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飯過後,柳飄颻便要告辭,楚懷信本想多呆幾日,但知周青要到周家祖墳守孝,也不便多呆,索性和柳飄颻一起告辭。
周青挽留不住,隻得作罷,對柳飄颻抱拳說道:“柳姑娘,在下即將動身前往延安府為先父守孝,若期間有事需要幫忙,可前去延安府牛山縣周家村尋我。但有所托,周青必不敢辭。”
“我迴去準備一番便要前往木葉山,尋去往那裏的通道,到時若遇到麻煩,自然要找你幫忙。”柳飄颻也不客氣。
“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這人哪哪都好,就是扭扭捏捏讓人厭煩,有話就說。”
“令堂千辛萬苦才逃出來,柳姑娘何必再冒險前去?像咱們這樣的,到了那裏不過任人欺淩,哪有此地安樂?”周青說道。
“我自有打算!嘿嘿,狗皇帝荒@淫無道,搞什麽花石綱,弄的民聲載道,北胡皇帝也是一般德性,肅慎人蠢蠢欲動,西胡那邊也不安穩。眾生癡愚,世人皆苦,哪有安樂之地?”柳飄颻滿臉譏諷道。
周青知道她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隻說道:“既如此,在下祝柳姑娘此行順利。”
“告辭!”柳飄颻也不囉嗦,轉身就走。楚懷信又上前抱了抱周青,轉身也跟著走了。
這邊送走兩人,顏素衣說道:“慎之哥哥,劍鞘已經做好了。”
“我說隨便買個即可,你非要自己做,快快取來看看。”周青笑道。
“在我房裏。”說罷拉著周青便走。
周青笑道:“當心夫人知道,打斷我的腿。”
到了顏素衣閨房,房內布置簡單清爽、淡雅素麗,屋裏始終飄著一股淡淡清香,清新宜人。
顏素衣拍了拍狀台前的凳子,拉著周青坐下,笑道:“慎之哥哥,我冬天裏采了許多梅花做成香囊掛在房中,房裏終年都有這種花香。以後咱們房間裏也放上這香囊好不好?”
“你喜歡就好。”周青笑道。
顏素衣這才取出劍鞘,張恆當日所使寶劍也在其中。劍鞘用黑檀木製成,打磨的光滑透亮,鞘口鞘尾均用金絲纏繞,鞘身一麵刻並蒂蓮,另一麵則刻了一排娟秀端莊的正楷: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慎之哥哥給這把寶劍取個名吧?”
“我一個粗人,舞劍還成,取名還是要素衣你來。”
顏素衣沉吟片刻,笑道:“有了,李太白說相思杳如夢,不如這劍就叫相思如夢吧。”
“相思如夢劍?脂粉氣太濃!與人比鬥之時,我便要這麽報上名號:‘在下信州周慎之,手中寶劍乃是相思如夢劍。’,哈哈,你猜別人要怎麽想?”
“哼,慎之哥哥就會取笑人家,卻不知人家真是相思杳如夢。”說著竟泫然欲泣。
“好…好,依你,以後我就是相思如夢周慎之了。”周青忙說道。
顏素衣聞言又笑道:“手持相思如夢,才配得上你的情意劍嘛。”
又過七八日,期間周青到江寧分行安排人迴信州時雙倍賠賞劉掌櫃損失,其餘時間仍是與顏素衣參悟心法,情意劍口訣心得也已整理好交給了顏珵玉。
林通也迴了信,說寨中二當家不知所蹤,很多事情需重新布局,因而事務繁雜,一時脫不開身,約好等周青守製期滿,再把酒言歡。周青無以為報,便將情意劍心法口訣也安排鏢行送與林通一份。
眼看著傷勢恢複的七七八八,周青就向顏逾明告辭。顏逾明知他心意,也不挽留。顏素衣定要跟著前往,周青不好多說,隻看顏逾明的態度如何。顏逾明自然知道自家閨女的性子,就算當下不準,過後也要偷跑,倒不如大大方方答應下來。
於是二人駕車當天離開,顏素衣所攜物品甚多,兩人也不急著趕路,一路走走停停過了十餘天才來到東京。在東京鏢行分行稍做休整,周青便前往山穀老人住處。當日與山穀先生有緣,蒙其贈字一幅,於情於理都應該探望一番。
二人來到山穀老人住所,發現那處小院已換了主人,周情忙上前打聽,問道:“敢問此間原主人山穀先生到何處去了?”
現主人書生打扮,聽到是打聽山穀老人的,歎口氣迴道:“走了兩曰了,伴行二人貶往宜州。宜州偏遠荒涼,山穀先生怕是有去無迴。哎…!我朝風流難複,宗師再少一人。”
“山穀先生走時身體如何?”周青又問。
“已入膏肓!”
周青謝過那人,領著顏素衣返迴分行,也不多停,趕車繼續上路。
次曰傍晚,已離西京不過三十多裏,兩人欲趕至西京再作歇息。正趕路間,看到路旁一所破房中坐著三人。周青目力驚人,仔細看去,有一人咳嗽不停,不正是山穀老人嗎?忙停住馬車,與顏素衣一同往破房走去。
離著尚有十幾步,就聽裏麵喝道:“何人,何事?”
周青忙停住腳步,抱拳道:“在下信州周青,草字慎之,裏麵可是山穀先生?”
隻聽裏麵咳嗽了兩聲,才傳來虛弱的聲音:“原來是慎之小友,快快請進。”
周青這才拉著顏素衣往裏走,進了屋來,隻見牆角處點了一堆火,火上架著藥罐,正在熬藥。對門靠牆坐著三人,兩人官差打扮,水火棍擱在身邊。另一人瘦骨嶙峋,卻衣衫整潔;頭發花白,卻一絲不亂,正是山穀老人。
周青忙上前行禮,說道:“晚輩見過山穀先生,見過兩位差爺。”
兩位官差隻點頭示意,並未答話。
“咳咳,讓慎之見笑了,也沒個地方招待你。”山穀老人強忍咳嗽說道。
周青聞言忙席地而坐,說道:“先生,宜州偏遠,辭官便是!”
“嘿嘿,趙相公豈能如我願!哎…!陳年舊怨,不提也罷。慎之,何處來,何處去?”他口中的趙相公正是當朝中書侍郎、副宰相,趙相公有一兒媳現正名滿天下,正是那易安居士。
周青迴道:“家父故去了,晚輩正要前往祖墳守孝。”
山穀老人聽罷,歎了口氣,也不說話。
“先生不往南走,怎麽來了西京?”周青見他不說話,於是問道。
“我欲先往西京尋弟子楊叔明,有事情托付他。”
“不知晚輩能否幫上什麽?”
“不過一些瑣事,不勞慎之操心。哎!十年老去少年心,知事如夢無所求。”一句話說得無比悲涼。
周青見他心情寂寥,也不知該如何寬解,隻能指著顏素衣說道:“這位是顏二娘素衣,有些醫術,不如讓她為先生診治一番。”
“慎之心意,老朽心領了。老朽自家知自家事,不必再診了。”哀莫大於心死,山穀老人為人正直,不屑攀附,一生官運坎坷,又因早年與趙相公不和,如今便被定了個謗國罪,因而心如死灰。
周青知道像山穀先生這種文壇大家、一代宗師,定然不是自己能說服的,索性也不多說,隻起身對顏素衣耳語幾句。顏素衣忙取下身上包袱,從中拿出五十兩白銀並十兩黃金交與周青。
周青又轉交給山穀老人,山穀老人笑了笑也不推辭,說道:“一年前便得慎之贈銀,不曾想今日再得慎之救濟。”
“先生乃當世大家、一代宗師,晚輩恨不能日夜常伴,先生莫嫌晚輩粗鄙才好!”
“東坡已去,我隻能於無佛處稱尊!哈哈…咳咳。”山穀老人笑著又咳了兩聲。
聊了一會,藥也熬好了,其中一個官差過去盛了一碗,端來服侍山穀老人喝了。
周青等山穀老人喝完藥,說道:“先生,此處離宜州山高路遠,門口的驢車過於簡陋,晚輩離延安府已然不遠,馬車就換於先生。那馬車係二娘平時使用,還算舒適,也好稍減先生苦楚。”
“不可!豈能苦了小娘子?”
周青忙道:“我二人本就不急趕路,一路慢行,正好遊山玩水。”
顏素衣接道:“正是,隻盼先生莫要嫌棄,奴家巴不得馬車換驢車,再慢些才好與慎之哥哥攜手同遊。”
“你這小娘子人如其名,老朽曾為《小山詞》作序,其中《望仙樓》裏有一佳句,‘素衣染盡天香,玉酒添成國色’,小娘子不僅當得起這國色天香,難得還如此伶俐。哈哈,收了你的好處,老朽也沒什麽好還的,便送你一幅字吧!筆墨紙硯取來!”
兩官差聽了,忙從驢車上取來筆墨紙硯。一個官差用袖子在山穀老人前麵抹出一塊幹淨地,另一個則鋪平紙張,顏素衣素手研墨。
山穀老人也不多說,揮毫就寫,筆走龍蛇,一氣嗬成,正是秦少遊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落款寫:“崇寧三年八月九日,偶遇周郎、顏二娘,慕其年少多情,特書少遊詞以贈。”
題名山穀,又蓋了印章。
寫完又自長歎一聲,說道:“少遊比我還年少幾歲,竟已故去數年。遙想當年,與東坡少遊飲酒作對,何其快哉!”
周青心生向往,那該是何等風采!
顏素衣如獲至寶,等到墨幹,小心翼翼收了起來。
那倆官差看山穀老人寫完了字,對視一眼,其中一個說道:“請先生也賜我等一幅吧,也好傳於子孫。”
“你二人一路悉心照料,理當奉送!趁著這會,一並寫了。”山穀老人剛服了藥,這會沒怎麽咳,爽快答應下來。
那二人忙又鋪開紙張,山穀老人略微思索,先寫了一張‘仁義為本’,下一張便是‘忠義傳家’。俱都題了名,蓋了印章。
那二人自是喜不自勝,風幹了墨,小心收入懷中。
周青、顏素衣也不急於趕路,將馬車趕到門口,喂了些草料,陪著山穀老人聊到半夜。
次日一早,周青與二位官差搭手將馬車與驢車上物件做了個對調。
草草吃了些幹糧,又服待山穀老人喝了藥,兩邊才一前一後往西京趕。到了西京,就此分別。臨別之際,山穀老人送與周青一物。
周青接過之後,心裏一驚,那物掌心大小,四四方方,非石非玉卻又晶瑩剔透,正與那玉佩材質一般。方玉入手也是一股氣流入體,比那玉佩還要強上不少。
隻是與那玉佩不同的是,方玉中間竟藏了一棵一寸長短小指粗細的竹筍,方玉一麵刻了幾行小字:“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
“此物係我早年所得,同得數十塊,隻這一塊當中蘊筍,靈意十足,我便將其磨成四方,隨身攜帶。這些年恍惚中覺得這筍長大了些,也不知是時日太久,我忘了原來模樣,還是確有成長。竹,虛懷若穀,柔中有剛;挺拔灑脫,俊逸清秀,正好配與慎之小友。”山穀老人笑著說道。
“謝過先生了,晚輩定以此物勵誌,時時不忘先生教誨!”周青深揖到底說道。
“咱們就此別過吧,老來能遇小友,老朽也算晚年告慰。”
“晚輩拜別先生,祝先生一路順風!”周青再拜道。
山穀老人拍了拍周青肩膀轉身上車走了。
周青望著馬車,心裏頗為不舍,這一別便是生死相隔了吧!正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周青挽留不住,隻得作罷,對柳飄颻抱拳說道:“柳姑娘,在下即將動身前往延安府為先父守孝,若期間有事需要幫忙,可前去延安府牛山縣周家村尋我。但有所托,周青必不敢辭。”
“我迴去準備一番便要前往木葉山,尋去往那裏的通道,到時若遇到麻煩,自然要找你幫忙。”柳飄颻也不客氣。
“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這人哪哪都好,就是扭扭捏捏讓人厭煩,有話就說。”
“令堂千辛萬苦才逃出來,柳姑娘何必再冒險前去?像咱們這樣的,到了那裏不過任人欺淩,哪有此地安樂?”周青說道。
“我自有打算!嘿嘿,狗皇帝荒@淫無道,搞什麽花石綱,弄的民聲載道,北胡皇帝也是一般德性,肅慎人蠢蠢欲動,西胡那邊也不安穩。眾生癡愚,世人皆苦,哪有安樂之地?”柳飄颻滿臉譏諷道。
周青知道她心意已決,也不再勸,隻說道:“既如此,在下祝柳姑娘此行順利。”
“告辭!”柳飄颻也不囉嗦,轉身就走。楚懷信又上前抱了抱周青,轉身也跟著走了。
這邊送走兩人,顏素衣說道:“慎之哥哥,劍鞘已經做好了。”
“我說隨便買個即可,你非要自己做,快快取來看看。”周青笑道。
“在我房裏。”說罷拉著周青便走。
周青笑道:“當心夫人知道,打斷我的腿。”
到了顏素衣閨房,房內布置簡單清爽、淡雅素麗,屋裏始終飄著一股淡淡清香,清新宜人。
顏素衣拍了拍狀台前的凳子,拉著周青坐下,笑道:“慎之哥哥,我冬天裏采了許多梅花做成香囊掛在房中,房裏終年都有這種花香。以後咱們房間裏也放上這香囊好不好?”
“你喜歡就好。”周青笑道。
顏素衣這才取出劍鞘,張恆當日所使寶劍也在其中。劍鞘用黑檀木製成,打磨的光滑透亮,鞘口鞘尾均用金絲纏繞,鞘身一麵刻並蒂蓮,另一麵則刻了一排娟秀端莊的正楷:隻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慎之哥哥給這把寶劍取個名吧?”
“我一個粗人,舞劍還成,取名還是要素衣你來。”
顏素衣沉吟片刻,笑道:“有了,李太白說相思杳如夢,不如這劍就叫相思如夢吧。”
“相思如夢劍?脂粉氣太濃!與人比鬥之時,我便要這麽報上名號:‘在下信州周慎之,手中寶劍乃是相思如夢劍。’,哈哈,你猜別人要怎麽想?”
“哼,慎之哥哥就會取笑人家,卻不知人家真是相思杳如夢。”說著竟泫然欲泣。
“好…好,依你,以後我就是相思如夢周慎之了。”周青忙說道。
顏素衣聞言又笑道:“手持相思如夢,才配得上你的情意劍嘛。”
又過七八日,期間周青到江寧分行安排人迴信州時雙倍賠賞劉掌櫃損失,其餘時間仍是與顏素衣參悟心法,情意劍口訣心得也已整理好交給了顏珵玉。
林通也迴了信,說寨中二當家不知所蹤,很多事情需重新布局,因而事務繁雜,一時脫不開身,約好等周青守製期滿,再把酒言歡。周青無以為報,便將情意劍心法口訣也安排鏢行送與林通一份。
眼看著傷勢恢複的七七八八,周青就向顏逾明告辭。顏逾明知他心意,也不挽留。顏素衣定要跟著前往,周青不好多說,隻看顏逾明的態度如何。顏逾明自然知道自家閨女的性子,就算當下不準,過後也要偷跑,倒不如大大方方答應下來。
於是二人駕車當天離開,顏素衣所攜物品甚多,兩人也不急著趕路,一路走走停停過了十餘天才來到東京。在東京鏢行分行稍做休整,周青便前往山穀老人住處。當日與山穀先生有緣,蒙其贈字一幅,於情於理都應該探望一番。
二人來到山穀老人住所,發現那處小院已換了主人,周情忙上前打聽,問道:“敢問此間原主人山穀先生到何處去了?”
現主人書生打扮,聽到是打聽山穀老人的,歎口氣迴道:“走了兩曰了,伴行二人貶往宜州。宜州偏遠荒涼,山穀先生怕是有去無迴。哎…!我朝風流難複,宗師再少一人。”
“山穀先生走時身體如何?”周青又問。
“已入膏肓!”
周青謝過那人,領著顏素衣返迴分行,也不多停,趕車繼續上路。
次曰傍晚,已離西京不過三十多裏,兩人欲趕至西京再作歇息。正趕路間,看到路旁一所破房中坐著三人。周青目力驚人,仔細看去,有一人咳嗽不停,不正是山穀老人嗎?忙停住馬車,與顏素衣一同往破房走去。
離著尚有十幾步,就聽裏麵喝道:“何人,何事?”
周青忙停住腳步,抱拳道:“在下信州周青,草字慎之,裏麵可是山穀先生?”
隻聽裏麵咳嗽了兩聲,才傳來虛弱的聲音:“原來是慎之小友,快快請進。”
周青這才拉著顏素衣往裏走,進了屋來,隻見牆角處點了一堆火,火上架著藥罐,正在熬藥。對門靠牆坐著三人,兩人官差打扮,水火棍擱在身邊。另一人瘦骨嶙峋,卻衣衫整潔;頭發花白,卻一絲不亂,正是山穀老人。
周青忙上前行禮,說道:“晚輩見過山穀先生,見過兩位差爺。”
兩位官差隻點頭示意,並未答話。
“咳咳,讓慎之見笑了,也沒個地方招待你。”山穀老人強忍咳嗽說道。
周青聞言忙席地而坐,說道:“先生,宜州偏遠,辭官便是!”
“嘿嘿,趙相公豈能如我願!哎…!陳年舊怨,不提也罷。慎之,何處來,何處去?”他口中的趙相公正是當朝中書侍郎、副宰相,趙相公有一兒媳現正名滿天下,正是那易安居士。
周青迴道:“家父故去了,晚輩正要前往祖墳守孝。”
山穀老人聽罷,歎了口氣,也不說話。
“先生不往南走,怎麽來了西京?”周青見他不說話,於是問道。
“我欲先往西京尋弟子楊叔明,有事情托付他。”
“不知晚輩能否幫上什麽?”
“不過一些瑣事,不勞慎之操心。哎!十年老去少年心,知事如夢無所求。”一句話說得無比悲涼。
周青見他心情寂寥,也不知該如何寬解,隻能指著顏素衣說道:“這位是顏二娘素衣,有些醫術,不如讓她為先生診治一番。”
“慎之心意,老朽心領了。老朽自家知自家事,不必再診了。”哀莫大於心死,山穀老人為人正直,不屑攀附,一生官運坎坷,又因早年與趙相公不和,如今便被定了個謗國罪,因而心如死灰。
周青知道像山穀先生這種文壇大家、一代宗師,定然不是自己能說服的,索性也不多說,隻起身對顏素衣耳語幾句。顏素衣忙取下身上包袱,從中拿出五十兩白銀並十兩黃金交與周青。
周青又轉交給山穀老人,山穀老人笑了笑也不推辭,說道:“一年前便得慎之贈銀,不曾想今日再得慎之救濟。”
“先生乃當世大家、一代宗師,晚輩恨不能日夜常伴,先生莫嫌晚輩粗鄙才好!”
“東坡已去,我隻能於無佛處稱尊!哈哈…咳咳。”山穀老人笑著又咳了兩聲。
聊了一會,藥也熬好了,其中一個官差過去盛了一碗,端來服侍山穀老人喝了。
周青等山穀老人喝完藥,說道:“先生,此處離宜州山高路遠,門口的驢車過於簡陋,晚輩離延安府已然不遠,馬車就換於先生。那馬車係二娘平時使用,還算舒適,也好稍減先生苦楚。”
“不可!豈能苦了小娘子?”
周青忙道:“我二人本就不急趕路,一路慢行,正好遊山玩水。”
顏素衣接道:“正是,隻盼先生莫要嫌棄,奴家巴不得馬車換驢車,再慢些才好與慎之哥哥攜手同遊。”
“你這小娘子人如其名,老朽曾為《小山詞》作序,其中《望仙樓》裏有一佳句,‘素衣染盡天香,玉酒添成國色’,小娘子不僅當得起這國色天香,難得還如此伶俐。哈哈,收了你的好處,老朽也沒什麽好還的,便送你一幅字吧!筆墨紙硯取來!”
兩官差聽了,忙從驢車上取來筆墨紙硯。一個官差用袖子在山穀老人前麵抹出一塊幹淨地,另一個則鋪平紙張,顏素衣素手研墨。
山穀老人也不多說,揮毫就寫,筆走龍蛇,一氣嗬成,正是秦少遊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落款寫:“崇寧三年八月九日,偶遇周郎、顏二娘,慕其年少多情,特書少遊詞以贈。”
題名山穀,又蓋了印章。
寫完又自長歎一聲,說道:“少遊比我還年少幾歲,竟已故去數年。遙想當年,與東坡少遊飲酒作對,何其快哉!”
周青心生向往,那該是何等風采!
顏素衣如獲至寶,等到墨幹,小心翼翼收了起來。
那倆官差看山穀老人寫完了字,對視一眼,其中一個說道:“請先生也賜我等一幅吧,也好傳於子孫。”
“你二人一路悉心照料,理當奉送!趁著這會,一並寫了。”山穀老人剛服了藥,這會沒怎麽咳,爽快答應下來。
那二人忙又鋪開紙張,山穀老人略微思索,先寫了一張‘仁義為本’,下一張便是‘忠義傳家’。俱都題了名,蓋了印章。
那二人自是喜不自勝,風幹了墨,小心收入懷中。
周青、顏素衣也不急於趕路,將馬車趕到門口,喂了些草料,陪著山穀老人聊到半夜。
次日一早,周青與二位官差搭手將馬車與驢車上物件做了個對調。
草草吃了些幹糧,又服待山穀老人喝了藥,兩邊才一前一後往西京趕。到了西京,就此分別。臨別之際,山穀老人送與周青一物。
周青接過之後,心裏一驚,那物掌心大小,四四方方,非石非玉卻又晶瑩剔透,正與那玉佩材質一般。方玉入手也是一股氣流入體,比那玉佩還要強上不少。
隻是與那玉佩不同的是,方玉中間竟藏了一棵一寸長短小指粗細的竹筍,方玉一麵刻了幾行小字:“南崖新婦石,霹靂壓筍出。勺水潤其根,成竹知何日。”
“此物係我早年所得,同得數十塊,隻這一塊當中蘊筍,靈意十足,我便將其磨成四方,隨身攜帶。這些年恍惚中覺得這筍長大了些,也不知是時日太久,我忘了原來模樣,還是確有成長。竹,虛懷若穀,柔中有剛;挺拔灑脫,俊逸清秀,正好配與慎之小友。”山穀老人笑著說道。
“謝過先生了,晚輩定以此物勵誌,時時不忘先生教誨!”周青深揖到底說道。
“咱們就此別過吧,老來能遇小友,老朽也算晚年告慰。”
“晚輩拜別先生,祝先生一路順風!”周青再拜道。
山穀老人拍了拍周青肩膀轉身上車走了。
周青望著馬車,心裏頗為不舍,這一別便是生死相隔了吧!正是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大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