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釗,也就是楊國忠告退後,明皇就轉頭問玉環:“你為什麽不讓朕給你表哥封個高點的官職呢?你不需要這麽太謹小慎微的。”
明皇還以為玉環怕被人議論才不願給楊家人請封高官。
“臣妾不是謹小慎微,臣妾隻是不想因為臣妾的原因給您添什麽麻煩。我這個表哥跟我們從小就沒走動過,最近才來京認親,他是什麽樣的品行,臣妾還不知道。如果陛下因為臣妾的原因重用於他,他要是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豈不是打陛下和臣妾的臉嗎?
況且商人皆重利輕禮,臣妾這位表哥多年從商,難保不會染上這種習氣。所以陛下還是著人看緊他,若他得用則用,若是不得用,也不要客氣。
雖然他確實有些才幹,臣妾也願意幫襯親戚,但是陛下還是多方考察了再決定是否重用他比較好。”
“你不希望家人都高官厚祿了,好給你壯勢嗎?”明皇覺得玉環和別的女人真的不一樣。一般女人得寵了,都會想方設法給娘家謀利益,娘家在朝堂地位高了,也能鞏固她在後宮的地位。可是玉環好似從來不想這些。自己主動提出了,她也總是找各種理由拒絕。
“有陛下在,臣妾想要什麽沒有,還需要壯什麽勢呢?”玉環俏皮地一笑,秋水剪眸睨向明皇。
明皇從未聽玉環說過如此赤白的情話,心下暖融融的,如同陶醉在三月春光裏。當下癡癡地道:“玉環,朕得你,真如得一至寶也!”
“陛下,這話您都說過多少次了,不嫌煩嗎?”玉環故意撇撇嘴,其實心裏舒服得很。
“不嫌。朕還給你譜了一首‘得寶歌’呢!”明皇牽過玉環如玉般的小手,放在手心裏緊緊攥著,“跟朕去看看吧!”
玉環跟明皇來到了梨園。
棠梨掩映的曲折迴廊側,一群人打扮成各種憨態可掬的樣子在跳唱。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耶。潭裏船車鬧,揚州銅器多。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
鼓瑟齊鳴,歡快無比。
“怎麽樣?這是朕專門為你作的《得寶子》!”明皇獻寶似的給玉環介紹,“你喜歡嗎?”
“陛下……”
“叫我三郎!以後在外人麵前叫我陛下,沒外人的時候必須就叫我三郎,嗯?”明皇用半帶命令的叮囑口氣道。因他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父母親和兄弟姐妹都如此稱唿他。
“臣妾不敢!”
“有什麽不敢的!玉環,拋開這帝王身份,你就是我的妻子,是我生同枕、死同穴的人,我喜歡你叫我‘三郎’!”明皇灼熱的目光定定地盯著玉環。
“三……三郎!”玉環羞得紅霞飛滿了臉頰,在明皇迫人的目光下結結巴巴地叫道。
“嗯!就是這樣。”明皇滿意地點點頭,輕輕將玉環摟在胸口,問道:“玉環,你跟了我,後悔嗎?”
“恩?”玉環沒料到明皇怎麽突然問起這個,想要抬起頭,卻被明皇死死地摁在胸口。
“後悔嗎?跟了朕。”
玉環能清楚地感覺到明皇的緊張,便將腦袋穩穩地靠在明皇的胸脯上。
“不後悔。雖然後宮的生活並不如表麵別人看到的那樣光鮮,還要承受很多非議,但是陛下對我付出了您能給的所有的愛。您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不光為天下百姓擎起了這大唐天下,也為臣妾擎起了一片安全的天地。臣妾知足了。”
“真的?你不怪我當初……”
“您當初並未強迫任何人。一切都是各自的選擇罷了。以前的事,臣妾不想想起。”玉環仰起頭,清澈的水眸看著明皇的眼睛。
“您如果為當初的事覺得不安,就把這份愧疚之心迴報給天下人吧!像當年的太宗陛下一樣,讓大唐河清海晏,天下富足,萬國鹹服,做個最偉大的帝王!讓所有百姓都能澤被君恩。這樣所有人都不會再想起您的瑕疵,臣妾也能和您一起流芳百世!”
明皇心神劇震,緊緊地盯著玉環,“這,就是你的願望嗎?”
“這就是臣妾的願望!”玉環斬釘截鐵地迴答道。
“好!朕答應你!朕會讓大唐河山永固,會讓你和朕一起流芳百世!”
明皇凝視著玉環冰雪般純淨的雙眸,鄭重許諾。
他一直以為玉環心裏是怨他的,小心翼翼地不敢觸碰當初的事情,雖然他當初也不是沒有給過瑁兒選擇,但是這件事中玉環是最受委屈的。她是自己生活中的解語花,是上天饋贈的珍寶,但是她越是好,自己越是心中愧疚,因為自己讓她背負了不可洗刷的汙點。
所以他盡可能地多寵著她,任何事都盡量地多為她著想,希望能彌補一二。然而讓他沒料到的是玉環竟真的不怪自己!她對一切事情都看的很澄澈,不怨恚任何人,對這個世界始終抱著最大的善意。
太宗是自己的曾祖父,當初的玄武門之變,是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汙點。可是即便這樣,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他的英明偉大,所有百姓和皇室後人都以有這樣的君王和祖先而自豪。
在玉環心中,她不在意自己的賞賜,不在意家人得到的封賜,竟是想讓自己效仿曾祖父,成為一個惠及天下的治世明君,永遠瑕不掩瑜,然後與自己一起百世流芳!
玉環的心胸,竟是如此寬闊!
不愧是自己的女人!
也隻有這樣的女人,才有資格與自己比肩天下。
既然她對自己有如此期許,自己怎能讓她失望呢?
這一刻,明皇想到了自己的祖父高宗皇帝。他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將自己的皇後與自己並封為“天皇”、“天後”二聖的天子。想必他當初也是對武皇祖母情深愛極,才願讓她與自己並肩臨朝,共治天下的吧!
李唐的帝王何其有幸,總能碰到這些能與自己並肩而立的奇女子,讓自己的帝王生涯不再孤獨!
明皇輕撫著玉環的麵龐,手指觸到她耳下的胭脂痣,又是一陣心悸。他捧起懷中的粉頰,深深吻了下去。
梨花叢中,瑩瓣飛舞,環繞著一對璧人。
楊國忠自做了戶部的員外郎之後,一直勤勉有加,忠於執事。戶部的員外郎實際上就一個打雜的,負責跑腿、收錢、算賬、送錢,但就是沒有資格“花錢”。楊國忠情商很高,平時還搶著幹活,沒有皇親國戚的架子,很快就和眾位同僚打成一片。
楊國忠是真的愛在戶部做事。
戶部侍郎李琰本來見他是貴妃的親戚,本來還想著要不要優待一下,少讓他幹點跑腿的活兒,但是高力士高公公那邊遞了話,讓他該怎樣怎樣,平時看嚴著點他,有不對的直接奏報。他就歇了這個想法了。
但是楊國忠看來還真有些才幹,有事的時候搶著跑腿,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戶部曆年的賬本埋頭研究,還做了詳細的記錄,比如幾時收到多少銀錢、來自哪裏、與往年相比多了還是少了、為什麽多或為什麽少、每年的支出都到哪裏了、哪些花費是大頭、哪些花費是小頭、曆年的各項支出有什麽變化……
楊國忠的這個幹勁,讓人想挑毛病都挑不出來。即便是當年的自己,也是幹一點學一點,哪有這樣一入門就一頭紮進去恨不得一下子把業務都學完的?這樣的下屬,有誰會不喜歡呢!
沒多久,楊國忠就成了戶部侍郎李琰的親信,去哪裏都愛帶著他。
適值仲秋節前夕,玉環提前兩天把楊家的幾個堂兄弟和大姐、三姐、八姐三位在京城的姐姐以及三位姐夫叫進宮裏舉行了一個小家宴,還把楊國忠也叫了來。此次小家宴,玉環主要是叮囑他們安守本分,不可肆意妄為,免得她們像前世一樣囂張跋扈,惹得官民共憤,招來殺身之禍。所以隻有楊家人在,明皇也未參加。
玉環的幾個堂兄弟都還算穩重,三個姐姐的性子就要跳脫一些。
大姐比她大十多歲,八姐比她大七八歲,三位姐姐都是三十多歲,脫去了一身青澀,渾身洋溢著成熟女性才有的風韻,看起來也是極為動人。三位姐夫也都是好丈夫,對自己的妻子極為疼愛。即便有個把侍妾,也都安心的把家事都交給自己的夫人管,從不插手內宅之事。所以玉環的姐姐們過得都很幸福。
對女人來說,幸福就是最好的保養品。三位姐姐家境又都不錯,沒啥煩難的事情。是以雖然歲數稍大,個個也是花容月貌。
前世的時候,明皇就很欣賞她們,封賞楊家諸人,對這三位姐姐的封賞尤為厚重。因著玉環年幼失怙失母,寄養於叔父家,這三個姐姐照顧她長大,有幾分“長姐如母”的情份在,再加上這份欣賞,明皇就分別封了她們三人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又予她們隨意出入後宮的權力,並賜下大量的脂粉錢。
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國公之母、妻才可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之母、妻則封為“郡夫人”。國夫人加國名的,又更為尊貴。皇親國戚中隻有長公主是一品,一般的公主也就二品。楊家也就一中等世家,在出了一位得君王獨寵的貴妃外,一下子又出了三位有國號的國夫人,比之親王國公也不遑多讓。除了長公主和太子、親王、國公,按照禮數要求,即便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和天潢貴胄的皇子皇孫見了她們都要主動打招唿。
這可讓朝野內外的人都紅了眼。也埋下了日後的禍根。
明皇還以為玉環怕被人議論才不願給楊家人請封高官。
“臣妾不是謹小慎微,臣妾隻是不想因為臣妾的原因給您添什麽麻煩。我這個表哥跟我們從小就沒走動過,最近才來京認親,他是什麽樣的品行,臣妾還不知道。如果陛下因為臣妾的原因重用於他,他要是做了什麽不好的事情,豈不是打陛下和臣妾的臉嗎?
況且商人皆重利輕禮,臣妾這位表哥多年從商,難保不會染上這種習氣。所以陛下還是著人看緊他,若他得用則用,若是不得用,也不要客氣。
雖然他確實有些才幹,臣妾也願意幫襯親戚,但是陛下還是多方考察了再決定是否重用他比較好。”
“你不希望家人都高官厚祿了,好給你壯勢嗎?”明皇覺得玉環和別的女人真的不一樣。一般女人得寵了,都會想方設法給娘家謀利益,娘家在朝堂地位高了,也能鞏固她在後宮的地位。可是玉環好似從來不想這些。自己主動提出了,她也總是找各種理由拒絕。
“有陛下在,臣妾想要什麽沒有,還需要壯什麽勢呢?”玉環俏皮地一笑,秋水剪眸睨向明皇。
明皇從未聽玉環說過如此赤白的情話,心下暖融融的,如同陶醉在三月春光裏。當下癡癡地道:“玉環,朕得你,真如得一至寶也!”
“陛下,這話您都說過多少次了,不嫌煩嗎?”玉環故意撇撇嘴,其實心裏舒服得很。
“不嫌。朕還給你譜了一首‘得寶歌’呢!”明皇牽過玉環如玉般的小手,放在手心裏緊緊攥著,“跟朕去看看吧!”
玉環跟明皇來到了梨園。
棠梨掩映的曲折迴廊側,一群人打扮成各種憨態可掬的樣子在跳唱。
“得寶弘農野,弘農得寶耶。潭裏船車鬧,揚州銅器多。三郎當殿坐,看唱‘得寶歌’。”
鼓瑟齊鳴,歡快無比。
“怎麽樣?這是朕專門為你作的《得寶子》!”明皇獻寶似的給玉環介紹,“你喜歡嗎?”
“陛下……”
“叫我三郎!以後在外人麵前叫我陛下,沒外人的時候必須就叫我三郎,嗯?”明皇用半帶命令的叮囑口氣道。因他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父母親和兄弟姐妹都如此稱唿他。
“臣妾不敢!”
“有什麽不敢的!玉環,拋開這帝王身份,你就是我的妻子,是我生同枕、死同穴的人,我喜歡你叫我‘三郎’!”明皇灼熱的目光定定地盯著玉環。
“三……三郎!”玉環羞得紅霞飛滿了臉頰,在明皇迫人的目光下結結巴巴地叫道。
“嗯!就是這樣。”明皇滿意地點點頭,輕輕將玉環摟在胸口,問道:“玉環,你跟了我,後悔嗎?”
“恩?”玉環沒料到明皇怎麽突然問起這個,想要抬起頭,卻被明皇死死地摁在胸口。
“後悔嗎?跟了朕。”
玉環能清楚地感覺到明皇的緊張,便將腦袋穩穩地靠在明皇的胸脯上。
“不後悔。雖然後宮的生活並不如表麵別人看到的那樣光鮮,還要承受很多非議,但是陛下對我付出了您能給的所有的愛。您是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不光為天下百姓擎起了這大唐天下,也為臣妾擎起了一片安全的天地。臣妾知足了。”
“真的?你不怪我當初……”
“您當初並未強迫任何人。一切都是各自的選擇罷了。以前的事,臣妾不想想起。”玉環仰起頭,清澈的水眸看著明皇的眼睛。
“您如果為當初的事覺得不安,就把這份愧疚之心迴報給天下人吧!像當年的太宗陛下一樣,讓大唐河清海晏,天下富足,萬國鹹服,做個最偉大的帝王!讓所有百姓都能澤被君恩。這樣所有人都不會再想起您的瑕疵,臣妾也能和您一起流芳百世!”
明皇心神劇震,緊緊地盯著玉環,“這,就是你的願望嗎?”
“這就是臣妾的願望!”玉環斬釘截鐵地迴答道。
“好!朕答應你!朕會讓大唐河山永固,會讓你和朕一起流芳百世!”
明皇凝視著玉環冰雪般純淨的雙眸,鄭重許諾。
他一直以為玉環心裏是怨他的,小心翼翼地不敢觸碰當初的事情,雖然他當初也不是沒有給過瑁兒選擇,但是這件事中玉環是最受委屈的。她是自己生活中的解語花,是上天饋贈的珍寶,但是她越是好,自己越是心中愧疚,因為自己讓她背負了不可洗刷的汙點。
所以他盡可能地多寵著她,任何事都盡量地多為她著想,希望能彌補一二。然而讓他沒料到的是玉環竟真的不怪自己!她對一切事情都看的很澄澈,不怨恚任何人,對這個世界始終抱著最大的善意。
太宗是自己的曾祖父,當初的玄武門之變,是他一生揮之不去的汙點。可是即便這樣,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他的英明偉大,所有百姓和皇室後人都以有這樣的君王和祖先而自豪。
在玉環心中,她不在意自己的賞賜,不在意家人得到的封賜,竟是想讓自己效仿曾祖父,成為一個惠及天下的治世明君,永遠瑕不掩瑜,然後與自己一起百世流芳!
玉環的心胸,竟是如此寬闊!
不愧是自己的女人!
也隻有這樣的女人,才有資格與自己比肩天下。
既然她對自己有如此期許,自己怎能讓她失望呢?
這一刻,明皇想到了自己的祖父高宗皇帝。他是曆史上唯一一個將自己的皇後與自己並封為“天皇”、“天後”二聖的天子。想必他當初也是對武皇祖母情深愛極,才願讓她與自己並肩臨朝,共治天下的吧!
李唐的帝王何其有幸,總能碰到這些能與自己並肩而立的奇女子,讓自己的帝王生涯不再孤獨!
明皇輕撫著玉環的麵龐,手指觸到她耳下的胭脂痣,又是一陣心悸。他捧起懷中的粉頰,深深吻了下去。
梨花叢中,瑩瓣飛舞,環繞著一對璧人。
楊國忠自做了戶部的員外郎之後,一直勤勉有加,忠於執事。戶部的員外郎實際上就一個打雜的,負責跑腿、收錢、算賬、送錢,但就是沒有資格“花錢”。楊國忠情商很高,平時還搶著幹活,沒有皇親國戚的架子,很快就和眾位同僚打成一片。
楊國忠是真的愛在戶部做事。
戶部侍郎李琰本來見他是貴妃的親戚,本來還想著要不要優待一下,少讓他幹點跑腿的活兒,但是高力士高公公那邊遞了話,讓他該怎樣怎樣,平時看嚴著點他,有不對的直接奏報。他就歇了這個想法了。
但是楊國忠看來還真有些才幹,有事的時候搶著跑腿,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戶部曆年的賬本埋頭研究,還做了詳細的記錄,比如幾時收到多少銀錢、來自哪裏、與往年相比多了還是少了、為什麽多或為什麽少、每年的支出都到哪裏了、哪些花費是大頭、哪些花費是小頭、曆年的各項支出有什麽變化……
楊國忠的這個幹勁,讓人想挑毛病都挑不出來。即便是當年的自己,也是幹一點學一點,哪有這樣一入門就一頭紮進去恨不得一下子把業務都學完的?這樣的下屬,有誰會不喜歡呢!
沒多久,楊國忠就成了戶部侍郎李琰的親信,去哪裏都愛帶著他。
適值仲秋節前夕,玉環提前兩天把楊家的幾個堂兄弟和大姐、三姐、八姐三位在京城的姐姐以及三位姐夫叫進宮裏舉行了一個小家宴,還把楊國忠也叫了來。此次小家宴,玉環主要是叮囑他們安守本分,不可肆意妄為,免得她們像前世一樣囂張跋扈,惹得官民共憤,招來殺身之禍。所以隻有楊家人在,明皇也未參加。
玉環的幾個堂兄弟都還算穩重,三個姐姐的性子就要跳脫一些。
大姐比她大十多歲,八姐比她大七八歲,三位姐姐都是三十多歲,脫去了一身青澀,渾身洋溢著成熟女性才有的風韻,看起來也是極為動人。三位姐夫也都是好丈夫,對自己的妻子極為疼愛。即便有個把侍妾,也都安心的把家事都交給自己的夫人管,從不插手內宅之事。所以玉環的姐姐們過得都很幸福。
對女人來說,幸福就是最好的保養品。三位姐姐家境又都不錯,沒啥煩難的事情。是以雖然歲數稍大,個個也是花容月貌。
前世的時候,明皇就很欣賞她們,封賞楊家諸人,對這三位姐姐的封賞尤為厚重。因著玉環年幼失怙失母,寄養於叔父家,這三個姐姐照顧她長大,有幾分“長姐如母”的情份在,再加上這份欣賞,明皇就分別封了她們三人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又予她們隨意出入後宮的權力,並賜下大量的脂粉錢。
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國公之母、妻才可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之母、妻則封為“郡夫人”。國夫人加國名的,又更為尊貴。皇親國戚中隻有長公主是一品,一般的公主也就二品。楊家也就一中等世家,在出了一位得君王獨寵的貴妃外,一下子又出了三位有國號的國夫人,比之親王國公也不遑多讓。除了長公主和太子、親王、國公,按照禮數要求,即便是金枝玉葉的公主和天潢貴胄的皇子皇孫見了她們都要主動打招唿。
這可讓朝野內外的人都紅了眼。也埋下了日後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