己的偶像翻唱這首歌,為失獨老人獻上一份愛心,於是便以偶像的名義在網站上捐款。一個排行榜讓幾名小鮮肉的粉絲團打的頭破血流,捐款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就募集到了四千萬!
沒想到,劉晉岩磕磕巴巴說出來的一個想法,沒用多久,就成了現實。
四千萬,可以請明星拍一部戲,也可以讓四百個老人老有所依,過上體麵且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隨著遠方基金的成立,捐款的數額增加,劉晉岩的功德唰唰地上漲,一個燒炭自盡的死肥宅,現在竟然有了一絲佛相。
佛說普度眾生,而這些善良而偉大的人在身體力行。
看著劉晉岩的“佛相”,老白一照鏡子就覺得心塞。
人家是佛相,自己則是鬼相,憑什麽?
………………
從1978年開始,計劃生育政策被寫入了憲法,在之前提出的口號是:“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不過不知道怎麽迴事,後來就變成了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孩。
一對夫妻生一個孩子,兩對夫妻湊一個孫子,於是,4+2+1的家庭結構出現了。
上一代四個人,這一代變成了兩個,下一代就剩下一根獨苗,根據植物學的相關原理,一個人是特麽生不出來孩子的!
好在,這個亡國滅種的政策被及時糾正了,可是老年化社會不可避免的到來,一個病房內,左邊是爸,右邊是媽,當兒子心力交瘁,已經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連個替換的人都沒有。
這樣的狀況,幾乎每個醫院裏都有,那些獨生子女心有戚戚焉,能做的唯有祈禱,自己的父母別生病,至少,別同時生病……
世上千般傷心事,唯有生離與死別。其實在生離死別中間,還有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就是眼看著親人病重痛苦,卻無能為力。
白長生是被朱南成的任務叫到這裏來的,天陽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簡稱醫大一院,可以說是省內最好的醫院之一。
作為醫大的學生,這裏是心目中的聖地,如果今後能夠進入一院,相當於職業生涯邁出最堅實的一步。
當然,獸醫就算了。
住院部八樓的腫瘤科,尹林已經是第二個周期的化療了,作為醫生的他,對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他心裏有數,接下來的時間很有限。
兩個月前,尹林隻是覺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是檢查之後,卻發現胃癌已經到了晚期,要知道,他現在隻不過才四十二歲而已,正是作為醫生最出成績的年紀。
為什麽是偏偏我?
這是每一個絕症患者發現患病後的第一個想法。
四十二歲,正是家裏的頂梁柱,父母年邁,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了……
好在,作為本院的醫生,他無需為醫療費用操心,超出醫保自己承擔的部分,院方予以全額減免,至少讓他在這方麵沒有後顧之憂,隻是……
隻是,醫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有三分之一的病醫生無能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醫學隻解決三分之一的病。而晚期癌症,恰恰是醫學目前無法解決的。
胃全切除,化療,對於一個晚期癌症的病人來說,這樣的醫療方案似乎有些激進,不過要和病魔作鬥爭的話,現代醫學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尹林覺得自己還年輕,他想賭一下。
父母都已經七十多了,連養老金都沒有,他不敢死!
可是,經過兩個周期的痛苦化療過後,他有些後悔了。
的確,房子、車子,以及偌大一個諾則製藥,全都沒了,甚至為了能讓獄中的母親少判幾年,他連澳洲的房產都給賣了,真正孑然一身。
不過,他忘了,錢家在天陽還有七家養老院。
養老院是收費的,而且收費還不低,和賓館一樣,隻要達到一定的入住比例,養老院就能扭虧為盈。目前這七家養老院經營的都還不錯,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微利運營,哪怕不去唱歌,隻憑這七家養老院,錢誠也夠給自己養老。
養老院,正好和劉晉岩的養老計劃對接,兩人一拍即合。
具體操作的事情,老白就不過多介入了,因為手裏有劉晉岩的電腦硬盤,所以詩人但凡有新作,完全可以說是在硬盤裏恢複出來的。劉晉岩的作品版權全權交給朱翔宇代理,也由他來管理這個“失獨養老基金”,這哥們兒仗義,是可以信得過的。
為了能夠自圓其說,老白又幫著劉晉岩“偽造”了一份遺書,簡言之就是一個心願——願得廣廈千萬間,能讓那些失獨老人可以頤養天年,後麵還草草的列了一個方案,大概就是如果詩集能夠賣出去的話,可以用這筆錢成立基金,基金如何管理等等,就相當於一份綱領性文件。
朱翔宇很樂意做這件事,跑前跑後,甚至把工作都辭掉了。
有錢誠作為形象代言人,有朱翔宇負責做事務性工作,甚至連唐素衣也幫忙站台,這份失獨基金很快便成立了起來,劉晉岩親自為之命名:遠方。
那是每個人必將到達的遠方,隻是希望,遠方裏隻有生命如歌,沒有悲涼。
於是,《遠方》,成了錢誠的一首新的單曲。
唐素衣在第一時間用女聲演繹,翻唱了一遍,之後朱翔宇以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和錢誠聯合發表聲明:放棄這首《遠方》的版權,不管是誰,也不管是什麽場合,隻要給“遠方基金”捐款一元,便可以翻唱這首歌。
歌每被翻唱一次,就相當於給“遠方基金”做了一次廣告。
說是一元,不過唐素衣給開了個好頭,直接捐了50萬,算是給立下了個標杆,你要是自認哢位高,就別少於這個數!
唐女神直接給帶了一波節奏,娛樂圈還沒反應過來,直播界先一步聞到了商機。不少主播紛紛在直播間裏翻唱這首《遠方》,用以表明自己為慈善事業出了一份力,還在直播間裏公布自己的捐款數額,一時間各種攀比,似乎誰唱過遠方,誰就是慈善家一樣。
錢大少出手更狠,讓尤雅幫忙,第一時間給遠方基金製作了官網,甚至還設立了一個慈善排行榜展示在首頁上,任何人隻要輸入姓名就能夠查到捐款記錄,完全公開透明。
是有點道德綁架,不過針對這些一出場就上百萬的明星,化化妝,唱唱歌年收入就上千萬的網紅,老白早就想綁他們了。
這樣一來,明星還沒有動作,粉絲們先坐不住了。很多粉絲希望自己的偶像翻唱這首歌,為失獨老人獻上一份愛心,於是便以偶像的名義在網站上捐款。一個排行榜讓幾名小鮮肉的粉絲團打的頭破血流,捐款在短短的三天時間裏就募集到了四千萬!
沒想到,劉晉岩磕磕巴巴說出來的一個想法,沒用多久,就成了現實。
四千萬,可以請明星拍一部戲,也可以讓四百個老人老有所依,過上體麵且有尊嚴的晚年生活。
隨著遠方基金的成立,捐款的數額增加,劉晉岩的功德唰唰地上漲,一個燒炭自盡的死肥宅,現在竟然有了一絲佛相。
佛說普度眾生,而這些善良而偉大的人在身體力行。
看著劉晉岩的“佛相”,老白一照鏡子就覺得心塞。
人家是佛相,自己則是鬼相,憑什麽?
………………
從1978年開始,計劃生育政策被寫入了憲法,在之前提出的口號是:“一個太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不過不知道怎麽迴事,後來就變成了一對夫妻隻生一個孩。
一對夫妻生一個孩子,兩對夫妻湊一個孫子,於是,4+2+1的家庭結構出現了。
上一代四個人,這一代變成了兩個,下一代就剩下一根獨苗,根據植物學的相關原理,一個人是特麽生不出來孩子的!
好在,這個亡國滅種的政策被及時糾正了,可是老年化社會不可避免的到來,一個病房內,左邊是爸,右邊是媽,當兒子心力交瘁,已經幾天沒好好睡一覺了,連個替換的人都沒有。
這樣的狀況,幾乎每個醫院裏都有,那些獨生子女心有戚戚焉,能做的唯有祈禱,自己的父母別生病,至少,別同時生病……
世上千般傷心事,唯有生離與死別。其實在生離死別中間,還有一種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就是眼看著親人病重痛苦,卻無能為力。
白長生是被朱南成的任務叫到這裏來的,天陽市醫科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簡稱醫大一院,可以說是省內最好的醫院之一。
作為醫大的學生,這裏是心目中的聖地,如果今後能夠進入一院,相當於職業生涯邁出最堅實的一步。
當然,獸醫就算了。
住院部八樓的腫瘤科,尹林已經是第二個周期的化療了,作為醫生的他,對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他心裏有數,接下來的時間很有限。
兩個月前,尹林隻是覺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是檢查之後,卻發現胃癌已經到了晚期,要知道,他現在隻不過才四十二歲而已,正是作為醫生最出成績的年紀。
為什麽是偏偏我?
這是每一個絕症患者發現患病後的第一個想法。
四十二歲,正是家裏的頂梁柱,父母年邁,有太多的東西放不下了……
好在,作為本院的醫生,他無需為醫療費用操心,超出醫保自己承擔的部分,院方予以全額減免,至少讓他在這方麵沒有後顧之憂,隻是……
隻是,醫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有三分之一的病醫生無能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醫學隻解決三分之一的病。而晚期癌症,恰恰是醫學目前無法解決的。
胃全切除,化療,對於一個晚期癌症的病人來說,這樣的醫療方案似乎有些激進,不過要和病魔作鬥爭的話,現代醫學能做的也隻有這些了。尹林覺得自己還年輕,他想賭一下。
父母都已經七十多了,連養老金都沒有,他不敢死!
可是,經過兩個周期的痛苦化療過後,他有些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