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林的反映速度比我稍微快一些,他一看到蛇尾朝他掃去,立即拔出工兵鏟,並將其擋在了腹部。
蛇尾不偏不倚地掃在了工兵鏟上,吳林吃不住這道巨力,頓時被掃飛,脫手而出的工兵鏟已經被撞到彎折變形。
迴想第一次我被打中的時候,蛇尾似乎也掃中了我的腹部,如果上一次我沒有俯身躲避的話,蛇尾落點也應該在我的腹部上。
確切地說,它的目標,是我凝煉念力時常常會用到的中丹田。
隱藏在水中的東西,似乎是怕我和吳林施展術法,所以才朝著丹田打。
吳林在水中快速飛馳著,我站在原地思考對策,並沒有移動,可蛇尾卻忽地出現在我身側,它一出現,就迅速朝我掃來,這一次它的目標,依舊是我的中丹田。
隻可惜即便我知道它要打哪,但礙於它的速度實在太快,我也無法做出規避動作,隻能迅速繃緊腹肌,硬挨了這一下。
被這玩意兒掃中,那感覺就跟被二爺打上一拳差不多,得虧我現在是鋼骨體質,要不然腹腔裏的內髒連同腰椎全都保不住。
被蛇尾掃中以後,我的身子也像是被狂風撩起的樹葉一樣,急速朝吳林那邊飛了過去。
剛才吳林迅速移動時,蛇尾轉而攻擊我,我們倆一同飛馳的檔口,蛇尾卻沒有再次出現。
我仔細迴想先前兩次蛇尾出現時的情景,第一次它出現的時候,我還在盤旋,看不清周圍的清醒,但能感覺到,它出現的瞬間,嵐焰的光芒好像格外亮。
第二次我被擊中的時候,我也在移動,而且身處在嵐焰的火光覆蓋區中。
想到這兒我才反應過來,蛇尾是否攻擊我們,和我們是否移動無關,但和我們是否出現在嵐焰的覆蓋區中有關。
我迅速朝著身下看去,發現我和吳林此時已離開了湖底的中心區域。
隻有湖底中心區域下方有嵐焰灼燒,其他區域隻能看到我凝造出來的冰層,卻不見紫、橙兩色光芒閃爍。
迴想一下,嵐焰覆蓋區的大小,正好和湖麵上得藍光麵積對應起來。
水下能唿吸,紫、橙兩色光芒穿透無色的湖水以後,竟然雙雙變成了藍色,這確實和表世界有著巨大的差異。
這是一個和表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而一個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怪物,是如何得知,表世界的一部分修行者需要通過丹田來凝煉念力,如果它不是早就知道這一點,絕不會一直攻擊我和吳林的中丹田。
它和表世界的修行者,尤其是中原的修行者之間,一定有過某些交集。
腦海中迅速迴閃過這些想法以後,我心裏大概有了一些計較。
吳林大概是擔心湯剡和馬姐他們的安危,身形剛一穩住,就擺動四肢朝嵐焰的覆蓋區遊去,我立即探出手,一把將他拉住,正好也借著他的力道讓自己停下來。
吳林皺一皺眉,用不解的目光看著我。
由於擔心我們兩個的心聲會被相柳聽到,我沒說話,隻是拍拍他的後背,示意他安靜地觀察梁子他們那邊的情況。
蛇尾突現之後,梁子他們三個都不敢妄動,一個個安靜地站在原地,保持著警戒狀態。
由於他們正處在嵐焰上方,那地方很亮,我和吳林能夠清晰地看到那裏發生的任何事情。
一分鍾過去、三分鍾過去、五分鍾過去……蛇尾一直沒有出現。
看來我猜的沒錯,我和吳林之所以受到攻擊,是因為相柳將我們錯認成了其他人。
它很可能將我們錯當成了當年的大禹。
以前我就一直懷疑,吳林很可能也是大禹留在天命的一道精魄,而如今發生的事,幾乎可以完美地印證我的想法。
現在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麽當初吳林會從羅中行手中救下老左了,因為我們這些身藏大禹精魄的人,都有著極強的共情,我們是絕不允許對方死在自己眼前的,從感覺上來說,看著對方喪命,和眼睜睜看著自己死亡沒有任何區別。
既然相柳對梁子等人沒興趣,我和吳林就不用急著迴去救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馬姐拿走靈骨,確實對石台上的法陣造成了一些影響,這導致相柳的力量得到了解放,但沒有完全解放,要是它徹底活過來,我們這幫人隻有被秒殺的命,哪能支撐到現在?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利用石台裏的法陣,將相柳重新壓製住。
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剛進裏世界不久見到的那座石山,既然山石組成的圖騰可以擋住瘋狂的裏世界生靈,那它應該也可以用來壓製相柳,至少能夠防止它隨意離開這口湖泊。
我仔細迴想圖騰的種種細節,以及從石台縫隙裏看到的那幾條靈骨。
從靈骨的排列方式來看,它們確確實實能和圖騰局部的一些紋路匹配起來。
石台內部,有極大幾率存在一個和石山一模一樣的法陣。
隻不過相柳的力量太大,普通的圖騰已經無法壓製住它,所以大禹才用靈骨將圖騰升級成一道鎮邪陣。
嗯,應該是這樣沒錯。
現在我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為石台中已出現殘缺的法陣提供加持。
要是老左和梁厚載在這兒就好了,他們兩個對上古巫術都研究得比較透,應該能輕鬆破解圖騰中的玄機,但眼下我也隻能靠自己了。
據我所知,在上古時代得巫術承襲過程中,巫鹹早於伏羲,伏羲早於大禹,換言之大禹所用的巫術,應該是以伏羲八卦為基礎的。
作為從古至今一脈相傳的術法基礎,八卦從被伏羲創立的那天開始,八個卦形就沒有出現過太大的變化。
至於卦意、卦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解釋,但萬變不離其宗,因為這東西的真正含義其實並不能用我們的語言去籠統地概括,每一道卦都容納了萬川易換、天地輪迴的精髓,可意會,卻無法言傳。
所以不管是誰總結出的卦意、卦象,都對,但也都不全對。
越是這樣的東西,就越是容易在曆史的長河中存留下來,因為你隻要多看它幾眼,記住它大體的樣子,就永遠無法忘掉它。
無忘,正是世代延傳的關鍵所在。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大禹所用的伏羲八卦,和空雲道長手記中的伏羲八卦,原就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誠然,我看不穿圖騰中蘊藏的所有玄機,但我嚐試著將八卦易理嵌套到圖騰的構圖中去,果然發現了一些門道。
仔細迴想石山的樣子,每一根用來搭山的石頭都是一頭窄、一頭寬,乍看就像一個個用來指明方向的箭頭一樣,但每一根石頭所指的方向似乎都是無需的。
我記得,馬姐拿走那根靈骨,如果放在整個圖騰中,應該位於圖騰的中間偏上的位置,石尖所指的方向,則是正右偏上,在先天八卦中,這個方位位於兌、離之間,兌為澤,離為火,澤火合卦,為革卦。
照著這樣的思路,我試著去匹配每一根砌山石的走向,發現這些石頭竟能形成一個三十二卦的小循環,三十二,正好是六十四卦的半數。
而後我又試以每六條砌山石做爻,以箭頭在上為陽爻,箭頭在下的為陰爻的方式配卦,很快便將所有砌山石配成出了另外三十二卦的小循環。
前三十二卦的循環次數,恰恰是後三十二卦循環次數的六倍。
我不相信這是單純的巧合,所以便暫時確認了圖騰中蘊含的規律。
隨後我又仔細迴想靈骨上蘊含的靈韻,這些靈韻說白了也是以陰陽二炁混合而成的,隻不過有些靈骨中的陰氣更重一些,有些則陽氣更重一些,但其陰陽分配規律,並不按照六十四卦卦象中的陰陽爻比例來配比。
仔細迴想的話,先前我看到的拿幾條靈骨,分別應對六十四卦中的革卦、履卦……渙卦、剝卦和……革卦,對,我確實看到了兩個對應革卦卦位的靈骨。
想到這兒,我恨不能喊一聲“天助我也。”,不過還是忍住了。
馬姐拿走的那根靈骨帶有怎樣的炁場,我不太清楚,但我記得,另一根革卦骨上帶的炁場,應該是一分精陽,九分純陰。
陽為首、陰為底,中間陰陽兩炁均勻混合在一起,幾乎不分彼此。
我深吸一口氣,朝吳林遞去心聲:“吳林,咱們得迴到嵐焰覆蓋的那片區域裏去。”
吳林轉過臉來看著我:“你想出對策了。”
“算是吧,我不確保這個計劃成功,但確實值得一試。另外,得麻煩你扛我迴去。”
吳林二話沒說,一把扯住我的背包,帶著我朝著被嵐焰照亮的地方遊去。
我先召出業風,加固湖底冰層,而後便沉下心來,全身關注地凝煉念力,調和炁場。
早年間我必須在血液中調和出固定比例的炁場才能夠催動幽冥通寶,所以調製九陰一陽對我來說不算太難,但我必須保證調配出的炁量與靈骨上的炁量完全一致,這就有難度了。
(本章完)
蛇尾不偏不倚地掃在了工兵鏟上,吳林吃不住這道巨力,頓時被掃飛,脫手而出的工兵鏟已經被撞到彎折變形。
迴想第一次我被打中的時候,蛇尾似乎也掃中了我的腹部,如果上一次我沒有俯身躲避的話,蛇尾落點也應該在我的腹部上。
確切地說,它的目標,是我凝煉念力時常常會用到的中丹田。
隱藏在水中的東西,似乎是怕我和吳林施展術法,所以才朝著丹田打。
吳林在水中快速飛馳著,我站在原地思考對策,並沒有移動,可蛇尾卻忽地出現在我身側,它一出現,就迅速朝我掃來,這一次它的目標,依舊是我的中丹田。
隻可惜即便我知道它要打哪,但礙於它的速度實在太快,我也無法做出規避動作,隻能迅速繃緊腹肌,硬挨了這一下。
被這玩意兒掃中,那感覺就跟被二爺打上一拳差不多,得虧我現在是鋼骨體質,要不然腹腔裏的內髒連同腰椎全都保不住。
被蛇尾掃中以後,我的身子也像是被狂風撩起的樹葉一樣,急速朝吳林那邊飛了過去。
剛才吳林迅速移動時,蛇尾轉而攻擊我,我們倆一同飛馳的檔口,蛇尾卻沒有再次出現。
我仔細迴想先前兩次蛇尾出現時的情景,第一次它出現的時候,我還在盤旋,看不清周圍的清醒,但能感覺到,它出現的瞬間,嵐焰的光芒好像格外亮。
第二次我被擊中的時候,我也在移動,而且身處在嵐焰的火光覆蓋區中。
想到這兒我才反應過來,蛇尾是否攻擊我們,和我們是否移動無關,但和我們是否出現在嵐焰的覆蓋區中有關。
我迅速朝著身下看去,發現我和吳林此時已離開了湖底的中心區域。
隻有湖底中心區域下方有嵐焰灼燒,其他區域隻能看到我凝造出來的冰層,卻不見紫、橙兩色光芒閃爍。
迴想一下,嵐焰覆蓋區的大小,正好和湖麵上得藍光麵積對應起來。
水下能唿吸,紫、橙兩色光芒穿透無色的湖水以後,竟然雙雙變成了藍色,這確實和表世界有著巨大的差異。
這是一個和表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而一個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怪物,是如何得知,表世界的一部分修行者需要通過丹田來凝煉念力,如果它不是早就知道這一點,絕不會一直攻擊我和吳林的中丹田。
它和表世界的修行者,尤其是中原的修行者之間,一定有過某些交集。
腦海中迅速迴閃過這些想法以後,我心裏大概有了一些計較。
吳林大概是擔心湯剡和馬姐他們的安危,身形剛一穩住,就擺動四肢朝嵐焰的覆蓋區遊去,我立即探出手,一把將他拉住,正好也借著他的力道讓自己停下來。
吳林皺一皺眉,用不解的目光看著我。
由於擔心我們兩個的心聲會被相柳聽到,我沒說話,隻是拍拍他的後背,示意他安靜地觀察梁子他們那邊的情況。
蛇尾突現之後,梁子他們三個都不敢妄動,一個個安靜地站在原地,保持著警戒狀態。
由於他們正處在嵐焰上方,那地方很亮,我和吳林能夠清晰地看到那裏發生的任何事情。
一分鍾過去、三分鍾過去、五分鍾過去……蛇尾一直沒有出現。
看來我猜的沒錯,我和吳林之所以受到攻擊,是因為相柳將我們錯認成了其他人。
它很可能將我們錯當成了當年的大禹。
以前我就一直懷疑,吳林很可能也是大禹留在天命的一道精魄,而如今發生的事,幾乎可以完美地印證我的想法。
現在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麽當初吳林會從羅中行手中救下老左了,因為我們這些身藏大禹精魄的人,都有著極強的共情,我們是絕不允許對方死在自己眼前的,從感覺上來說,看著對方喪命,和眼睜睜看著自己死亡沒有任何區別。
既然相柳對梁子等人沒興趣,我和吳林就不用急著迴去救場。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馬姐拿走靈骨,確實對石台上的法陣造成了一些影響,這導致相柳的力量得到了解放,但沒有完全解放,要是它徹底活過來,我們這幫人隻有被秒殺的命,哪能支撐到現在?
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如何利用石台裏的法陣,將相柳重新壓製住。
這時候,我突然想起了剛進裏世界不久見到的那座石山,既然山石組成的圖騰可以擋住瘋狂的裏世界生靈,那它應該也可以用來壓製相柳,至少能夠防止它隨意離開這口湖泊。
我仔細迴想圖騰的種種細節,以及從石台縫隙裏看到的那幾條靈骨。
從靈骨的排列方式來看,它們確確實實能和圖騰局部的一些紋路匹配起來。
石台內部,有極大幾率存在一個和石山一模一樣的法陣。
隻不過相柳的力量太大,普通的圖騰已經無法壓製住它,所以大禹才用靈骨將圖騰升級成一道鎮邪陣。
嗯,應該是這樣沒錯。
現在我需要找到一個切入點,為石台中已出現殘缺的法陣提供加持。
要是老左和梁厚載在這兒就好了,他們兩個對上古巫術都研究得比較透,應該能輕鬆破解圖騰中的玄機,但眼下我也隻能靠自己了。
據我所知,在上古時代得巫術承襲過程中,巫鹹早於伏羲,伏羲早於大禹,換言之大禹所用的巫術,應該是以伏羲八卦為基礎的。
作為從古至今一脈相傳的術法基礎,八卦從被伏羲創立的那天開始,八個卦形就沒有出現過太大的變化。
至於卦意、卦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解釋,但萬變不離其宗,因為這東西的真正含義其實並不能用我們的語言去籠統地概括,每一道卦都容納了萬川易換、天地輪迴的精髓,可意會,卻無法言傳。
所以不管是誰總結出的卦意、卦象,都對,但也都不全對。
越是這樣的東西,就越是容易在曆史的長河中存留下來,因為你隻要多看它幾眼,記住它大體的樣子,就永遠無法忘掉它。
無忘,正是世代延傳的關鍵所在。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大禹所用的伏羲八卦,和空雲道長手記中的伏羲八卦,原就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誠然,我看不穿圖騰中蘊藏的所有玄機,但我嚐試著將八卦易理嵌套到圖騰的構圖中去,果然發現了一些門道。
仔細迴想石山的樣子,每一根用來搭山的石頭都是一頭窄、一頭寬,乍看就像一個個用來指明方向的箭頭一樣,但每一根石頭所指的方向似乎都是無需的。
我記得,馬姐拿走那根靈骨,如果放在整個圖騰中,應該位於圖騰的中間偏上的位置,石尖所指的方向,則是正右偏上,在先天八卦中,這個方位位於兌、離之間,兌為澤,離為火,澤火合卦,為革卦。
照著這樣的思路,我試著去匹配每一根砌山石的走向,發現這些石頭竟能形成一個三十二卦的小循環,三十二,正好是六十四卦的半數。
而後我又試以每六條砌山石做爻,以箭頭在上為陽爻,箭頭在下的為陰爻的方式配卦,很快便將所有砌山石配成出了另外三十二卦的小循環。
前三十二卦的循環次數,恰恰是後三十二卦循環次數的六倍。
我不相信這是單純的巧合,所以便暫時確認了圖騰中蘊含的規律。
隨後我又仔細迴想靈骨上蘊含的靈韻,這些靈韻說白了也是以陰陽二炁混合而成的,隻不過有些靈骨中的陰氣更重一些,有些則陽氣更重一些,但其陰陽分配規律,並不按照六十四卦卦象中的陰陽爻比例來配比。
仔細迴想的話,先前我看到的拿幾條靈骨,分別應對六十四卦中的革卦、履卦……渙卦、剝卦和……革卦,對,我確實看到了兩個對應革卦卦位的靈骨。
想到這兒,我恨不能喊一聲“天助我也。”,不過還是忍住了。
馬姐拿走的那根靈骨帶有怎樣的炁場,我不太清楚,但我記得,另一根革卦骨上帶的炁場,應該是一分精陽,九分純陰。
陽為首、陰為底,中間陰陽兩炁均勻混合在一起,幾乎不分彼此。
我深吸一口氣,朝吳林遞去心聲:“吳林,咱們得迴到嵐焰覆蓋的那片區域裏去。”
吳林轉過臉來看著我:“你想出對策了。”
“算是吧,我不確保這個計劃成功,但確實值得一試。另外,得麻煩你扛我迴去。”
吳林二話沒說,一把扯住我的背包,帶著我朝著被嵐焰照亮的地方遊去。
我先召出業風,加固湖底冰層,而後便沉下心來,全身關注地凝煉念力,調和炁場。
早年間我必須在血液中調和出固定比例的炁場才能夠催動幽冥通寶,所以調製九陰一陽對我來說不算太難,但我必須保證調配出的炁量與靈骨上的炁量完全一致,這就有難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