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轟隆聲音響徹三界,三界如同被炸了一個霹靂。
這是猴子在宣告,他出山了。
被鎮壓五百年,被佛法洗禮五百年,終究是出山了。
唐僧從大唐出發,終是到了五指山,解開了封印,使得猴子破石而出。
這次破石而出,雖然使得三界有莫大的響動;可到底比不得七百多年前的那次破石而出了。
七百多年前,猴子逃脫諸天算計,戰勝破敗之天的毀滅意誌,破石而出。那次,是石破天驚,三界大震動。
正是因為有了七百多年前的石破天驚,才有了猴子被鎮壓五百年。才有了這次的破石而出。
對於這次的破石而出,諸天是已經有了安排,所以,他們雖是關注,卻到底沒有震動了。
唿!
六耳心神狂震不已,他卻很快克製了這種心境,朝著道台之上的金色鐵棒與金色發箍快速抓去。
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這次六耳動手的時機很好,加上他速度很快!
豬剛鬣、小白龍以及太白、九尾,竟然都是沒有反應過來,不能阻止!
豬剛鬣與小白龍之所以心神失守,倒不是因為他們懼怕猴子,論真正的本事,他們即便與猴子想必略差。但也隻是略差而已,沒有差的太多。
他們心神失守,是因為猴子出世了,他們也該上路了。他們之後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了。
太白之所以心神失守,是因為他心有愧疚,雖然他認定了自己沒有錯,可是坑害摯友卻是事實。猴子雖然和六位妖魔結拜,成為蒼天之下的七位“大聖”,可他與他那六位“大聖兄弟”,並沒有什麽感情。
喝酒吃肉,隻是酒肉朋友而已。
反倒和太白,是真正的脾性相合,誌向相投。
他隻有唯一的朋友,便是太白,太白卻坑害了他。
九尾是猴子的摯愛,在猴子還尚未出生的時候便出現在他的身邊,努力裝作傻白甜以得猴子的歡心。可是當麵具戴久了,終究是在心裏留下了烙印。
對於任何一個女子來說,肯有一個男人為他怒發衝冠,對抗諸天,大鬧天宮……想必即便是鐵石心腸,也會轉換為繞指溫柔吧?
盡管她在猴子被鎮壓五指山的時候對猴子嘲笑,可那個嘲笑,更多的是為了堅定自己的道心吧?
他們都是心神失守,所以無法阻止六耳。
碰!
可六耳去得也快,來得也快!
他被踹翻在地上,有些呆滯的看著道台之上出現的身影。
一隻灰色的老猿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道台之上,悄無聲息的給了六耳一腳,把他踹翻在地。
老猿一身灰色長毛鋪滿地,身形壯碩卻佝僂,返璞歸真,無甚氣質。
若不是他的雙瞳有掩飾不住的金光時而閃過,
若不是有著轟隆的那一聲前奏,
若不是老猿專心致誌的看著道台上的金色鐵棒與金色發箍,
秦鄉還不一定就能夠認出,這隻老猿,就是響徹三界,威名遠播的齊天大聖,美猴王。
老猿踹翻了六耳之後,就再也沒有理會眾人,隻是癡癡的看著金色的鐵棒。
豬剛鬣、小白龍、六耳、九尾以及太白,都是看著老猿,神情莫名。
他們都是見過猴子的,或者說是見過齊天大聖的。
當初的猴子,哪怕始才出世,可身上永遠有一股銳氣;
當初的猴子,哪怕才開始修行,可身上永遠有一股鬥誌;
當初的猴子,敢自稱齊天大聖,與那三十三重諸天,都平齊而坐!
當初的猴子,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多變化,聲音響亮如鍾磬。
尖嘴諮牙美猴王,心高要做齊天聖。
可如今的猴子,不複當初,隻是一隻老猿了。
難道,五百年的鎮壓,五百年的佛法,終究使得從不妥協的猴子妥協了嗎?
猴子,竟然如此了。
這讓在場的眾人,都是心緒複雜。
水簾洞的盡頭,陷入一種詭異的沉默。
“好久不見,老友。”老猿突地說道。
“你還肯認我這個……”太白迴過神來,頗為驚喜的說道,卻驀地止住了。
因為老猿,並沒有看他,更沒有對他說話。
老猿在看著金色的鐵棒,如同看見摯愛的愛人,溫言細語的如同說著情話般的,在對著金色的鐵棒說道。
嗡嗡……
金色的鐵棒泛出一層淡淡青光,發出淡淡的輕響,情緒很濃烈的在迴答老猿。
這金色的鐵棒,自然就是遠古人皇大禹遺寶、定住四海水波、鴻蒙神鐵的如意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在海底蒙塵萬萬年,一直沒有等到它的主人。直到猴子站到了它的麵前,它才出世。
它隨著猴子,征戰三界諸天;它伴著猴子,大鬧天宮,險將玉帝掀下王座;它陪著猴子,鬥戰不止。
也唯有如意金箍棒,始終陪伴猴子,從未背叛過猴子。
可現在的如意金箍棒,被鎮壓封印,即便它的主人就在麵前,它也不能和主人相認。
但它和猴子都是一樣的性情,一樣的鬥戰不止。哪怕被鎮壓封印,可還是對它的主人作出了迴應。
“讓你孤寂了五百年,對不起。”老猿撫摸如意金箍棒,歉聲說道。
這五百年,他隨時可以出世,隻要他肯戴上如意金箍棒旁邊的那個金色發箍。
可五百年,他心誌始終未改。
他被鎮壓了五百年,如意金箍棒也孤寂了五百年。
“嗡嗡……”
如意金箍棒再次做出迴應,似在與老猿交談,在寬慰老猿。
“被鎮壓五百年,再次出世,還是要麵對那個問題啊……”老猿歎息,道:“如意,你說這發箍,戴還是不戴?”
如意金箍棒沉默了。
因為它深知猴子的性情,是寧死也不肯戴的。可是不戴,是真的會死的。
它不忍猴子為了求生,而戴;它更不願猴子不戴,而死。
它就是這樣一種矛盾的心理。
“先生,能引發文華蓋天這一儒道終極異象,必定是大才。您說,我戴,還是不戴?”老猿驀地看向了斷路那邊的秦鄉,問道。
秦鄉也是悵然,究竟是戴,還是不戴?
……
這是猴子在宣告,他出山了。
被鎮壓五百年,被佛法洗禮五百年,終究是出山了。
唐僧從大唐出發,終是到了五指山,解開了封印,使得猴子破石而出。
這次破石而出,雖然使得三界有莫大的響動;可到底比不得七百多年前的那次破石而出了。
七百多年前,猴子逃脫諸天算計,戰勝破敗之天的毀滅意誌,破石而出。那次,是石破天驚,三界大震動。
正是因為有了七百多年前的石破天驚,才有了猴子被鎮壓五百年。才有了這次的破石而出。
對於這次的破石而出,諸天是已經有了安排,所以,他們雖是關注,卻到底沒有震動了。
唿!
六耳心神狂震不已,他卻很快克製了這種心境,朝著道台之上的金色鐵棒與金色發箍快速抓去。
這,是他最後的機會!
這次六耳動手的時機很好,加上他速度很快!
豬剛鬣、小白龍以及太白、九尾,竟然都是沒有反應過來,不能阻止!
豬剛鬣與小白龍之所以心神失守,倒不是因為他們懼怕猴子,論真正的本事,他們即便與猴子想必略差。但也隻是略差而已,沒有差的太多。
他們心神失守,是因為猴子出世了,他們也該上路了。他們之後的命運,似乎已經注定了。
太白之所以心神失守,是因為他心有愧疚,雖然他認定了自己沒有錯,可是坑害摯友卻是事實。猴子雖然和六位妖魔結拜,成為蒼天之下的七位“大聖”,可他與他那六位“大聖兄弟”,並沒有什麽感情。
喝酒吃肉,隻是酒肉朋友而已。
反倒和太白,是真正的脾性相合,誌向相投。
他隻有唯一的朋友,便是太白,太白卻坑害了他。
九尾是猴子的摯愛,在猴子還尚未出生的時候便出現在他的身邊,努力裝作傻白甜以得猴子的歡心。可是當麵具戴久了,終究是在心裏留下了烙印。
對於任何一個女子來說,肯有一個男人為他怒發衝冠,對抗諸天,大鬧天宮……想必即便是鐵石心腸,也會轉換為繞指溫柔吧?
盡管她在猴子被鎮壓五指山的時候對猴子嘲笑,可那個嘲笑,更多的是為了堅定自己的道心吧?
他們都是心神失守,所以無法阻止六耳。
碰!
可六耳去得也快,來得也快!
他被踹翻在地上,有些呆滯的看著道台之上出現的身影。
一隻灰色的老猿悄無聲息的出現在了道台之上,悄無聲息的給了六耳一腳,把他踹翻在地。
老猿一身灰色長毛鋪滿地,身形壯碩卻佝僂,返璞歸真,無甚氣質。
若不是他的雙瞳有掩飾不住的金光時而閃過,
若不是有著轟隆的那一聲前奏,
若不是老猿專心致誌的看著道台上的金色鐵棒與金色發箍,
秦鄉還不一定就能夠認出,這隻老猿,就是響徹三界,威名遠播的齊天大聖,美猴王。
老猿踹翻了六耳之後,就再也沒有理會眾人,隻是癡癡的看著金色的鐵棒。
豬剛鬣、小白龍、六耳、九尾以及太白,都是看著老猿,神情莫名。
他們都是見過猴子的,或者說是見過齊天大聖的。
當初的猴子,哪怕始才出世,可身上永遠有一股銳氣;
當初的猴子,哪怕才開始修行,可身上永遠有一股鬥誌;
當初的猴子,敢自稱齊天大聖,與那三十三重諸天,都平齊而坐!
當初的猴子,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查又硬。挺挺身才多變化,聲音響亮如鍾磬。
尖嘴諮牙美猴王,心高要做齊天聖。
可如今的猴子,不複當初,隻是一隻老猿了。
難道,五百年的鎮壓,五百年的佛法,終究使得從不妥協的猴子妥協了嗎?
猴子,竟然如此了。
這讓在場的眾人,都是心緒複雜。
水簾洞的盡頭,陷入一種詭異的沉默。
“好久不見,老友。”老猿突地說道。
“你還肯認我這個……”太白迴過神來,頗為驚喜的說道,卻驀地止住了。
因為老猿,並沒有看他,更沒有對他說話。
老猿在看著金色的鐵棒,如同看見摯愛的愛人,溫言細語的如同說著情話般的,在對著金色的鐵棒說道。
嗡嗡……
金色的鐵棒泛出一層淡淡青光,發出淡淡的輕響,情緒很濃烈的在迴答老猿。
這金色的鐵棒,自然就是遠古人皇大禹遺寶、定住四海水波、鴻蒙神鐵的如意金箍棒。
如意金箍棒在海底蒙塵萬萬年,一直沒有等到它的主人。直到猴子站到了它的麵前,它才出世。
它隨著猴子,征戰三界諸天;它伴著猴子,大鬧天宮,險將玉帝掀下王座;它陪著猴子,鬥戰不止。
也唯有如意金箍棒,始終陪伴猴子,從未背叛過猴子。
可現在的如意金箍棒,被鎮壓封印,即便它的主人就在麵前,它也不能和主人相認。
但它和猴子都是一樣的性情,一樣的鬥戰不止。哪怕被鎮壓封印,可還是對它的主人作出了迴應。
“讓你孤寂了五百年,對不起。”老猿撫摸如意金箍棒,歉聲說道。
這五百年,他隨時可以出世,隻要他肯戴上如意金箍棒旁邊的那個金色發箍。
可五百年,他心誌始終未改。
他被鎮壓了五百年,如意金箍棒也孤寂了五百年。
“嗡嗡……”
如意金箍棒再次做出迴應,似在與老猿交談,在寬慰老猿。
“被鎮壓五百年,再次出世,還是要麵對那個問題啊……”老猿歎息,道:“如意,你說這發箍,戴還是不戴?”
如意金箍棒沉默了。
因為它深知猴子的性情,是寧死也不肯戴的。可是不戴,是真的會死的。
它不忍猴子為了求生,而戴;它更不願猴子不戴,而死。
它就是這樣一種矛盾的心理。
“先生,能引發文華蓋天這一儒道終極異象,必定是大才。您說,我戴,還是不戴?”老猿驀地看向了斷路那邊的秦鄉,問道。
秦鄉也是悵然,究竟是戴,還是不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