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站在忠臣之首的唐儉,竇威,劉弘基等幾名開國元勳俱都搖了搖頭,似乎有些無奈,也有些嘲諷。


    那些武將的舉動還情有可原,但是,文臣們的行為真的是不夠明智了。


    如今,李淵還身強體壯,依然還很強盛。他們就在李淵的眼皮子底下向太子示好,這讓李淵作何感想?


    若是換個殘暴點的皇帝,他們此時也早已人頭落地了。


    而且,李世民就算再怎麽說那也是秦王殿下,李淵的親生兒子,李建成的弟弟,他們家中內部如何決定,卻是他們的家事,也輪不到他們這些大臣插手。


    說難聽點,曆朝曆代也都有太子被撤換,或者在權力的鬥爭中失敗。


    不說遠的漢武帝之子劉據,或有人說他是因為謀反才被廢了;近的廢太子楊勇,那就是個鐵生生的例子。


    心中俱是一歎,這些文臣或許都是讀書讀殺了。


    他們已經預見到,這些人將會在今後慢慢被替換,像他們這樣的阿諛獻媚之徒,留著也是個禍害。


    “父皇,兒臣以為不可!”


    李世民在大殿之中,一臉焦急之色的向著上邊的李淵喊到。


    同樣跪在李世民身邊的中年漢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感動之色,眼眸深處的認同之感更是深刻。


    或許,在之前他還沒有認定李世民,那這一刻李世民就是他認定的主公了。


    “秦王,你有何話說?”


    李淵靜坐上首。不鹹不淡的問了一句,似乎此事並沒有帶給他多大的煩惱。


    同時,李淵將那些蹦躂的極其歡快的文武大臣麵孔一一記在腦海之中,他自然容不得這樣的大臣汙了自己的眼睛。


    心中冷笑一聲,若不是情非得已,這些大臣怎麽可能被他任用?


    說起這些大臣的由來,那也是件讓人無奈的事。


    當時。李淵與中原各大勢力的霸主一般起義,以迅雷掩耳不及之勢,且有李建成藏在長安城中的人馬接應捷無比的多下了長安城。


    因為事情發生的太快,天下群雄也都沒有反應過來。因此,這兵家必爭之地的長安就成了李家的囊中之物。


    但是♀樣造成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除卻在太原跟隨李家起義的一些文臣武將,如唐儉,竇威,劉弘基,裴寂,高士廉,殷開山等人,大部分的官員都是長安城內前隋歸附而來。


    有能力且聲望高的有如陳叔達,屈突通,蕭瑀。封倫,楊恭仁兄弟等。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前隋歸附官員都是依靠家族或者通過其他關係,在楊廣時上位,俱是一群屍位素餐之輩。


    如眼前那幾個跳的如此歡快的官員。就是屬於這一類人。


    一點想法都沒有,隻是見到如今太子強勢,就有了依附的念頭,就這樣的政治覺悟,還妄想在這猛虎如林的朝堂之上站立,真是可笑。


    “父皇。昔日蘇將軍歸降之時,兒臣就說過,彼時各位其主,歸降我大唐之後,自然是一筆勾銷。我們若是出爾反爾將其砍殺,那天下萬民將如何看待我大唐,那些想要投靠我大唐出一臂之力的英雄豪傑,聞聽此事之後,又作何感想?”


    李世民頭頭是道的將理由說出,李淵聞言滿意的點了點頭。


    “陛下,微臣以為蘇定方不殺,難以平眾將之心。”


    原來,跪在李世民身旁的那中年漢子卻是蘇定方,也就是原竇建德手下將領。


    後來,劉黑闥起義之時,被劉黑闥任命為此次征唐主將,與李唐大軍展開了廝殺。擊退了左武衛大將軍,也就是李淵的族弟李神通;之後,又擊敗了新近歸降李唐的羅藝。


    故此,才不得已讓秦王李世民率軍出征。


    李世民大軍一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劉黑闥的大軍是節節敗退☆後,劉黑闥兵敗身亡,而蘇定方則被李世民勸降。


    迴到長安之後,蘇定方卻因為之前劉黑闥與李唐的征戰,而鬧出了一些矛盾。


    先前那名王姓將領見李淵似乎被李世民的理由打斷,當下又跳了出來,大聲的喊到,看他的樣子,似乎非要殺了蘇定方不可。


    那麽,到底是什麽原因,讓這名王姓將軍頂著秦王的麵子,都要殺掉蘇定方呢?


    其實,說起來也不是多大的事,而且,這事說起來還是王姓將軍的過錯。


    原因就是因為這王姓將軍的族弟,在這一次的征戰之中,死在了劉黑闥大軍之手,劉黑闥的主將也就是蘇定方。


    “王將軍,不知你又有何話說?”


    李淵望了王姓將軍一眼,不平不淡的問了一句,但是他的眼中卻是閃現出不耐煩的神色。今天之所以這麽多事,也就是眼前這家夥鬧出來的。


    王姓將軍也看出了李淵的不耐煩,當下一咬牙,硬著頭皮道:“雖然秦王殿下曾經向蘇定方許諾過,但是,若是因為秦王殿下的一句話,就抵消了蘇定方殺害我大唐多名將領的罪過,那豈不是讓我大唐諸多將領心寒?日後,又有何人敢抵死賣命?”


    “秦王,可有此事?”


    李淵將目光望向李世民,淡淡的詢問到,但是身為一名大唐的最高領袖,此事的威嚴卻是無人可及。


    李世民沒有李建成那種隨和的性子,因此心中隱隱的對李淵還有些許的畏懼。故而,李淵這充滿威嚴的眼神望來,頓時讓他有些難以承受。


    李淵望著李世民低著頭,似乎沒有話要說的樣子,心中有些許的失望。


    若是成兒在此,絕對能夠有讓他滿意的手段。也不知為何成兒會有那樣的想法,或許如成兒所說,他渴望過那種平淡,無憂無慮的生活吧!


    “父皇…”


    就在李淵思索之時,耳邊陡然間傳來一道顯得幹勁十足的喊聲。抬頭望去,卻是李世民充滿朝氣的雙眼,正炯炯的看了過來。


    此刻。李世民似乎已經不再畏懼,有著無限的底氣。


    見此,李淵不但沒有不滿∧中反而相當滿意,終究是他李淵的兒子,身體中流淌著與李建成同樣的血液、定不會讓他失望。


    “雖然蘇將軍殺害了那些將軍,但卻是情有可原…”


    “陛下!”


    李世民正打算將理由說出來,卻是被身旁傳來的喊聲打斷了他的話頭≯中閃過一道寒芒,往常表現的溫文爾雅的李世民,是第一次表現出如此強烈的殺機。


    李世民身上散發的殺機是如此的濃烈,以致於大殿中的諸多大臣都能夠清晰的感受到。跪在李世民身旁的王姓將軍感受最為強烈,畢竟李世民的殺意是逼向他。


    李淵再一次滿意的點點頭,眼中閃過讚賞之色。


    與此同時,大殿中一些看似閉著眼裝作不聞不問的大臣,卻是偷偷的眯著一絲細縫。查看李淵的反應。


    身為臣子,揣摩上位者的心思是很有必要。但是,卻不能表現的太過。


    如滿清時的乾隆,紀曉嵐與和珅三人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當時,紀曉嵐才華出眾。智慧無雙,身為文淵閣大學士,也就相當於曆朝曆代的宰相之位,另一個大名鼎鼎的貪官和珅也是文淵閣大學士之一。


    兩人是同僚,同時也是對手。


    和珅貪財,全天下的人都知道№為皇帝的乾隆也就是弘曆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卻沒有去動和珅,原因就是因為紀曉嵐。


    紀曉嵐聲望太高,在百姓之間的口碑也是好的一塌糊塗。於是,乾隆這才沒有去動和珅,為的就是留下來對紀曉嵐形成掣肘。


    和珅能夠走到文淵閣大學士這一步,自然也不是一個庸人。


    他貪財,但是他卻是有頭腦。他也明白乾隆留著他的用意,所以他是盡心盡職的完成乾隆的期望,不給紀曉嵐好過。


    紀曉嵐同樣明白這個,但是他若是想謀反,那他可以做些什麽。若是他沒有其他的想法,那和珅的存在自然與他沒有多大瓜葛。


    等的紀曉嵐一去,嘉慶之後和珅就被抄家,沒有了利用價值,自然也就不會留住。


    同樣的,那幾名大臣看到李淵眼中的神色,腦中下意識的跳出一些年頭,那就是李淵的目光仿佛是在看繼承人一般。


    這個念頭讓他們暗自心驚,死死的壓製自己的表情,不然那驚訝表現出來。


    李淵進駐長安城,當時比較活躍的就是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趙王李元霸,以及平陽公主李秀寧。


    若非李淵確認有著李建成,或許很多大臣根本不知道李建成是何人。


    直到李建成遊玩中原歸來,並且在李唐開國大典前被李淵冊封為太子,這才讓眾多大臣認識到他的存在。


    但是,很多人其實並不看好李建成,因為李唐的建立,李建成似乎並沒有什麽貢獻。之所以能夠當上太子,是因為他占據著長子這個位置。


    當然,他們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李建成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畢竟,李建成所做的一些事,知道的人並沒有幾個。


    像唐儉,裴寂,劉弘基,竇威等李淵的肱骨大臣,才知道一些別人所不知道的內情。如【西遊酒樓】的創立者,乃是李建成所為。


    在聯想到【西遊酒樓】出現的時候,李建成不超過十歲。


    這下,讓他們是越想越心驚,這個太子殿下實在是太妖孽了。因此,心中更是不敢有任何的不軌念頭。


    到時候,怕是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隨後,李建成提出了一係列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行事的手段和能力,讓眾多大臣知道,這太子確實不容小覷。


    特別是孔穎達的出頭,被李建成幹淨利落的解決。更是讓眾多大臣知道李建成的強勢。


    再然後,李密聯合諸多勢力進犯大唐,李建成更是展現出他的軍事才能♀下,那些大臣已經徹底的折服。


    擁有政治能力,軍事能力的李建成,坐享太子之位是必然的。


    因此,在見到李淵的神色之後∫明白李建成的實際能力的幾名肱骨大臣,心中感到異常的疑惑。


    但是,轉瞬間他們就有了一個念頭。那就是不管未來怎樣,他們的子孫決計不能參與到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事情之中。


    因為,這裏麵透著一股詭異的謎雲。


    王姓將領的喊聲。不僅引來了李世民的殺機,更是引來了李淵的不滿。


    李世民再怎麽說也是自己的兒子,還是大唐的秦王殿下,你一個正五品的車騎將軍竟然敢如此喝斷他的發言,這簡直就是無視他李淵了。


    “車騎將軍,不知你還有何言?”


    李淵森寒的目光望著王姓將軍,極度的不滿已經徹底的顯露在臉龐之上。


    眾多大臣心中歎息的搖搖頭,這王姓將軍的生涯已經到了盡頭。至於他接下來會走怎樣的路,那就沒有人理會了。


    王姓將軍目光一怔,似乎也已經明白自己的結局。


    但是。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他也就不會收手了。就算他被罷官,依然有著家族在身後支持,他有什麽好畏懼?


    有著家族的支持,這也是為什麽王姓將軍能夠如此硬氣的與秦王產生爭端。


    “陛下…”


    王姓將軍跪在大殿中央。雙拳一抱,咬了咬牙,決定繼續提出殺掉蘇定方的理由。不想,一道顯得隨意、懶散的話音在大殿之中響起。


    “喲,今天怎麽這麽熱鬧,看來我來的倒很及時啊!”


    一眾大臣不用轉頭去看。也知道來者是何人。


    能夠如此肆無忌憚,且說話這麽囂張的,在皇帝麵前還敢這麽拽的除了太子李建成,還真的沒有別人了。


    他們也想著,李建成出來,必定有好戲看了。


    隻是,不知道完蛋的是蘇定方,還是王姓將軍呢。


    說真的,對於李建成的行事風格,他們還真的沒有一點頭緒。所以,也不敢斷定倒黴的是誰。但是,他們知道,現在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縮著脖子看好戲而已。


    然而,他們不敢說話,卻不是沒有其他人不敢說話。


    “太子殿下,請注意您的言辭,切記禮儀。”


    一道不輕不重的話語在大殿之中響起,頓時整個大殿之中陷入了異常的寂靜之中。此時,不要說扔一根針能聽到聲音,或許扔一根頭發也能聽到聲音。


    一眾大臣同時轉身,大部分都用憐憫的目光望向這說話之人。


    隻見在文臣隊列的末端,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白皙的膚色,一臉的淡然表情,堅定的眼神,卻是表明了他說這句話的心意。


    眾人轉頭一看,此人卻是魏征。


    魏征在之前根本沒有多少人知曉,隻知他是原瓦崗的人,後來投靠李唐,於是出現在朝堂之上。至於他為何能出現在朝堂之上,並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也不想去了解。


    但是有一件事發生了之後,魏征的大名就留在了一眾大臣的心中。


    原來,在魏征出現不久之後,魏征與一名太常寺少卿起了衝突。當然,魏征並沒有錯,錯誤是因為那名太常寺少卿禮儀不對,魏征這個直腸子當時就跳出來指責一番人家的不是。


    那太常寺少卿就想了,他是一個正四品長官,魏征不過是禮部一個七品的文官,竟然還敢管自己的事,這下就想好好的大戰威風一番。


    但是,在他的同伴,也是禮部中的一名官員,知曉魏征當時是何人舉薦的,於是將情況向那名太常寺少卿細細的說了一番,那太常寺少卿當即就蔫了。


    這下,當即就陪著笑臉表示他會改正錯誤。


    原來,那禮部的官員告知太常寺少卿,魏征乃是太子李建成親自帶到禮部的,可見不好惹啊!


    之後,眾人心中也就記下了魏征,是由太子李建成親自帶到禮部的。


    此時,見李建成自己推薦的人跳出來拆他的台,讓很多大臣心中都升起一股看好戲的念頭。


    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潛藏著一種陰暗的念頭。


    “魏大人所言甚是,建成下次必定注意。”


    然而,眾大臣預想中的李建成發飆的場麵沒有出現,反而是李建成異常溫和的向魏征妥協了。


    這一幕讓一眾大臣傻眼了,畢竟,他們可是見識過李建成的強勢了。


    按他們的想法是,李建成不爽的反駁了魏征的話,而後魏征古脖子繼續勸誡,一起同事了這麽久,魏征的性子大家也有些清楚,他會怎麽做,眾人也有些明白。不像李建成,他的舉動天馬行空,根本無法捕捉。


    事情演變到最後,應該是李建成怒斥魏征,魏征憤而罷官離去。


    原本,事態應該是這樣子上演的,但是這一下好像全亂套了,若是眾大臣知道拍戲這玩意,肯定會齊齊高唿:“導演,台詞錯了!”


    隻不過,事實擺在眼前,卻是不得不讓他們相信。


    李建成聽進自己的意見,魏征隻是淡淡的點了點頭,隨後又退迴自己的位置,似乎他不過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但是,在眾多大臣的眼中,魏征卻是一派高人涅。


    能夠在指責強勢的太子李建成還能全身而退,似乎至今為止也就魏征魏大人這一家,別無分號。


    於是,一些有關魏征的傳說就開始在大臣之間以蝗蟲過境般流傳。(未完待續。。


    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逍遙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120笑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120笑話並收藏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