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最近有些焦急。做宰相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麽焦頭爛額過。


    冀州黃河泛濫,淹沒大量農田,導致顆粒無收,發生饑荒,這事跟他脫不了幹係。


    冀州節度使是他的親信,冀州大大小小有半數官員都與他有來往,平時沒少給他孝敬錢。這也是他在朝堂上的一股重要力量。災荒這個事是國家重事,隻要在朝堂上提出來,所有涉事官員都要被免。若是被查出來冀州修河道的錢是被當地官員貪瀆了孝敬他的,他的位置也會不保。


    李林甫本來以為自己可以把這件事情壓下來的,可惜災情比他想象之中的嚴重,已經有一批災民逃入了京城。所以這件事才會變得比較棘手。


    好在逃來的災民還不太多,還可以掩飾一下。但是再多下去就會引起一些人的注意了。好在災荒的消息暫時並未傳揚開來,他尚有時間處理這些人。


    經過多年經營,京中重要位置的耿介官員都已經被替換成了自己的人馬。皇上久居深宮,消息都是他給遞進去的;太子又不得寵,被他打擊得閉門不出;百官這邊也沒幾個人敢隨便觸他黴頭。即便有不長眼的,也不敢隨便拉個災民問問就彈劾他,等到能確定消息的時候他也已把這事處理妥當了。


    事情還未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按理來說現在這事情他還捂得住,然而他最近總是心神不定,惶惶然感覺要發生什麽危機似的。左思右想又想不出會有什麽紕漏。


    如今能威脅到他的,也隻有明皇了。但明皇的性子他早已摸得門兒清,一直哄得他高高興興的。能在明皇麵前告上他狀的也隻有楊貴妃了。但是這個楊貴妃他也好好調查過,傾國傾城,才華高絕,很懂得享受生活,卻對政治絲毫不懂,沒有半點野心,不像武惠妃。


    他一直覺得明皇寵愛這樣一位貴妃對他來說是件好事。自古溫柔鄉即英雄塚,明皇沉溺於溫香軟玉中,對朝堂上的心思也會淡些,他的權力就會更大。因此向來對她禮遇有加,多番討好。


    雖然楊貴妃沒有對他表達出特別的的喜歡,但也沒有表現出什麽不喜歡的地方。李林甫自詡儀表堂堂,頗有才華,雖比不上當世大儒,但一般也不會讓人隨便生出惡感來。況且兩人之間也沒有任何利益衝突,貴妃理應不會說他什麽壞話。李林甫思慮半天,決定先從楊貴妃這裏探探消息。


    最近嶺南進獻了一批荔枝,說是今年風調雨順,荔枝收成也比往年好,多進貢了一些。李林甫看過這些荔枝,個個色澤芬芳,剝開外皮,圓潤飽滿,晶瑩剔透,形如真珠。


    荔枝有補肝益脾、生津止渴的功效,女子吃了能夠美容養顏,補氣安神,據他調查,長生殿的這位甚喜食之。若以荔枝進獻,必能討得這位貴妃歡心。


    李林甫通過宮內的眼線打聽到明皇和楊貴妃這日一起在大明湖遊玩,就通過內侍請求覲見。明皇許之。


    李林甫見明皇與貴妃並肩而坐,偷偷瞥了眼貴妃,隻見其花容月貌,雪膚雲裳,滿麵□□,正與明皇歡聲說笑。他恭恭敬敬地上前伏地拜倒,朗聲道:“微臣參見陛下、貴妃娘娘!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愛卿今天來此奏報何事?”明皇一如既往地問話,未見任何異樣。他本身就是權謀大家,要是不想表露出什麽,那別人是別想看出什麽端倪的。


    “迴稟陛下!今年嶺南荔枝豐收,進貢了些上等的來。老奴聽聞娘娘喜食荔枝,特意第一時間送來,給陛下和娘娘嚐鮮。”


    李林甫在明皇麵前一向以奴才自居。雖說身份上折損些,但是總能成功地拉近和明皇心理上的的距離,讓明皇想到他是少時就跟了自己,服侍了自己數十年的。所謂“家奴”、“外臣”,是有明顯的內外之分的,“家奴”的地位雖然低些,但是對主家來說可比“外臣”可靠多了。明皇對他的這一點一直很受用。


    李林甫向身後一招手,四名侍從用碧色玉盤捧著紅盈盈的荔枝端了上來。


    “好你個哥奴!竟敢當著朕的麵勾結後妃!”明皇佯怒道。


    “陛下贖罪!娘娘是陛下的心肝寶貝,老奴討好娘娘,不就是為了讓您高興嘛!”李林甫看出明皇在裝作惱怒,卻趕緊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伏地跪下,甜話兒不要錢似得往外冒。


    若是以前明皇把李林甫當家人的時候,明皇必會對他的話信以為真,但是現在知曉了他表裏不一,又豈會信他?隻是暫時不宜打草驚蛇,還是穩住他比較好。


    “你這老貨!做了這麽多年丞相,倒是越來越圓滑了,不光討朕的歡心,還要討貴妃的歡心。說吧,你到底意欲何為?”


    李林甫看明皇一副嬉笑怒罵的樣子,頓時越發放心,示弱道:“陛下這話可折殺老奴了!即便做了丞相,老奴也是陛下的奴才!陛下需要臣幹什麽臣就幹什麽。沒有陛下就沒有臣的一切。臣哪裏有什麽私心呢?”說罷還做出一副委屈得要哭的樣子。


    以前李林甫擺出這幅做派,明皇會覺得好玩又好笑。現在看他這個樣子,隻覺得胃裏翻江倒海,一陣惡心。但表麵上還是要做出信任他的樣子。


    “好了好了,收起你這幅德行,朕知道了。一把年紀了也不嫌丟人!把荔枝端上來,讓朕和貴妃嚐嚐。”明皇佯裝不耐煩地招招手吩咐道。


    玉環是最了解實情的人,又豈會不知這倆人在互相做戲?她隻是配合地在旁邊吃吃發笑,一副被逗樂的樣子。


    此時明皇讓侍從捧上荔枝,玉環身邊的貼身侍女要去剝殼,玉環擺擺手攔下了,“我親手來剝吧。”


    侍女把玉盤放在明皇和玉環麵前的玉案上。玉環纖纖玉手撿起一顆最大的荔枝,看準紋理,輕輕一捏,“啪”地一聲,荔枝的殼就裂開了,露出圓潤的果實,外麵有一層淡粉色的薄膜。玉環用玉簽輕輕一挑,薄膜撕開,就看到了裏麵晶瑩剔透的果肉。


    玉環伸手遞給明皇,“陛下,您先嚐嚐!”


    明皇看玉環剝荔枝的動作賞心悅目,即便還要應付李林甫,也止不住心情大好。他就著玉環的手將荔枝放入口中,輕輕一咬,清甜的汁液溢了滿口,果然是味甘而滋,香氣芬芳。


    “好吃!”明皇滿意地點點頭,“愛妃也嚐個。”


    說著順手拿起一顆剝了殼塞到玉環的櫻桃小口裏。


    “是很好吃!這是新的品種嗎?比本宮以前在家鄉吃的荔枝味道還要更勝一籌。”玉環嚐罷,抿唇一笑,容光懾人。


    “貴妃明鑒!這批荔枝正是今年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個頭飽滿,味道上佳,隻是還未取名字。既然陛下和娘娘都喜歡,不如就賜個名字如何?嶺南的果農澤被天恩,定會感激涕零。”


    李林甫看到貴妃展顏歡笑也被攝了心神,楞了一下,趕緊迴過神來,見貴妃問話,立馬打蛇隨棍上,暗道這下馬屁真是拍得恰到好處。


    “玉環,你素來慧黠,覺得什麽名字比較好?”明皇抬起眉毛,直接問玉環道。


    玉環還在專心地剝荔枝。這個年代能在長安吃到新鮮的嶺南水果可不是易事。聽到明皇問話,順嘴答道:“還是陛下取名吧!臣妾忙著呢!”


    明皇無奈,隻好道:“好吧!你忙吧!”轉頭看向李林甫,“愛卿這個禮物可是送到貴妃的心坎裏去了。”


    “能得陛下和貴妃的歡心,是老奴畢生的榮幸啊!”李林甫見楊貴妃這麽喜歡荔枝,歡喜得滿臉褶子,笑得見牙不見眼。


    明皇迴味著剛才玉環的展顏一笑,心意一動,“這荔枝既然能討得貴妃歡心,也算難能可貴,不如就叫‘妃子笑’吧!”


    玉環正咬著半顆荔枝在口中,嫣紅的櫻唇咬著晶瑩的果肉煞是好看,聞聽明皇這話立時頓住了,原來“妃子笑”的名字就是這麽來的啊!


    “好名!好名!嶺南荔枝再不用愁銷路了。老奴代嶺南果農謝過陛下、貴妃娘娘!”李林甫馬上躬身作揖,不失時機地把馬屁拍得震天響。這件事可作為君臣相得的美談,傳出去定可進一步鞏固他的地位。


    “你這老奴,倒也會討人歡心。罷了!朕累了,要休息會兒。玉環本來正要迴殿,你就把這些荔枝都送到她的宮裏去吧!”明皇又吃了幾顆荔枝,就想了個托辭讓李林甫和玉環一起離開了。


    明皇豈會看不出李林甫是刻意想要討好玉環?就給他個機會,看看他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李林甫大喜,帶著一幹侍從跟著玉環往長生殿而去。


    路上,李林甫努力與玉環攀談。


    “陛下真是愛重娘娘啊!娘娘才貌傾城,也當得起陛下的愛重。”


    “嗯。”玉環微微牽起嘴角,似在微笑。


    “娘娘喜食嶺南荔枝,長安距嶺南較遠,難以得到新鮮的。不如老臣讓人日日自嶺南從軍道以快騎為貴妃送荔枝,這樣數個日夜定可趕到。將荔枝以冰塊保鮮,送來的時候還很新鮮,如同新摘的一樣。這樣娘娘就可以日日吃到新鮮的荔枝了,您覺得何如?”


    李林甫睜著眼一眨不眨地覷著玉環。如果貴妃收下他的這個禮物,他就算和貴妃達成結盟了。以後從她這裏探聽明皇的消息,或是讓她幫忙給明皇說他的好話,都不在話下。


    玉環聞聽此言,又是一愣,停住了腳步。杜甫的《過華清宮》裏吟道:長安迴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千裏奔騎本來隻有在遇到軍事危機的時候才啟用的,李林甫將軍道用來給自己送一吃的,天下百姓還不戳著自己的脊梁骨罵?怪不得前世“安史之亂”暴發後那些士兵那麽容易被人煽動,以為國家禍亂都是自己這個“禍國妖妃”的原因呢!


    “這豈不是太勞民傷財了!”玉環拒絕道。


    “不會!大唐現在太平盛世,哪裏有用到軍道的時候?若是長久不用,軍道上的那些人定然鬆散懈怠,長此以往,恐會忘了自己的差事。萬一遇到什麽危機,定然不能夠及時反應。用荔枝這件事情正好可以磨礪他們。”李林甫一本正經地解釋道,一副冠冕堂皇的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重生妃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談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談天下並收藏快穿之重生妃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