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猜想,老金家或許會將生門安置在隧道裏,可我端著手電在隧道裏反反複複找了好幾遍,什麽都沒找到。
後來我考慮挖地道穿過機關陣,可地板下麵竟然澆築了七金石層,不隻是地板,隧道兩側的牆壁和天頂內部都用七金石進行了加固。
這一下我也犯了難,眼前這個機關陣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破解,如果能進去的話,說不定還能找到生門所在的位置,可屋子裏全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刀鋒,根本進不去啊。
白老狗沒等我招唿就鑽進了隧道,他進來的時候動作比較大,弄出了不小的動靜,我光聽腳步聲就知道是他,也就沒迴頭。
白老狗湊到我跟前來,問我怎麽耗了這麽長時間。
我也沒迴話,隻是從口袋裏摸出了一塊手帕,並將手帕係成一個疙瘩,甩手朝前方扔了過去。
這一迴手帕倒是徹底離開了隧道,不過沒等在空中飛多遠,就瞬間被切成了碎片,這些碎片下落的時候,有些又被移動的刀口給反複斬斷。
白老狗看不穿屋子裏的門道,大概在他眼裏,被係成疙瘩的手帕就像在半空中突然爆開了一樣,變成了大捧大捧的碎末。
“真麽情況這是?”白老狗的口氣十分驚慌。
我說:“裏麵有很多快速移動的鋼刀,刀口非常鋒利,說吹毛斷發也不為過。”
“怎麽破解?”
“還沒想好呢。”
我悶悶地歎了口氣,之後就和白老狗一起陷入了沉默。
過了好陣子,白老狗突然來了句:“裏頭的刀是怎麽動起來的?”
他說這話完全是自言自語,卻無意中給了我一些提示,屋子裏的刀要快速移動,那就必然需要能源和洞裏,金家人能讓機關在六十多年間持續運轉,肯定不可能依靠電力了,我懷疑機關的動力應該來自於地下河脈形成的水力,或者是借助了風力。
以前我看《魯班書》的時候,書上說魯班能製造過一台永動車,當然,從能量守恆定律的角度來說,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魯班製造的永動車,也隻不過是不需要人力來運行而已,他在車內做了一個複雜的風力係統,隻要不斷向內吹風,車子就能不停地向前跑,不過如果風力微弱,車子也是不能動的。
如今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在北山的山體內,如果山中存在溶洞,洞中再有水流和通向山體表麵的破口,就能保證風力相對強勁,而且源源不斷。
想到這裏,我就趴下身子,將耳朵壓在地麵上仔細聆聽。
剛開始隻能聽到周圍那些“嗬嚓嗬嚓”的噪音,可時間一長,確實能聽到地表下傳來了風聲,金家人好像在地麵下方挖了大量盤橫交錯的風道,風聲很亂,也很急。
白老狗見我把身子壓在地上,就問我幹什麽呢這是。
我沒搭理他,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聆聽風聲上。
“地底下埋了很多交錯蔓延的風道,風力的流動方向非常亂。”五分鍾之後,我才直起身子對白老狗說。
白老狗沒聽明白我是什麽意思:“風道?金家人在地底下裝風道幹什麽。”
我懶得解釋,從幽冥通寶中抽出陰氣,打算招出業風業火。
本來隻想抽兩道陰氣出來,可我微微一發力,三枚古錢中都有陰氣被抽出來,兩道陰氣能催生出業風業火,三道能催生出什麽?
我也是有點好奇,就使者將三道陰氣慢慢壓在一起,業風業火還是一如既往地出現了,另外還有一股漆黑的忘川水順著古錢的錢孔湧了出來。
忘川水一出來就被左手快速吸收了,不過這一次它經由心脈流入五髒的時候,沒能為我補充念力。
對於這股忘川水,目前還有很多沒摸清楚的地方,我也說不清它為什麽變得和上次不太一樣了。
再說現在也不是研究這些的時候,業風業火一起,我先把業火催進了天頂,又將業風催進了地麵。
這還是白老狗第一次見到業風業火,上次我用業火烤木炭的時候隻有琳兒和老阮看見了,白老狗當時的心思全在古婆婆身上,哪有精力關注我啊。
熱浪直接將天頂表麵的石轉燒成了粉,業風吹過的地方凝結出了大量堅冰,白老狗頓時驚了:“你這用得是什麽術,竟然能憑空召來冰火。”
業風之中的陰氣是無法被感應到的,在白老狗看來還不就是憑空召出來的麽?
我也沒多做迴應,隻是讓白老狗先別作聲,因為我要仔細聆聽地底下的風聲。
我感覺風道所處的位置入地不算太深,業風足以在裏麵築起堅冰,這樣一來就能將風力給阻住。
風道裏確實被冰層堵住了,風聲很快就從地底消失,屋子裏的刀口也慢慢停止了移動。
可我剛想喘口氣,地下突然又傳來一陣稀稀拉拉的風聲,剛剛才像是要停下來的刀口,又開始快速閃動起來。
看樣子地下應該還有一個隱藏的備用動力源,它入地位置很深,業風壓不過去。
不過這個備用動力源好像不是那麽好用了,地底下的風聲倒是比剛才猛了很多,可刀口移動的速度,卻比之前慢了不少。
這一下我才看清楚,前方總共有三十六口鋼刀,每把刀的長度和房間的橫寬一樣,刀身左右兩端都被固定在牆壁上的軌道裏。
這些軌道的形狀都是波浪形的,每麵牆上三十六條波浪組合在一起,正好能組成一副九天銀河圖,兩麵牆,總共十二條波浪。
這種結構叫做“天地正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互相之間可以來迴轉換,看看那些順著軌道移動的鋼刀,也是有時候向上、向前走,有時候向下、向後走,向上走的時候代表陽氣浮天,對應天罡,上下走代表陰氣入地,對應地煞,每把刀的動態、速度,都有略微的差別,很難把握其中的規律。
趁著離隧道最近的一把刀剛升到天頂還沒落下來,我快速把腦袋探出去,朝天頂中央看了一眼。
一般在“天地正逆”的機關結構裏,會有一個象征“太初”的推拉閥,我朝著天頂中央細看的時候,就見那地方確實鑲嵌著一個拉環。
說起來老金家的機關術真是厲害,剛才刀口移動速度快的時候,我不但看不到刀口,也看不到牆上的軌道和天頂上的拉環,好像是刀口在極速移動中形成了某種怪異的視覺死角,剛好將這些東西給擋住。
我不敢多停留,看了一眼就趕緊把腦袋給縮迴來了,就這麽一縮,天頂上的拉環又看不見了。
白老狗心急地問我:“怎麽樣,能破嗎?”
我說:“能破是能破,不過得讓何老來幫個忙。”
白老狗立即朝後頭招了招手:“老何,過來幫個忙!”
何文欽立馬進來,我先不急著讓他行動,而是坐在隧道邊上看著屋裏頭動個不停的刀口,試圖看穿它們的移動規律。
說實話,隻要看穿機關結構所遵循的易理,要想看穿刀口的移動規律完全不是問題,問題是需要時間。
刀口閃動的速度對於我來說還是太快了,我盯著它們看了半天,眼淚都快留下來,也沒看出個門道來。
再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強突。
我將陽線纏在左手的掌麵上,把檮牙和八卦錢也一起纏了進去,這樣能多一層保護,然後就帶著何文欽朝屋子中心走,白老狗在後麵給我們打著光。
我們兩個剛踏出隧道的時候,離我們最近的刀口剛剛壓到天頂上,可我們這一腳落下,它就快速落下來了。
一看刀口下落,我立即抬起左手,用纏了陽線的掌麵去接刀,這樣做的危險性著實很大,因為你不知道鋼刀有多重,也算不準它的落勢有多猛,陽線應該能擋住刀刃,可如果這把刀的落勢太猛,光砸也能把我給砸死。
隻要感覺情況不對,我就立即拉著何文欽後退,何文欽沒站在刀口底下,肯定死不了,至於我能不能退出去,那可就看運氣了。
萬幸,刀口隻是鋒利,但落勢還能承受,我隻要拚上全身力氣,就可以讓它立即停下來。
刀隻要一停,就沒有多大壓力了,我讓何文欽先走到兩條刀口的縫隙之間,自己再撒開騰雲步跟進。
連著頂了十八口鋼刀,我們終於來到了屋子正中央,抬頭向上看,我們頭頂正上方就是那個拳頭大小的拉環。
何文欽朝拉環上打著光:“這東西離地麵得有三層樓高了吧,怎麽才能碰著它呢?”
我也仰頭看著天頂:“我用陽線套住它。何老,等會我隻要一拉動拉環,您就趕緊把我撲倒,拉環隻要一動您就撲。”
何文欽好像弄不明白我想幹什麽,可還是點了點頭:“聽你的。”
我深吸一口氣,算準了拉環的距離,隨後便灑出陽線,八卦錢在穿過拉環,陽線繞著拉環兜了三圈,將拉環結結實實地套住。
何文欽已經做好了飛撲的準備動作,我沒再猶豫,胳膊一沉,猛力拉動拉環。
後來我考慮挖地道穿過機關陣,可地板下麵竟然澆築了七金石層,不隻是地板,隧道兩側的牆壁和天頂內部都用七金石進行了加固。
這一下我也犯了難,眼前這個機關陣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破解,如果能進去的話,說不定還能找到生門所在的位置,可屋子裏全都是肉眼看不見的刀鋒,根本進不去啊。
白老狗沒等我招唿就鑽進了隧道,他進來的時候動作比較大,弄出了不小的動靜,我光聽腳步聲就知道是他,也就沒迴頭。
白老狗湊到我跟前來,問我怎麽耗了這麽長時間。
我也沒迴話,隻是從口袋裏摸出了一塊手帕,並將手帕係成一個疙瘩,甩手朝前方扔了過去。
這一迴手帕倒是徹底離開了隧道,不過沒等在空中飛多遠,就瞬間被切成了碎片,這些碎片下落的時候,有些又被移動的刀口給反複斬斷。
白老狗看不穿屋子裏的門道,大概在他眼裏,被係成疙瘩的手帕就像在半空中突然爆開了一樣,變成了大捧大捧的碎末。
“真麽情況這是?”白老狗的口氣十分驚慌。
我說:“裏麵有很多快速移動的鋼刀,刀口非常鋒利,說吹毛斷發也不為過。”
“怎麽破解?”
“還沒想好呢。”
我悶悶地歎了口氣,之後就和白老狗一起陷入了沉默。
過了好陣子,白老狗突然來了句:“裏頭的刀是怎麽動起來的?”
他說這話完全是自言自語,卻無意中給了我一些提示,屋子裏的刀要快速移動,那就必然需要能源和洞裏,金家人能讓機關在六十多年間持續運轉,肯定不可能依靠電力了,我懷疑機關的動力應該來自於地下河脈形成的水力,或者是借助了風力。
以前我看《魯班書》的時候,書上說魯班能製造過一台永動車,當然,從能量守恆定律的角度來說,永動機是不可能存在的,魯班製造的永動車,也隻不過是不需要人力來運行而已,他在車內做了一個複雜的風力係統,隻要不斷向內吹風,車子就能不停地向前跑,不過如果風力微弱,車子也是不能動的。
如今我們所處的位置就在北山的山體內,如果山中存在溶洞,洞中再有水流和通向山體表麵的破口,就能保證風力相對強勁,而且源源不斷。
想到這裏,我就趴下身子,將耳朵壓在地麵上仔細聆聽。
剛開始隻能聽到周圍那些“嗬嚓嗬嚓”的噪音,可時間一長,確實能聽到地表下傳來了風聲,金家人好像在地麵下方挖了大量盤橫交錯的風道,風聲很亂,也很急。
白老狗見我把身子壓在地上,就問我幹什麽呢這是。
我沒搭理他,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聆聽風聲上。
“地底下埋了很多交錯蔓延的風道,風力的流動方向非常亂。”五分鍾之後,我才直起身子對白老狗說。
白老狗沒聽明白我是什麽意思:“風道?金家人在地底下裝風道幹什麽。”
我懶得解釋,從幽冥通寶中抽出陰氣,打算招出業風業火。
本來隻想抽兩道陰氣出來,可我微微一發力,三枚古錢中都有陰氣被抽出來,兩道陰氣能催生出業風業火,三道能催生出什麽?
我也是有點好奇,就使者將三道陰氣慢慢壓在一起,業風業火還是一如既往地出現了,另外還有一股漆黑的忘川水順著古錢的錢孔湧了出來。
忘川水一出來就被左手快速吸收了,不過這一次它經由心脈流入五髒的時候,沒能為我補充念力。
對於這股忘川水,目前還有很多沒摸清楚的地方,我也說不清它為什麽變得和上次不太一樣了。
再說現在也不是研究這些的時候,業風業火一起,我先把業火催進了天頂,又將業風催進了地麵。
這還是白老狗第一次見到業風業火,上次我用業火烤木炭的時候隻有琳兒和老阮看見了,白老狗當時的心思全在古婆婆身上,哪有精力關注我啊。
熱浪直接將天頂表麵的石轉燒成了粉,業風吹過的地方凝結出了大量堅冰,白老狗頓時驚了:“你這用得是什麽術,竟然能憑空召來冰火。”
業風之中的陰氣是無法被感應到的,在白老狗看來還不就是憑空召出來的麽?
我也沒多做迴應,隻是讓白老狗先別作聲,因為我要仔細聆聽地底下的風聲。
我感覺風道所處的位置入地不算太深,業風足以在裏麵築起堅冰,這樣一來就能將風力給阻住。
風道裏確實被冰層堵住了,風聲很快就從地底消失,屋子裏的刀口也慢慢停止了移動。
可我剛想喘口氣,地下突然又傳來一陣稀稀拉拉的風聲,剛剛才像是要停下來的刀口,又開始快速閃動起來。
看樣子地下應該還有一個隱藏的備用動力源,它入地位置很深,業風壓不過去。
不過這個備用動力源好像不是那麽好用了,地底下的風聲倒是比剛才猛了很多,可刀口移動的速度,卻比之前慢了不少。
這一下我才看清楚,前方總共有三十六口鋼刀,每把刀的長度和房間的橫寬一樣,刀身左右兩端都被固定在牆壁上的軌道裏。
這些軌道的形狀都是波浪形的,每麵牆上三十六條波浪組合在一起,正好能組成一副九天銀河圖,兩麵牆,總共十二條波浪。
這種結構叫做“天地正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互相之間可以來迴轉換,看看那些順著軌道移動的鋼刀,也是有時候向上、向前走,有時候向下、向後走,向上走的時候代表陽氣浮天,對應天罡,上下走代表陰氣入地,對應地煞,每把刀的動態、速度,都有略微的差別,很難把握其中的規律。
趁著離隧道最近的一把刀剛升到天頂還沒落下來,我快速把腦袋探出去,朝天頂中央看了一眼。
一般在“天地正逆”的機關結構裏,會有一個象征“太初”的推拉閥,我朝著天頂中央細看的時候,就見那地方確實鑲嵌著一個拉環。
說起來老金家的機關術真是厲害,剛才刀口移動速度快的時候,我不但看不到刀口,也看不到牆上的軌道和天頂上的拉環,好像是刀口在極速移動中形成了某種怪異的視覺死角,剛好將這些東西給擋住。
我不敢多停留,看了一眼就趕緊把腦袋給縮迴來了,就這麽一縮,天頂上的拉環又看不見了。
白老狗心急地問我:“怎麽樣,能破嗎?”
我說:“能破是能破,不過得讓何老來幫個忙。”
白老狗立即朝後頭招了招手:“老何,過來幫個忙!”
何文欽立馬進來,我先不急著讓他行動,而是坐在隧道邊上看著屋裏頭動個不停的刀口,試圖看穿它們的移動規律。
說實話,隻要看穿機關結構所遵循的易理,要想看穿刀口的移動規律完全不是問題,問題是需要時間。
刀口閃動的速度對於我來說還是太快了,我盯著它們看了半天,眼淚都快留下來,也沒看出個門道來。
再這麽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我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強突。
我將陽線纏在左手的掌麵上,把檮牙和八卦錢也一起纏了進去,這樣能多一層保護,然後就帶著何文欽朝屋子中心走,白老狗在後麵給我們打著光。
我們兩個剛踏出隧道的時候,離我們最近的刀口剛剛壓到天頂上,可我們這一腳落下,它就快速落下來了。
一看刀口下落,我立即抬起左手,用纏了陽線的掌麵去接刀,這樣做的危險性著實很大,因為你不知道鋼刀有多重,也算不準它的落勢有多猛,陽線應該能擋住刀刃,可如果這把刀的落勢太猛,光砸也能把我給砸死。
隻要感覺情況不對,我就立即拉著何文欽後退,何文欽沒站在刀口底下,肯定死不了,至於我能不能退出去,那可就看運氣了。
萬幸,刀口隻是鋒利,但落勢還能承受,我隻要拚上全身力氣,就可以讓它立即停下來。
刀隻要一停,就沒有多大壓力了,我讓何文欽先走到兩條刀口的縫隙之間,自己再撒開騰雲步跟進。
連著頂了十八口鋼刀,我們終於來到了屋子正中央,抬頭向上看,我們頭頂正上方就是那個拳頭大小的拉環。
何文欽朝拉環上打著光:“這東西離地麵得有三層樓高了吧,怎麽才能碰著它呢?”
我也仰頭看著天頂:“我用陽線套住它。何老,等會我隻要一拉動拉環,您就趕緊把我撲倒,拉環隻要一動您就撲。”
何文欽好像弄不明白我想幹什麽,可還是點了點頭:“聽你的。”
我深吸一口氣,算準了拉環的距離,隨後便灑出陽線,八卦錢在穿過拉環,陽線繞著拉環兜了三圈,將拉環結結實實地套住。
何文欽已經做好了飛撲的準備動作,我沒再猶豫,胳膊一沉,猛力拉動拉環。