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召集各位來這裏的目的,我已經提前發信息告知了,就不再作介紹了,所以……”毫不拖泥帶水,宇空開門見山地說道“有什麽發現,想法,問題,還有解決方案,就盡管提出來吧。”


    沒有繁冗複雜的各種官腔客套,話一出,馬上就有人進行了迴應:


    “我認為,出現這樣的問題,是矩陣的經濟體係,特別是其後的貨幣體係有問題……”


    發話的,是一名白人老頭,一頭亂發不修邊幅,如此發型配合穿著的一身刻意設定出的舊的發白的褐色休閑西裝,形象極其酷似愛因斯坦,相似度一眼望去至少超過80%。


    “哈尼?霍夫曼,原a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社會學教授,專注研究空想經濟學,即長未來(至少200年以上)後的社會可能出現的經濟形式問題多年……”


    在他發話的瞬間,宇空的識海中,滾過了此人的信息。


    “好,說下你的高見。”


    (注:對方的想法主角是隨時知道的,主要是說給其餘旁聽者的,而且為了方便,以後的對話都是正常形式)


    頓了頓,哈尼道:雖然由於矩陣中社會的獨特性,傳統的經濟學,比如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理論,都已經不再適用了,但是,我認為,經濟學最基礎的內核,還是沒有變的。


    “這個內核,其實是一個人性問題,即人是追逐利益的,正因為有它的存在,經濟學中最基礎的要素,供需理論才能存在,也正是為了它,人們才會在不斷地利益追逐中,保持理性思維。”


    “這個內核反應到經濟學上,就是利益的具體量化,就是我們常說的價值,價格。通俗點講,也就是某項對我有利的事物,它到底值多少錢的問題。”話到這裏時,有一部分人被逗笑了“任何東西,隻要與人類社會掛鉤的,其實都可以進行這樣的量化衡量,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一種基本保持穩定的衡量標準,貨幣,就誕生了……”


    “貨幣本身沒有價值,僅僅隻是作為一種中間媒介,但它就像人類社會的血液,是社會保持活力運轉的基礎……”分析後,他道出了自己的結論“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血液,那即使能活著,也是行屍走肉,社會也同樣如此,所以,我認為出現現在問題的根源,就在貨幣體係上。”


    “不知組長你覺得我們現在的經濟體係,還有貨幣體係如何?”


    他向宇空反問了一句。


    貨幣體係?


    頓時,宇空的心底,開始反反複複地響著這個詞,並瞬間浮現出與它相關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得從矩陣創立初始說起。


    早期聯合政府的時候,也發行過同地球社會類似的貨幣,但同時,為了集中社會的力量進行快速建設,實行了一種類似工分的,叫做貢獻點的以工作衡量的兌換點,與貨幣並行的製度。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全自動生產時代到來。因為,在這個時代來臨後,每個人都有極度豐富的物質生活,貨幣就漸漸失去作用,並且被廢除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生產力已經發達到讓人能獲取遠遠超過需求的物資後,貨幣就失去衡量的作用了——沒辦法,就像哈尼說的,人始終是追逐利益的,當免費,或者因為數量過多,使價格低到幾億分之厘錢的物資占據大多數的時候,誰還會去浪費時間去計算價值?


    如此,也就沒人用貨幣了;而沒人用貨幣,它自然也該進博物館了。


    再看看貢獻點。


    這種方式,其實在絕大多數領域也隨著發達的生產力,而名存實亡了。如果不是還有一個地方需要用到,它其實也早該像貨幣一樣被廢除了。


    這個地方,是幻想區,貢獻點在其中的用處,是購買遊玩時間,或是其中的裝備(僅限遊戲商城係統中的官方指定定價裝備)。


    之所以得到了保留,得從它的獲取方式說起。


    貢獻點的獲取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種為宇空對現實區評定,或者定期給予定額虛擬資源後,生化矩陣中人類的政府,再就被給予的資源,與每個人對現實區的具體貢獻評定之間,用一個類似貨幣匯率,不斷浮動的比率換算,再進行分發;


    第二種,則是有資格進入三大區中唯一能通過一些神經元聯動設備,接觸現實的互動區的人在作出貢獻後,在個人擁有近乎獲得無限的虛擬資源的同時,宇空會向整個人類社會分發一部分額外的虛擬資源,然後人類政府再根據這部分資源進行評定。


    於是,這讓與虛擬資源掛鉤的貢獻點,成了一種很奇特的中間交換媒介:


    由於宇空沒有無限製地開放幻想區,貢獻點自然而然地成了人類社會內部欽定的,用於在其中購買遊玩時間,或者換取虛擬資源,比如裝備,掉落等的交易等物的媒介。


    和貨幣不同,它本身是不能交易的,但以裝備換裝備,或者用貢獻點給別人買玩樂時間,是不受限製的。


    所以,用裝備換裝備,換遊玩時間,或者反過來也一樣,成為了一種雖然沒有接觸貢獻點,但卻能通過接觸貢獻點換取的東西,實質上完全等於能夠獲取貢獻點的特殊方式。


    說到這裏的時候,問題來了,既然有共同的認定等價物,比如某些裝備,那它們應該也會像早期的金銀等貴金屬一樣,成為類似貨幣等價物的存在,怎麽能說貨幣滅亡了呢?


    嗬嗬,這就涉及幻想區的另一方麵的特性了。


    那種特殊的方式下,的確衍生了一批類似二道販子,到處倒買倒賣裝備的特殊人群,類似曾經地球上的金融大鱷。


    但是,他們,卻並未形成類似地球上由財團,資本家組成的資產階級——原因依然很簡單,因為不管是裝備還是遊玩時間,如果集中在少數人裏,導致差距拉得太大,實質上並沒有什麽用。


    因為,當這些差距過大時,本質上其實是一種虛擬現實遊戲的幻想區,也就失去樂趣了。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這種跡象的幻想區裏的人越跑越少,到最後隻剩下他們幾個光杆司令,整個區也會變成無人問津的“鬼服”


    而且,不管是貢獻點,還是裝備,僅僅隻是矩陣中追隨者們的內部分配方式,在宇空那裏又不算數與賦予的虛擬資源也不直接掛鉤。


    所以,每當這種現象出現的時候,剩下的人隻會去利用新取得的虛擬資源構建新的,不承認這些舊有資源的幻想區,或者轉向去一些根本就不需要裝備的幻想區,比如附身在電影角色裏體驗劇情的這種。


    如此一來,壟斷條件根本就無法達成,就算極少數情況下達成了,也隻會造成絕大多數人的不滿,情緒低落——而宇空這裏,恰恰有一項叫做“快樂度”的評分標準,這無疑會導致現實區的評分下降,賦予資源減少,最終損失的還是壟斷者自己的利益。


    如果這些“土豪”想長久地享受樂趣,根本沒辦法占據多到能破壞平衡的資源,往往超過一定的程度就隻能乖乖地吐出來,讓這種跡象最終也隻是小範圍小規模的小打小鬧,完全“發育”不起來。


    這就是矩陣中的經濟與貨幣體係,不過,它們與人類思想出現那種問題又有什麽關係呢?


    哈尼的解釋是這樣的:


    “剛才不是已經說了嗎?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血液,那即使能活著,也是行屍走肉,社會同樣。貨幣雖然本身沒有用,但卻是最直觀的,人們衡量什麽有用,有多少用的體現,也正是有它這個標準在前麵,人們才能對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一個個為了實現事情而定下的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有認識。”


    “所以,組長,你再看看我們的經濟體係,或者是貨幣體係如何?幾乎不存在,或者說因為缺乏管理,很亂很亂,是嗎?”


    一邊說著結論,這家夥一邊自問自答道


    “而既然作為目標的它亂了,人們也就沒法正確地意識自己的目標了;而當沒法正確認識目標的時候,人會變成什麽樣?”


    答案唿之欲出:


    “當然是迷茫了。”


    “迷茫到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麽!”著重強調上麵那句話後,哈尼提出了建議“所以,組長,我認為,問題歸根結底,就是自矩陣進入全自動生產時代後,您給予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多到破壞了貨幣和經濟體係存在的基礎。”


    “所以,您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必須想辦法減少資源,特別是幻想區資源的供給,讓社會總供給降下來,想辦法恢複社會的經濟體係與貨幣體係才行。”


    到這裏,第一條建議就說完了,所有人,包括宇空都安靜下去,陷入了沉思。


    “有道理!”


    作為首發,這個觀點的出發角度,可以說是非常新穎,配合背後的邏輯,不少人的心底,都不由這樣歎道。


    但是,也有人持有的,卻是一種相反的態度。


    沉默不久,人群中,就響起了這樣一個不和諧的聲音:


    “簡直一派胡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吞噬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比克大魔王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比克大魔王0並收藏無限吞噬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