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瑩和紅箋對視一眼,對於這樣的結果,她倆都很不滿意。


    馮嬤嬤再飛揚跋扈,但也隻是個下人而已,她怎麽可能有那麽大的膽子敢陷害貴人?


    在馮嬤嬤的背後,一定還有它人指使。


    雪瑩小聲說道:“陛下,婢子以為,馮嬤嬤背後,應該還另有真兇!”


    劉秀看向雪瑩,問道:“哦?


    你掌握了什麽線索?”


    雪瑩搖頭,說道:“婢子隻是猜測。”


    陰麗華皺著眉頭說道:“雪瑩,不可胡言亂語!”


    無憑無據,說馮嬤嬤背後還另有真兇,這是在說誰?


    除了郭聖通也沒有別人了。


    她看向劉秀,問道:“陛下,洛幽在掖庭獄中可還好?”


    花非煙接話道:“陰貴人請放心,非煙並未對洛幽用刑,非煙打算……”她話沒說完,陰麗華打斷道:“陛下,臣妾想把洛幽調到西宮,還請陛下恩準!”


    花非煙暗暗皺眉。


    這次洛幽救了陰麗華,陰麗華對她心存感激,想把她要到西宮,倒也可以理解。


    隻是,洛幽身上有頗多疑點,出身來曆不明,把這樣的人留在西宮,實在是個隱患。


    她說道:“陰貴人,洛幽是畫舫的舞姬出身,把她調到西宮,有些不太合適吧。”


    雪瑩看了花非煙一眼,低聲嘟囔道:“花美人覺得,洛幽能去得長秋宮,卻來不得西宮?”


    這次花非煙把事情調查到馮嬤嬤這裏,便戛然而止,這已讓雪瑩對她心存成見,認為她是在有意包庇郭聖通。


    現在貴人開口要洛幽,花非煙又站出來阻撓,這讓雪瑩對她的成見更大。


    陰麗華不滿地瞪了雪瑩一眼,示意她太過放肆了,怎麽能這麽和花非煙說話。


    她向花非煙歉意地笑了笑,說道:“雪瑩口無遮攔,是本宮太過驕縱於她,請花美人不要介意。”


    花非煙笑了笑,說道:“陰貴人言重了。”


    劉秀想了想,點點頭,說道:“這次洛幽立下大功,麗華要調她到西宮,也好,就按照麗華的意思辦吧!”


    陰麗華麵露喜色,向劉秀福身施禮,說道:“臣妾多謝陛下!”


    劉秀一笑,拉起陰麗華,牽著她的手,向大殿裏端走去。


    花非煙說道:“陛下,非煙告退。”


    劉秀擺了下手,說道:“去吧!”


    這次的風波,就此告一段落。


    風波過後,隗恂由胡騎校尉,變成了皇宮裏的一名內侍,也就是閹人。


    另,郭聖通的心腹,在長秋宮掌控實權的馮嬤嬤,畏罪自盡。


    可以說這次的風波,讓郭聖通和隗恂都損失慘重。


    郭聖通痛失左右手之一的馮嬤嬤,同時也引來劉秀對她的不滿和憤怒。


    至於隗恂,損失更大,從此以後,他失去了再做男人的資本。


    若說有誰獲利了,或許隻有陳誌吧。


    雖說陳誌和馮嬤嬤同為郭聖通的左右手,但畢竟馮嬤嬤跟隨郭聖通的時間較長,最常服侍在郭聖通身邊的,一直都是馮嬤嬤。


    現在馮嬤嬤死了,陳誌迅速取代了馮嬤嬤的位置,成為郭聖通身邊最得信任也最為重要的人。


    陰麗華也算是有所收獲,身邊又多出一名侍女,洛幽。


    洛幽由長秋宮轉到西宮,算是徹底脫離了苦海,西宮的人都知道洛幽救了陰貴人的命,對她的態度都是十分的恭敬。


    洛幽這位在長秋宮裏處於最底層,又受盡欺淩的小宮女,一躍成為西宮的紅人。


    在西宮養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洛幽的身子長了肉,臉上的浮腫也消了,整個人顯得容光煥發,光彩照人。


    即便和陰麗華走在一起,她的光芒也不會完全被掩蓋。


    後宮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劉秀的精力也隨之轉移到了朝堂的政務上。


    目前,以蓋延為首的東征軍,正與董宣軍展開蘭陵之戰。


    劉永死後,劉紆繼位,隻不過劉紆繼承的不是皇位,而是自封梁王,蘇茂、周建這兩位劉永麾下的心腹大將,現在也都效忠於劉紆。


    在蘇茂和周建的輔佐下,劉紆退至垂惠聚,劉秀派遣俘虜將軍馬武、都騎尉王霸,率軍攻打垂惠聚。


    蘇茂和周建率軍迎戰,雙方於垂惠聚的西麵,展開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決戰。


    此戰,馬武和王霸這對活寶表現英勇,一舉擊潰了蘇茂和周建率領的大軍。


    蘇茂和周建帶著劉紆,倉皇逃出垂惠聚,一路向東逃竄,跑到佼強駐守的西防。


    不過他們剛到西防,就趕上驃騎將軍杜茂攻打過來。


    劉紆軍再次戰敗,放棄西防,繼續向東逃竄,又跑到下邳,尋求董憲的庇護。


    蓋延率領著東征軍主力,不依不饒,一路向東推進,追擊劉紆。


    董憲在權衡利弊之下,命令麾下的大軍,迎戰漢軍,欲阻擊漢軍的東進。


    雙方於留縣城外,展開決戰。


    這一戰,是漢軍與董憲勢力的首次交鋒。


    蓋延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再次發揮出了高超的臨陣指揮才能,統帥漢軍,大敗董憲軍。


    這一戰沒開始之前,很多人都抱有幻想,以為以董憲和張步的實力,足可以與洛陽一較高下。


    但這一戰打完後,擊碎了很多的人的幻想,其中也包括董憲麾下的大將賁休。


    賁休並沒有參與留縣之戰,他奉命駐守在蘭陵,鞏固蘭陵城防。


    董憲軍在留縣的作戰失利,讓賁休覺得董憲大勢已去,倘若自己還要繼續追隨董憲,到最後,隻有死路一條。


    思前想後,權衡再三,賁休最終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舉城向漢軍投降。


    要知道賁休可是董憲的心腹大將,麾下有數萬兵馬,而賁休駐守的蘭陵城,那更是戰略要地。


    賁休突然舉城投降,對於董憲勢力無異於沉重的一擊。


    董憲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親自出戰,集結了麾下幾乎全部的兵馬,合計二十餘萬大軍,圍困蘭陵城,欲將賁休置於死地。


    蓋延則率領十萬漢軍,馳援蘭陵。


    至此,蘭陵之戰正式拉開帷幕。


    蘭陵之戰的形勢是,蘭陵城內,有以賁休為首的數萬降軍,蘭陵城外,有以董憲為首的二十多萬董憲軍,把蘭陵城團團包圍,在董憲軍的外麵,又有以蓋延為首的漢軍。


    蓋延將蘭陵城這裏的戰報,一五一十的寫成奏疏,上報給劉秀。


    劉秀接到蓋延的奏疏後,立刻召見了鄧禹和賈複。


    在治國方麵,劉秀會重用他自己組建的小朝廷,而在軍事上,劉秀還是非常器重自己的這些老兄弟們。


    等鄧禹、賈複看過蓋延的奏疏,劉秀說道:“眼下,巨卿隻有十萬兵馬,而董宣卻有二十多萬的兵馬。”


    鄧禹皺著眉頭說道:“賁休已向我軍投降,賁休之圍,我軍不能不救啊!”


    賈複亦是連連點頭,賁休一定要救,可問題是,現在董憲人多勢眾,己方兵力不足,若是與董憲力戰,隻怕難以討得便宜。


    鄧禹眼珠轉了轉,腦中突然靈光一閃,說道:“陛下,郯縣是東海的郡城,更是董憲的老巢。


    巨卿在蘭陵城外,以微弱之兵,力敵董憲的主力大軍,非明智之舉,何不來個圍魏救趙,放棄救援蘭陵,轉而去攻郯縣,郯縣危急,董憲必定會放棄攻打蘭陵,隻能率軍迴救,如此一來,蘭陵之危自解。”


    聽完鄧禹的這番分析,劉秀眼睛一亮,麵露喜色,他轉而看向賈複,問道:“君文,你的意思呢?”


    賈複笑道:“仲華妙計,好一招圍魏救趙,現,董憲率軍,傾巢而出,郯縣必定空虛,巨卿率軍趁虛而入,董憲若不迴救,巨卿可直搗黃龍,董憲若率軍迴救,也就解了蘭陵之危,此計穩妥,我方穩勝不輸啊!”


    劉秀聽後,仰麵大笑,撫掌說道:“圍魏救趙!妙計、妙計!”


    賈複補充道:“陛下,微臣以為,在攻董憲的同時,還應出兵張步,如此一來,可將張步牢牢牽製住,不至於讓張步和董憲合兵一處。”


    鄧禹認同道:“君文言之有理,倘若讓張步和董憲合兵一處,對我方將十分不利。”


    劉秀揉著下巴,認真想了想,問道:“二君認為,以何人出兵張步最為穩妥?”


    鄧禹想了想,說道:“陛下,以前大司馬曾和微臣提起過,陳俊可平太山郡(泰山郡)。”


    陳俊也是劉秀麾下的大將,戰功彪炳,當初他是得到劉嘉的推薦,追隨劉秀,跟著劉秀在河北南征北戰,為劉秀打下河北根基,立下了汗馬功勞。


    隻不過劉秀麾下的將星太多,像吳漢、鄧禹、賈複、岑彭、耿弇、蓋延、馮異、銚期、馬武等等,當真稱得上是將星璀璨,很多有能力的將領,其光芒都被他們掩蓋住了。


    聽聞是吳漢舉薦陳俊,劉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子昭(陳俊字子昭)確可勝任!”


    劉秀在和鄧禹、賈複商議後,分別給蓋延和陳俊下詔。


    給蓋延的詔書,是告訴他采用圍魏救趙的戰術,趁著董憲後方空虛之機,放棄救援蘭陵,直接出兵郯縣。


    在給陳俊的詔書中,劉秀任命陳俊為太山郡太守,率軍五萬,行大將軍事,進攻太山郡境內的張步勢力。


    在詔書中,劉秀還特意提到,太山郡各縣之官員,陳俊可直接任命。


    且說蓋延,接到劉秀的詔書後,立刻召集眾將進行商議。


    漢軍大營,中軍帳。


    等眾將都到齊了,蓋延當眾宣讀詔書。


    等蓋延讀完,眾將麵麵相覷,誰都沒有馬上說話。


    紙上談兵是紙上談兵,實戰是實戰,兩者並不能相提並論。


    劉秀、鄧禹、賈複在洛陽商議得很好,用圍魏救趙的戰術來解蘭陵之圍,而真要應用到實戰當中,可不是那麽容易執行的。


    出兵進攻郯縣,那就等於是孤軍深入,是要求己方的十萬將士,以孤軍之力,長驅直入地攻到董憲勢力的腹地。


    如果一切順利,這個戰術當然沒問題,可問題是,真的能一切順利嗎?


    真的不會遇到絲毫阻力嗎?


    一旦己方進攻受阻,再想要撤出來,可是難如登天。


    到那時,己方十萬弟兄被困敵方腹地,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何解?


    洛陽那邊,是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很容易就把戰術製定出來了,而蓋延這邊,是實際執行者,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十萬人的命。


    這可是十萬人啊!作為全軍統帥,蓋延需要為下麵每一名弟兄的性命負責。


    蓋延緩緩放下劉秀的詔書,幽幽說道:“圍魏救趙!好一個圍魏救趙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道並收藏漢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