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勝據說是伏羲的後人,老爺子活了九十九歲,經曆了周、秦、漢三朝。


    始皇帝焚書坑儒的時候,伏勝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將《尚書》偷偷藏於自家的牆壁裏。


    秦亡漢興之時,伏勝才把自己私藏的《尚書》挖出來,不過有部分《尚書》已經毀壞,隻保存下來二十九篇。這也是世間僅存的一套《尚書》。文


    帝繼位時,聽說了伏勝這個人,向他求《尚書》,不過當時伏勝年事已高,九十開外,已經不能走了。文帝體諒,派晁錯去到伏勝家中,跟著伏勝學《尚書》。因


    為伏勝的年紀太大,連話都已經說不清楚,他的話,也隻有他的女兒羲娥能聽得懂。羲娥作為翻譯,通過伏勝的口授,將《尚書》傳於晁錯。可


    以說但凡是《尚書》大家,那都是伏勝的親傳弟子,但凡是學《尚書》的人,那都是伏勝的徒子徒孫。


    劉秀上太學期間,主修的就是《尚書》,他能不知道自己的祖師爺伏勝嗎?聽


    說伏勝有後人伏湛,那不用問,必是《尚書》大家。劉秀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腰身,問道:“伏湛先生現在何處?”王


    梁說道:“在青州平原郡……”


    這位伏湛,也堪稱是位奇人。王莽篡位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到繡衣執法。


    繡衣執法,也就是繡衣禦使,因為穿著繡衣的關係,因此而得名。繡


    衣執法的工作主要是鎮壓地方起義軍,持節和虎符,擁有一定的調兵權,哪裏出現了起義軍,就去哪裏鎮壓。在


    王莽期間,伏湛連續五次升遷,一直做到了都尉。再後來,王莽亡,劉玄入主長安,伏湛又被劉玄任命為平原郡太守。平


    原郡位於山東,離長安著實是挺遠的,伏湛任平原太守期間,生活的可謂是逍遙自在,輕鬆愜意。處


    理完政務後,有了空閑時間他就去教教書,授授業,至於自己做太守的俸祿,他都拿出來買糧,請挨餓的百姓們來自家吃飯。人


    數最多的時候,有上百家一同在他家裏吃飯。


    赤眉軍攻陷長安,天下變得更亂,這時伏湛家中有武藝高強的仆人便動了心思,打著伏湛的旗號,四處號召百姓,讓大家都來投奔伏湛,跟隨伏湛一同起兵。


    伏湛得知此事後,勃然大怒,抓了那名家仆,將其斬首,首級懸掛於城中示眾。伏湛的為人,讓平原百姓都深感敬佩,也深得百姓們的擁戴。


    正因為有伏湛在平原做太守,當時全國各地都在興兵,都在打仗,隻有平原郡這裏,十分的安寧,由始至終也未發生戰亂。


    可以說伏湛是以一人之力,庇護了全郡的百姓免受戰禍之苦。


    聽完王梁對伏湛事跡的講述,劉秀對伏湛其人更加欣賞。他問道:“伏太守可願到洛陽為官?”


    王梁沉吟片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這……恐怕不太容易?”


    “哦?為何?”


    王梁說道:“不久前,梁王劉永冊封他的幼弟劉少公為禦史大夫,並加封為魯王!”劉


    秀聞言,眯了眯眼睛,同時也下意識地握了握拳頭。


    梁王劉永,是出自於梁孝王劉武一脈,劉秀出自於景帝一脈,景帝和劉武是同母的親兄弟。


    王莽篡位後,劉永已無法再繼承梁王王位,直到劉玄登基,劉永前來拜見劉玄,劉玄依照西漢舊製,準許劉永繼承王位,冊封他為梁王。


    劉玄入主長安後,治政混亂,導致三輔怨聲載道,這時候劉永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以自己的梁國為根基,招兵買馬,廣招部眾。


    等到赤眉軍攻陷長安後,劉永更是沒了忌憚,四處出兵,先後攻占濟陰郡、山陽郡、沛郡、楚郡、淮陽郡、汝南郡等二十多座城邑。


    劉永為了拉攏地方的割據勢力,又封占據東海郡的董憲為翼漢大將軍,封占據齊郡的張步為輔漢大將軍,封占據西防的佼疆為橫行將軍。


    這些地方割據軍閥接了他的封,自然也就成了他的人。通過自己的擴張,加上對其它割據勢力的拉攏,現在的劉永,已經控製了包括山東在內的關東地區。


    由於劉秀在河北,劉永在關東,雙方隻有過小規模的接觸,之間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爭端。不


    過現在劉永冊封劉少公為魯王,這事可就不簡單了。王不能封王,隻有天子才能封王,劉永封劉少公為魯王,其欲在關東稱帝的心思,已昭然若揭。一


    旦劉永在關東稱帝,那麽對於劉秀集團而言,將別無選擇,隻能與劉永集團決一死戰。別


    看現在劉秀已經稱帝,定都於洛陽,但所麵臨的局勢,仍很不樂觀,群雄割據,誰能笑道最後,真就不一定呢!


    當前全國的局勢是,劉秀打著劉漢旗號,占據河北,定都於河南洛陽;赤眉軍打著劉漢旗號,占據關西,定都長安;劉永也同樣打著劉漢旗號,占據關東,欲在關東稱帝。還有霸占蜀地,已經稱帝了的公孫述。


    這時候全國上下,遍地是皇帝。除


    此之外,還有地方割據勢力,比如占據西涼一帶的隗囂等等。


    除了這些外在的敵人外,劉秀勢力的內部也沒有十分穩定,鬧得最厲害的還是河北各地的起義軍,像銅馬殘部、尤來殘部、青犢殘部、五校殘部、檀鄉殘部等等,死灰複燃,還在河北各地四處作亂。書


    歸正傳。劉永已經顯露出要在關東稱帝的心思,對於伏湛這樣的人才,劉永能不看重嗎?能不去積極爭取嗎?己


    方若派出使者到平原,請伏湛來洛陽,估計使者都未必能走到平原郡,在半路就得被劉永的人截殺。


    即便平安到了平原郡,到了平原郡城,也成功說服伏湛到洛陽任職,可劉永能放伏湛走嗎?


    平原郡在山東,而山東正處於劉永的控製範圍之內。所以在王梁看來,己方想邀請伏湛來洛陽,是挺困難的一件事。聽


    完王梁的顧慮,劉秀也陷入沉思,仔細琢磨,王梁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過了一會,他點點頭,說道:“此事,我也需要再想一想。”接


    下來,劉秀又與大臣們商議了近期的政務和軍務,等朝議結束後,已經快到中午。劉秀出了卻非殿,去到清涼殿,手拿著書簡,在殿中來迴踱步。伏


    湛身為伏勝的後人,其學識自然毋庸置疑,聽其事跡,品行也高尚,如果這樣的人才不能召來,反而被劉永得去,於自己而言,無疑是莫大的損失。可


    是要如何招攬伏湛,這也的確是個問題。劉秀正在殿內心煩意亂的時候,張昆走了進來,輕聲輕語地說道:“陛下。”


    “嗯!”劉秀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


    非煙姑娘求見。”


    “請她進來。”劉秀終於停下腳步,於案後坐了下來。時


    間不長,花非煙從外麵走入,向劉秀福身施禮,說道:“非煙見過陛下。”


    “非煙不必多禮。”


    “謝陛下。”花非煙走到劉秀一旁的桌案後,提著裙擺,跪坐下來。有內侍上前,給她遞了一杯茶水。等


    到內侍退下後,花非煙說道:“陛下,河內的修武、獲嘉一帶出現檀鄉賊軍,修武和獲嘉的秋糧,皆遭受損失。”稍


    頓,她又道:“修武、獲嘉那邊的消息,應該很快也要傳到洛陽了。”


    雲兮閣的消息,還是比官方的消息更快一步。劉


    秀輕拍了下桌案,說道:“賊軍之害,猶如蝗災,甚至比蝗災更甚!”


    此時劉秀真有衝動,親自去往河內,平定賊患。想到親自去往河內,他心中頓是一動,突然問道:“非煙對平原郡可熟悉?”花


    非煙一怔,不明白劉秀為何這麽問。她說道:“雲兮閣在平原郡沒有據點,我們的人,也很少會到平原郡。”稍頓,她不解地問道:“陛下為何會有此問?”


    劉秀想了想,說道:“我打算借著去河內平定賊患的機會,親自去平原郡走一趟。”花


    非煙心頭大驚,平原郡可是在青州,不屬己方控製的範圍,而是屬劉永的勢力範圍,己方與劉永的關係並不好,曾經還發生過小規模的衝突。她


    問道:“陛下為何要去平原郡?”劉


    秀說道:“平原太守伏湛,是治世之能臣,我當收為己用。”花


    非煙說道:“陛下何不派使者前往?”


    劉秀搖頭,說道:“尋常使者,隻怕難以勝任。”先不說會不會被劉永攔截,隻怕使者見到伏湛,也未必能說服他到洛陽。隻


    有自己親自前往,邀請伏湛,才最有把握。花


    非煙眉頭緊鎖,說道:“隻是,陛下此行太過兇險了。屬下以為,陛下當三思。”


    劉秀說道:“伏湛本身已是賢能之士,而且他還是伏生(伏勝之尊稱)之後,門下子弟,數以百計,倘若能將伏湛收入己用,之後吸引來的賢能,將不計其數。”最


    起碼,伏湛的那些門徒弟子們便會紛紛來投,精通於《尚書》的良才賢士,也會紛紛慕名而來。天


    下大亂,群雄並逐,四方割據,爭的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爭民心,爭人才。誰能爭取到民心,誰能爭取到大量的人才,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對


    伏湛,劉秀已經打定了主意,勢在必得!看


    出劉秀已經下定了決心,花非煙沉吟片刻,斬釘截鐵掉說道:“屬下當與陛下同行。”


    劉秀說道:“非煙剛才也說了,此行兇險。”


    花非煙正色說道:“正因為非煙知道此行兇險,所以,非煙務必要與陛下同行。”


    劉秀與她對視片刻,含笑點點頭,說道:“那麽,就煩勞非煙了。”花


    非煙欠身說道:“陛下客氣了,這是屬下當盡之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道並收藏漢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