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又過了五日,貓兒起程迴太子府。子旅很開心,不但坐著馬車來接他,還一路說個沒停。


    出了那事之後,太子每天除在了授課時間在自己府裏,其餘時間都會被熊姬接進宮來。貓兒其實每天都和子旅能說上話,但此時還是問:“這段時間沒誰再跑到你麵前生事了吧?”


    子旅連連搖頭:“母親求了爹爹的親兵守著書院和寢院呢,姚婆婆就在我床邊守著,連個鳥兒都飛不到我麵前,不好玩。還好,母親說你可以迴來了。”


    一把拉住貓兒正打算去掀簾子的手,子旅眨著眼睛問:“你晚上跟我一起睡榻上,別睡地上了好不好?睡榻上咱們好說話。”


    貴族的陪讀其實就是充當兄弟姐妹養著的,同吃同住同上學,睡榻上也行,在地上另外開鋪也行。這是熊姬教過的東西,貓兒雖沒疑議,卻難免不往那方麵去想。


    他記得曆史記載第一個喜歡男風的男人便是龍陽君,因他才有了“龍陽之好”這一說。幸好,龍陽君是戰國時期,離現在遠著呢。


    “姚婆婆同意就行。”貓兒點頭道:“太子小爺想跟我說什麽?”


    “說了叫我子旅,以前的玩伴們都這麽叫。”不滿意的重申一次之後,子旅有點擔憂的道:“教你認些字。太師早晚要考你,你認的字不多,對禮數又懂得不多,太師生氣了會趕走你。太師他……”


    貓兒有點頭疼。雖然知道子旅這個年齡正是愛交流的時候,身邊又沒幾個能說話上的話,必然話多,可這段時間他認識了太多的人,也聽了太多的名字,實在想清靜一會。


    他雙眼一轉,想了個辦法。


    “我講個故事給你聽吧?”貓兒故作高深的說:“免得一路上咱們太寂寞。”


    一直在說話的子旅立刻收聲,一臉期待的模樣。


    真要開始講故事了,貓兒才暗叫不好。講什麽故事給五歲的小孩聽才算好?


    他不是一般的小孩,長大了是要當王的。講田螺姑娘這種愛情故事不好,小孩也不懂,講神筆馬良這種的,又不好解釋金銀是什麽。


    據貓兒觀察,這裏現在還沒金銀。畢竟是青銅時代嘛,還配不出金銀這種高純度的東西。


    想了半天,他總算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故事——獅子王,俗稱獅王子複位記。故事本身講的就是動物王子的事,容易吸引小孩,又是勵誌風格能起到鼓勵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動物的故事不需要提到人,也就免得犯忌諱。


    哪知他剛說“從前有一隻小獅子”,子旅便露出了滿臉問號的表情。


    “獅子是什麽?”子旅好奇又急切的搖著貓兒的手:“吃的?玩的?”


    貓兒費了一番功夫描述了獅子的外貌之後,子旅才恍然大悟道:“你說的是狻猊!快說快說,小狻猊怎麽了?”


    擦了擦冷汗,貓兒調整了一些詞語。“好吧,從前有一隻小狻猊,它叫辛巴。出生的時候,辛巴的爸爸就是整個山頭的國王了……”


    子旅果然被貓兒說的故事完全吸引住了,下了馬車,依舊拉著貓兒的手追問辛巴怎麽樣了。好在,獅子王的故事說起來時間也不太長,行至前廳時已然講完。


    迪士尼的故事對孩子殺傷力巨大,子旅依然沉醉於其中,反倒是貓兒進了前廳先看到了老者。


    這個時代的人壽命都不太長,能活過四十歲也就算是老者了。站在桌邊翻看竹簡的男人看上去應該有五十歲了,妥妥的老者。他雖穿著便裝,腰間卻佩著一塊色澤透亮的玉牌,氣度也是不凡。


    君子佩玉的另一個意思是:士族或是貴族才能佩玉。


    更何況,老者明明看到了子旅卻不主動行禮,必是個地位特殊的士族。


    貓兒趕緊拉了拉子旅的衣袖,又對著老者行了個彎腰到底的揖禮。


    皇帝還沒有誕生的春秋時期不太流行跪拜禮,唯有見天子時才需跪拜。而且這禮崩樂壞的年代,即便楚國已然稱王完全可以和周天子一樣享受跪拜禮,楚國卻不流行這些。見到尊者,隻需行揖禮即可。


    貓兒保持著兩手抱掌,彎腰折身的狀態等老者示下,卻不想那人看都懶得看他一眼。倒是子旅反應了過來,歡快的撲上去叫道:“潘太師。”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為之,貓兒彎得腰都酸了,潘太師還是拉著子旅說個沒停。好幾次子旅看了過來,張嘴想說了一聲“他”,便又被潘太師轉移了話題。


    這老頭是若敖氏派來故意整我的?貓兒有些懷疑,可看到子旅對他無話不談,又拿不準了。


    至少過了二十分鍾,老者才順著子旅的話瞄了貓兒一眼。


    “你的新陪讀叫貓兒?”看不出喜怒的潘太師用商量的語氣問子旅:“殿下先去更衣,讓老夫與貓兒聊聊可好?”


    子旅應聲離開,出門前還沒忘悄聲提示貓兒:“不行就向太師求饒。”


    前廳的人都離開後,潘太師才擺了擺手,解放了貓兒酸得盡乎麻木的小腰。他踱著步子繞著貓兒看了兩圈,歎著氣搖頭:“一個專事恭桶的小子,比那平民還卑微,豈能做太子陪讀?”


    停了一會,又道:“王後執意如此,也罷。莫怪老夫為難你,你已七歲,早過了受教的好時機。姑且不論身份,至少也要識些字方能讓夫子們樂意教,你便來把這簡上的字都念出來給我聽聽吧。”


    一份刻滿了字的竹簡便被潘太師單手揚在了貓兒麵前。


    貓兒下意識的努力去認,還不斷提示自己古代文字基本是象形字。可古代對物體的形象認知到底與現代人不同,貓兒猜了好半天,也隻是讓潘太師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還是讓這孩子迴去掃恭桶吧。”叫了人進來的潘太師無奈的搖頭,用下巴點了點貓兒。


    書生模樣的來人遲疑著道:“王後那邊……”


    “實在不行,隻能讓我那孫子來陪太子了。好在兩個孩子早已相識,能省了熟悉的時間。”


    “您隻有一個孫子……”


    接下來的話貓兒聽不到了,被兩個士兵拉著的他隻能一步步邁向曾經的住所——太子府最破漏的排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時芳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時芳華並收藏楚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