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得知給三更東西的人剛坐了馬車離開,樂伯甩給三更一個楚幣便直奔馬廄而去。他現下不好離開,隻好求個馬夫打著出去買東西的名義跟上那輛馬車。


    不知道駕車而去的馬夫能不能追上對方,樂伯急得在馬廄亂轉,惹得剩下的一個馬夫善意的調笑:“你要有事就趕緊迴去,別在新來的雍人麵前鬧得楚人好像真沒個規矩一樣。”


    春秋時期的仆役就是這麽單純,你對他好或是讓他覺得你好,他會真心待你;你讓他起了敵意,他能用招術時不時弄得你跟吐了蒼蠅一樣惡心。樂伯不想開罪人,哪怕整帶著楚王賞的佩劍,他還是將自己擺在了下人的圈子裏,眼前的馬夫明顯不把他當外人,了來的話完全即為楚人考慮,也為樂伯考慮。


    “我要找姚婆婆。”樂伯稍稍平靜,抬起頭看著馬夫問道:“哥哥可見姚婆婆出門?”


    “問對人了。姚婆婆一早跟林姐坐車走了,看樣子是去王宮。”顛著手裏的酒壺,馬夫問:“聽明日太子要出去逛逛,你有得樂了。”


    與馬夫客套了幾句,樂伯強撐著平靜的模樣往迴走。


    太子有了俅、穀兩位姐姐照料,姚婆婆出了門不會太早迴來。現下,追車的馬夫不知道是否會有收獲,姚婆婆又離了府暫時問不到嬋隗的情況,兩件事都暫時停滯著讓樂伯沒辦法平靜。在書屋外想了許久,樂伯決定先去偷看嬋隗。


    這時間正是樂伯應該陪在太子身邊,嬋隗獨自打理事務的時刻,若真有什麽情況,應該能偷看到。叫了一個子去向太子告罪,樂伯便迴了自己屋。他悄悄溜到開了的窗台下,站在石頭上往裏打量。昏暗的室內沒見嬋隗的身影,倒是聽到屋子的另一麵傳來了人聲。


    樂伯爬下台階,躡手躡腳的走近聲音傳來的方向。


    “我她迴來後怎麽懶得連衣服都不願縫,隻知道找婆子幫忙……”


    “筋斷了嘛。那手也隻能幹點粗活借借力了。”


    “挑斷筋了也沒死?上次那個淋了場雨就走了。”


    “聽就是想讓她代樂伯吃個教訓,帶了扁鵲去的。當時弄斷當時就上藥……”


    ……


    樂伯忘了自己怎麽爬迴了屋裏,“嬋隗為你吃教訓被挑斷了手筋”這個念頭激得他咬牙切齒。捏著拳頭在矮榻上坐了許久,才見到推開的大門外站著嬋隗。她的全身都籠罩在餘暉之中,不出來的淒美感。


    頂著發紅的雙眼迎了上去,樂伯一把便抓住了嬋隗的右手,就要掀她的衣袖。嬋隗似乎明白了什麽,並不反抗,隻是拉著樂伯的手:“沒什麽看的。”


    “你的手筋真的斷了?”樂伯咬著牙問:“是誰幹的?”


    “若敖氏。”嬋隗直言:“我事後想了想,除了若敖氏,咱們楚境也沒有誰敢讓其他人主動迴避,事後也沒人敢多一句話。那些人動身前‘叫樂伯心些’,臨走時又給了我幾個錢。雖都是穿著粗布衣裳,可錢卻是大錢。這年頭,有幾個穿粗布衣的人能拿得出大錢來?你這樣好的孩子,又能開罪了誰去?”


    嬋隗的平靜與認命讓樂伯心如刀割,張了好幾次嘴才勉強出:“你生父不就是若敖氏的人嗎?他們,他們怎麽能這樣對待同族?”


    “楚人與楚人就不會打起來嗎?”揉著右手腕的傷痕,嬋隗輕聲道:“楚人都知道若敖氏勢力大,卻不知若敖氏一家子到底有多少人。就隻算可以冠著鬥成二姓的人,也足有三百餘。人多了,你打我一下,我還你一拳的事必然不少。更何況我生母並未與我的生父成婚,生父又在我出生不久便死了,像我這種私生的孩子,連若敖的姓氏都用不得,談何同族?”


    提及私生,嬋隗很平靜。


    春秋私生子太多,在後世比較著名的孔子便是私生子。樂伯記得史記中提到孔子的出生,司馬遷寫的是“紇與顏氏女禱於尼丘野合而生孔子”。若敖氏中也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私生子,被楚人交口稱讚“毀家紓國”,使若敖氏得以起勢的鬥穀於菟便是私生。


    當活著的人成為某一個時代最稀缺的資源時,任何一個國家或是部落都會鼓勵人們繁育後代。有國策鼓勵,君王遇到野合者還會奏樂相祝,人們把**看成喜事,更不會去考慮是否婚配這個問題。喜歡便做了,相看甚歡就地邂逅的習慣使得私生子頻出。難得的是,作為現代人物的樂伯對私生子沒有偏見。


    華夏史上知名的人物不乏私生子,樂伯甚至覺得私生子的經曆導致他們比婚生子更加優秀。眼前隻有十四歲的嬋隗就比同齡女孩更加鎮定,即便提及自己被挑斷手筋的過往,也是平靜異常。


    心煩意亂的樂伯不禁受到感染,衝腔而出的怒火也漸漸被冷靜化解。


    “這是代我受的。”把手蓋在嬋隗的傷口上,樂伯淡淡的:“若敖氏要付出代價。”


    “你別去招惹若敖氏!”嬋隗急急道:“連大王都拿他們沒辦法,何況你隻是一個子。再,若敖氏幾百人,有不少都是子文的後代。鬥子文傾家為我楚國,便是大王也念著他的好,不願傷了他的後代,其他的人有何資格為難他們?”


    鬥穀於菟,字子文,楚人習慣稱他為鬥子文。


    楚王商臣不願與若敖翻臉還有這樣一個原因?一個家族如果救助過國家,隻要沒做弑君造反的事,還真不應該得到被鏟除的命運。


    無論在哪個時代,能傾家救國的家族並不多見,便是普通老百姓也會被其為國的行為崇敬不已,更何況是樂伯?


    可是,有為國出力的過往就能衝撞太子,行刺楚王,甚至是肆意傷害他人嗎?樂伯並不這樣認為。


    看著右手隻能托舉物品的嬋隗,樂伯決定慎重行事,先在幾百人的家族裏麵找到真正的兇手再。


    “你以後別做事了。”樂伯對嬋隗:“見了王後我會求她恩準,就讓你跟在我身邊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楚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那時芳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那時芳華並收藏楚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