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鄭虹詢問是從台灣招兵,還是從這個直隸還有山東招兵,這個開始讓王國瑞認真思考起來。這兩種招兵方法,各有各的好處。如果是在台灣進行招兵,以台灣完善的軍事工業體係,還有各大軍事院校,都可以提供完善的裝備和人才資源。並且,台灣的軍隊有大量的預備役人員,這些預備役人員也都是隨時準備參與正式的軍隊,他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加入軍隊。
並且台灣的人軍事作風很濃烈,有很多工人都是在有很強的紀律性。台灣的工業水平比較強,而這個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紀律性。工人其實比農民更容易發展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因為工人在工廠裏麵接受約束,工廠裏麵有各種的紀律和生產流程,工人早就已經初步適應了這些流程,靠著這些紀律約束能夠很好的讓他們盡快適應軍隊生活,能夠節省很多訓練上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
當年戚繼光招兵,首要的也就是招收礦工,優先從礦工裏麵招兵,也就是這個道理。當年戚繼光都認識到的想法,那也就是礦工有紀律性,那些礦場的礦主已經把那些工人的“個性”給磨掉了,讓他們都是比較有服從性的。再加上古代開礦比起後世開礦風險更大,更容易出現意外,所以他們能去當礦工,那膽子肯定不小。再加上常年的體力勞動,這樣讓他們身體很健康壯實。這樣讓戚繼光也就是優先選擇礦工入伍,這個不是沒有道理的。
可是農民不同,中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很少會和別人一起組織生產。在這種自己耕種自己土地的情況下,大家也多是各行其事。很少有互相聯係。而他們每一個家庭也都有每一個家庭的生產節奏,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家庭的生產流程和方法,所以他們的生活習慣各有不同。一旦他們這些人加入了軍隊。首先要做的不是什麽訓練他們的軍事技能,而是他們的服從性。就好比進入了軍隊。首先要進行訓練幾個月的隊列訓練。很多人認為隊列訓練已經不需要了,額款式王國瑞親自來到了這個時代帶兵之後才真正的發現隊列訓練非常重要,他是要把一個零零碎碎的人,一個個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給“調整”成為一個步調一致的整體。必須讓他們能完善的磨合,不然在軍隊裏麵各行其事,不但能夠起到一加一大於一的效果,反而是在互相拆台,一盤散沙。
所以鄭虹提出了這個是在直隸進行招兵。還是在台灣進行招兵,這個也都是一個問題。如果在台灣招兵,不但軍事人才比較豐富,並且擁有大量的工人,能節省很多時間。如果說從目前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那也許新兵訓練周期足足要三個月,可是如果從台灣的工人裏麵進行招兵,那恐怕新兵訓練周期也就是一個月,最多不會超過一個半月。這裏麵不光是訓練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
“我想我們還是在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好了!”王國瑞說道。
可是鄭虹卻問:“夫君。這麽做不是增加成本嗎?”
“成本固然是一方麵,可是還有一方麵你們也許沒有算到。那也就是民心方麵的問題,這個民心也是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直接從台灣進行招兵。固然能讓我們的士兵能盡快的訓練,可是不利於我們拉攏大陸百姓的民心。你們也許還不知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對於我們這次戰爭如何看待的嗎?他們對於我們這次抗擊洋人,也許也多是采取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些山東和直隸的百姓,他們對於我們抗擊洋人,雖然舉手叫好,可是對於我們這個抗擊洋人的行為感情卻不太深刻。因為我們這些士兵都是台灣人,而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移民。這些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沒有什麽太多的感情。我們的到來,頗有些像是‘客軍’。我們從外省到來。大量的采購了這裏的百姓的生活物資,固然讓他們賺了一筆。可是我們這些士兵和這裏的百姓沒有太多的感情和關聯。所以他們對於我們其實更多的是把我們當做了一個外省的‘客軍’,並沒有把我們當做子弟兵。”
不過,胡偉馬上小聲罵道:“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們不是在保護他們不受到侵略嗎?如果沒有我們,他們直隸和山東早就亂成一鍋粥了,那個時候洋人侵略,割地賠款他們不是要跟著被牽連受苦嗎?”
王國瑞搖搖頭說:“不要指望這個時代的百姓有多麽高的思想境界,我們這個時代,地方排外的思維還是非常嚴重的。”
這個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地域思維造成的影響,中國很多人去到了別的地方,也都分別有很多什麽“老鄉會”之類的組織,他們希望這些老鄉在外省能團結起來互相維護利益,本地人也都限製外地人在自己這裏獲得太多的福利,這種也就是所謂的地方保護主義,用一句更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所謂的排外思想。而還有一句話叫做人離鄉賤,人一旦到了外地也就會受到當地人的歧視。甚至軍隊也都是如此,從外省調來的軍隊,很容易和本土的軍隊發生衝突。尤其是糧草輜重補等給方麵的衝突,如果沒有足夠地位和威望的官員過來“和稀泥”,那外省的客軍和本地的軍隊說不定都要為糧草補給方麵的事情打起來。尤其是古代沒有什麽購買糧食的做法,都是到了哪裏也都是直接讓當地提供糧草。
台灣軍隊直接用真金白銀采購糧草補給,這樣讓糧草補給方麵的矛盾化解了很多,所以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沒有太多意見。如果台灣軍隊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無償提供二十萬大軍的糧草補給,那誰知道那個時候直隸和山東的百姓怎麽看待台灣軍隊,說不定都要把台灣軍隊當成瘟疫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民族意識太差了,並不能夠真正的有太過高尚的思想覺悟。
“我們從這裏本地招兵,那也就是希望能夠化解我們台灣軍隊成分的問題。我們台灣軍隊主要都是以台灣人、福建人、廣東人、浙江人為主,別的省份的人嚴重偏少。所以我們必須要加重別的省份的人在我們軍隊裏麵的比例。如果我們能夠在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募士兵,那我們完全可以讓本地的百姓開始對我們的軍隊產生真正的認同感。隻有讓他們能加入我們的軍隊,等於也就是把山東和直隸百姓綁在了我們的戰車上麵。我們在山東和直隸招募了二十萬軍隊,那我們等於是把至少這些士兵的親朋好友都給綁住了,恐怕人口不下兩百萬。”
“而這兩百萬人也都可以影響到更多人,讓更多人認同我們的軍隊。至於我們擴大了軍隊的來源成分,那也都可以有效的化解所謂的地域思想。我們的軍隊不能夠單獨從台灣或者是沿海幾個省份裏麵招募,不然到時候內陸的怎麽看待我們?北方的百姓怎麽看待我們?那個時候,他們對於我們這個軍隊的認同感比較低,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省份的‘子弟’在軍隊裏麵服役,他們能夠認同我們嗎?所以我堅持打算在直隸和山東進行大量招兵,這個是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真正感受到他們和我們是同唿吸共命運的人,我們完蛋了他們也都不會有好下場。他們的親朋好友都是在我們的軍隊裏麵,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的和我們一條心。如果我們軍隊裏麵沒有他們本地人,那他們如何能夠對我們有太深刻的認同感呢?”
胡偉馬上說:“王大人這話說得對,是我們疏忽了。我們隻是注意到了軍隊的訓練水平和訓練成本,可是卻沒有注意到這方麵的問題,看來王大人看得比我們更遠。我對此沒有意見了,軍事必須要服從於政治,雖然從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成本更高,可是我們軍隊也都必須要配合王大人的計劃,盡快的把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民心都收入囊中。”
胡偉也都沒有意見了,那鄭虹更沒有意見。因為如果不能夠盡快收拾民心,那接下來王國瑞稱帝的計劃也都要繼續拖延,鄭虹的“皇後”位置也都要跟著推後了。雖然以後皇後的權力沒有過去那麽大了,可是對於鄭虹這個出身在這個年代的人還是非常重視的。在她這個封建時代的女人眼裏麵,皇後的位置遠比自己這個將軍的職位更重要。所以能夠盡快讓王國瑞稱帝的想法,她也都不會阻止的。何況,她已經是預定了的“第一”皇後,自然比起別的女人更著急了。(未完待續。)
並且台灣的人軍事作風很濃烈,有很多工人都是在有很強的紀律性。台灣的工業水平比較強,而這個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紀律性。工人其實比農民更容易發展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因為工人在工廠裏麵接受約束,工廠裏麵有各種的紀律和生產流程,工人早就已經初步適應了這些流程,靠著這些紀律約束能夠很好的讓他們盡快適應軍隊生活,能夠節省很多訓練上的時間成本和物質成本。
當年戚繼光招兵,首要的也就是招收礦工,優先從礦工裏麵招兵,也就是這個道理。當年戚繼光都認識到的想法,那也就是礦工有紀律性,那些礦場的礦主已經把那些工人的“個性”給磨掉了,讓他們都是比較有服從性的。再加上古代開礦比起後世開礦風險更大,更容易出現意外,所以他們能去當礦工,那膽子肯定不小。再加上常年的體力勞動,這樣讓他們身體很健康壯實。這樣讓戚繼光也就是優先選擇礦工入伍,這個不是沒有道理的。
可是農民不同,中國一直都是小農經濟,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耕種自己的土地,很少會和別人一起組織生產。在這種自己耕種自己土地的情況下,大家也多是各行其事。很少有互相聯係。而他們每一個家庭也都有每一個家庭的生產節奏,每一個家庭都有每一個家庭的生產流程和方法,所以他們的生活習慣各有不同。一旦他們這些人加入了軍隊。首先要做的不是什麽訓練他們的軍事技能,而是他們的服從性。就好比進入了軍隊。首先要進行訓練幾個月的隊列訓練。很多人認為隊列訓練已經不需要了,額款式王國瑞親自來到了這個時代帶兵之後才真正的發現隊列訓練非常重要,他是要把一個零零碎碎的人,一個個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給“調整”成為一個步調一致的整體。必須讓他們能完善的磨合,不然在軍隊裏麵各行其事,不但能夠起到一加一大於一的效果,反而是在互相拆台,一盤散沙。
所以鄭虹提出了這個是在直隸進行招兵。還是在台灣進行招兵,這個也都是一個問題。如果在台灣招兵,不但軍事人才比較豐富,並且擁有大量的工人,能節省很多時間。如果說從目前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那也許新兵訓練周期足足要三個月,可是如果從台灣的工人裏麵進行招兵,那恐怕新兵訓練周期也就是一個月,最多不會超過一個半月。這裏麵不光是訓練成本還是時間成本,都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地方。
“我想我們還是在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好了!”王國瑞說道。
可是鄭虹卻問:“夫君。這麽做不是增加成本嗎?”
“成本固然是一方麵,可是還有一方麵你們也許沒有算到。那也就是民心方麵的問題,這個民心也是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直接從台灣進行招兵。固然能讓我們的士兵能盡快的訓練,可是不利於我們拉攏大陸百姓的民心。你們也許還不知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對於我們這次戰爭如何看待的嗎?他們對於我們這次抗擊洋人,也許也多是采取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些山東和直隸的百姓,他們對於我們抗擊洋人,雖然舉手叫好,可是對於我們這個抗擊洋人的行為感情卻不太深刻。因為我們這些士兵都是台灣人,而台灣人大多數都是廣東福建浙江一帶的移民。這些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沒有什麽太多的感情。我們的到來,頗有些像是‘客軍’。我們從外省到來。大量的采購了這裏的百姓的生活物資,固然讓他們賺了一筆。可是我們這些士兵和這裏的百姓沒有太多的感情和關聯。所以他們對於我們其實更多的是把我們當做了一個外省的‘客軍’,並沒有把我們當做子弟兵。”
不過,胡偉馬上小聲罵道:“難道他們不知道,我們不是在保護他們不受到侵略嗎?如果沒有我們,他們直隸和山東早就亂成一鍋粥了,那個時候洋人侵略,割地賠款他們不是要跟著被牽連受苦嗎?”
王國瑞搖搖頭說:“不要指望這個時代的百姓有多麽高的思想境界,我們這個時代,地方排外的思維還是非常嚴重的。”
這個也就是中國傳統的地域思維造成的影響,中國很多人去到了別的地方,也都分別有很多什麽“老鄉會”之類的組織,他們希望這些老鄉在外省能團結起來互相維護利益,本地人也都限製外地人在自己這裏獲得太多的福利,這種也就是所謂的地方保護主義,用一句更通俗的話來說,也就是所謂的排外思想。而還有一句話叫做人離鄉賤,人一旦到了外地也就會受到當地人的歧視。甚至軍隊也都是如此,從外省調來的軍隊,很容易和本土的軍隊發生衝突。尤其是糧草輜重補等給方麵的衝突,如果沒有足夠地位和威望的官員過來“和稀泥”,那外省的客軍和本地的軍隊說不定都要為糧草補給方麵的事情打起來。尤其是古代沒有什麽購買糧食的做法,都是到了哪裏也都是直接讓當地提供糧草。
台灣軍隊直接用真金白銀采購糧草補給,這樣讓糧草補給方麵的矛盾化解了很多,所以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沒有太多意見。如果台灣軍隊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無償提供二十萬大軍的糧草補給,那誰知道那個時候直隸和山東的百姓怎麽看待台灣軍隊,說不定都要把台灣軍隊當成瘟疫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民族意識太差了,並不能夠真正的有太過高尚的思想覺悟。
“我們從這裏本地招兵,那也就是希望能夠化解我們台灣軍隊成分的問題。我們台灣軍隊主要都是以台灣人、福建人、廣東人、浙江人為主,別的省份的人嚴重偏少。所以我們必須要加重別的省份的人在我們軍隊裏麵的比例。如果我們能夠在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募士兵,那我們完全可以讓本地的百姓開始對我們的軍隊產生真正的認同感。隻有讓他們能加入我們的軍隊,等於也就是把山東和直隸百姓綁在了我們的戰車上麵。我們在山東和直隸招募了二十萬軍隊,那我們等於是把至少這些士兵的親朋好友都給綁住了,恐怕人口不下兩百萬。”
“而這兩百萬人也都可以影響到更多人,讓更多人認同我們的軍隊。至於我們擴大了軍隊的來源成分,那也都可以有效的化解所謂的地域思想。我們的軍隊不能夠單獨從台灣或者是沿海幾個省份裏麵招募,不然到時候內陸的怎麽看待我們?北方的百姓怎麽看待我們?那個時候,他們對於我們這個軍隊的認同感比較低,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省份的‘子弟’在軍隊裏麵服役,他們能夠認同我們嗎?所以我堅持打算在直隸和山東進行大量招兵,這個是讓山東和直隸的百姓真正感受到他們和我們是同唿吸共命運的人,我們完蛋了他們也都不會有好下場。他們的親朋好友都是在我們的軍隊裏麵,這樣他們才能夠真正的和我們一條心。如果我們軍隊裏麵沒有他們本地人,那他們如何能夠對我們有太深刻的認同感呢?”
胡偉馬上說:“王大人這話說得對,是我們疏忽了。我們隻是注意到了軍隊的訓練水平和訓練成本,可是卻沒有注意到這方麵的問題,看來王大人看得比我們更遠。我對此沒有意見了,軍事必須要服從於政治,雖然從直隸和山東進行招兵成本更高,可是我們軍隊也都必須要配合王大人的計劃,盡快的把山東和直隸的百姓民心都收入囊中。”
胡偉也都沒有意見了,那鄭虹更沒有意見。因為如果不能夠盡快收拾民心,那接下來王國瑞稱帝的計劃也都要繼續拖延,鄭虹的“皇後”位置也都要跟著推後了。雖然以後皇後的權力沒有過去那麽大了,可是對於鄭虹這個出身在這個年代的人還是非常重視的。在她這個封建時代的女人眼裏麵,皇後的位置遠比自己這個將軍的職位更重要。所以能夠盡快讓王國瑞稱帝的想法,她也都不會阻止的。何況,她已經是預定了的“第一”皇後,自然比起別的女人更著急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