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外大軍雲集,旌旗招展,十萬大軍雖然分散各地部署,但所謂包圍自然不可能放鬆了城門,從遠處看去,密集的營帳密密麻麻,無邊無際。
軍營中不允喧嘩,特別是到了夜裏,除了巡邏的營哨外,更是禁止任何人出入。
李建成的輜重營位居大軍之後,洛陽城西三十餘裏外一處山前。
太子的大帳很普通,跟周圍營帳沒什麽不同,從外表看去灰撲撲的非常不起眼,四周的一些帳篷布置得不遠不近,裏麵除了一隊近衛駐紮外,其它的都空著沒有住人,帳篷裏麵除了放置著一些備用的軍械雜物,就是防火的沙袋和水桶。
種種布置,不但為了防止敵軍夜襲,同時還是為了防火,防營嘯。
沙場無情,隻要上了戰場,再勇武的人誰不能肯定就能活下來,即使再精銳的軍隊裏,軍卒也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沒有感情,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人命賤如犬,所有人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經年曆月下為,精神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恐懼,興奮,激動,惶恐……
各種雜亂的情緒根本不是一句軍法無情就能遏製得住的,這是人的本能。
白天尚好,有軍旗、軍鼓等物可以傳遞軍情,有軍法軍紀可以彈壓。可一到夜裏,除了類似點火為號外之類的粗淺手段外,沒有任何精準的傳訊手段能遠距離、大範圍的及時傳達,這種時候,若是有一處生亂,根本不及領軍將領反應過來,就會蔓延全軍,引發大範圍的騷亂。
尤其在大戰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將來的戰鬥中活下去。這種時候,將士們,特別是位於戰場一線的將士們,一個個幾乎都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但凡有一名士兵因噩夢尖叫,很可能就會令全營皆驚,要麽誤以為是被敵軍夜襲,拿起兵刃歇斯底裏的砍殺一切看得到的活人,要麽就是有些平日裏被欺負的士卒,趁亂報仇,以法不責重為底氣,煽動更大範圍的騷亂。
別以為大唐如何如何,這種事不會發生。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李唐實際上並沒有大義在身,說白了就是反賊,很多士兵要麽是強拉來的民夫壯丁,要麽就是原本嘯聚山林的盜匪,甚至還有些是從各地監牢裏放出來的罪犯惡棍。
盡管此時李唐已經有了改天換日氣象,但實際上,每個領兵出征的大將,心裏都在暗暗打鼓,特別是到了夜裏,更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疏忽。
李建成自然也清楚自家的形勢,也不敢在夜裏弄出大動靜來,他在自家大帳裏發了通火,又簡單商議了一陣如何尋找傳國玉璽,大家說來說去,最後商量出來的還是那個字——等。
現在這種情況,再著急也沒用,隻有等蕭後現蹤,然後出手搶奪一條路。
當然,光是等待李建成自然不會放心,見眾人商量不出辦法來,他隻能連連下令,一邊派人出去四處尋找蕭後的影蹤,同時又遣人迴長安探聽詳細消息。
眼看著天色漸暗,李建成也不敢多耽擱,見眾人都吃飽喝足了,馬上揮散了眾人,讓大家先去休息,其它的明日再議。
李建成對陸南風和李淳風非常優待,但畢竟是在軍中,不可能給他們準備單獨的居所,於是很自然的,他們師兄弟二人就被安排同另外兩名近衛擠住在一間帳篷裏。
至於為何是跟近衛住在一起,二人都沒問,事實也沒必要去問——無非防人之心罷了。
迴到營帳後,李淳風朝陸南風打了個招唿,往榻上一倒,幾息過後就打起了輕鼾。
陸南風麵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找了張床榻盤膝而坐,一邊修煉,一邊在心裏考慮之前封若雲對他說的話,心裏暗暗做著打算。
……
晨風清冷,朝陽初升。
山上悠然走下兩名道人,前麵一人年至中年,仙風道骨,頜下一縷清須隨風蕩漾,臉上幾乎時刻都掛著一副高深莫測的微笑。
另一人則是風華正茂,看起來十六七歲的少年,他唇紅膚白,眉清目秀,若非頭頂長發被理成了道髻,胸口也平如麵板,否則必會被人認做女子。
隻是他好像閑不住似的,一對清澈純淨的眸子異常靈活,左看右看,就是不看路。
而且他光看還不夠,一路行來,隻要眼前出現任何活物,他都要上前逗弄一番,不時有鬆鼠、野兔、落鳥一類的小動物被他驚得四處逃竄,搞得平靜的山徑小路兩旁,一陣雞飛狗跳。
這二人自然是袁天罡和楊朔師徒了。
說起來,這對師徒也挺有意思,一路從山上下來,二人之間竟然連一次交談都沒有。
袁天罡是要保持自己的高人架子,保持自己的神秘感,所以吐字如金,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而楊朔不說話的原因就簡單了,沒有共同語言。
相處了這麽久,楊朔也差不多看透了自己這位師父的底子了,除了有點算卦的本事外,就隻剩下裝模作樣了。
二人就這麽沉默著一路前行,差不多半個時辰過去,視線裏出現了一座寬闊得足以幾輛馬車並行的石橋。
此處距洛陽城已經不遠了,當初隋帝楊廣修洛陽東都,曾在此大興土木,所以進出城池的要道自然不會寒酸。
橋上有商旅行客來來往往,雖然正值戰亂,此間倒也熱鬧。
洛陽大戰,周圍百姓們能逃的幾乎都已經逃走了,但仍有一些人或是滯留不去,或是從遠方而來。
這種情況看似奇怪,其實也很正常,人心向利,就算是打仗,隻要是有利可圖,自然有人會願意冒險。
隻是畢竟不是太平時節,盡管有人願意冒險來往洛陽,可一個個臉上都繃著,做買賣的不敢大聲吆喝,路過的行人也腳步倉促,讓人不知不覺間就被肅殺的氛圍所影響。
楊朔遠遠的停下腳步,眉頭輕蹙。
他感知敏銳遠超常人,一般人到了這裏,隻會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可是他卻感覺到前方好像盤桓著一隻遠古兇獸,此時正張著鮮血淋漓的大嘴,等待獵物靠近,就一口吞下。
簡單來講,他感覺到了危險,前所未有的危險!
幾乎是瞬間,楊朔渾身上下無數根汗毛同時豎立,一股寒氣從尾椎湧了上來,令他身上肌肉都緊緊繃了起來。
袁天罡則是神色淡然,似乎一無所覺,也好像一切都不被他放在眼裏,他腳步不停,大模大樣往橋上走去。
就在這時,後邊大路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如悶雷般轟隆隆碾壓而來。
袁天罡下意識地停住腳步,往路邊一閃,楊朔也反應過來,連忙也朝路旁一讓,定睛往大路上瞧去,就見一隊鐵騎轟隆而來。
這隊鐵騎戰馬雄駿,盔明甲亮,虎賁之士二十餘人,手中握的都是鵝卵粗細的紅櫻大槍。
後邊也是二十餘人拱衛,中間一人卻隻著輕甲,看年紀不過雙十,英眉入鬢,麵目俊朗,身材頎長,英姿勃發。
袁天罡遠遠一看,便拂塵一揚,讚歎道:“此人儀表不凡,定是人中龍鳳!”
楊朔聽了不禁側目,眼中露出一絲鄙視,九分質疑。
袁天罡瞥見楊朔眼神,輕哼一聲,不悅道:“收起你那破眼神兒,為師既擅占卜、望氣,懂得相術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楊朔撇了撇嘴,悻悻的移開目光,再次望向那人。
他臉上不屑,但心裏對袁天罡在這方麵的本事還是服氣的。
已近洛陽,騎兵們放慢了馬蹄,到了近前一看,那年輕人竟是李世民,但奇怪的是,他身上穿的卻是隋軍的盔甲,楊朔不禁愕然。
袁天罡見是李世民,眼睛微亮,得意的看了楊朔一眼,賣弄道:“看吧,我就說此人不凡吧。”
此時,那大石橋下水麵之上,一艘小舟正緩緩駛來,船首站定一人,頭戴竹笠,身穿兩截衣,打著綁腿,顯得極是幹練。眼看將到橋頭,那人忽地抬起頭來,居然蒙著麵,竹笠下一雙濃眉,雙目炯炯有神地向橋上望來。
十餘騎勇士剛剛馳過石橋,李世民剛剛提馬上橋,來到橋中心,那船夫忽地大喝一聲,雙足用力一頓,就見那小船猛地一沉,壓得船下河水向四下一溢,扇形濺潑開來。
旋即那人就像離弦的利箭,衝天而起,直撲橋上。
他人在空中,雙掌一推,兩道烈焰如同怒龍一般唿嘯著撲向馬上的李世民。
李世民陡聞大喝,霍然抬頭向那撲出之人望去,眼見兩道火龍卷來,不由大吃一驚。
遭遇刺殺,他並不意外。
王世充、竇建德,李密、杜伏威、林仕弘……
有多少人想要他的性命,李世民自己都數不過來,甚至李唐內部,也並非人人喜歡他這位百戰百勝的秦王,恨不得他早死早好。
但是他想過會遭遇暗箭刺殺,也考慮過或許會麵對圖窮匕見的刺殺,甚至在酒菜飯食裏下毒等等手段,可他從沒想過,這世上有人會趨馭火焰對付自己。
這種手段,已非凡人所能擁有。
軍營中不允喧嘩,特別是到了夜裏,除了巡邏的營哨外,更是禁止任何人出入。
李建成的輜重營位居大軍之後,洛陽城西三十餘裏外一處山前。
太子的大帳很普通,跟周圍營帳沒什麽不同,從外表看去灰撲撲的非常不起眼,四周的一些帳篷布置得不遠不近,裏麵除了一隊近衛駐紮外,其它的都空著沒有住人,帳篷裏麵除了放置著一些備用的軍械雜物,就是防火的沙袋和水桶。
種種布置,不但為了防止敵軍夜襲,同時還是為了防火,防營嘯。
沙場無情,隻要上了戰場,再勇武的人誰不能肯定就能活下來,即使再精銳的軍隊裏,軍卒也不可能像機器一樣沒有感情,特別是在這個時代,人命賤如犬,所有人都是提心吊膽的過日子,經年曆月下為,精神上的壓力可想而知。
恐懼,興奮,激動,惶恐……
各種雜亂的情緒根本不是一句軍法無情就能遏製得住的,這是人的本能。
白天尚好,有軍旗、軍鼓等物可以傳遞軍情,有軍法軍紀可以彈壓。可一到夜裏,除了類似點火為號外之類的粗淺手段外,沒有任何精準的傳訊手段能遠距離、大範圍的及時傳達,這種時候,若是有一處生亂,根本不及領軍將領反應過來,就會蔓延全軍,引發大範圍的騷亂。
尤其在大戰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將來的戰鬥中活下去。這種時候,將士們,特別是位於戰場一線的將士們,一個個幾乎都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但凡有一名士兵因噩夢尖叫,很可能就會令全營皆驚,要麽誤以為是被敵軍夜襲,拿起兵刃歇斯底裏的砍殺一切看得到的活人,要麽就是有些平日裏被欺負的士卒,趁亂報仇,以法不責重為底氣,煽動更大範圍的騷亂。
別以為大唐如何如何,這種事不會發生。事實上,在這個時候,李唐實際上並沒有大義在身,說白了就是反賊,很多士兵要麽是強拉來的民夫壯丁,要麽就是原本嘯聚山林的盜匪,甚至還有些是從各地監牢裏放出來的罪犯惡棍。
盡管此時李唐已經有了改天換日氣象,但實際上,每個領兵出征的大將,心裏都在暗暗打鼓,特別是到了夜裏,更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疏忽。
李建成自然也清楚自家的形勢,也不敢在夜裏弄出大動靜來,他在自家大帳裏發了通火,又簡單商議了一陣如何尋找傳國玉璽,大家說來說去,最後商量出來的還是那個字——等。
現在這種情況,再著急也沒用,隻有等蕭後現蹤,然後出手搶奪一條路。
當然,光是等待李建成自然不會放心,見眾人商量不出辦法來,他隻能連連下令,一邊派人出去四處尋找蕭後的影蹤,同時又遣人迴長安探聽詳細消息。
眼看著天色漸暗,李建成也不敢多耽擱,見眾人都吃飽喝足了,馬上揮散了眾人,讓大家先去休息,其它的明日再議。
李建成對陸南風和李淳風非常優待,但畢竟是在軍中,不可能給他們準備單獨的居所,於是很自然的,他們師兄弟二人就被安排同另外兩名近衛擠住在一間帳篷裏。
至於為何是跟近衛住在一起,二人都沒問,事實也沒必要去問——無非防人之心罷了。
迴到營帳後,李淳風朝陸南風打了個招唿,往榻上一倒,幾息過後就打起了輕鼾。
陸南風麵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找了張床榻盤膝而坐,一邊修煉,一邊在心裏考慮之前封若雲對他說的話,心裏暗暗做著打算。
……
晨風清冷,朝陽初升。
山上悠然走下兩名道人,前麵一人年至中年,仙風道骨,頜下一縷清須隨風蕩漾,臉上幾乎時刻都掛著一副高深莫測的微笑。
另一人則是風華正茂,看起來十六七歲的少年,他唇紅膚白,眉清目秀,若非頭頂長發被理成了道髻,胸口也平如麵板,否則必會被人認做女子。
隻是他好像閑不住似的,一對清澈純淨的眸子異常靈活,左看右看,就是不看路。
而且他光看還不夠,一路行來,隻要眼前出現任何活物,他都要上前逗弄一番,不時有鬆鼠、野兔、落鳥一類的小動物被他驚得四處逃竄,搞得平靜的山徑小路兩旁,一陣雞飛狗跳。
這二人自然是袁天罡和楊朔師徒了。
說起來,這對師徒也挺有意思,一路從山上下來,二人之間竟然連一次交談都沒有。
袁天罡是要保持自己的高人架子,保持自己的神秘感,所以吐字如金,能不說話就不說話。而楊朔不說話的原因就簡單了,沒有共同語言。
相處了這麽久,楊朔也差不多看透了自己這位師父的底子了,除了有點算卦的本事外,就隻剩下裝模作樣了。
二人就這麽沉默著一路前行,差不多半個時辰過去,視線裏出現了一座寬闊得足以幾輛馬車並行的石橋。
此處距洛陽城已經不遠了,當初隋帝楊廣修洛陽東都,曾在此大興土木,所以進出城池的要道自然不會寒酸。
橋上有商旅行客來來往往,雖然正值戰亂,此間倒也熱鬧。
洛陽大戰,周圍百姓們能逃的幾乎都已經逃走了,但仍有一些人或是滯留不去,或是從遠方而來。
這種情況看似奇怪,其實也很正常,人心向利,就算是打仗,隻要是有利可圖,自然有人會願意冒險。
隻是畢竟不是太平時節,盡管有人願意冒險來往洛陽,可一個個臉上都繃著,做買賣的不敢大聲吆喝,路過的行人也腳步倉促,讓人不知不覺間就被肅殺的氛圍所影響。
楊朔遠遠的停下腳步,眉頭輕蹙。
他感知敏銳遠超常人,一般人到了這裏,隻會感覺到氣氛有些不對勁,可是他卻感覺到前方好像盤桓著一隻遠古兇獸,此時正張著鮮血淋漓的大嘴,等待獵物靠近,就一口吞下。
簡單來講,他感覺到了危險,前所未有的危險!
幾乎是瞬間,楊朔渾身上下無數根汗毛同時豎立,一股寒氣從尾椎湧了上來,令他身上肌肉都緊緊繃了起來。
袁天罡則是神色淡然,似乎一無所覺,也好像一切都不被他放在眼裏,他腳步不停,大模大樣往橋上走去。
就在這時,後邊大路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如悶雷般轟隆隆碾壓而來。
袁天罡下意識地停住腳步,往路邊一閃,楊朔也反應過來,連忙也朝路旁一讓,定睛往大路上瞧去,就見一隊鐵騎轟隆而來。
這隊鐵騎戰馬雄駿,盔明甲亮,虎賁之士二十餘人,手中握的都是鵝卵粗細的紅櫻大槍。
後邊也是二十餘人拱衛,中間一人卻隻著輕甲,看年紀不過雙十,英眉入鬢,麵目俊朗,身材頎長,英姿勃發。
袁天罡遠遠一看,便拂塵一揚,讚歎道:“此人儀表不凡,定是人中龍鳳!”
楊朔聽了不禁側目,眼中露出一絲鄙視,九分質疑。
袁天罡瞥見楊朔眼神,輕哼一聲,不悅道:“收起你那破眼神兒,為師既擅占卜、望氣,懂得相術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楊朔撇了撇嘴,悻悻的移開目光,再次望向那人。
他臉上不屑,但心裏對袁天罡在這方麵的本事還是服氣的。
已近洛陽,騎兵們放慢了馬蹄,到了近前一看,那年輕人竟是李世民,但奇怪的是,他身上穿的卻是隋軍的盔甲,楊朔不禁愕然。
袁天罡見是李世民,眼睛微亮,得意的看了楊朔一眼,賣弄道:“看吧,我就說此人不凡吧。”
此時,那大石橋下水麵之上,一艘小舟正緩緩駛來,船首站定一人,頭戴竹笠,身穿兩截衣,打著綁腿,顯得極是幹練。眼看將到橋頭,那人忽地抬起頭來,居然蒙著麵,竹笠下一雙濃眉,雙目炯炯有神地向橋上望來。
十餘騎勇士剛剛馳過石橋,李世民剛剛提馬上橋,來到橋中心,那船夫忽地大喝一聲,雙足用力一頓,就見那小船猛地一沉,壓得船下河水向四下一溢,扇形濺潑開來。
旋即那人就像離弦的利箭,衝天而起,直撲橋上。
他人在空中,雙掌一推,兩道烈焰如同怒龍一般唿嘯著撲向馬上的李世民。
李世民陡聞大喝,霍然抬頭向那撲出之人望去,眼見兩道火龍卷來,不由大吃一驚。
遭遇刺殺,他並不意外。
王世充、竇建德,李密、杜伏威、林仕弘……
有多少人想要他的性命,李世民自己都數不過來,甚至李唐內部,也並非人人喜歡他這位百戰百勝的秦王,恨不得他早死早好。
但是他想過會遭遇暗箭刺殺,也考慮過或許會麵對圖窮匕見的刺殺,甚至在酒菜飯食裏下毒等等手段,可他從沒想過,這世上有人會趨馭火焰對付自己。
這種手段,已非凡人所能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