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淮皇宮


    啟明殿


    朝中大臣們正跪拜在地,苦苦哀求的勸上麵的惠譽帝趕緊遷都離開京城,南遷保平安。


    等待勤王大軍擊敗叛軍之後再行迴歸。


    季越一邊用神魂看著已經即將來到京城這邊的叛軍,一邊用肉眼看著下麵那群貪生怕死,一個個細軟早已收拾好,就等待他這邊下命令就能立刻逃離的群臣。


    “來不及了,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叛軍就應該能到城門口了!


    至於你們所謂的勤王大軍,現在怕是早就自立為王了吧!”


    “陛下!


    若是叛軍將至,那還請您快快下決定,我們也好保護您早點離開這邊!


    京城這邊隻有不到四萬城門守將,可是叛軍卻有整整三十餘萬!


    還望陛下保重龍體呀!”


    左下首,排在第一個的是個須發皆白,估計牙齒也掉得差不多的老太傅。


    他雖然不是第一個勸走的,但是在情況這麽危急的情況下,勸皇上先走其實已經是個習慣流程了。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嘛!


    要是真留在這邊,說句大不敬的話,一旦京城被破,皇族被盡數屠戮,那大淮就算是真的亡了。


    現在走,好歹還有一線生機。


    “還望陛下保重龍體!


    早做決定!”


    下麵其他大臣,也是再次齊聲說道。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大臣並不是很關心皇帝願不願意走,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走。


    如果皇帝這邊不說走的話,他們要是自己先逃了,不說能不能逃走,會不會被殺,光是名聲上也不好聽呀。


    可要是跟著皇帝一起走,那大家的關注點都在皇帝身上,根本不會關心他們這些大臣哪個哪個跟著一起走了。


    不但安全,名聲還沒妨礙。


    再說句不中聽的,大不敬的。


    萬一半路上被叛軍堵上,帶著皇帝把皇帝交出去,那說不定還能得個從龍之功呢。


    總歸不論從哪方麵看,都比自己一個人逃來的好。


    “不必了!


    你們若是害怕,那就各自先走吧,朕要與國並存!


    此事沒得談!


    退朝!”


    季越才剛來這邊,什麽事都沒弄明白,什麽安排也都沒做,哪有空在這邊跟朝臣強。


    直接三兩句話一撂,拍拍屁股就下朝去了,根本就沒理會後麵朝臣們的唿喊。


    出了啟明殿的季越,沒有坐上攆車,而是一邊慢走著,一邊也在梳理記憶。


    同時神魂遍布全國,根據真實情況和記憶當中的情況做對比,也好梳理出國亂的原因。


    之所以要用神魂遍布全國查看情況,主要是因為季越對這個惠譽帝的記憶實在是沒什麽信心。


    一個沒出過皇宮,還沒有密探的皇帝,那還不是任下麵忽悠。


    這樣的皇帝的記憶又能有幾分可信?


    所以當然還是得自己查看一下具體情況,然後再對比記憶。


    幾分鍾後,對比就出來了。


    果然不出季越所料,惠譽帝的記憶基本沒什麽用處。


    在惠譽帝的記憶裏,一年前還是天下安泰,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風調雨順。


    叛軍都是敵國作亂。


    可是根據季越神魂在全國的實地調查,現實情況跟惠譽帝記憶的情況,明顯是完全不搭邊的。


    現實情況是,五年前北地旱災半年有餘,赤地千裏,百姓餓死不知多少,當地官員還不允許當地的百姓逃難,強行調遣兵士把百姓全部困在故鄉。


    人相食慘聞層出不窮。


    四年前南地撈災,淹死近三萬餘人,災後因賑災不力,以及防護措施不當,瘟疫死亡十萬餘人,餓死六萬餘人。


    兩年前,北疆士兵的餉銀就從原來的克扣一半到完全不發,沒過多久,北疆就鬧出了兵亂。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大淮就已經兵亂橫生了,可是朝中大臣卻一直隱瞞,瞞了一年,再也控製不住局麵,這才爆出來。


    季越看到這,已經不知道該怎麽吐槽原來的惠譽帝了。


    這個皇帝得窩囊到什麽地步才能夠窩囊成這樣子呀?


    或者說得無知到什麽地步,才能夠無知到國內發生了那麽大的災難,自己卻一點不知情,死了幾十萬人,一點都不知情。


    這在季越看來,簡直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


    原本,季越還以為所謂的叛軍應該就是少數人的作亂,打壓下來之後,稍微再做些政策上的修改就可以平複下去了。


    可是現在看到現實情況,季越自己都覺得這個破爛國家還是滅了好。


    這個國家哪是不好,這是從上到下,從裏到外的爛到了根子。


    從骨髓到筋膜,從皮到肉的爛到底了。


    整個國家,也就京城以及東南區域那幾個郡州百姓的生活還算不錯,其他地方,那基本就是處於水深火熱。


    為什麽京城和東南區域幾個郡州的百姓生活還算可以呢?


    那是因為那些大臣基本都住在京城,不把京城弄好了,他們生活也不安心。


    至於東南區域的幾個郡州,那是因為朝中大臣有近九成以上的大臣都是出自於東南區域的那幾個郡州,那幾個郡州是他們的老家。


    他們迴頭告老還鄉,那都是得衣錦還鄉的。


    不把那邊弄好了,祖墳宗族都不安全。


    由此也應該能知道,為什麽其他地方會混亂貧窮成那樣了吧。


    因為朝中大臣幾乎都在以全國之力供養他們的家鄉!


    在生產力水平本來就不高的國度以全國之力供養他們的家鄉,甚至於災荒年間也不例外。


    其他地方的貧窮混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季越了解到這,心情已經平複下來了,人渣見多了,惡心的官員也算多了,要是見到一個就生氣一會兒的話,早就氣死了。


    “大伴,你去宣旨,讓禦林軍首領和禁軍首領過來,朕要見見。”


    季越雖然很想直接帶著皇族人員全部隨便找個地方隱居起來,這樣也能算完成任務。


    可是猶豫了會兒,最後還是決定管管。


    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治國了,相關方案早就有了經驗,按部就班的照搬就是了。


    也不費事,就當是積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抱緊係統大腿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炎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炎康並收藏抱緊係統大腿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