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左有道那若有所思的表情,我心裏就有點不安,這家夥的直覺非常準,如果再讓他這麽猜下去,我怕我沒辦法幫吳林守好四重空間的秘密。
吳林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四重空間的存在,我也一樣。
雖說我自己都不清楚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心理。
左有道究竟是將視線收了迴來,他轉頭看向手裏的油燈,其實從剛才開始,我們兩個就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油燈的燈苗竟然是固定不動的。
那已經不像是火苗了,更像是一個安裝在燈頭上的小燈泡。
由於時間的停滯,所有無意識的東西都無法改變自己的狀態,其實這很難說得通,因為如果所有東西都是不動的,空氣也不會流動,隨著我和左有道不停地唿吸,身邊會沉積大量二氧化碳,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該窒息了,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
在這個交錯空間中,充斥著諸如此類的悖論,沒人能摸透它的規律。
左有道放下了油燈,突然來了句:“你和吳林很熟吧?”
他突然炸出這麽一句話,我心裏頓時咯噔一下,但沒立即迴答他的問題。
左有道接著說:“我們在盧家老宅聚會的時候,本來我想叫你去,可你自己沒去,卻把吳林給支過去了。而且我記得,吳林在棱堂裏的時候曾說,他欠你的債,都還清了。他欠你什麽?”
聽他說到這兒的時候,我就隱有感覺,吳林很可能在左有道麵前提過四重空間和幸存者的事情,不然他不會突然提起吳林。
我如實道:“我幫他殺過幾個人……在合法的範圍內。”
左有道眉頭微微蹙,並若有所思地點了一下頭。
本來我還在想,如果他主動提到了四重空間,那我就知無不言吧,正好我也想借左有道手裏的資源調查一下四重空間。
可左有道隻是點了這麽一下頭,之後就沒了下文。
有那麽一段時間,左有道臉上的表情有些遊離不定,我感覺他像是很想多問一問吳林的事兒,可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隻是說一句:“門對麵的邪氣很強。”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左有道當時為什麽沒有就吳林的話題深聊下去,因為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吳林身邊的助手之一,叫梁子,吳林曾在我麵前提過他。
不過當時在那樣的情景下,我也沒有過多的心思去探究左有道是怎麽想的,他抬手指向了刑室角落裏的一道小門,我也抬起頭,朝著他手指的方向望了過去。
那扇青銅打造的門就位於一張刑床的後麵,從門軸和門沿的結構來看,那扇門應該是向外開啟的,之所以擋上這麽一張沉重無比的刑床,看起來像是為了阻擋對麵的東西將門推開。
我問左有道:“對麵有邪祟?”
左有道搖頭:“不好說,那股邪氣一直固定在原地,動都沒動過,如果不是邪祟,應該就是嵌在地麵上的某種邪器。”
我湊到門旁,試著將刑床拉開,沒想到六根床腿都用鉤釘固定在了地上,左有道先斬斷床腿,我才將刑床抱開。
這玩意兒確實相當的重,估計不會是純木頭做的,裏麵應該夾了很厚的金屬板。
許瞎子好像特別喜歡在木頭或者石頭裏嵌夾這一類東西。
左有道走到門前,試著拉了拉門把手,門沒鎖,他這麽輕輕一拉,就聽“吱——呀——”一陣長音,門板緩緩張開了一道三指寬的縫隙。
之後我便靠著鬼眼觀察門對麵的清醒,屋子四四方方,麵積很大,長寬估計都有二三十米,在屋子正中心的位置,壘著一個正圓形的高池,池中的液體沉滯不動,我隱約看到水麵下好像有大體積的物體在飄動,但由於這些液體的透光性非常差,也看不清楚那些漂浮物究竟是什麽。
在屋頂的四個邊角上,都鑿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通氣洞,每個洞都非常深,就連鬼眼也看不到底。
除此之外,屋子的角落裏還有一扇通向下層的暗門。
左有道在一旁問:“裏頭什麽情況?”
我說:“有個大池子,邪氣就是從裏麵發散出來的,池子裏還有很多漂浮物,不知道是什麽。這扇門有隔絕炁場的作用,門開之前,我感應到的邪氣沒有那麽強烈。”
左有道給了我一個眼神,隨後他就快速拉門衝了進去。
我們兩個一進門,便立即凝出一口念力,以防不測。本以為池子裏可能會有東西衝出來,可一直到我們兩個貼近了那個池子,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動。
左有道蹲在池前,伸手將漂在裏麵的東西扯了出來。
一看到那東西,我心裏就是一陣膈應。
此時左有道拿在手裏的,竟是一張新鮮的女人皮,這張皮非常完整,頭發、眉毛和睫毛都在,皮麵上也沒有破口,就好像這張皮不是撕下來的,而是有人直接將這女人的骨肉內髒全都給溶了,隻留下了這麽一張皮。
左有道看到這玩意兒也是大皺眉頭,他快速在皮麵上掃了幾眼,就將整個皮囊扔迴了池子裏。
可隨後,他又抽出青鋼劍,在池子裏攪了兩下,就是這麽看似隨意的一攪,便又將兩張人皮攪了上來。
青鋼劍在入池的那一刹那就立即變得鋒利起來,其中一副皮囊碰到了劍刃,當場就被切開了一道三四寸長的口子,緊接著它就像是活了一樣,在水裏劇烈地抖動起來。
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左有道也驚了一下,當時我就見他胳膊一顫,隨後他便快速後退,和池子保持了一米左右的距離。
起先隻有一副皮囊在池子裏抖動,可當左有道退出這一米後,整個池子都開始劇烈地翻攪,大股大股的皮囊翻滾著在池麵上不斷浮沉,就像是在沸水裏滾動的油菜葉。
與此同時,空氣中彌漫起了一股極為強烈的血腥味兒,而原本還黑漆漆的池水,也在皮囊翻滾的過程中變成了油漆似的亮紅。
左有道已經拿出了番天印,我也從幽冥通寶上抽出了陰氣。
但還沒等我們出手,血池就快速歸於平靜,池水也漸漸恢複了原有的墨色。
左有道長吐一口氣濁氣:“這一池血,怕是已經邪變了,隻不過目前還沒產生自己的意識。”
草木、野獸這一類具有生命的東西成精,叫做妖變或者妖化。像石頭這一類沒有生命的東西成精,叫做邪變或者靈變,成精為善曰靈,為惡曰邪,眼前這個血池裏充斥著過於強悍的怨氣、陰氣,以及戾氣,血池成精,必然是邪變,而且一旦成精就是極為厲害的邪物。
我提議在血池成精之前就把它鎮了,左有道也是這麽個意思。
但我們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沒有了陰陽大陣,如今我們兩個想要鎮住這一池邪氣,壓根就是不可能的事。
罡步、鬼門、番天印全都用上了,卻也隻能讓血池中的邪氣稍微動蕩一下,左有道甚至拿出了防水袋裏的二十八張封魂符,可符籙一入池子,池子裏的血就快速翻湧起來。
每次血池騰湧的時候,我都感覺這一池血和邪氣好像馬上就要蘇醒過來了。
鎮不住血池,似乎和我們的修為高低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我們召來的炁場,無法和血池中的邪氣發生反應,就如同我和左有道無法將各自的陰陽炁場中和在一起一樣。
在這個地方,所有的術法仿佛都失效了。
左有道隻扔出了三張封魂符,就無奈地停了手,他就那麽站在血池旁,望著先是劇烈翻湧,隨後又快速平息的血水出神。
直到這一池鮮血再次恢複平靜,左有道才開口說話:“這個池子,還有池子裏的東西,就好像不屬於咱們這個世界似的。”
確實,四重空間裏的東西,大多都不能用常識去理解。
我也歎了口氣:“再往下走就是最後一層了,咱們進去摸摸情況,完了就該想想怎麽出去了。”
為了節省精力,說完這番話,我就散了念力,左有道幾乎也在同一時間撤掉了體表的陽氣。
念力這麽一散,我便立即感覺到了一陣強烈的灼燒感和刺痛感。
那是酸液腐蝕皮膚的感覺。
我和左有道都不敢怠慢,趕緊將念力重新凝煉出來,並在體表裹了保護殼。
左有道一邊凝煉念力,還一邊抬起頭,望向了屋頂上的通氣洞。
我知道他在想什麽,血池湧動後帶來的這種酸蝕感,和我們在排水洞的洞道裏體會到的酸蝕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隻不過我們現在離酸源更近,痛感也更強烈一些。
想必屋頂上的那些通氣洞,應該能一直通入排水洞的洞道裏。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竟然在這種地方找到了出去的路。
接下來,左有道便沉了沉氣,快步朝暗門走去。
雖說我們倆商量好的隊形是一人當頭一人殿後,可實際上,除非在過於狹窄的隧道裏,大部分時候我們倆都是並肩走,左有道來到暗門左側的時候,我也來到了暗門右側,兩個人也不需要商量,同時伸手,一人扒住一個門角,合理將暗門掀了起來。
我們倆的這種默契根本不需要培養,是天生的。
(本章完)
吳林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四重空間的存在,我也一樣。
雖說我自己都不清楚這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心理。
左有道究竟是將視線收了迴來,他轉頭看向手裏的油燈,其實從剛才開始,我們兩個就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油燈的燈苗竟然是固定不動的。
那已經不像是火苗了,更像是一個安裝在燈頭上的小燈泡。
由於時間的停滯,所有無意識的東西都無法改變自己的狀態,其實這很難說得通,因為如果所有東西都是不動的,空氣也不會流動,隨著我和左有道不停地唿吸,身邊會沉積大量二氧化碳,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該窒息了,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
在這個交錯空間中,充斥著諸如此類的悖論,沒人能摸透它的規律。
左有道放下了油燈,突然來了句:“你和吳林很熟吧?”
他突然炸出這麽一句話,我心裏頓時咯噔一下,但沒立即迴答他的問題。
左有道接著說:“我們在盧家老宅聚會的時候,本來我想叫你去,可你自己沒去,卻把吳林給支過去了。而且我記得,吳林在棱堂裏的時候曾說,他欠你的債,都還清了。他欠你什麽?”
聽他說到這兒的時候,我就隱有感覺,吳林很可能在左有道麵前提過四重空間和幸存者的事情,不然他不會突然提起吳林。
我如實道:“我幫他殺過幾個人……在合法的範圍內。”
左有道眉頭微微蹙,並若有所思地點了一下頭。
本來我還在想,如果他主動提到了四重空間,那我就知無不言吧,正好我也想借左有道手裏的資源調查一下四重空間。
可左有道隻是點了這麽一下頭,之後就沒了下文。
有那麽一段時間,左有道臉上的表情有些遊離不定,我感覺他像是很想多問一問吳林的事兒,可在長時間的沉默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念頭,隻是說一句:“門對麵的邪氣很強。”
直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左有道當時為什麽沒有就吳林的話題深聊下去,因為一個人。
那個人就是吳林身邊的助手之一,叫梁子,吳林曾在我麵前提過他。
不過當時在那樣的情景下,我也沒有過多的心思去探究左有道是怎麽想的,他抬手指向了刑室角落裏的一道小門,我也抬起頭,朝著他手指的方向望了過去。
那扇青銅打造的門就位於一張刑床的後麵,從門軸和門沿的結構來看,那扇門應該是向外開啟的,之所以擋上這麽一張沉重無比的刑床,看起來像是為了阻擋對麵的東西將門推開。
我問左有道:“對麵有邪祟?”
左有道搖頭:“不好說,那股邪氣一直固定在原地,動都沒動過,如果不是邪祟,應該就是嵌在地麵上的某種邪器。”
我湊到門旁,試著將刑床拉開,沒想到六根床腿都用鉤釘固定在了地上,左有道先斬斷床腿,我才將刑床抱開。
這玩意兒確實相當的重,估計不會是純木頭做的,裏麵應該夾了很厚的金屬板。
許瞎子好像特別喜歡在木頭或者石頭裏嵌夾這一類東西。
左有道走到門前,試著拉了拉門把手,門沒鎖,他這麽輕輕一拉,就聽“吱——呀——”一陣長音,門板緩緩張開了一道三指寬的縫隙。
之後我便靠著鬼眼觀察門對麵的清醒,屋子四四方方,麵積很大,長寬估計都有二三十米,在屋子正中心的位置,壘著一個正圓形的高池,池中的液體沉滯不動,我隱約看到水麵下好像有大體積的物體在飄動,但由於這些液體的透光性非常差,也看不清楚那些漂浮物究竟是什麽。
在屋頂的四個邊角上,都鑿了一個四四方方的通氣洞,每個洞都非常深,就連鬼眼也看不到底。
除此之外,屋子的角落裏還有一扇通向下層的暗門。
左有道在一旁問:“裏頭什麽情況?”
我說:“有個大池子,邪氣就是從裏麵發散出來的,池子裏還有很多漂浮物,不知道是什麽。這扇門有隔絕炁場的作用,門開之前,我感應到的邪氣沒有那麽強烈。”
左有道給了我一個眼神,隨後他就快速拉門衝了進去。
我們兩個一進門,便立即凝出一口念力,以防不測。本以為池子裏可能會有東西衝出來,可一直到我們兩個貼近了那個池子,也沒有出現任何異動。
左有道蹲在池前,伸手將漂在裏麵的東西扯了出來。
一看到那東西,我心裏就是一陣膈應。
此時左有道拿在手裏的,竟是一張新鮮的女人皮,這張皮非常完整,頭發、眉毛和睫毛都在,皮麵上也沒有破口,就好像這張皮不是撕下來的,而是有人直接將這女人的骨肉內髒全都給溶了,隻留下了這麽一張皮。
左有道看到這玩意兒也是大皺眉頭,他快速在皮麵上掃了幾眼,就將整個皮囊扔迴了池子裏。
可隨後,他又抽出青鋼劍,在池子裏攪了兩下,就是這麽看似隨意的一攪,便又將兩張人皮攪了上來。
青鋼劍在入池的那一刹那就立即變得鋒利起來,其中一副皮囊碰到了劍刃,當場就被切開了一道三四寸長的口子,緊接著它就像是活了一樣,在水裏劇烈地抖動起來。
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左有道也驚了一下,當時我就見他胳膊一顫,隨後他便快速後退,和池子保持了一米左右的距離。
起先隻有一副皮囊在池子裏抖動,可當左有道退出這一米後,整個池子都開始劇烈地翻攪,大股大股的皮囊翻滾著在池麵上不斷浮沉,就像是在沸水裏滾動的油菜葉。
與此同時,空氣中彌漫起了一股極為強烈的血腥味兒,而原本還黑漆漆的池水,也在皮囊翻滾的過程中變成了油漆似的亮紅。
左有道已經拿出了番天印,我也從幽冥通寶上抽出了陰氣。
但還沒等我們出手,血池就快速歸於平靜,池水也漸漸恢複了原有的墨色。
左有道長吐一口氣濁氣:“這一池血,怕是已經邪變了,隻不過目前還沒產生自己的意識。”
草木、野獸這一類具有生命的東西成精,叫做妖變或者妖化。像石頭這一類沒有生命的東西成精,叫做邪變或者靈變,成精為善曰靈,為惡曰邪,眼前這個血池裏充斥著過於強悍的怨氣、陰氣,以及戾氣,血池成精,必然是邪變,而且一旦成精就是極為厲害的邪物。
我提議在血池成精之前就把它鎮了,左有道也是這麽個意思。
但我們都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沒有了陰陽大陣,如今我們兩個想要鎮住這一池邪氣,壓根就是不可能的事。
罡步、鬼門、番天印全都用上了,卻也隻能讓血池中的邪氣稍微動蕩一下,左有道甚至拿出了防水袋裏的二十八張封魂符,可符籙一入池子,池子裏的血就快速翻湧起來。
每次血池騰湧的時候,我都感覺這一池血和邪氣好像馬上就要蘇醒過來了。
鎮不住血池,似乎和我們的修為高低沒有任何關係,而是我們召來的炁場,無法和血池中的邪氣發生反應,就如同我和左有道無法將各自的陰陽炁場中和在一起一樣。
在這個地方,所有的術法仿佛都失效了。
左有道隻扔出了三張封魂符,就無奈地停了手,他就那麽站在血池旁,望著先是劇烈翻湧,隨後又快速平息的血水出神。
直到這一池鮮血再次恢複平靜,左有道才開口說話:“這個池子,還有池子裏的東西,就好像不屬於咱們這個世界似的。”
確實,四重空間裏的東西,大多都不能用常識去理解。
我也歎了口氣:“再往下走就是最後一層了,咱們進去摸摸情況,完了就該想想怎麽出去了。”
為了節省精力,說完這番話,我就散了念力,左有道幾乎也在同一時間撤掉了體表的陽氣。
念力這麽一散,我便立即感覺到了一陣強烈的灼燒感和刺痛感。
那是酸液腐蝕皮膚的感覺。
我和左有道都不敢怠慢,趕緊將念力重新凝煉出來,並在體表裹了保護殼。
左有道一邊凝煉念力,還一邊抬起頭,望向了屋頂上的通氣洞。
我知道他在想什麽,血池湧動後帶來的這種酸蝕感,和我們在排水洞的洞道裏體會到的酸蝕感,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隻不過我們現在離酸源更近,痛感也更強烈一些。
想必屋頂上的那些通氣洞,應該能一直通入排水洞的洞道裏。
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竟然在這種地方找到了出去的路。
接下來,左有道便沉了沉氣,快步朝暗門走去。
雖說我們倆商量好的隊形是一人當頭一人殿後,可實際上,除非在過於狹窄的隧道裏,大部分時候我們倆都是並肩走,左有道來到暗門左側的時候,我也來到了暗門右側,兩個人也不需要商量,同時伸手,一人扒住一個門角,合理將暗門掀了起來。
我們倆的這種默契根本不需要培養,是天生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