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就不公平吧,反正本來我也沒指望他能公平。
偃雨拿出來的這件八寶盒確實是件罕見的寶物,先不說裏頭布置了怎樣的機巧,光是那精細的做工就能讓它價值連城。
這個盒子應該是隋唐年間的產物,之後又經曆過後人多次翻新,比如現在鑲嵌在盒麵上的金絲銀線,就是清末民初時鑲刻上去的。而盒蓋上的四個烏銅嵌扣,則是北宋中期嵌上去的。
既然這東西能被後人曆次翻修,足以說明幾個很關鍵的問題。
第一,這個八寶盒子對於木人穀來說很重要,所以才能從隋唐年間一直使用到現在。
第二,這東西的使用頻率應該相當高,導致折舊很快,所以才要一邊一邊的翻修。
第三,木人穀的後人應該是無法造出同樣的東西來的,要麽是失去了製造同類物品的傳承,要麽,就是如今已找不到打造八寶盒所用的材料。
綜合這三點來考慮,這個盒子應該是個工具箱,要麽本身就是一件工具,而木人穀的機巧傳承,有可能在隋唐之後就開始沒落了。
我一邊反複盤算著這些,一邊拿出鈴錘,在八寶盒上反複敲了幾下。
都說天下機巧出魯班,但由於偃師生活的年代比魯班還早了五百年,木人穀的機關術,恐怕和我熟知的機關術有著很大的區別。
可不管怎麽變,總歸萬變不離其宗,但凡機關,無非就是由鉤、齒、筋、扣、符這一類東西組合起來的,就算偃師再厲害,恐怕也離不開這個範疇。
當我用鈴錘反複敲打過八寶盒之後,我發現自己想得還是太簡單了。
從鈴錘中傳來的聲音非常的悶,而且很澀,八寶盒裏就好像塞滿了被烤化的牛筋一樣,這些筋胡亂堆積在一起,似乎毫無章法。
我能夠破解那些極端複雜的機關,是因為不管它們再怎麽複雜,我總是能找出其中的規律,可眼下,我卻發現自己看不透這個八寶盒子。
偃雨大概是看出我麵有難色,就在一旁笑:“解不開也沒關係,我手裏的這個八寶盒,從古至今,還沒有木人穀外頭的人能解開呢。”
我沒搭理他,隻是將八寶盒子拿起來,仔細觀察了一下盒麵。
先前我已經說過了,這東西因為經常被使用,折舊非常快,即便木人穀的後人經常對它進行翻修,但盒麵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破裂的痕跡,盒蓋上的烏銅嵌釘其實就是用來收攏裂口的補丁,要是把這兩枚嵌釘拔下來,八寶盒的盒蓋就整個裂開了。
想到這,我就從工具箱裏拿出一種叫做反錨的小工具,這東西是專門拿來拆嵌釘這一類的東西的,非常好用。
為防盒蓋直接裂開,我盡量放輕了手上的力道,一點點地用反錨將嵌釘給掏了出來。
一看我對著嵌釘使勁,偃雨的臉色就變得有些緊張了,不過他還是沒阻止我,看樣子,他對於這間祖傳的八寶盒,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說來也是,如果拆下兩顆嵌釘,盒蓋就能裂開,那木人穀祖傳的這一方八寶盒也太容易對付了。
所以我隻拆了一個嵌釘就停了手,隨後便靠著鬼眼,觀察盒子內部的具體布置。
嵌釘被拆下以後,盒蓋隻留下了兩個芝麻粒大的小孔,加上盒子裏很黑,如果沒有鬼眼,還真看不到裏頭的光景。
偃雨見我停了手,就笑嗬嗬地說:“怎麽不拆了?是不是打算認輸了?”
我依然沒搭理他。
從嵌口看進去,就見盒子內部確實壓了一塊很厚的皮膠,看不出這塊皮膠到底是什麽東西,有點像軟化的琥珀,也有點像烤幹的樹膠。
明顯可以看到,膠層下方確實能顯現出一些小型工具的影子,而在膠層內,還裹著一些輪齒和針鉤,由於被膠層阻擋了視線,看不出那些東西組合成了什麽樣子,但大致能猜出來,那應該是盒子裏的防禦性布置,一旦向前啟盒,它們就會發動。
我慢慢移動視線,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了膠曾左側的一片黑影處。
那裏囤積了大量機關構件,才最終形成了這麽一片陰影。
我猜測,那裏應該就是八寶盒的開啟裝置。
為了印證這個想法,我特意將靠近陰影的盒麵轉到了自己臉前,並裝模作樣地觀察著這一段盒麵。
果然,偃雨的表情頓時變得有點凝重,顯然在擔心什麽。
我從工具箱裏拿出一條很細的鉤針,從嵌釘留下的洞口中將針順進去,又用帶著彎勾的針尖一點一點將陰影區域的膠層勾開。
膠層這麽一開口,我就感覺到了一股很弱的靈韻。
看樣子,這個盒子上加持了某種術法。
我要是沒估計錯,這道術法應該也是一種在古代比較常見的驗血陣,也就是說,隻有帶有偃家血脈的人才能將通過陣法的考驗,將八寶盒輕鬆開啟。
怪不得偃雨這麽自信,我不是偃家人,想從外部開啟這個盒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現在我已經將鉤針探入了盒內,隻要找到最關鍵的那道鎖扣,就算不去觸動陣法,依然能將八寶盒子打開。
之後我就仔細觀察了一下驗血陣附近的機關構造,最終一堆木齒下找到了那個隻有芝麻粒大小的別扣。
我將手壓得穩一些,小心將鉤針探入木齒間的縫隙,先是輕輕一推,隨後輕一拉,就將那個別扣給拉開了。
在八寶盒發出“哢噠”一聲輕響的同時,我已經抽出鉤針,而在下一個瞬間,盒蓋就輕快地彈開了。
蓋子這麽一開,盒子裏的膠層大麵積接觸空氣,立即像卷簾子一樣,朝著一個方向迥了過去,保存在八寶盒中的各種工具也全都現了真容。
偃雨仿佛是不想讓我看到盒子裏的東西,立即衝過來將八寶盒搶。
他哪知道鬼眼的厲害,還以為隻要將八寶盒藏在身後,我就看不到裏頭的東西了,不過我大略看了一下,那個盒子裏有的東西,我的工具盒裏基本都有了。
之前還一語不發的吳林這會兒也冷冰冰地開了口:“怎麽樣,認輸了吧?”
偃雨一臉的不服和火躁:“說好了三盤兩勝,你們才贏了一盤,早著呢!”
我估計他原本就沒想到我能將八寶盒打開,從他那火躁無比的口氣中,還能聽出一點驚慌失措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比試了,我來現場製造機巧,偃雨來破解。
鑒於我和吳林的時間都比較精貴,讓我花大功夫去造機巧,再讓偃雨花費大量時間去破解,顯然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我很快做出了決定:“第二局不用比了,我認輸,咱們直接進第三輪吧。”
偃雨頓時有點懵:“你要認輸?”
我說:“確切地說我要趕時間,趕緊的吧,別浪費時間。”
聽我這麽一說,偃雨又火了:“你這是看不起人!你以為我們偃家的機巧術,一定會輸……”
我壓根也懶得聽他囉嗦,於是擺擺手:“沒有看不起你,剛才破解那個八寶盒,著實花了我不少力氣,木人穀機關術果然名不虛傳啊,就算是和公輸班比,恐怕也一點不虛。不過哥們,我真的趕時間,讓我就地布置個機巧出來,實在太耗精力了。”
這番話我也算是說得不卑不亢,沒有淩駕於人的意思,也沒有心虛的意思,因為木人穀的機關術確實厲害,我沒辦法淩駕於人,魯班傳下來的傳承也一點不比他們弱,兩者之間不相伯仲,本來就分不出高下來,所以我也沒理由心虛。
但我真的趕時間。
偃雨可能聽出了我話裏話外的真誠,在猶豫片刻之後,還是點了點頭:“既然你棄權,但這一輪就算我贏了。”
我點頭:“當然。”
說話間,我已在腳下聚起二段勁。
偃雨見我這麽爽快,也不好意思再糾纏下去,於是說了句:“既然你這麽心急,那現在就讓你見見木人穀絕學。”,一邊說著,他又跑到木材堆前,扒翻半天,從裏頭拖出了一個一米立方的樟木箱子。
這口箱子的年代算不上久遠,充其量也就是有五六十年曆史的舊貨,可從箱子內卻散發出了一股周代才有的濃香,估測那東西的出產時間應該距今三千年左右。
偃雨快速打開箱蓋上的銅鎖,接著從袖口裏掏出一片竹葉,放在嘴邊輕輕一吹,屋子裏頓時揚起了婉轉悠揚的葉笛聲。
箱子裏的東西仿佛能收到音樂的感召,先是緩緩地顫動了兩下,隨後就見箱蓋被緩緩推開,一個身裹長衣的木人從箱子中緩緩站了起來。
從這東西身上感應不到絲毫的邪氣,推測它應該就是純粹的機關,並非用術法或者靈韻催動,可偃雨既沒提線又沒使用其他機械裝置,隻靠著一條竹葉,竟能讓其如真人一樣動起來。
我很快反應過來,眼前這個木人,極可能就是三千年前,偃師獻給周穆王的舞藝人。
(本章完)
偃雨拿出來的這件八寶盒確實是件罕見的寶物,先不說裏頭布置了怎樣的機巧,光是那精細的做工就能讓它價值連城。
這個盒子應該是隋唐年間的產物,之後又經曆過後人多次翻新,比如現在鑲嵌在盒麵上的金絲銀線,就是清末民初時鑲刻上去的。而盒蓋上的四個烏銅嵌扣,則是北宋中期嵌上去的。
既然這東西能被後人曆次翻修,足以說明幾個很關鍵的問題。
第一,這個八寶盒子對於木人穀來說很重要,所以才能從隋唐年間一直使用到現在。
第二,這東西的使用頻率應該相當高,導致折舊很快,所以才要一邊一邊的翻修。
第三,木人穀的後人應該是無法造出同樣的東西來的,要麽是失去了製造同類物品的傳承,要麽,就是如今已找不到打造八寶盒所用的材料。
綜合這三點來考慮,這個盒子應該是個工具箱,要麽本身就是一件工具,而木人穀的機巧傳承,有可能在隋唐之後就開始沒落了。
我一邊反複盤算著這些,一邊拿出鈴錘,在八寶盒上反複敲了幾下。
都說天下機巧出魯班,但由於偃師生活的年代比魯班還早了五百年,木人穀的機關術,恐怕和我熟知的機關術有著很大的區別。
可不管怎麽變,總歸萬變不離其宗,但凡機關,無非就是由鉤、齒、筋、扣、符這一類東西組合起來的,就算偃師再厲害,恐怕也離不開這個範疇。
當我用鈴錘反複敲打過八寶盒之後,我發現自己想得還是太簡單了。
從鈴錘中傳來的聲音非常的悶,而且很澀,八寶盒裏就好像塞滿了被烤化的牛筋一樣,這些筋胡亂堆積在一起,似乎毫無章法。
我能夠破解那些極端複雜的機關,是因為不管它們再怎麽複雜,我總是能找出其中的規律,可眼下,我卻發現自己看不透這個八寶盒子。
偃雨大概是看出我麵有難色,就在一旁笑:“解不開也沒關係,我手裏的這個八寶盒,從古至今,還沒有木人穀外頭的人能解開呢。”
我沒搭理他,隻是將八寶盒子拿起來,仔細觀察了一下盒麵。
先前我已經說過了,這東西因為經常被使用,折舊非常快,即便木人穀的後人經常對它進行翻修,但盒麵上還是出現了一些破裂的痕跡,盒蓋上的烏銅嵌釘其實就是用來收攏裂口的補丁,要是把這兩枚嵌釘拔下來,八寶盒的盒蓋就整個裂開了。
想到這,我就從工具箱裏拿出一種叫做反錨的小工具,這東西是專門拿來拆嵌釘這一類的東西的,非常好用。
為防盒蓋直接裂開,我盡量放輕了手上的力道,一點點地用反錨將嵌釘給掏了出來。
一看我對著嵌釘使勁,偃雨的臉色就變得有些緊張了,不過他還是沒阻止我,看樣子,他對於這間祖傳的八寶盒,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說來也是,如果拆下兩顆嵌釘,盒蓋就能裂開,那木人穀祖傳的這一方八寶盒也太容易對付了。
所以我隻拆了一個嵌釘就停了手,隨後便靠著鬼眼,觀察盒子內部的具體布置。
嵌釘被拆下以後,盒蓋隻留下了兩個芝麻粒大的小孔,加上盒子裏很黑,如果沒有鬼眼,還真看不到裏頭的光景。
偃雨見我停了手,就笑嗬嗬地說:“怎麽不拆了?是不是打算認輸了?”
我依然沒搭理他。
從嵌口看進去,就見盒子內部確實壓了一塊很厚的皮膠,看不出這塊皮膠到底是什麽東西,有點像軟化的琥珀,也有點像烤幹的樹膠。
明顯可以看到,膠層下方確實能顯現出一些小型工具的影子,而在膠層內,還裹著一些輪齒和針鉤,由於被膠層阻擋了視線,看不出那些東西組合成了什麽樣子,但大致能猜出來,那應該是盒子裏的防禦性布置,一旦向前啟盒,它們就會發動。
我慢慢移動視線,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了膠曾左側的一片黑影處。
那裏囤積了大量機關構件,才最終形成了這麽一片陰影。
我猜測,那裏應該就是八寶盒的開啟裝置。
為了印證這個想法,我特意將靠近陰影的盒麵轉到了自己臉前,並裝模作樣地觀察著這一段盒麵。
果然,偃雨的表情頓時變得有點凝重,顯然在擔心什麽。
我從工具箱裏拿出一條很細的鉤針,從嵌釘留下的洞口中將針順進去,又用帶著彎勾的針尖一點一點將陰影區域的膠層勾開。
膠層這麽一開口,我就感覺到了一股很弱的靈韻。
看樣子,這個盒子上加持了某種術法。
我要是沒估計錯,這道術法應該也是一種在古代比較常見的驗血陣,也就是說,隻有帶有偃家血脈的人才能將通過陣法的考驗,將八寶盒輕鬆開啟。
怪不得偃雨這麽自信,我不是偃家人,想從外部開啟這個盒子,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不過現在我已經將鉤針探入了盒內,隻要找到最關鍵的那道鎖扣,就算不去觸動陣法,依然能將八寶盒子打開。
之後我就仔細觀察了一下驗血陣附近的機關構造,最終一堆木齒下找到了那個隻有芝麻粒大小的別扣。
我將手壓得穩一些,小心將鉤針探入木齒間的縫隙,先是輕輕一推,隨後輕一拉,就將那個別扣給拉開了。
在八寶盒發出“哢噠”一聲輕響的同時,我已經抽出鉤針,而在下一個瞬間,盒蓋就輕快地彈開了。
蓋子這麽一開,盒子裏的膠層大麵積接觸空氣,立即像卷簾子一樣,朝著一個方向迥了過去,保存在八寶盒中的各種工具也全都現了真容。
偃雨仿佛是不想讓我看到盒子裏的東西,立即衝過來將八寶盒搶。
他哪知道鬼眼的厲害,還以為隻要將八寶盒藏在身後,我就看不到裏頭的東西了,不過我大略看了一下,那個盒子裏有的東西,我的工具盒裏基本都有了。
之前還一語不發的吳林這會兒也冷冰冰地開了口:“怎麽樣,認輸了吧?”
偃雨一臉的不服和火躁:“說好了三盤兩勝,你們才贏了一盤,早著呢!”
我估計他原本就沒想到我能將八寶盒打開,從他那火躁無比的口氣中,還能聽出一點驚慌失措的味道。
接下來就是第二場比試了,我來現場製造機巧,偃雨來破解。
鑒於我和吳林的時間都比較精貴,讓我花大功夫去造機巧,再讓偃雨花費大量時間去破解,顯然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
所以我很快做出了決定:“第二局不用比了,我認輸,咱們直接進第三輪吧。”
偃雨頓時有點懵:“你要認輸?”
我說:“確切地說我要趕時間,趕緊的吧,別浪費時間。”
聽我這麽一說,偃雨又火了:“你這是看不起人!你以為我們偃家的機巧術,一定會輸……”
我壓根也懶得聽他囉嗦,於是擺擺手:“沒有看不起你,剛才破解那個八寶盒,著實花了我不少力氣,木人穀機關術果然名不虛傳啊,就算是和公輸班比,恐怕也一點不虛。不過哥們,我真的趕時間,讓我就地布置個機巧出來,實在太耗精力了。”
這番話我也算是說得不卑不亢,沒有淩駕於人的意思,也沒有心虛的意思,因為木人穀的機關術確實厲害,我沒辦法淩駕於人,魯班傳下來的傳承也一點不比他們弱,兩者之間不相伯仲,本來就分不出高下來,所以我也沒理由心虛。
但我真的趕時間。
偃雨可能聽出了我話裏話外的真誠,在猶豫片刻之後,還是點了點頭:“既然你棄權,但這一輪就算我贏了。”
我點頭:“當然。”
說話間,我已在腳下聚起二段勁。
偃雨見我這麽爽快,也不好意思再糾纏下去,於是說了句:“既然你這麽心急,那現在就讓你見見木人穀絕學。”,一邊說著,他又跑到木材堆前,扒翻半天,從裏頭拖出了一個一米立方的樟木箱子。
這口箱子的年代算不上久遠,充其量也就是有五六十年曆史的舊貨,可從箱子內卻散發出了一股周代才有的濃香,估測那東西的出產時間應該距今三千年左右。
偃雨快速打開箱蓋上的銅鎖,接著從袖口裏掏出一片竹葉,放在嘴邊輕輕一吹,屋子裏頓時揚起了婉轉悠揚的葉笛聲。
箱子裏的東西仿佛能收到音樂的感召,先是緩緩地顫動了兩下,隨後就見箱蓋被緩緩推開,一個身裹長衣的木人從箱子中緩緩站了起來。
從這東西身上感應不到絲毫的邪氣,推測它應該就是純粹的機關,並非用術法或者靈韻催動,可偃雨既沒提線又沒使用其他機械裝置,隻靠著一條竹葉,竟能讓其如真人一樣動起來。
我很快反應過來,眼前這個木人,極可能就是三千年前,偃師獻給周穆王的舞藝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