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琉球國尚元王也駕鶴西去了,尚永王即位,是為琉球尚氏第四代領主,由於大明沿海基本上肅清了倭寇,隆慶朝開關貿易,給琉球帶來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可謂“異寶充滿十方刹,舟楫萬國之津梁。”


    尚永王即位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派王舅馬良弼、長史鄭迥等人上表大明朝廷,請求冊封,不巧的是,隆慶帝也剛剛禦駕檳天,太子朱翊鈞剛剛即位,尚未改元。


    上柱國、中極殿大學士高拱對十歲的太子繼位十分擔憂,擔心宦官專權、後宮幹政,發動群僚策劃趕走太子的“大伴”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給陳皇後施加壓力,歎曰:“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


    馮保聽說高拱對自己不利,心中十分害怕,暗中找武英殿大學士張居正商議,張居正笑道:“高大人太輕狂了,怎能對天子如此不尊。”


    馮保問道:“高拱如何不尊太子?”


    “我聽說,他曾私下妄言:十歲的孩子,如何做得了人主。”張居正笑道。


    馮保一聽,心中有了主意,趕忙辭別張居正,返迴大內,對陳皇後及眾貴妃哭訴高拱的蠻橫,宣傳高拱狂言十歲的孩子做不了人主,他準備將擁立藩王,皇後大驚,急招張居正進宮,共謀拿下高拱。


    正在大明朝廷內鬥之際,馬良弼等人抵達京師,禮部尚書接待了馬良弼一行,就讓他們在京師住了下來,直到高拱下台,還是沒有能見到皇帝,張居正執掌內閣,告訴馬良弼等人,等到改元之後再來冊封。


    馬良弼怕返迴琉球無法交差,在京城住了一些時日,眼看朝廷上下忙於改朝換代,官員們也無暇顧及他們,有些百無聊賴,在天朝上國的大好河山好好遊曆了一番,便又想到朝鮮去看看,一來是朝鮮和琉球多有貿易往來,二是馬良弼一心想去朝拜通度寺,據說釜山通度寺珍藏有三寶之首的佛寶,金剛戒壇裏安置有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和袈裟。


    ************


    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林風逃出延曆寺之後,一直被南光坊緊緊跟隨。


    小西隆佐在猴子秀吉的安排下,把林風送往朝鮮釜山,準備讓他借道朝鮮,返迴大明。


    林風單人匹馬從釜山前往全羅道,走到通度寺附近,又被一群和尚劫持到了山上,關在了一間小木屋裏。


    南光坊告訴通度寺的敬岑長老,林風是一名海盜頭子,請敬岑長老先幫他看管起來,臨走之前,給了通度寺很多銀子,又悄悄地看望一眼林風,便懷著傷感之情,離開了朝鮮。


    林風在通度寺一關又是兩年,萬曆元年十月,馬良弼等人來到通度寺,在住持敬岑長老的陪同下,禮拜大雄寶殿,卻見這裏的大雄寶殿並無佛像,心中十分奇怪。


    馬良弼問道:“敢問長老,為何這裏不見佛祖?”


    敬岑長老的大明官話講得非常好,笑道:“佛祖的真身舍利就在在大雄寶殿後邊的金剛戒壇,佛祖的袈裟舍利活生生地存在,故此大雄寶殿不設佛像,阿彌陀佛。”


    眾人離開大雄寶殿,前往金剛戒壇,四麵走了一圈,隻見方形法壇四周,掛有不同名稱的匾額:東邊寫著大雄殿,西邊寫著大方廣殿,南邊寫著金剛戒壇,北邊寫著寂滅寶宮,馬良弼等人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進到戒壇頂禮膜拜。


    馬良弼等人離開戒壇,在敬岑長老的陪同下前往齋堂用齋,看見一個小沙彌正在隔著窗戶往一間小木屋送飯,就聽裏麵叫道:“你們為什麽這麽對我,我是琉球國首裏林家酒坊的掌櫃,快放我出去!”


    聽到這,馬良弼就是一愣,朝敬岑長老看了看,敬岑長老突然顯得有些尷尬,解釋道:“別聽他瞎說,他每天都這麽喊叫,這是日本國延曆寺的天海法師捉來的一個海盜,在這裏已經關了兩年了。”


    馬良弼覺得自己的國民被日本人說成海盜,關在這裏,心中很不舒服,麵露慍色,長史鄭迥看出了馬良弼的心思,就跑到小木屋前問道:“你說你是首裏林家酒坊的掌櫃,如何證明?”


    林風聽見有人問他,趕緊趴在窗前,叫道:“你近前一步,我跟你說。”


    鄭迥剛剛趴到窗前,被林風一把抓住了衣服,鄭迥往裏一看,就見屋裏的人滿頭亂發,紮髯的胡須,眼窩深陷,如惡鬼一般。


    林風緊緊抓住鄭迥的衣服,開始講自己如何在首裏創辦酒坊,酒坊現在的掌櫃如何,燒酒都賣到什麽地方,尚元王如何喜歡他釀造的美酒,又從首裏所司代講到馬五,足足講了半個時辰,把鄭迥聽得目瞪口呆,鄭迥往後一看,隻見馬良弼正在拿眼睛盯著敬岑長老,敬岑長老也十分尷尬。


    馬良弼怒道:“琉球、朝鮮同為大明屬國,豈能受日本人擺布!況且通度寺佛門淨地,天下名剎,無緣無故關我琉球國屬民,實乃可惡。”


    “阿彌陀佛。”敬岑長老念道:“既然馬大人來到這裏,就請將此人領走吧,迴到琉球,你們來驗明正身,若是海盜,相信琉球王也不會輕饒他,如若關錯了,貧僧親到琉球謝罪。”


    馬良弼點點頭,看鄭迥還被林風死死地抓住衣服,看了敬岑長老一眼,敬岑長老趕忙派沙彌把林風放了出來,交給了馬良弼等人。


    此時馬良弼又覺得很不放心,怕這人萬一真是海盜如何是好,便決定把他帶在身邊,交給手下的護衛看管。


    這時,傳來了大明新君改元的消息,馬良弼急忙帶人前往大明京城,請求冊封,一行人剛進入遼東,林風就逮了個機會逃了出去,來到了山海關。


    ************


    徐鯤失蹤好幾年,家裏人一直在應天府狀告湯景,聽說湯景被放了出來,十分氣憤,就讓徐階給海瑞寫信。


    徐階的書信還沒送到海瑞手裏,鬆江府的冤民聯合告徐家的狀紙,卻像雪片一樣襲來,海瑞不得不重視起來,歸根結底,是因為徐階致仕還鄉之後,徐家在鬆江、寧波一帶大肆兼並土地達到百萬餘畝,佃戶達十萬餘家。


    海瑞不禁大怒,在給徐階的迴信中要求他退佃,徐階對海瑞如此不通人情也感到十分氣憤,無奈死對頭高拱當朝,也拿海瑞沒有辦法,就忍氣吞聲退了十幾萬畝田地。


    海瑞還是不滿意,徐階無奈,不得已向高拱求救,高拱感覺海瑞做的有些過分了,也給海瑞寫了一封書信,勸道:得饒人處且饒人。


    海瑞看了高拱的書信,怒道:當年大宋何等富有,金人大軍一到,浮華若夢的東京汴梁,帝王將相皆為胡虜,還都不都是因蔡京、高俅之輩醉生夢死,禍亂社稷,兼並土地,民不聊生;人隻有一命,兒孫自有人孫福,他徐階要這麽多土地錢財幹什麽!


    徐階一看海瑞連高拱的話也不聽,服了軟,開始退地,正在這時,隆慶帝駕崩,高拱下台,張居正的時代開始了。


    徐階繼續給張居正寫信,要求調離海瑞,此時,張居正正在準備整飭吏治,實行“考成法”,以六科控製六部,再以內閣控製六科,從內閣到六科,從六科都到衙門,層層考試,明確責任,賞罰分明,使朝廷的政令萬裏之外,朝下夕行。


    但張居正對海瑞這樣的清流也毫無辦法,正好這時有給事中戴鳳翔彈劾海瑞:庇護奸民,魚肉士大夫,沽名亂政。


    張居正派禦史到南京考察,海瑞親自殺雞做菜,招待禦史,應天巡撫的官邸冷清簡陋,令禦史敬佩不已,迴京之後,對海瑞大加讚賞。


    張居正剛剛執掌內閣,朝中不穩,也需要借海瑞之名給自己揚威,但對海瑞能否執行“考成法”,心中沒底,便采用明升暗降之策,將海瑞調往京城,改任通政司右通政之職。


    萬曆元年十月,海瑞要離開南京赴京城履新,突然想起了看管在湯景家的阿敏姐妹,雖說這個女人,是隆慶帝暗中思戀之人,但現在隆慶帝已經駕崩,也沒有太多忌諱了,又想到當年把他們押來的錦衣衛千戶郭奕說,該女子是海盜頭子的老婆,如今海盜頭子已死,這些年來,海疆也十分平靜,這姐妹倆幾年來也並沒有不法行為,便決定把這姐妹倆帶迴京城,還交給錦衣衛看管。


    海瑞帶著家眷及朱輝、阿敏姐妹,在應天府親兵的護送下沿運河北上,一路平安來到天津衛,京師就在眼前了,海瑞的官船在此休息一晚。


    天津之名為明成祖朱棣所賜,這是他當年爭奪天下的的渡口,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很是熱鬧繁華。


    一身道士打扮的林風從山海關也剛剛抵達天津衛,見過這裏窩點的掌櫃,到運河碼頭溜達,突然看見了阿萍帶著一個孩子,正在運河碼頭買糖葫蘆吃。


    林風頓時熱血沸騰,猜到了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應該是自己的女兒,一種為父之情讓他無法控製。


    身邊的書生看出了林風有些不太自然,問道:“老大,你怎麽了?”


    林風歎道:“莊公、蕭柯,我已近知天命之年,尚無香火,心中悲哀啊。”


    被稱作莊公的書生看林風一直盯著阿萍和阿瑩,說道:“我看那個女孩很像嫂夫人,待我前去問問。”


    林風默默無語,眼看著阿萍領著小女孩往官船方向走去,心中十分焦急,想了想,趴在莊公和蕭柯的耳邊低聲說了一會。


    莊公趕忙追了上去,蕭柯則跑向運河。


    莊公到了阿萍的近前,問道:“是阿萍姑娘嗎?琉球的馬五哥正在天津衛做生意,你願不願意見見他。”


    阿萍已經是大姑娘了,聽到馬五正在天津,吃驚地問道:“你是誰,五哥在哪裏?”


    莊公笑道:“我當然是五哥的人,你這是要去哪裏?”


    阿萍一想,反正官船要住一晚,就急忙說道:“請馬五哥來吧,姐姐現在也在船上呢。”


    莊公搖了搖頭,說道:“五哥怕官,你不是不知道,跟我走吧,見見五哥,你再迴來。”


    阿萍領著阿瑩跟著莊公就要走,朱輝在不遠處發現情況不對,趕緊攔住了,問道:“阿萍,你去哪裏?”


    阿萍雖然對朱輝也有好感,但心中還是惦念著馬五,高聲答道:“朱輝哥哥,我去買點好吃的,一會就迴來。”


    莊公抱著阿瑩,帶著阿萍穿街過巷,進了一家店鋪,朱輝也跟了進來,立刻被店裏的夥計攔住了。


    朱輝一看不好,也鬥不過他們,趕緊就往外跑,一路跑迴官船,大叫道:“不好了,有人把阿萍和阿瑩拐走了。”


    海瑞心中一驚,急忙領著親兵下船來問朱輝怎麽迴事,朱輝連唿帶喘地講著事情的經過,船上的親兵幾乎全部出動,跟著朱輝去找那家店鋪。


    蕭柯從河中偷偷地爬進官船,在一群家眷中認出了阿敏,阿敏聽說阿萍和女兒失蹤也很著急,正在四下觀望,突然看見了蕭柯,蕭柯朝阿敏使了個眼色,阿敏起身到了一個官兵麵前,眨眼之間把這名官兵放倒在地,撿起地上的寶劍,將從外麵衝過來的幾個官兵全部刺死。


    海瑞的家眷們嚇得尖叫了起來,阿敏說道:“你們不用怕,我知道海老爺是個好官,我不傷害你們,望你們稟告海老爺,為了我的女兒,今後我阿敏今後不會再幹傷天害理之事,多謝海老爺兩年來的看護之恩,就此別過。”


    阿敏說完,和蕭柯一起跳進了運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船浩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船浩瀚並收藏唐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