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瑞在接到了周晨的報告之後,來到了滿清時期的翰林院。不過目前這翰林院也都是一個冷衙門了,因為王國瑞不重視這個翰林院,所以改名為社科院了。這個社科院未來將會屬於一個所謂的事業單位,不會屬於政府部門了。而社科院的研究人員也都幾乎不可能調動出來為官,以後他們幾乎都是專職做研究的了。和滿清時代的翰林院那種當做人才儲備基地的部門不同,這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門,權力沒有多少,隻有那些真心喜歡研究的人才會在這裏工作了。而那些滿清時期的翰林們,那些年齡大了的也都可以酌情留用,因為他們好歹也都是有了工作經驗了。畢竟那些滿清時期在翰林院裏呆了大半輩子的人,說明他們都不擅長為官,可以留下來發揮餘熱做研究了,算是廢物利用。那些年輕的人,也都全部被遣散,該去哪去哪了。
“見過陛下!”馬上社科院的人跪下說道。
“好了,不用多禮,我們這裏不用行跪禮了,以後將會廢除跪禮,所以你們不用下跪了!”王國瑞說道。
“多謝陛下!”那些社科院的老研究人員說道。
“陛下今天來,有何要事?”馬上有人問道。
王國瑞馬上說:“我再過十幾天,也都要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了,而那個時候代表了我華夏正式光複天下。而這個時候,需要編纂一些清占時期的記錄。而這個《清占實錄》將會按照一些史書的方法來修編,所以我希望能夠正式記錄一下。”
王國瑞既然不選擇繼承滿清的法統,甚至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合法政府,自然不可能承認他是中國的一個正式朝代。不過,雖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一個正式超嗲。可是滿清統治中國也都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這段時間卻也都絕對不能夠忽略。兩百多年的時間不可能隨便忽略的,所以必要的曆史編纂也都是要有的。不過既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一個中國的朝代。那自然不能用《清史》作為命名了,所以這個事實上的“清史”被稱之為《清占實錄》。這個《清占實錄》的意思也就是滿清占領中原的時候。發生的事情的一個實錄,並不是正式合法的史書。
當然,這個裏麵的問題誰也都清楚,這個去《清占實錄》其實也就是事實上的清史。而中國編纂曆史一般都是隔代修史,這個也都已經是一個潛.規則了,是曆朝曆代以來的潛.規則,而一個新的朝代肯定要為舊的朝代編纂史書,作為對過去的朝代的一個功過是非的總結。算是對舊的王朝蓋棺定論了。雖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朝代,可是兩百多年的滿清統治時期,那也都不可能忽略的,這個《清占實錄》也就是事實上的清史,這個編纂了《清占實錄》也就是在為滿清這個王朝進行編纂曆史,代表了對過去滿清統治時期的曆史的一個集中記錄。
“陛下,難道不用一個宰相來負責這個事情嗎?”馬上有人問道。
自古以來編寫曆史也都是一個非常清貴的職位,一般都是由宰相來負責。當然,宰相很多時候都是掛名的,事實上有別人負責。可是宰相掛名。那也是代表了王朝對於曆史編纂的重視,所以這些人才會問要不要宰相來掛名。
“記住,在我們這裏。行政是行政,研究是研究,千萬不要把行政當成研究,也都不要把研究當成行政,你明白了嗎?修史就是在修史,不要牽扯什麽政治。不要被政治所牽扯,那才是真正的能夠鑄造一部良心史,而不是被修改太多的東西。隻有不被政治所幹涉,那才能夠編纂出一部公正評價每一個曆史人物的功過是非。”王國瑞說道。
那些研究人員心裏麵碎碎念:“那才怪呢!”
王國瑞這話說得那是大義淩然。可是事實這話完全是在放狗屁,王國瑞直接否認了滿清是一個正式朝代。那不就是在幹涉修史嗎?不過他們在滿清的官場混了多年,自然不會如此腦抽的直接質問王國瑞。
“接下來。我認為可以在正常編纂曆史典籍裏麵,除了正常的帝王本紀、誌第、表第、列傳之外,另外增加一個漢奸傳。這個漢奸傳,是專門記錄那些在清占時期為滿清效力的漢人官員的列傳。而那個清占時期的列傳,是專門給那些滿人做列傳的。而所有為滿清效力的著名漢人官員,那也都要編寫進入漢奸傳裏麵。而漢奸傳還可以進行細分一下,第一部分是那些幫助滿清入侵時候的罪魁禍首,你們可以按照滿清乾隆時期的那個貳臣傳裏麵的甲篇抄一份,那些是幫助滿清侵略我華夏的罪魁禍首。而漢奸傳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那個貳臣傳的乙篇的那些名錄事跡抄一遍也就行了。”
“至於第三部分,那也就是除此之外為滿清任職,並且沒有能夠及時幡然悔悟,選擇和滿清一條路走到黑的漢人。”
那些負責編纂這個《清占實錄》的研究人員也都被嚇了一跳,王國瑞可真夠狠的,居然直接把凡是為滿清出來任職的人也都編入了這個《漢奸傳》裏麵,這樣可真的是夠狠了。滿清兩百多年來,雖然日漸凋敝,可是也都並非沒有好人的。其實滿清那麽多年以來,那也總有幾個好人吧?可是在王國瑞這裏可真夠狠,不管好蛋壞蛋,直接一刀切編寫入了漢奸傳裏麵。
當然,王國瑞雖然沒有要求去詆毀那些人,還是依照實際的事跡來進行編寫。王國瑞不會要求他們故意詆毀那些“漢奸”們,那些在滿清時期的“好人”也是可以依照曆史完全的記錄下來,他們的事跡也都不會被添油加醋。可是問題就在於他們都被統一編寫到了《漢奸傳》裏麵,這種一刀切的情況下,直接編寫到了《漢奸傳》裏麵那後人會怎麽看?到時會,後人未必會考慮你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恐怕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你為了滿清任職,那也就是一個“漢奸”。他們不管你有沒有做過什麽坑民害民的事情,他們隻是會在意你被編寫日進入了《漢奸傳》裏麵,那這樣可真的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到時候,後人會如何看?恐怕第一印象也就是他們都是漢奸,然後別人根本不會認真看他的事跡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部分,那也就是醒悟者列傳。醒悟者列傳那也就是那些能夠在滿清統治之下,在滿清統治之下為官,可是卻能夠及時幡然悔悟,能夠及時認識到滿清是侵略者,能夠及時反戈一擊,能夠及時的站到反抗侵略者那一邊。並且能夠對反擊侵略者做出應有的貢獻,對於抗擊侵略者的事業忠誠無比,沒有三心二意的人就可以編寫到醒悟者列傳,醒悟者列傳可以把那些及時醒悟的人編寫進去。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許有些人一時的迷糊,做了錯事,那隻要能夠及時醒悟並且改正也就行了。做了錯事不可怕,改正也就行了,所以還是值得原諒的。”
可是馬上有人緊張的問:“那陛下,您呢?你也……”
那個人不敢說了,因為他顯然也都想起了王國瑞也都曾經在滿清那裏為官,當了那個新竹知縣,並且後來還有台灣總督,這段曆史應該怎麽記載啊?難道記載王國瑞也是漢奸?這個絕對是找死的!可是記載在醒悟者列傳也不太好啊,畢竟自古以來巴不得皇帝也都是“高大全”“偉光正”的,怎麽能記載曾經犯錯呢?這個醒悟者列傳也就是專門給那些曾經在滿清手下任職,然後及時的醒悟的人。可是這樣不就是在說明王國瑞這個皇帝也都有過犯錯了嗎?
“按照實際來記載好了,把我記載到醒悟者列傳也都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則改之啊!我也隻是一個人,也是會犯錯的。我及時的醒悟過來了,主動帶領大家驅逐韃虜,那也不是不可以的!以後不用搞什麽聖人一樣的,皇帝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也有立場不堅定的時候,隻要能及時醒悟那也是可以的。”王國瑞解釋道。
王國瑞同意那些人把自己記載到了這個醒悟者傳裏麵,那也就是相對公正的記載下來了,並且也都可以為這個《清占實錄》增加所謂的可信度。連新朝代的開國皇帝也都被記載到了醒悟者傳裏麵,那還有什麽不可信的呢?何況這樣也都不像是過去那樣把開國皇帝弄得好像是高大全偉光正一樣,那樣的不可信。未來的時代,百姓可不好忽悠,你記載如此高大全偉光正,那最後隻能是自己騙自己。與其到時候人家那些各種民間史學家,還有各種網絡小說作家把你的一舉一動都挖出來,然後一樣樣的和那個高大全偉光正的史書對照,那你可真的是裏外不是人了。所以與其是記載成為一個“完人”,不如記載成為一個有過錯,可是及時改正的人,這樣反而能讓後人更加的尊敬你,不會因為你曾經犯錯而看低你。如果你把自己塑造成為了一個完人,那最後物極必反,你捧得越高到時候摔得越狠。
王國瑞深刻知道後世的一個開國領袖,剛開始也都是被捧成了一個完人,好像永遠正確永遠不會犯錯。可是正因為物極必反,反而造成了後來的人對他的評價非常尷尬。其實,如果當年不捧得那麽高,也許還不會如此跌得那麽狠。所以王國瑞吸取教訓,不要把自己捧得太高,最後也許未來會跌得更狠。與其豎立一個“完人”不如樹立一個有一些缺點的“俗人”,這樣大家反而更加的理解你,而不會看低你。
“這下,應該輪到那些滿清的漢人封疆大吏著急了?”王國瑞心裏麵想道。(未完待續。)
“見過陛下!”馬上社科院的人跪下說道。
“好了,不用多禮,我們這裏不用行跪禮了,以後將會廢除跪禮,所以你們不用下跪了!”王國瑞說道。
“多謝陛下!”那些社科院的老研究人員說道。
“陛下今天來,有何要事?”馬上有人問道。
王國瑞馬上說:“我再過十幾天,也都要正式舉行登基大典了,而那個時候代表了我華夏正式光複天下。而這個時候,需要編纂一些清占時期的記錄。而這個《清占實錄》將會按照一些史書的方法來修編,所以我希望能夠正式記錄一下。”
王國瑞既然不選擇繼承滿清的法統,甚至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合法政府,自然不可能承認他是中國的一個正式朝代。不過,雖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一個正式超嗲。可是滿清統治中國也都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這段時間卻也都絕對不能夠忽略。兩百多年的時間不可能隨便忽略的,所以必要的曆史編纂也都是要有的。不過既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一個中國的朝代。那自然不能用《清史》作為命名了,所以這個事實上的“清史”被稱之為《清占實錄》。這個《清占實錄》的意思也就是滿清占領中原的時候。發生的事情的一個實錄,並不是正式合法的史書。
當然,這個裏麵的問題誰也都清楚,這個去《清占實錄》其實也就是事實上的清史。而中國編纂曆史一般都是隔代修史,這個也都已經是一個潛.規則了,是曆朝曆代以來的潛.規則,而一個新的朝代肯定要為舊的朝代編纂史書,作為對過去的朝代的一個功過是非的總結。算是對舊的王朝蓋棺定論了。雖然王國瑞不承認滿清是中國的朝代,可是兩百多年的滿清統治時期,那也都不可能忽略的,這個《清占實錄》也就是事實上的清史,這個編纂了《清占實錄》也就是在為滿清這個王朝進行編纂曆史,代表了對過去滿清統治時期的曆史的一個集中記錄。
“陛下,難道不用一個宰相來負責這個事情嗎?”馬上有人問道。
自古以來編寫曆史也都是一個非常清貴的職位,一般都是由宰相來負責。當然,宰相很多時候都是掛名的,事實上有別人負責。可是宰相掛名。那也是代表了王朝對於曆史編纂的重視,所以這些人才會問要不要宰相來掛名。
“記住,在我們這裏。行政是行政,研究是研究,千萬不要把行政當成研究,也都不要把研究當成行政,你明白了嗎?修史就是在修史,不要牽扯什麽政治。不要被政治所牽扯,那才是真正的能夠鑄造一部良心史,而不是被修改太多的東西。隻有不被政治所幹涉,那才能夠編纂出一部公正評價每一個曆史人物的功過是非。”王國瑞說道。
那些研究人員心裏麵碎碎念:“那才怪呢!”
王國瑞這話說得那是大義淩然。可是事實這話完全是在放狗屁,王國瑞直接否認了滿清是一個正式朝代。那不就是在幹涉修史嗎?不過他們在滿清的官場混了多年,自然不會如此腦抽的直接質問王國瑞。
“接下來。我認為可以在正常編纂曆史典籍裏麵,除了正常的帝王本紀、誌第、表第、列傳之外,另外增加一個漢奸傳。這個漢奸傳,是專門記錄那些在清占時期為滿清效力的漢人官員的列傳。而那個清占時期的列傳,是專門給那些滿人做列傳的。而所有為滿清效力的著名漢人官員,那也都要編寫進入漢奸傳裏麵。而漢奸傳還可以進行細分一下,第一部分是那些幫助滿清入侵時候的罪魁禍首,你們可以按照滿清乾隆時期的那個貳臣傳裏麵的甲篇抄一份,那些是幫助滿清侵略我華夏的罪魁禍首。而漢奸傳的第二部分,也就是那個貳臣傳的乙篇的那些名錄事跡抄一遍也就行了。”
“至於第三部分,那也就是除此之外為滿清任職,並且沒有能夠及時幡然悔悟,選擇和滿清一條路走到黑的漢人。”
那些負責編纂這個《清占實錄》的研究人員也都被嚇了一跳,王國瑞可真夠狠的,居然直接把凡是為滿清出來任職的人也都編入了這個《漢奸傳》裏麵,這樣可真的是夠狠了。滿清兩百多年來,雖然日漸凋敝,可是也都並非沒有好人的。其實滿清那麽多年以來,那也總有幾個好人吧?可是在王國瑞這裏可真夠狠,不管好蛋壞蛋,直接一刀切編寫入了漢奸傳裏麵。
當然,王國瑞雖然沒有要求去詆毀那些人,還是依照實際的事跡來進行編寫。王國瑞不會要求他們故意詆毀那些“漢奸”們,那些在滿清時期的“好人”也是可以依照曆史完全的記錄下來,他們的事跡也都不會被添油加醋。可是問題就在於他們都被統一編寫到了《漢奸傳》裏麵,這種一刀切的情況下,直接編寫到了《漢奸傳》裏麵那後人會怎麽看?到時會,後人未必會考慮你是一個好人還是壞人,恐怕大家第一印象就是你為了滿清任職,那也就是一個“漢奸”。他們不管你有沒有做過什麽坑民害民的事情,他們隻是會在意你被編寫日進入了《漢奸傳》裏麵,那這樣可真的是黃泥巴掉褲襠——不是屎也是屎了。
到時候,後人會如何看?恐怕第一印象也就是他們都是漢奸,然後別人根本不會認真看他的事跡了。
“當然,還有另一個部分,那也就是醒悟者列傳。醒悟者列傳那也就是那些能夠在滿清統治之下,在滿清統治之下為官,可是卻能夠及時幡然悔悟,能夠及時認識到滿清是侵略者,能夠及時反戈一擊,能夠及時的站到反抗侵略者那一邊。並且能夠對反擊侵略者做出應有的貢獻,對於抗擊侵略者的事業忠誠無比,沒有三心二意的人就可以編寫到醒悟者列傳,醒悟者列傳可以把那些及時醒悟的人編寫進去。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許有些人一時的迷糊,做了錯事,那隻要能夠及時醒悟並且改正也就行了。做了錯事不可怕,改正也就行了,所以還是值得原諒的。”
可是馬上有人緊張的問:“那陛下,您呢?你也……”
那個人不敢說了,因為他顯然也都想起了王國瑞也都曾經在滿清那裏為官,當了那個新竹知縣,並且後來還有台灣總督,這段曆史應該怎麽記載啊?難道記載王國瑞也是漢奸?這個絕對是找死的!可是記載在醒悟者列傳也不太好啊,畢竟自古以來巴不得皇帝也都是“高大全”“偉光正”的,怎麽能記載曾經犯錯呢?這個醒悟者列傳也就是專門給那些曾經在滿清手下任職,然後及時的醒悟的人。可是這樣不就是在說明王國瑞這個皇帝也都有過犯錯了嗎?
“按照實際來記載好了,把我記載到醒悟者列傳也都沒有什麽不可以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則改之啊!我也隻是一個人,也是會犯錯的。我及時的醒悟過來了,主動帶領大家驅逐韃虜,那也不是不可以的!以後不用搞什麽聖人一樣的,皇帝也是人,也有犯錯的時候,也有立場不堅定的時候,隻要能及時醒悟那也是可以的。”王國瑞解釋道。
王國瑞同意那些人把自己記載到了這個醒悟者傳裏麵,那也就是相對公正的記載下來了,並且也都可以為這個《清占實錄》增加所謂的可信度。連新朝代的開國皇帝也都被記載到了醒悟者傳裏麵,那還有什麽不可信的呢?何況這樣也都不像是過去那樣把開國皇帝弄得好像是高大全偉光正一樣,那樣的不可信。未來的時代,百姓可不好忽悠,你記載如此高大全偉光正,那最後隻能是自己騙自己。與其到時候人家那些各種民間史學家,還有各種網絡小說作家把你的一舉一動都挖出來,然後一樣樣的和那個高大全偉光正的史書對照,那你可真的是裏外不是人了。所以與其是記載成為一個“完人”,不如記載成為一個有過錯,可是及時改正的人,這樣反而能讓後人更加的尊敬你,不會因為你曾經犯錯而看低你。如果你把自己塑造成為了一個完人,那最後物極必反,你捧得越高到時候摔得越狠。
王國瑞深刻知道後世的一個開國領袖,剛開始也都是被捧成了一個完人,好像永遠正確永遠不會犯錯。可是正因為物極必反,反而造成了後來的人對他的評價非常尷尬。其實,如果當年不捧得那麽高,也許還不會如此跌得那麽狠。所以王國瑞吸取教訓,不要把自己捧得太高,最後也許未來會跌得更狠。與其豎立一個“完人”不如樹立一個有一些缺點的“俗人”,這樣大家反而更加的理解你,而不會看低你。
“這下,應該輪到那些滿清的漢人封疆大吏著急了?”王國瑞心裏麵想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