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光,夷光,快醒醒!”


    一綠色宮裝女子可著勁地搖暈倒在地的粉裝女子。菡若被搖得頭暈目眩,勉力睜開眼睛,看到了一個姿容妍麗的美人兒正焦急地看著她,眼眸中透著關切。默一思索,她知道自己穿越到了春秋末期越國的西施身上,眼前這位就是和她一起被稱為“浣紗雙姝”的大美女鄭旦。


    “姐姐,我這是怎麽啦?”菡若隻覺渾身無力,想要站起來,卻隻能倚在鄭旦胳膊上。鄭旦急忙和丫鬟扶起她,解釋道:“你剛才剛會了客卿迴來,就突然暈倒了。範公子請了郎中來,說可能是水土不適,你又素有心疾,身子虛弱,再加上遠離故鄉,思念父母之故,內外交集,就暈倒了。你且好生歇息吧!外麵的人範公子已經打發走了,還親自給你抓藥去了。待熬好了藥喝上幾付便好。你也不必太過擔心。左右我們在京都有範公子照料,不會有什麽事的。”


    菡若一聽,細一迴想,西施和鄭旦確實已經隨著範蠡來到了京都,知道無法迴頭了,隻能按照範蠡給她規劃的人生走下去,便歎了口氣。鄭旦看她神情懨懨的,隻當她還不舒服,便又寬慰了幾句,讓她在房中好好歇息,就告辭離去了。


    菡若想到範蠡一會還要來,也不想見他,便吩咐了下人待會範蠡來了之後告訴他自己已經休息了,讓下人把藥留下便是。


    菡若把人都遣出去後,從妝鏡盒中拿來一麵光滑的雕花銅鏡,鏡子裏的自己膚白賽雪,眉目如畫,雲鬟霧鬢,容貌佚麗。乍然變成大美女,菡若還真有些不習慣。


    她把銅鏡挪到臉側,看到自己的右耳垂下一顆嫣紅的胭脂痣,心下稍定。之前經曆的一切恍若夢境一般,看到這顆痣,她才能確定這一切都是真的。


    躺在床上,望著頭頂繡著金絲纏枝牡丹的紅綃紗帳,菡若陷入了沉思。


    根據腦海中的記憶,西施生於越國諸暨的苧蘿村,字夷光,父親砍柴賣薪、母親織布浣紗以為生計。父母感情融洽,隻得西施這一個孩子,自然寵得如同掌上明珠一般。然而家中貧困,隻得溫飽,西施倒也沒有那麽多嬌驕之氣。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西施曉得父母勞苦,六歲後就跟父母說不能做家中無用之人,開始跟著母親浣紗。


    鄭旦長西施兩歲,是和她一同浣紗的姐妹。鄭旦自小容顏豔麗,美麗出眾的女孩朋友都少,因為身邊的人很容易被襯成綠葉。第一次見西施時看她那麽個小小的玉雪可愛的人兒伸著如蓮藕般的小胳膊去舀水,擔心她掉進浣沙溪裏去,就把自己的那塊浣紗石讓給了她。那塊浣紗石不高不低,石麵剛好和水麵齊平,表麵光滑平整,浣紗甚為方便。如此一來二去,兩人漸漸成了好姐妹。加上兩人皆美貌多才,遠勝於常人,朋友稀少,頗有惺惺相惜之感,感情越發融洽。待兩人逐漸長大,便被鄉間傳為“浣紗雙姝”。


    待西施十二歲的時候,和鄭旦兩人正在溪邊勞作時,遇到了四處遊覽的範蠡。當時他峨冠博帶,著玉帶長袍迎風而立,恍恍然如謫仙一般。兩個沒見過世麵的小丫頭一見到便傾心不已。


    當時越王勾踐已被吳王夫差打敗後放迴越國,正遣範蠡四處尋找美人獻於吳王,一方麵討好麻痹吳王,一方麵這些美女若能為吳王寵幸,也可為越國傳遞消息,反過來幫越國影響吳王,助越王報仇。


    西施和鄭旦兩人美麗傾城又各有特色,西施性格清冷,氣質出塵,如天外飛仙,不染人間濁色。鄭旦則如最豔麗的牡丹,美色懾人,讓人一望便再也轉不開眼睛。範蠡初見這對姐妹花,眼光一亮,心道真是天助我也,便設計把她們帶到了京城。


    根據西湖仙子西施神識中留下的前世信息,範蠡在她們進京前就大肆傳播她們的美名,以至於在他們進京時引來行人爭相圍觀,結果造成交通堵塞,寸步難行。帶到京都後,給她們在最繁華熱鬧的西街上買了一棟華麗的閣樓,裝飾得奢華無比,爾後四處張榜:欲見越國最美女子者,付錢幣1文,僅限三天。榜後注明時間地點。


    告示一經貼出,四下轟動。西施和鄭旦登上朱樓,憑欄而立,飄飄然似仙女下凡。觀賞者排成長龍,為一睹雙姝芳容,慷慨解囊,有的竟付兩三次之多,真是百看不厭。三天下來,範蠡所得金錢無數。進京後,他為示公而無私,把這些錢都交到了國庫。


    不得不說,範蠡真是個經商的天才。在民風這麽淳樸的春秋時期都能想出這種招數!一文錢不多,販夫走卒都付得起。越國“最美女子”的噱頭足以引得任何人圍觀。大家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再加上隻有三天內能觀美人風姿,萬人空巷的局麵是顯而易見的。範蠡靠這個主意在短期內也收入了不少錢,然而賺錢倒在其次,西施和鄭旦的這個名聲打出去後,吳國的探子自然會把消息傳去夫差耳裏。勾踐再把兩個美女送去,夫差心悅之下,自然會對勾踐更為放心。你看別人都把越國最好的美女給你送來了,沒有藏私,這不是對你的恭順是什麽?


    眼下正是這三天中的最後一天。鄭旦所說的會客卿就是指西施和鄭旦在閣樓上接受人觀看一事。


    西施和鄭旦對範蠡情根深種,被範蠡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感動於他的深明大義,心甘情願去吳國做間諜為越國效力。


    然而範蠡表麵上看去是個翩翩佳公子,有情有義,實際上對她們隻是利用的罷了。否則怎會讓她們做這種拋頭露麵的事?


    雖然時下女人地位比較高,並不像後世那樣講究三從四德、足不出戶,但也沒有在街上故意讓人出錢來看的道理。如果西施鄭旦兩人不去吳國,在越國嫁人,這事對她們的名聲是極為不利的。更何況,鄭旦的死……


    菡若驀地感到一陣心痛,這是西施心中遺留的悔恨和痛苦,她目光冷凝,狠狠咬了咬唇。


    鄭旦和西施情同姐妹,因為比西施稍為年長,平時多照顧於她,西施也一直把鄭旦視為自己的親人。即便兩人愛上了同一個人,也沒有生分。甚至因為不願西施傷心,鄭旦漸漸收斂了自己的感情,多番促成西施和範蠡,使他們之間的情誼日漸加深。


    這段感情成了範蠡控製西施的利器,他許諾待得國仇得報之後就帶西施泛舟西湖,不問世事,執手白頭。


    後來在吳國宮中,吳王對西施鄭旦兩人真誠以待,千嬌萬寵,情真意切。少女的心都是容易感動的,總不好意思太辜負真心實意對自己好的人,時間長了兩人看到吳王就愧疚,自然不好意思刺探更多的消息。


    鄭旦由於之前對範蠡用情較淺,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對英武睿智的吳王動了真心。勾踐和範蠡怎麽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就設計殺了她,嫁禍於吳王,讓西施以為吳王不過是把自己姐妹當玩物,新鮮時千恩萬寵,予取予求,膩味了就涼薄無情,草菅人命。懷著為鄭旦複仇的心思和對戀人的承諾,西施死心塌地做了越國隱藏最深、對吳王影響最大的一個間諜,直到吳國國破,吳王為了保護自己血染黃土,範蠡轉手把自己獻給了勾踐,她才得知當年真相,悔不當初。


    西施落入勾踐的魔爪,擺脫不得,最後慘死,不能善終。所謂範蠡和西施辭官隱居,泛舟西湖不過是老百姓的美好想象而已。


    原主西施的心願是能夠擺脫勾踐和範蠡的控製,不再淪為別人的棋子,好好和深愛自己的夫差相親相愛,痛痛快快地過自己的人生。另外要阻止鄭旦被人利用而死,讓自己的好姐妹也能有一段好點的人生。


    現在西施和鄭旦已經被帶到京都會稽,在範蠡的設計下芳名遠播。過幾日她們就會和其他負有盛名的美女麵見國王勾踐,最後被定為越國最美女子,接受為期一年的嚴苛訓練,最後送往吳國獻給夫差。


    菡若穿來的不早不晚,事情還沒發展到最後,尚有可為,然而西施和鄭旦已經被控製在範蠡手中,逃不走了,隻能暫且配合他的計劃進行。


    融合完西施的一抹神識,菡若微閉雙眼,思忖著如今隻要按照範蠡原先的安排休息幾日,等待麵君即可。但絕不可讓他發現自己已經不一樣了。否則以他的狠辣,自己和鄭旦必留不得性命。隻有讓他覺得自己對他極為崇拜迷戀,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情,即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才能獲得安全。之後這一年多時間少不得要繼續與他談情說愛,互訴衷腸。想起來真是肉麻。


    也罷,既來之則安之,就與勾踐範蠡這對豺狼鬥上一鬥,看我素手翻乾坤,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瀟灑快活地活一輩子吧!


    想通此節,菡若和衣臥下,修養精神,翻過不提。


    三日後一大早,鄭旦就高興地跑來西施房間,“妹妹妹妹,我剛才出門遇到範公子來,他說有重要消息要告訴我們!”


    活音未落,西施,也就是菡若,瞥見鄭旦身後一人緩步而來,白袍博帶,豐神俊逸,端的是氣度不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之重生妃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談天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談天下並收藏快穿之重生妃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