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賁急忙問道:“大人這是去哪?”
“當然是去右將軍府了!”
“大人你還真去啊?”
“不然呢?
你還有別的辦法?”
董宣問道,張賁縮了縮脖子,立刻不言語了。
董宣白了他一眼,繼續往外走去。
張賁琢磨了片刻,還是快步跟了上去。
董宣和張賁來到右將軍府,在門外稍等了一會,有下人請他二人進去。
兩人穿過前庭的院子,來到正房門口,兩人脫下鞋子,規規矩矩地走了進去。
鄧禹居中而坐,對進來的董宣和張賁一笑,說道:“董縣令和張縣尉都來了!”
董宣和張賁連忙躬身施禮,異口同聲道:“下官拜見右將軍!“鄧禹擺擺手,示意二人落座。
董宣和張賁跪坐下來,心裏正琢磨著要如何開口的時候,鄧禹主動問道:“兩位來找我,想必是有事吧?
不必拘謹,但說無妨。”
董宣清了清喉嚨,向鄧禹欠了欠身,正色說道:“不敢隱瞞右將軍,下官和張縣尉前來拜訪右將軍,的確是有事。
陛下剛剛給縣府傳了口諭,要縣府排查東北郭區。”
鄧禹怔住片刻,喃喃說道:“東北郭區可不小啊!”
“是的,右將軍,東北郭區的百姓,不下十萬人。”
鄧禹眉頭緊鎖,說道:“如此之多的百姓,逐一排查起來,你們縣府可有得忙了。”
董宣急忙說道:“下官倒不怕辛苦,隻怕排查不力,有所疏漏。”
“那麽,董縣令來找我的目的是?”
董宣深吸口氣,道:“不瞞右將軍,下官是來向右將軍借兵的。”
“借兵?”
“要排查東北郭區,需要大量的人手,目前縣府人手不足……”鄧禹聞言笑了,打斷董宣後麵的話,他好奇地問道:“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陛下已將洛陽縣兵擴充到一個營,一個營的兵力,還不足以排查東北郭區嗎?”
張賁接過話頭,向鄧禹欠身說道:“鄧公有所不知,這一個營裏,其中有一半的兄弟是安插在洛陽各地的密探,真正可用之兵,隻有半個營,一千人。
而這一千人,大部分還要負責巡防洛陽各地,目前縣府真正的可用之人,最多隻能湊夠五百。
要排查東北郭區,得先封鎖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口,隻五百兄弟,連封鎖東北郭區全部的出口都不夠用啊。”
聽張賁這麽一解釋,鄧禹總算明白過來,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來看,縣府的人手的確有所不足。”
董宣和張賁一同向鄧禹欠身,說道:“還請右將軍出手相助。”
鄧禹點了點頭,說道:“好!我即刻入宮,去見陛下!”
京師軍,也就是俗稱的中央軍,是直接管朝廷管轄的軍隊。
像西征軍、南征軍、東征軍這些,都屬京師軍。
鄧禹要調京師軍入京,也得需要得到天子的首肯才行,倘若私自調兵,那可是重罪。
董宣和張賁麵露喜色,急忙起身,躬身施禮,說道:“下官多謝右將軍!”
鄧禹一笑,說道:“我盡量說服陛下,調動三千兵馬入京,助縣府封鎖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入口,如此,兩位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甚好!”
董宣連連點頭。
張賁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喜笑顏開道:“三千兵馬,足夠用,足夠用了!”
鄧禹沒有耽擱時間,換了身衣服,去往皇宮,求見劉秀。
得知鄧禹求見,劉秀立刻召見了他。
鄧禹見到劉秀後,把董宣和張賁來找自己幫忙的事,向劉秀講述一遍。
劉秀聽後,忍不住笑了,說道:“董宣、張賁倒是聰明,知道找仲華幫忙。”
鄧禹說道:“以縣府目前的人手,想全麵排查東北郭區,的確十分困難,調派一些京師軍入京協助,微臣以為最為穩妥。”
劉秀想了想,問道:“仲華認為調多少兵馬入京最為合適?”
鄧禹說道:“微臣算過了,需要三千兵馬。”
劉秀沒有多做考慮,說道:“隻要能把事情辦妥,五千以內的兵馬,可不經稟報,隨仲華調遣。”
五千兵馬雖不算多,但劉秀卻給了鄧禹自由調派權,這可是對鄧禹莫大的信任。
鄧禹二話不說,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劉秀雖然把鄧禹的調兵權上限提高到五千,但鄧禹還是隻調動三千兵馬。
在鄧禹看來,三千兵馬已經足夠用了,沒有必要調動五千人那麽多。
再者說,調動那麽多兵馬入京,也的確不太好,百姓們看了會感到恐慌,大臣們知道了也會說他的閑話,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讓言官在朝堂上斥責自己。
別看言官沒有實權,但在朝堂上可是很厲害的,上可斥責天子,下可斥責文武大臣,嘴皮子一個比一個厲害,要問言官這輩子最大的追求是什麽?
那就是隻求一死,能名垂青史。
洛陽附近便有京師軍大營,長年駐紮於洛陽附近的京師軍,通常都不會少於十萬,這是守衛國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即便是劉秀禦駕親征,也不敢把洛陽的兵力都帶走,會盡量讓洛陽的兵力維持在十萬左右。
等鄧禹率領著三千兵馬入京後,洛陽縣府這邊,董宣和張賁帶上五百名縣兵,與鄧禹匯合。
縣兵在前,京師軍在後,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趕到東北郭區,而後,在鄧禹的指揮下,縣兵的引導下,三千京師軍分散開來,將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口,全部封死。
外麵的人可以往裏進,但進去之後,就別想再出來了。
個個出口處,都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弩射手,最前麵的幾排,都是重盾兵,以重盾組成的鋼鐵牆壁,將出口封死。
隨著各處的京師軍準備就緒,前來報信的兵卒如同走馬燈似的,一個接著一個。
張賁的隨從拿著地圖,在他麵前展開,他拿著毛筆,一有人來報信,他就在地圖上勾畫一下。
時間不長,地圖的周邊已被他勾畫滿了小圈圈。
他仔細數了一遍,確認無誤,隨即將毛筆向手下人一拋,走到鄧禹和董宣近前,拱手說道:“鄧公、董縣令,東北郭區的所有出入口,皆已完成封鎖。”
鄧禹滿意地點了點頭,轉目看向董宣。
到了這裏,鄧禹的工作就算完成的,接下來是進入郭區,執行具體的排查工作,那就不歸他管了。
董宣深吸口氣,向四周望了望,周圍既有大批的縣兵,也有大批的京師軍。
董宣向鄧禹欠了欠身,說道:“右將軍,我們現在可以進郭區了嗎?”
“董縣令客氣了。
董縣令要怎麽做,就盡管去做,並不用征求我的意見。”
話是這樣說,但鄧禹的官職在那裏擺著呢,董宣做出什麽決定,即便是出於禮貌,也得先征求一下鄧禹的意思。
聽聞鄧禹的答複,董宣再次欠了欠身,而後向前一揮手,說道:“進!”
鄧禹、董宣、張賁率領的京師軍、縣兵,轟隆隆的進入東北郭區。
那麽多的京師軍,還有那麽多的縣兵,雲集在東北郭區的四周,東北郭區內的百姓能不好奇嗎?
此時,郭區內的百姓紛紛走出家門,雲集在大街小巷上,相互之間,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隨著大批的京師軍和縣兵進入,街頭上的百姓們立刻作鳥獸散,有的直接跑迴家,有膽大的,躲進街邊的店鋪裏,探著腦袋向外張望。
走在最前麵的幾名縣兵,都是一邊敲打著銅鑼,一邊扯脖子大喊道:“縣府排查戶籍,大家都迴家中等候!縣府排查戶籍,大家都迴家中等候!”
漢代時期,戶籍製度已經很嚴格了,官府也經常會派人下來核查百姓們的戶籍。
隻是像今日這麽大規模的核查,還真是實屬罕見。
那些躲藏在店鋪裏看熱鬧的百姓們,紛紛走出來,各迴各家。
時間不長,這一整條的街道幾乎都看不到行人了。
董宣一邊走著,一邊向鄧禹講解道:“東北郭區的正中央,有一座高閣,名叫七碗樓,總共有三層,站在上麵,差不多可以觀察到整個東北郭區的狀況。”
鄧禹點了點頭,問道:“董縣令,我們現在就是去你說的那座七碗樓?”
“正是!”
鄧禹沒有再多問。
別看鄧禹家已般到洛陽,但東北郭區,他還真沒來過。
平日裏,鄧禹的活動區域就是在城區以內,郭區是他甚少能接觸的地方。
七碗樓,算是東北郭區內最知名的酒舍之一。
外麵看,這座樓閣建造得輝煌大氣,進入其中,裏麵的裝飾也十分豪華,所選用的木料以紫檀為主,其中還有楠木。
在當時,楠木已經是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可不是尋常人家能買得起的。
七碗樓的掌櫃,是位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頭發斑白,相貌平平,不過臉上沒有多少的褶子,讓他看起來能更年輕一些。
見到外麵來了許多的軍兵,掌櫃的急忙出了酒樓,點頭哈腰地連連施禮。
張賁走上前去,先是打量一番掌櫃的,然後又向裏麵望了望,掃視了兩圈,他收迴目光,又落迴到掌櫃的臉上,問道:“你是這裏的掌櫃?”
“正是!正是!”
“叫什麽名字?”
“草民呂闔。”
“戶版拿於我看!”
張賁麵無表情地伸出手來。
掌櫃的躬了躬身,然後快步走進酒舍,從櫃台的下麵,取出自己的戶版,畢恭畢敬地遞給張賁。
張賁接過來,一邊看著,一邊對照著掌櫃的,感覺掌櫃的模樣和戶版上描述得差不太多,許多特征都能對得上。
查看完戶版,張賁抬起頭來,說道:“戶版上說你偏胖,可你現在看起來,似乎也不太胖嘛!”
自稱呂闔的掌櫃急忙躬身說道:“最近這段時日,天氣炎熱,草民食欲不佳,可能是有消瘦一些。”
張賁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將戶版還給掌櫃。
戶版上記錄的體型,的確經常會出現變化,有的人可能由胖變瘦,也有可能由瘦變胖,這些都是經常會出現的情況,隻要大多數的信息能符合上,基本就沒錯了。
張賁舉目又看向酒舍的夥計,說道:“去去去,都把自己的戶版拿出來,排好隊,挨個檢查!”
“當然是去右將軍府了!”
“大人你還真去啊?”
“不然呢?
你還有別的辦法?”
董宣問道,張賁縮了縮脖子,立刻不言語了。
董宣白了他一眼,繼續往外走去。
張賁琢磨了片刻,還是快步跟了上去。
董宣和張賁來到右將軍府,在門外稍等了一會,有下人請他二人進去。
兩人穿過前庭的院子,來到正房門口,兩人脫下鞋子,規規矩矩地走了進去。
鄧禹居中而坐,對進來的董宣和張賁一笑,說道:“董縣令和張縣尉都來了!”
董宣和張賁連忙躬身施禮,異口同聲道:“下官拜見右將軍!“鄧禹擺擺手,示意二人落座。
董宣和張賁跪坐下來,心裏正琢磨著要如何開口的時候,鄧禹主動問道:“兩位來找我,想必是有事吧?
不必拘謹,但說無妨。”
董宣清了清喉嚨,向鄧禹欠了欠身,正色說道:“不敢隱瞞右將軍,下官和張縣尉前來拜訪右將軍,的確是有事。
陛下剛剛給縣府傳了口諭,要縣府排查東北郭區。”
鄧禹怔住片刻,喃喃說道:“東北郭區可不小啊!”
“是的,右將軍,東北郭區的百姓,不下十萬人。”
鄧禹眉頭緊鎖,說道:“如此之多的百姓,逐一排查起來,你們縣府可有得忙了。”
董宣急忙說道:“下官倒不怕辛苦,隻怕排查不力,有所疏漏。”
“那麽,董縣令來找我的目的是?”
董宣深吸口氣,道:“不瞞右將軍,下官是來向右將軍借兵的。”
“借兵?”
“要排查東北郭區,需要大量的人手,目前縣府人手不足……”鄧禹聞言笑了,打斷董宣後麵的話,他好奇地問道:“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陛下已將洛陽縣兵擴充到一個營,一個營的兵力,還不足以排查東北郭區嗎?”
張賁接過話頭,向鄧禹欠身說道:“鄧公有所不知,這一個營裏,其中有一半的兄弟是安插在洛陽各地的密探,真正可用之兵,隻有半個營,一千人。
而這一千人,大部分還要負責巡防洛陽各地,目前縣府真正的可用之人,最多隻能湊夠五百。
要排查東北郭區,得先封鎖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口,隻五百兄弟,連封鎖東北郭區全部的出口都不夠用啊。”
聽張賁這麽一解釋,鄧禹總算明白過來,點了點頭,說道:“如此來看,縣府的人手的確有所不足。”
董宣和張賁一同向鄧禹欠身,說道:“還請右將軍出手相助。”
鄧禹點了點頭,說道:“好!我即刻入宮,去見陛下!”
京師軍,也就是俗稱的中央軍,是直接管朝廷管轄的軍隊。
像西征軍、南征軍、東征軍這些,都屬京師軍。
鄧禹要調京師軍入京,也得需要得到天子的首肯才行,倘若私自調兵,那可是重罪。
董宣和張賁麵露喜色,急忙起身,躬身施禮,說道:“下官多謝右將軍!”
鄧禹一笑,說道:“我盡量說服陛下,調動三千兵馬入京,助縣府封鎖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入口,如此,兩位以為如何?”
“如此甚好!甚好!”
董宣連連點頭。
張賁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喜笑顏開道:“三千兵馬,足夠用,足夠用了!”
鄧禹沒有耽擱時間,換了身衣服,去往皇宮,求見劉秀。
得知鄧禹求見,劉秀立刻召見了他。
鄧禹見到劉秀後,把董宣和張賁來找自己幫忙的事,向劉秀講述一遍。
劉秀聽後,忍不住笑了,說道:“董宣、張賁倒是聰明,知道找仲華幫忙。”
鄧禹說道:“以縣府目前的人手,想全麵排查東北郭區,的確十分困難,調派一些京師軍入京協助,微臣以為最為穩妥。”
劉秀想了想,問道:“仲華認為調多少兵馬入京最為合適?”
鄧禹說道:“微臣算過了,需要三千兵馬。”
劉秀沒有多做考慮,說道:“隻要能把事情辦妥,五千以內的兵馬,可不經稟報,隨仲華調遣。”
五千兵馬雖不算多,但劉秀卻給了鄧禹自由調派權,這可是對鄧禹莫大的信任。
鄧禹二話不說,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微臣謝陛下隆恩!”
劉秀雖然把鄧禹的調兵權上限提高到五千,但鄧禹還是隻調動三千兵馬。
在鄧禹看來,三千兵馬已經足夠用了,沒有必要調動五千人那麽多。
再者說,調動那麽多兵馬入京,也的確不太好,百姓們看了會感到恐慌,大臣們知道了也會說他的閑話,沒必要給自己找麻煩,讓言官在朝堂上斥責自己。
別看言官沒有實權,但在朝堂上可是很厲害的,上可斥責天子,下可斥責文武大臣,嘴皮子一個比一個厲害,要問言官這輩子最大的追求是什麽?
那就是隻求一死,能名垂青史。
洛陽附近便有京師軍大營,長年駐紮於洛陽附近的京師軍,通常都不會少於十萬,這是守衛國都的最後一道防線,即便是劉秀禦駕親征,也不敢把洛陽的兵力都帶走,會盡量讓洛陽的兵力維持在十萬左右。
等鄧禹率領著三千兵馬入京後,洛陽縣府這邊,董宣和張賁帶上五百名縣兵,與鄧禹匯合。
縣兵在前,京師軍在後,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趕到東北郭區,而後,在鄧禹的指揮下,縣兵的引導下,三千京師軍分散開來,將東北郭區的個個出口,全部封死。
外麵的人可以往裏進,但進去之後,就別想再出來了。
個個出口處,都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弩射手,最前麵的幾排,都是重盾兵,以重盾組成的鋼鐵牆壁,將出口封死。
隨著各處的京師軍準備就緒,前來報信的兵卒如同走馬燈似的,一個接著一個。
張賁的隨從拿著地圖,在他麵前展開,他拿著毛筆,一有人來報信,他就在地圖上勾畫一下。
時間不長,地圖的周邊已被他勾畫滿了小圈圈。
他仔細數了一遍,確認無誤,隨即將毛筆向手下人一拋,走到鄧禹和董宣近前,拱手說道:“鄧公、董縣令,東北郭區的所有出入口,皆已完成封鎖。”
鄧禹滿意地點了點頭,轉目看向董宣。
到了這裏,鄧禹的工作就算完成的,接下來是進入郭區,執行具體的排查工作,那就不歸他管了。
董宣深吸口氣,向四周望了望,周圍既有大批的縣兵,也有大批的京師軍。
董宣向鄧禹欠了欠身,說道:“右將軍,我們現在可以進郭區了嗎?”
“董縣令客氣了。
董縣令要怎麽做,就盡管去做,並不用征求我的意見。”
話是這樣說,但鄧禹的官職在那裏擺著呢,董宣做出什麽決定,即便是出於禮貌,也得先征求一下鄧禹的意思。
聽聞鄧禹的答複,董宣再次欠了欠身,而後向前一揮手,說道:“進!”
鄧禹、董宣、張賁率領的京師軍、縣兵,轟隆隆的進入東北郭區。
那麽多的京師軍,還有那麽多的縣兵,雲集在東北郭區的四周,東北郭區內的百姓能不好奇嗎?
此時,郭區內的百姓紛紛走出家門,雲集在大街小巷上,相互之間,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隨著大批的京師軍和縣兵進入,街頭上的百姓們立刻作鳥獸散,有的直接跑迴家,有膽大的,躲進街邊的店鋪裏,探著腦袋向外張望。
走在最前麵的幾名縣兵,都是一邊敲打著銅鑼,一邊扯脖子大喊道:“縣府排查戶籍,大家都迴家中等候!縣府排查戶籍,大家都迴家中等候!”
漢代時期,戶籍製度已經很嚴格了,官府也經常會派人下來核查百姓們的戶籍。
隻是像今日這麽大規模的核查,還真是實屬罕見。
那些躲藏在店鋪裏看熱鬧的百姓們,紛紛走出來,各迴各家。
時間不長,這一整條的街道幾乎都看不到行人了。
董宣一邊走著,一邊向鄧禹講解道:“東北郭區的正中央,有一座高閣,名叫七碗樓,總共有三層,站在上麵,差不多可以觀察到整個東北郭區的狀況。”
鄧禹點了點頭,問道:“董縣令,我們現在就是去你說的那座七碗樓?”
“正是!”
鄧禹沒有再多問。
別看鄧禹家已般到洛陽,但東北郭區,他還真沒來過。
平日裏,鄧禹的活動區域就是在城區以內,郭區是他甚少能接觸的地方。
七碗樓,算是東北郭區內最知名的酒舍之一。
外麵看,這座樓閣建造得輝煌大氣,進入其中,裏麵的裝飾也十分豪華,所選用的木料以紫檀為主,其中還有楠木。
在當時,楠木已經是十分昂貴的奢侈品,可不是尋常人家能買得起的。
七碗樓的掌櫃,是位看起來有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頭發斑白,相貌平平,不過臉上沒有多少的褶子,讓他看起來能更年輕一些。
見到外麵來了許多的軍兵,掌櫃的急忙出了酒樓,點頭哈腰地連連施禮。
張賁走上前去,先是打量一番掌櫃的,然後又向裏麵望了望,掃視了兩圈,他收迴目光,又落迴到掌櫃的臉上,問道:“你是這裏的掌櫃?”
“正是!正是!”
“叫什麽名字?”
“草民呂闔。”
“戶版拿於我看!”
張賁麵無表情地伸出手來。
掌櫃的躬了躬身,然後快步走進酒舍,從櫃台的下麵,取出自己的戶版,畢恭畢敬地遞給張賁。
張賁接過來,一邊看著,一邊對照著掌櫃的,感覺掌櫃的模樣和戶版上描述得差不太多,許多特征都能對得上。
查看完戶版,張賁抬起頭來,說道:“戶版上說你偏胖,可你現在看起來,似乎也不太胖嘛!”
自稱呂闔的掌櫃急忙躬身說道:“最近這段時日,天氣炎熱,草民食欲不佳,可能是有消瘦一些。”
張賁也沒有再多說什麽,將戶版還給掌櫃。
戶版上記錄的體型,的確經常會出現變化,有的人可能由胖變瘦,也有可能由瘦變胖,這些都是經常會出現的情況,隻要大多數的信息能符合上,基本就沒錯了。
張賁舉目又看向酒舍的夥計,說道:“去去去,都把自己的戶版拿出來,排好隊,挨個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