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了一域天水後,楊朔前所未有的強大,他能感覺到陸南風已經脫胎換骨,但他仍有信心,隻要交手,自己必能戰而勝之。也正因為有這種自信,他才走的幹脆。
事實上,他早早就發現了封若雲,隻是此刻陸南風就在這裏,他若想要強搶,恐怕馬上會迎來陸南風的反擊。
楊朔實在厭煩了這種打鬥,因此也願意給他一天時間。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封若雲身上留下了一絲印記,就算她逃到天涯海角,也別想逃出他的掌心。
如今他實力大增,帶著宓妃一晃身就沉入河底,神念一動,就沿著河底找到了直通洛陽的地下水域,他也不耽誤時間,當下駕起遁術,隻花了不到半柱香時間,就已經帶著宓妃到了洛陽城。
二人隨意找了一家客棧住了進去,楊朔正想要與宓妃說些什麽,宓妃已經用神念傳音給他:“咱們先不要說話,封若雲手下那個女人,應該是千裏眼和順風耳的後裔,咱們說什麽他們都可能聽到。”
楊朔微怔,點了點頭,不過他心裏實在好奇,也傳音道:“千裏眼和順風耳都是男神吧?怎麽會有他們共同的後裔?”
宓妃白了他一眼,傳音道:“神靈延續後裔又不是非要結合,隻要把血脈基因注入人體就行了。他們兩位是結義兄弟,感情至深,同時把基因注於一人體內,也不是什麽出奇的事。”
楊朔這才恍然。
接下來,二人也不再多說,各種休息。
這一天下來,就算是神靈也累的夠嗆,身體倒還好說,可是精神上的疲憊,就隻能靠休息來恢複了。
……
孟津黃河弄出了這麽在的動靜,官府自然會注意到,再加當地百姓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舉家外逃,黃河出神怪的傳言隻用了不到一天,就已經四麵開花,至少在洛陽附近,已經人盡皆知了。
不同於那些江湖騙子們耍的小手段,這一次,三神對峙,在黃河上空談判,許多人都是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掩蓋。
這麽大的事,當地官府哪敢隱瞞,幾乎在楊朔和陸南風談判的時候,官府就已經派出了八百裏快馬,連夜往京城報訊。
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天色剛亮,就第一時間就擺在了李世民的案頭。
這種消息,自然不好在廟堂上討論,所以李世民雖然心神震動,卻仍平靜的主持完朝會,這才召喚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幾人書房議事。
時隔九年,此時的李世民早已經不是當初豪爽熱情的秦王了,自登基後,他臉上笑容漸少,威嚴卻一日勝過一日。
但對這些老臣,李世民並沒擺什麽架子,先是賜座賜茶,等他們都稍稍休息一陣,這才說起正事。
“這是洛陽剛上來的奏章,你們都看看吧!”
李世民一手端著茶,一手在案上輕輕點了一下,一個中年太監馬上快步走過來,小心的雙手將奏章托起,垂首退了幾步,轉身送到長孫無忌身前。
長孫無忌後來名列淩煙閣功臣第一,又是李世民姻親,地位自然不同,他第一個閱覽奏章,其他都沒有異議。長孫無忌一目十行的看完,臉色微變,轉手遞給了杜如晦。
幾位重臣一一閱後,之前的中年太監又過來將奏章取走,擺放在案前。李世民看著幾位重臣臉色變來變去,心裏覺得有些好笑,但他城府之深,早已經到了喜怒不形於之境,自然不會笑出來。
其實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老狐狸,就算這種奇詭的事情,也不可能讓他們人人變色,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們都是在跟自己演戲呢!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了。
身為臣子,若是整天喜怒不形於色……你心裏想什麽呢,是不是準備算計朕?臣子們不笨,人人都會在心裏揣摩聖意,自然會有意避免這種無意義的猜忌。
大家都在演戲,李世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好說破。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其實也是一種恭敬,一種隱晦表達忠誠的方式。
幾位大臣相互看了一眼,最後還是長孫無忌先說話:“陛下,此事還是交給袁道長吧!”
其它人也一一點頭,認為這種事交給袁天罡最是妥當。
李世民笑了笑,他自然知道這些臣子是怎麽想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
三個真實存在的神靈擺在麵前,讓這些整天把聖人之言掛在嘴上的文臣們怎麽說?說什麽?
無論怎麽說,說什麽,傳出去都是錯,都會被人曲解。
如此,說不如不說。
李世民其實也未必真想讓他們說什麽,隻是想借此平緩一下心情罷了。
楊朔!
第一時間,他就從奏章上描繪的事件和隨附的幾張畫像上認了出來,其中一人就是楊朔。
七年……
李世民麵上平靜,實則心裏激蕩無比。
若在七年前得了楊朔的消息,他必然會大喜過望。
但如今天下已定,他已經不再需要楊朔這種人的輔佐了。
“來人,傳旨……”
……
洛陽城這幾天很熱鬧,行人陡然增多。大街上隨處可見行人們在議論著神怪仙佛。
短短兩天,客棧已經住滿,人們甚至不得不趕腳去城外寺廟落腳。
孟津黃河的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有說是神仙現世的,也有說是妖怪成精的,還有的幹脆就杜撰出了一段妖人相戀,從而引來了天將棒打鴛鴦的故事。
這段故事簡單來說,就是黃河裏藏著精怪,修煉千年終於化形,來到人間後,很快愛上了一位官宦小姐,天上神仙不準妖精與凡人相愛,用昊天鏡找到了那個精怪,於是派出了手下仙將下凡收妖。
故事很簡陋,但卻很吸引人,一時間人們甚至分成了幾派,有說那妖精其情可憫的,也有說天上仙神不講道理的,還有的罵那官宦家小姐不知廉恥的,當然,也有些年輕姑娘,暗暗羨慕那位從未聽說過的小姐竟然這麽好命。
如今最緊俏的是什麽?
別的地方不好說,至少洛陽這邊,最緊俏的是當日那些親眼看到仙神的那些力把式們。
這些勞工也是有福,有人直接花錢請他們來洛陽城,為的就是聽他們親口說說當日的場景。
那些口齒靈活的直接就發了,一天不說上十幾場,根本不舍得迴家。
就算是嘴巴笨的,每天也能說上三場兩場,拿著賞錢後,不由感慨錢好賺。往日累死累活一個月,也不如這裏隨便說上一天故事。
真不知道,此事過後會有多少勞力轉行說書。
這天下午,茶樓裏客人們正在扯著嗓著的談論那妖怪與小姐的淒美愛情,兩個道士優哉遊哉的走了進來。
“呦,又來了倆降妖伏魔的高人!”有人看到兩位道士,馬上戲謔的說起了俏皮話,引得周圍人哄堂大笑。
兩個道士相視一眼,都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
一路從長安趕來,剛開始還好,可越是靠近洛陽,就見到了越多道士和尚。
一打聽,可不就像那位茶客說的一樣,都是來降妖伏魔的。
這二位不是別人,正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師徒二人。
李世民得到楊朔消息後,馬上下旨讓袁天罡師徒前往洛陽一探究竟,首先確認是否真的是楊朔,如果是最好能請他進京,如果不是,那就看情況而定。當然,若是發現有人以妖言惑眾,也可以直接拿下。
“師父啊,咱們直接去衙門多好,到時候隨便派倆人過去叫一聲就行了,用得著來這等小師弟?”
七年過去,現在的李淳風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小道士了,雖然一身道袍,可穿在他身卻已經有了淡淡的官威。
袁天罡雖然貴為國師,但其實並不管事,偶爾李世民想要問些什麽,才召他來聊一聊,平日裏他隻是靜心潛修,倒很是悠閑。
而李淳風不同,武德二年,傅仁均創《戊寅元曆》。由於《戊寅元曆》的一些計算方法有問題,頒行一年後,對日月食就屢報不準。
貞觀初年,李淳風上疏論《戊寅元曆》十有八事。李世民詔崔善為考核二家得失,結果李淳風的七條意見被采納。得到李世民讚賞支持,被授於授予將仕郎,掌太史局。
雖然不算什麽大官,但手底下畢竟管著不少人,所謂居移氣,養移體,時間一久,李淳風身上自然被養出了一絲官威。
當然了,他能跟誰耍威風,也沒法跟袁天罡耍威風。再者,相比起那微末小官,這師徒二人隻是為了更好的修煉卜算之術罷了。
袁天罡人過中年,不過他仍然與七年前一樣,一身簡單的道袍,腰上斜插著一根拂塵,看著跟道觀中避世修煉的道人沒什麽不同。
李淳風的話音剛落,袁天罡就朝他乜斜一眼,哼道:“你小子長進了?連神靈都敢使喚?”
“那有什麽?”李淳風不屑的一笑,左右看看,找到一張空著的桌前坐下,隨意點了兩個菜,打發走小二後,他才笑道:“使喚神靈有什麽罪,又不是弑神!”
“豁!膽子倒是不小,有本事等楊朔過來,你跟他說去?”袁天罡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娓娓道:“如今他就算還沒完全覺醒,也必然神力大進,勉強也算是神靈了。你敢對神靈不敬,就不怕上天降下天譴收了你?”
李淳風滯了一下,有些心虛的道:“老天爺才會那麽小氣呢,再怎麽說我也是他大師兄,當初要不是我把他從水裏救出來,他能有今天?切!這等大恩他要是忘了,那才叫忘恩負義呢,老天爺要是降下天譴,也應該是先劈他才對!”
“我怎麽惹你了,就讓老天爺劈我?”他話音剛落,楊朔的聲音就傳進了他耳中。
李淳風嚇了一跳,迴頭看去,就見不知什麽時候,楊朔已經站在他身後了,身邊一個粉雕玉琢人小蘿莉,正一臉不善的看著自己。
他麵無表情的迴身,看向袁天罡,不等說話,袁天罡已經一臉正色的訓斥道:“你身為大師兄,怎能一點師兄的樣子都沒有,竟然還在背後說師弟壞話?”
袁天罡說了兩句,痛心疾首的搖頭:“唉,這些年你不孝順師父也就罷了,沒想到竟然墮落得如此之快,看來公門之中好修行這句話說的不對啊!依為師看,你還是早些辭官,迴山中再修煉幾十年吧!”
事實上,他早早就發現了封若雲,隻是此刻陸南風就在這裏,他若想要強搶,恐怕馬上會迎來陸南風的反擊。
楊朔實在厭煩了這種打鬥,因此也願意給他一天時間。在此之前,他已經在封若雲身上留下了一絲印記,就算她逃到天涯海角,也別想逃出他的掌心。
如今他實力大增,帶著宓妃一晃身就沉入河底,神念一動,就沿著河底找到了直通洛陽的地下水域,他也不耽誤時間,當下駕起遁術,隻花了不到半柱香時間,就已經帶著宓妃到了洛陽城。
二人隨意找了一家客棧住了進去,楊朔正想要與宓妃說些什麽,宓妃已經用神念傳音給他:“咱們先不要說話,封若雲手下那個女人,應該是千裏眼和順風耳的後裔,咱們說什麽他們都可能聽到。”
楊朔微怔,點了點頭,不過他心裏實在好奇,也傳音道:“千裏眼和順風耳都是男神吧?怎麽會有他們共同的後裔?”
宓妃白了他一眼,傳音道:“神靈延續後裔又不是非要結合,隻要把血脈基因注入人體就行了。他們兩位是結義兄弟,感情至深,同時把基因注於一人體內,也不是什麽出奇的事。”
楊朔這才恍然。
接下來,二人也不再多說,各種休息。
這一天下來,就算是神靈也累的夠嗆,身體倒還好說,可是精神上的疲憊,就隻能靠休息來恢複了。
……
孟津黃河弄出了這麽在的動靜,官府自然會注意到,再加當地百姓人心惶惶,有些人甚至舉家外逃,黃河出神怪的傳言隻用了不到一天,就已經四麵開花,至少在洛陽附近,已經人盡皆知了。
不同於那些江湖騙子們耍的小手段,這一次,三神對峙,在黃河上空談判,許多人都是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掩蓋。
這麽大的事,當地官府哪敢隱瞞,幾乎在楊朔和陸南風談判的時候,官府就已經派出了八百裏快馬,連夜往京城報訊。
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天色剛亮,就第一時間就擺在了李世民的案頭。
這種消息,自然不好在廟堂上討論,所以李世民雖然心神震動,卻仍平靜的主持完朝會,這才召喚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幾人書房議事。
時隔九年,此時的李世民早已經不是當初豪爽熱情的秦王了,自登基後,他臉上笑容漸少,威嚴卻一日勝過一日。
但對這些老臣,李世民並沒擺什麽架子,先是賜座賜茶,等他們都稍稍休息一陣,這才說起正事。
“這是洛陽剛上來的奏章,你們都看看吧!”
李世民一手端著茶,一手在案上輕輕點了一下,一個中年太監馬上快步走過來,小心的雙手將奏章托起,垂首退了幾步,轉身送到長孫無忌身前。
長孫無忌後來名列淩煙閣功臣第一,又是李世民姻親,地位自然不同,他第一個閱覽奏章,其他都沒有異議。長孫無忌一目十行的看完,臉色微變,轉手遞給了杜如晦。
幾位重臣一一閱後,之前的中年太監又過來將奏章取走,擺放在案前。李世民看著幾位重臣臉色變來變去,心裏覺得有些好笑,但他城府之深,早已經到了喜怒不形於之境,自然不會笑出來。
其實這些人哪一個不是老狐狸,就算這種奇詭的事情,也不可能讓他們人人變色,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們都是在跟自己演戲呢!這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了。
身為臣子,若是整天喜怒不形於色……你心裏想什麽呢,是不是準備算計朕?臣子們不笨,人人都會在心裏揣摩聖意,自然會有意避免這種無意義的猜忌。
大家都在演戲,李世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好說破。畢竟從某種角度來講,這其實也是一種恭敬,一種隱晦表達忠誠的方式。
幾位大臣相互看了一眼,最後還是長孫無忌先說話:“陛下,此事還是交給袁道長吧!”
其它人也一一點頭,認為這種事交給袁天罡最是妥當。
李世民笑了笑,他自然知道這些臣子是怎麽想的。
子不語怪力亂神!
三個真實存在的神靈擺在麵前,讓這些整天把聖人之言掛在嘴上的文臣們怎麽說?說什麽?
無論怎麽說,說什麽,傳出去都是錯,都會被人曲解。
如此,說不如不說。
李世民其實也未必真想讓他們說什麽,隻是想借此平緩一下心情罷了。
楊朔!
第一時間,他就從奏章上描繪的事件和隨附的幾張畫像上認了出來,其中一人就是楊朔。
七年……
李世民麵上平靜,實則心裏激蕩無比。
若在七年前得了楊朔的消息,他必然會大喜過望。
但如今天下已定,他已經不再需要楊朔這種人的輔佐了。
“來人,傳旨……”
……
洛陽城這幾天很熱鬧,行人陡然增多。大街上隨處可見行人們在議論著神怪仙佛。
短短兩天,客棧已經住滿,人們甚至不得不趕腳去城外寺廟落腳。
孟津黃河的事已經傳得沸沸揚揚,有說是神仙現世的,也有說是妖怪成精的,還有的幹脆就杜撰出了一段妖人相戀,從而引來了天將棒打鴛鴦的故事。
這段故事簡單來說,就是黃河裏藏著精怪,修煉千年終於化形,來到人間後,很快愛上了一位官宦小姐,天上神仙不準妖精與凡人相愛,用昊天鏡找到了那個精怪,於是派出了手下仙將下凡收妖。
故事很簡陋,但卻很吸引人,一時間人們甚至分成了幾派,有說那妖精其情可憫的,也有說天上仙神不講道理的,還有的罵那官宦家小姐不知廉恥的,當然,也有些年輕姑娘,暗暗羨慕那位從未聽說過的小姐竟然這麽好命。
如今最緊俏的是什麽?
別的地方不好說,至少洛陽這邊,最緊俏的是當日那些親眼看到仙神的那些力把式們。
這些勞工也是有福,有人直接花錢請他們來洛陽城,為的就是聽他們親口說說當日的場景。
那些口齒靈活的直接就發了,一天不說上十幾場,根本不舍得迴家。
就算是嘴巴笨的,每天也能說上三場兩場,拿著賞錢後,不由感慨錢好賺。往日累死累活一個月,也不如這裏隨便說上一天故事。
真不知道,此事過後會有多少勞力轉行說書。
這天下午,茶樓裏客人們正在扯著嗓著的談論那妖怪與小姐的淒美愛情,兩個道士優哉遊哉的走了進來。
“呦,又來了倆降妖伏魔的高人!”有人看到兩位道士,馬上戲謔的說起了俏皮話,引得周圍人哄堂大笑。
兩個道士相視一眼,都露出一副無奈的表情。
一路從長安趕來,剛開始還好,可越是靠近洛陽,就見到了越多道士和尚。
一打聽,可不就像那位茶客說的一樣,都是來降妖伏魔的。
這二位不是別人,正是袁天罡和李淳風師徒二人。
李世民得到楊朔消息後,馬上下旨讓袁天罡師徒前往洛陽一探究竟,首先確認是否真的是楊朔,如果是最好能請他進京,如果不是,那就看情況而定。當然,若是發現有人以妖言惑眾,也可以直接拿下。
“師父啊,咱們直接去衙門多好,到時候隨便派倆人過去叫一聲就行了,用得著來這等小師弟?”
七年過去,現在的李淳風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小道士了,雖然一身道袍,可穿在他身卻已經有了淡淡的官威。
袁天罡雖然貴為國師,但其實並不管事,偶爾李世民想要問些什麽,才召他來聊一聊,平日裏他隻是靜心潛修,倒很是悠閑。
而李淳風不同,武德二年,傅仁均創《戊寅元曆》。由於《戊寅元曆》的一些計算方法有問題,頒行一年後,對日月食就屢報不準。
貞觀初年,李淳風上疏論《戊寅元曆》十有八事。李世民詔崔善為考核二家得失,結果李淳風的七條意見被采納。得到李世民讚賞支持,被授於授予將仕郎,掌太史局。
雖然不算什麽大官,但手底下畢竟管著不少人,所謂居移氣,養移體,時間一久,李淳風身上自然被養出了一絲官威。
當然了,他能跟誰耍威風,也沒法跟袁天罡耍威風。再者,相比起那微末小官,這師徒二人隻是為了更好的修煉卜算之術罷了。
袁天罡人過中年,不過他仍然與七年前一樣,一身簡單的道袍,腰上斜插著一根拂塵,看著跟道觀中避世修煉的道人沒什麽不同。
李淳風的話音剛落,袁天罡就朝他乜斜一眼,哼道:“你小子長進了?連神靈都敢使喚?”
“那有什麽?”李淳風不屑的一笑,左右看看,找到一張空著的桌前坐下,隨意點了兩個菜,打發走小二後,他才笑道:“使喚神靈有什麽罪,又不是弑神!”
“豁!膽子倒是不小,有本事等楊朔過來,你跟他說去?”袁天罡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娓娓道:“如今他就算還沒完全覺醒,也必然神力大進,勉強也算是神靈了。你敢對神靈不敬,就不怕上天降下天譴收了你?”
李淳風滯了一下,有些心虛的道:“老天爺才會那麽小氣呢,再怎麽說我也是他大師兄,當初要不是我把他從水裏救出來,他能有今天?切!這等大恩他要是忘了,那才叫忘恩負義呢,老天爺要是降下天譴,也應該是先劈他才對!”
“我怎麽惹你了,就讓老天爺劈我?”他話音剛落,楊朔的聲音就傳進了他耳中。
李淳風嚇了一跳,迴頭看去,就見不知什麽時候,楊朔已經站在他身後了,身邊一個粉雕玉琢人小蘿莉,正一臉不善的看著自己。
他麵無表情的迴身,看向袁天罡,不等說話,袁天罡已經一臉正色的訓斥道:“你身為大師兄,怎能一點師兄的樣子都沒有,竟然還在背後說師弟壞話?”
袁天罡說了兩句,痛心疾首的搖頭:“唉,這些年你不孝順師父也就罷了,沒想到竟然墮落得如此之快,看來公門之中好修行這句話說的不對啊!依為師看,你還是早些辭官,迴山中再修煉幾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